您的位置:群走網>作文>作文400字>去歐樂堡一日游的作文400字
去歐樂堡一日游的作文400字
更新時間:2024-06-26 07:09:40
  • 相關推薦
去歐樂堡一日游的作文400字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去歐樂堡一日游的作文400字,歡迎大家分享。

去歐樂堡一日游的作文400字1

  《小兔請客》是本單元計算教學的起始,同時也是進一步學習10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它是在學生認識了100以內的數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熟練掌握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在教學《小兔請客》這一課時,我分了三個層次進行教學。首先是通過故事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一說列式方法,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并明確本課時學習目標“整十數加減整十數”,而是觀察情境圖,主動探索整十數加減法的算法。第三是嘗試用自己的方法計算出和與差。

  整節課,學生在輕松愉快,民主的學習氛圍中主動探索發現新知,學生盡管不是妙語如珠,知識面也不是很廣,但還是體驗了自主探索的樂趣,感受到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也享受了成功的喜悅。

  一、以現實生活為主線,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以現實生活為主線,使學生在富有現實生活的情境中認真觀察,獲取信息并明確提出數學問題,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數學來源于生活。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產生親切感,從而主動地參與整個學習過程。

  二、以問題引領先試后導,使學生善學。

  問題是數學的心臟,思考是數學的核心,嘗試是獲取知識的方法。本節課在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中,以問題為主線,將文本知識問題化,為把知識轉化為能力搭建“橋梁”,引領學生經歷問題發現、問題生成、問題解決的學習過程。讓學生聯系學習實際,發現問題,生成問題,嘗試解決問題,并優化問題內容,把握問題時機,講究問題技巧,進而培養了學生明確提出問題和發現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善于學習。

  三、以評價為手段,激勵學生樂學。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針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能力、個體自身的發展狀況等不同方面,以激勵性評價為主貫穿整個活動的全過程,激勵學生樂于學習。

去歐樂堡一日游的作文400字2

  《小兔請客》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計算教學的起始課。教材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出加減法的問題,使學生加深對于加法學習,學生的興趣很重要。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注重了對數量關系以及算法的理解,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在課堂教學中我注重以下幾點:

  1、在“小兔請客”的具體情境中快樂學習。

  本節課我通過創設“小兔請客”的有趣故事引入本節課的學習。情境的引入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貼近學生生活,快速吸引學生進入本節課知識的'學習。整節課我都將學生置身于“小兔請客”的數學情境當中,比如,學生在觀察情境圖時,看到小刺猬扎走了一盤果子,他們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起來,融入到了情境中,講出了非常有趣的故事,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猜小猴提的數學問題、摘果子、送小動物回家”等活動更是讓孩子在學習中一直保持愉悅的心情,爭先恐后地發言,學習興趣非常濃厚。

  2、讓學生在情境中提出問題。

  “問題是數學的心臟”,問題若是學生自己去發現,自己去提出,則更能激起學生的探求欲望。教學中我讓孩子根據情境自己發現數學信息,并根據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學生發現數學信息后,我給了學生一點“催化劑”——“猜猜小猴提出了什么數學問題?”學生們就一下子提出了那么多問題,這些疑問都是由學生自己產生的,解決問題的積極性自然而然就會更高、更主動。

  3、讓學生自己發現計算方法。

  在教學中我讓學生自己探索發現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提倡算法多樣化,讓學生用小棒代替果子擺一擺,然后用計數器撥一撥,幫助學生建立加減法的表象,最后鼓勵學生列出抽象的算式,再讓學生嘗試解答,全班同學進行交流。通過交流,體會算法的多樣化,同時結合算式引導學生認識加減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稱,意在挖掘了學生的潛能,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展。

  當然沒有完美的課堂,這節課同樣也存在一些存問題。在課堂前5分鐘應該加入口算,讓學生復習口算知識會更好。在交流計算方法時,很多學生都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而我沒有給他們充分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就結束了這個環節。

去歐樂堡一日游的作文400字3

  《小兔請客》是本冊教材加法計算教學的起始課,因此學生的興趣很重要。為此在課堂教學中我重視了以下幾點

  1、創設具體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本節課通過創設“小兔請客”這個非常富有童趣的情境,引入對本節知識的學習。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貼近學生生活。學生置身于情境當中,大大的激發了學生求知的欲望,使學生自主,積極的去探索知識。

  2、觀察情境圖,主動探索整十數加減法的算法。

  學生看圖找出數學信息,圍繞相應的數學信息讓學生明確提出了求“一共有多少個果子”和“還剩下多少個果子”的加減法問題;通過學生動手操作擺小棒和撥計數器,找到了情境圖與算式之間的聯系,自己根據算理探索多種算法。

  3、合理的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優化課堂教學

  利用多媒體,把學生帶入到生活的`情景中感知加減法的意義及他們之間的關系,同過這一演示,激發學生探索新知的欲望,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讓學生用小棒代替果子擺一擺,然后用計數器撥一撥,幫助學生建立加減法的表象,體會了算法的多樣化。

  但本節課中也存在著不足,例如在強調算法的多樣性時,對于算理和算法的講解中,只是簡單的做了講解,沒有要求學生來說;對學生個別地方的評價語言把握的不夠好,使個別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沒有充分調動起來,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取人之長,補已之短。

去歐樂堡一日游的作文400字4

  新課程實驗的目的和歸宿就是培養學生獨立個性和創新能力。而發展學生個性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首要一點應當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本節課主要是通過創設故事情境,引導學生發現、提出有關加減法的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從而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鼓勵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積極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解決問題,同時獲得相關的數學知識。在學會計算的同時體會算法的多樣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發展學生的求異思維。

  本節課以《小兔請客》的故事情節貫穿教學內容的始終,使故事的情節和完整的教學內容有機的結合,實現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情境中、在與生活聯系緊密的情境中開展學習活動的目的;利用小兔請客這一有趣情境,引導學生明白同學之間要和睦相處,團結友愛;以淘氣為主人公來為知識穿線,讓學生能夠從想去幫助別人的角度開展學習和研究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和趣味性;在解決問題時,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法,邊操作邊表述,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及思維的多樣性;練習以小動物們想去新房子里玩,可是要先算題為條件的情節出現,使學生既不覺得計算乏味,又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并照顧到了學生的全體性。

去歐樂堡一日游的作文400字5

  《小兔請客》是本單元計算教學的起始,同時也是進一步學習10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它是在學生認識了100以內的數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熟練掌握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在教學《小兔請客》這一課時,我分了三個層次進行教學。一是通過故事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一說列式方法,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并明確本課時學習目標“整十數加減整十數”,而是觀察情境圖,主動探索整十數加減法的算法。三是嘗試用自己的方法計算出和與差。

  整節課,學生在輕松愉快,民主的學習氛圍中主動探索發現新知,學生盡管不是妙語如珠,知識面也不是很廣,但還是體驗了自主探索的樂趣,感受到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也享受了成功的喜悅。

  一、以現實生活為主線,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以現實生活為主線,使學生在富有現實生活的情境中認真觀察,獲取信息并提出數學問題,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數學來源于生活。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產生親切感,從而主動地參與整個學習過程。

  二、以問題引領先試后導,使學生善學。

  問題是數學的心臟,思考是數學的核心,嘗試是獲取知識的方法。本節課在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中,以問題為主線,將文本知識問題化,為把知識轉化為能力搭建“橋梁”,引領學生經歷問題發現、問題生成、問題解決的學習過程。讓學生聯系學習實際,發現問題,生成問題,嘗試解決問題,并優化問題內容,把握問題時機,講究問題技巧,進而培養了學生提出問題和發現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善于學習。

  三、以評價為手段,激勵學生樂學。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針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能力、個體自身的發展狀況等不同方面,以激勵性評價為主貫穿整個活動的全過程,激勵學生樂于學習。

去歐樂堡一日游的作文400字6

  1、在教學中,應通過“小兔請客”的情景設置,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但在找信息的過程中,沒有充分放手讓學生說,主要還是自己講。

  2、在讓學生展示自己的算法時,沒有引導學生說清楚小棒和計數器的計數單位。

  3、在認識算式的`各部分名稱時,可以適當用些適合一年級學生的兒童性語言,這樣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來認識名稱。

  4、本課的重點應是要讓學生會說清楚算式的計數單位,幾個十加幾個十,幾個十減幾個十,在讓學生交流算法時,要注意引導學生說清。

  5、本科課屬于提問題,解決問題的類型,要讓學生充分地提問題,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能解決的要當場解決,而且對于學生的回答要敢于給出評價,當場評價。例如:有學生提出問題“動物比盤子多幾只?”,這是不同類項,不能比,要明確跟學生說清楚。但若進一步追問“為什么”,讓學生深入思考,把問題轉換成“每只動物1個盤子,還剩幾個盤子?或者多出了幾個盤子?

  6、交流算法時,可以先同桌交流再全班匯報,這樣學生便多說了一遍,而在上臺匯報算法時,要選一些比較會說的學生,不會說的可以請學生幫忙表達清楚。

  7、備課時,預設要夠,要去好好想一想,學生課上可能出現的情況、問題,做好充分準備,避免一碰到問題就逃避。

  8、課的結尾,可以適時幫學生做個總結,去找一找加減法的相同之處: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十位上的數相加減,個位上的數相加減。

去歐樂堡一日游的作文400字7

  本課是整十數加減法的學習,是學習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第一課時。將本課作為獨立一課進行學習,有利于學生更好的體會以“十”為單位的計數,理解計算時要幾個十與幾個十相加減,幾個一要與幾個一相加減,從而為學習后續學習任意的兩位數加減法奠定良好的基礎。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注重了一下兩點:

  1、創設故事串,激發學生興趣。低年級的學生對故事童話都很感興趣,因此我利用小兔子請小動物和學生吃果子的故事串貫穿本課始終,帶領學生學習、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聽故事的同時不知不覺的進入到數學的學習中,進而從中發現數學信息,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感受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2、借助小棒,計數器等直觀模型,讓學生在充分的動手操作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本課中我給學生每人準備50根小棒和5根皮筋。在學生說出30+20=50后,多數學生是只知結果不知道理,而且很多學生是在別人說出方法后處于模仿的階段,因此我讓學生利用手中小棒代替果子去擺30和20。然后展示學生的不同擺法,再在對比中,讓學生通過直觀的實物模型,理解30+20=50 ,就是3個十加上2個十=5個十的道理,在通過計數器的再一次演示進一步加深理解。在減法的學習當中,學生說出算法和算理后讓學生操作小棒、計數器驗證,而此時學生直接選擇的是用整捆的去操作,從而更好的去解釋算理。整個過程學生經歷了從實物操作——直觀模型——抽象算理,引導學生一步步達成共識,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3、耐心等待,重視學生發現和提出問題能力的培養。在教學開始,我請學生根據數學信息盡可能的去發現和提出問題。同時再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對于學生的.解題方法,我都不急于做評價,而是在等待中請想孩子自主去發現問題并且去質疑,發問。如孩子們計算20+30時,說到計算時可以用2+3=5,所以是50,顯然孩子的算法可以,但是對于算理并不是很清楚。這,時就有學生問,題目中是20+30,為什么要用2+3=5?什么意思?孩子們的思維在轉,在碰撞。最終在討論交流中,得出實際上用2個十加3個十就是5個十,簡單的想就是2+3=5,所以20+30=50等。

  不足之處:

  學生理解了算理也會算了對于學生擺的3捆2捆是5捆,若在回歸到用5根讓學生去擺30+20的結果,那么學生必將發揮想象力而悟其中的道理,可以把他們想象成一根就是一個十,那么將是真正的與計數器上的珠子對應,那么學生對于算理的認識將更深刻。本課的教學也告訴我,有時候再往前跨一步,在鉆研那么一點,那么學生和教師均受益無窮。

去歐樂堡一日游的作文400字8

  反思整個教學過程,較好地體現了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思維活躍。童話故事是小學生比較喜歡的,它能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學生在觀察情境圖時,看到小刺猬扎走了許多果子,他們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起來,融入到了情境中,講出了非常有趣的故事,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在學生注意力下降、身體疲勞時,我設計富有童趣的練習題,又一次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全體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并把加減運算的學習和解決問題結合起來,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2、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求得發展。在教學中,我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從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為他們提供交流各自想法的'機會,通過交流讓學生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比如在練習1中“用你喜歡的方法算”;在解決“乘車”問題時,學生從多個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充分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3、關注數學的人文價值。“教學永遠具有教育性”,在教學中我充分挖掘素材,對學生進行團結友愛、互幫互助、懂禮貌的品德教育。

去歐樂堡一日游的作文400字9

  1、在教學中,應通過“小兔請客”的情景設置,引導學生明確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但在找信息的過程中,沒有充分放手讓學生說,主要還是自己講。

  2、在讓學生展示自己的算法時,沒有引導學生說清楚小棒和計數器的計數單位。

  3、在認識算式的各部分名稱時,可以適當用些適合一年級學生的兒童性語言,這樣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來認識名稱。

  4、本課的重點應是要讓學生會說清楚算式的'計數單位,幾個十加幾個十,幾個十減幾個十,在讓學生交流算法時,要注意引導學生說清。

  5、本科課屬于提問題,解決問題的類型,要讓學生充分地提問題,對于學生明確提出的問題能解決的要當場解決,而且對于學生的回答要敢于給出評價,當場評價。例如:有學生明確提出問題“動物比盤子多幾只?”,這是不同類項,不能比,要明確跟學生說清楚。但若進一步追問“為什么”,讓學生深入思考,把問題轉換成“每只動物1個盤子,還剩幾個盤子?或者多出了幾個盤子?6、交流算法時,可以先同桌交流再全班匯報,這樣學生便多說了一遍,而在上臺匯報算法時,要選一些比較會說的學生,不會說的可以請學生幫忙表達清楚。

  7、備課時,預設要夠,要去好好想一想,學生課上可能出現的情況、問題,做好充分準備,避免一碰到問題就逃避。

  8、課的結尾,可以適時幫學生做個總結,去找一找加減法的相同之處: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十位上的數相加減,個位上的數相加減。

去歐樂堡一日游的作文400字10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人,老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那么如何“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就似乎是我們孜孜以求的問題。下面就結合我上的一年級數學下冊《小兔請客》一課,談談我的一些設計理念。

  《小兔請客》這一課我分了三個層次進行教學。一是通過故事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一說列式方法,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并明確本課時學習目標“整十數加減整十數”。二是觀察情境圖,主動探索整十數加減法的算法。三是嘗試用自己的方法計算出和與差。

  整節課,學生在輕松愉快、民主的學習氛圍中主動探索發現新知,學生盡管不是妙語如珠,知識面也不是很廣,但還是體驗了自主探索的樂趣,感受到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也享受了成功的喜悅。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課堂中,自然激發的導入,各種調動興趣的游戲及故事都大大的激發了學生求知的欲望,使學生自主、積極地去探索知識。

  二、留給學生自主探索的空間。

  學生的數學活動應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充滿著觀察、實驗、模擬、推斷等探索性與挑戰性的活動。教師要轉變觀念,轉變角色,把自己置身于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地位上來,為學生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使每個學生都能投入到自主探索的學習

  活動中。

  三、運用教具,優化課堂教學。

  利用掛圖和自制教具,把學生帶入到生活的情景中感知加減法的意義及他們之間的關系,同過這一演示,激發學生探索新知的欲望,提高學生的認識程度。

  

去歐樂堡一日游的作文400字11

  《小兔請客》是一年級數學第二冊教材計算教學的起始課,對于加法學習,學生的興趣很重要。在教學中,我把計算教學與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通過情境提出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本節課我通過“小兔請客”的童話故事,分別創設加減法的具體情境,從中引出兩個要研究的問題:

  ①一共有多少個果子?

  ②還剩下多少個果子?

  學生基本上都能列出正確的算式,然后再讓學生交流用自己喜歡的計算方法來計算這兩道題(用計數器、擺小棒、個位與個位相加、十位與十位相加)。通過交流,體會算法的多樣化,同時結合算式引導學生認識加減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稱。最后通過有趣的'游戲進行鞏固練習,練習題目也由淺入深。

  在本節課當中還存在不足的方面:

  1、教師的語言表達不太適合一年級的學生、語速也較快,應具有親切感,讓學生更貼近你,這方面有待加強。

  2、在教學過程中,叫學生上來演示計算過程時我沒注意引導學生應該:會說又會算。而我只是叫學生演示,沒加強到她們的說話能力,都是教師說得多,學生說得少。

  3、叫學生出來列式計算時,應該多點提醒學生認真書寫,有些學生的字體馬馬虎虎的,現在一年級正是要加強書寫能力,好習慣都要從低年級開始培養。

去歐樂堡一日游的作文400字12

  教學目標:

  1、在實際情境中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以及加法、減法算式各部分名稱,并能正確的進行整十數加減法的計算,發展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2、通過動手操作、積極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讓學生經歷在具體情境中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3、培養學生合作學習和用數學的意識,體驗數學的意識,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重點是引導學生在實際情境中,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能正確進行整十數的加減法計算.難點是引導學生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培養學生多動腦筋,敢于探索的精神.

  在這節課中,我主要設計了這樣幾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情境導入、快樂復習。我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創設了“小兔過生日請小朋友們去做客”的生動有趣的故事情境,并貫穿于整節課中,有效的抓住孩子們的好奇心,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并進行了快樂的復習,為后面的整十數加減法的學習打下基礎。

  第二個環節:合作學習、探究新知。這一環節中,我主要設計了這樣幾個過程。

  (1)出示主題圖后,讓學生自己發現其中的數學信息,提出數

  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2)在進行算理研究時,我大體分三個層次:

  一、以實際情境提供計算題;

  二、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并討論交流,讓他們去感受、體驗,并理解和掌握算法;

  三、脫離直觀手段,讓學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數。這樣三個層次由動手操作、觀察、交流,依靠動作和實物思考,到脫離實物思考,遵循由具體到表象的原則,有利于學生抽象能力的思考。

  (3)在教學加減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時,我先讓學生自己動手在書上找一找、圈一圈、讀一讀,最后再由教師進行詳細的講解,從而加深對這一知識的理解和鞏固。

  (4)最后我讓學生自主找出整十數的特點,并發現總結計算整十數加減法的簡便算法,讓學生獲得成功感。

  第三個環節:鞏固練習,學以致用,在練習中,我安排了四個練習題。

  ①開火車計算。

  ②看圖列式。

  ③幫雞媽媽找孩子。

  ④是一個開放性的練習“猜算式”。就是由老師說一個整十數,讓學生猜可能是哪個算式的得數,讓學生在猜算式游戲中進一步鞏固新知,理解整十數加減法的算理。可惜由于時間沒有把握好,這一個游戲沒有在老師們面前呈現出來。

  反思整個教學過程,較好地體現了以下方面:

  1、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思維活躍,我努力地創設生動有趣的情景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設計練習時,我也加入了一些富有童趣的情境,又一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全體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

  2、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求得發展,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主動探索發現新知,學生盡管不是妙語如珠,知識面也不是很廣,但還是體驗了自主探索的樂趣,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3、充分的利用學具,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擺小棒和撥計數器,找到情景圖與算式之間的聯系,加深對算理的理解,并抽象總結出整十數加減法的算理。

  不足之處:

  1、太急于把學生引到本節課的內容,學生在提問題的時候,著急把學生引到本節課上來,給學習提出問題的時間較少。課堂上有一個男生在第一幅主題圖時提出了一個問題,“先端來的果子比后端來的果子多多少個?”,當時準備在學習了減法以后來解決這個問題,可是后來卻忘記了沒有解決。今后在教學中,應該當一個好聽眾,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說,從學生說的過程中去發現問題。

  2、應該在教學中加入100減幾十的減法和得數是一百的加法計算題。

去歐樂堡一日游的作文400字13

  《小兔請客》是本冊教材計算教學的起始課,對于加法學習,學生的興趣很重要。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注重了以下幾點:

  1、創設具體情境。

  本節課我通過創編有趣的故事創設具體的情境,引入對本節知識的學習。創設了具體的情境,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貼近學生生活。“小兔請客”是個非常富有童趣的情境,老師有意地設置“陷阱”:想吃,就得提出一些數學問題來,讓學生置身于數學情境當中,學生急于想幫幫小動物,爭先恐后地提出一些問題來,這樣就產生了一種心理內需,這種內需就化為學生主動探究的動力。

  2、讓學生提出問題。

  “問題是數學的心臟”,問題若是學生自己去發現,自己去提出,則更能激起學生的探求欲望。教學中我只是給了學生一點“催化劑”——“快快幫幫它們吧?”學生們就一下子提出了那么多問題,這些疑問都是由學生自己產生的,解決問題的積極性自然而然就會更高、更主動。

  3、讓學生發現計算方法。

  我們教師在研究教材時,大多按照教材按部就班地組織教學,即使在教學中提倡算法多樣化,但最終還是歸為這種“想”,扼殺了學生思維的多樣性。教學中我通過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讓學生發現了多種算法,意在挖掘了學生的潛能,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展。

  存在問題與教學困惑:

  1、對于介紹加減法各部分名稱時,我費時太長,把問題弄復雜了。一年級的學生只要知道在加減法算式中,哪些是加數,哪些是和,哪些是被減數,哪些減數,哪些是差就夠了。在教學中,我將這些名稱加上運算符號讓學生去讀甚至于去識記,大大增加了學習的難度。其實在本堂課上既使學生不能熟練掌握也不要緊,可以在今后的學習中不斷強化。

  2、正是由于課堂中,我注重了強調算法的多樣性,而忽視了算理的強調,就效果來看,即使不想最終歸為“這樣想”也得讓學生學會用“這樣想”的方式來計算,不然學生的.法離開這種具體的情境后,變得不太適用了。

  這讓我感到困惑:到底要不要提倡算法的多樣化?還是在多樣化的過程后提煉出一種更為簡便,更為科學合理的方法呢?

去歐樂堡一日游的作文400字14

  《小兔請客》是一年級數學第二冊教材計算教學的起始課,對于加法學習,學生的興趣很重要。在教學中,我把計算教學與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通過情境提出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本節課我通過“小兔請客”的童話故事,分別創設加減法的具體情境,從中引出兩個要研究的問題:①一共有多少個果子?②草地上還剩下多少個果子?讓學生用小棒代替果子擺一擺,幫助學生建立加減法的表象,最后鼓勵學生列出抽象的算式,再讓學生嘗試解答,全班同學進行交流。通過交流,體會算法的多樣化,同時結合算式引導學生認識加減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稱。最后通過有趣的游戲進行鞏固練習,練習題目也由淺入深。反思整個教學過程,較好地體現了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思維活躍。童話故事是小學生比較喜歡的,它能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學生在觀察情境圖時,看到小刺猬扎走了許多果子,他們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起來,融入到了情境中,講出了非常有趣的故事,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

  2.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求得發展。在教學中,我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從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為他們提供交流各自想法的機會,通過交流讓學生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

  3.關注數學的人文價值。課堂不僅是學科知識傳遞的殿堂,更是人性培育的圣殿。“教學永遠具有教育性”,在教學中我充分挖掘素材,對學生進行團結友愛、互幫互助、懂禮貌的品德教育。

去歐樂堡一日游的作文400字15

  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整十數的加減法運算,是在學生熟練掌握2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讓學生通過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含義,并能正確進行整十數加減法的計算。上課前,我將書本上的童話故事用生動的語言描述出來,并同時讓學生觀察,讓學生發現數學信息,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欲望。這樣不僅能把枯燥乏味的知識變得鮮活起來,而且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

  在小組合作交流過程中,我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學具來理解算理,探索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為他們提供了交流各自想法的機會,并能自主選擇合適自己的方法進行計算。學生能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有擺小棒的,有數一數的`,不管是哪種方法,都能讓學生清楚地說出理由。由此可見學生的激情高漲,投入到自主探索的學習中去,達到了課堂教學的高潮。

  在鞏固練習階段,學生注意力下降,身體疲勞時,如果我能再設計一些富有童趣的習題,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全體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去,效果會更好。

【去歐樂堡一日游的作文400字】相關文章:

農家樂一日游作文09-13

堆沙堡作文12-05

(精)堆沙堡作文13篇05-26

讀書樂,樂讀書作文09-25

憂與樂_圍繞憂樂的作文02-15

貴州天龍屯堡導游詞08-05

讀書樂作文02-14

苦與樂作文03-17

圍繞樂的作文12-22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在线国产日韩欧美播放精华一区 | 一级a一片久久免费 | 欧美大片一级中文字幕 |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天堂色 |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