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隨筆吧?隨筆最重要的是是表達出作者的意圖,傳達心情、感悟、觀點...就像與鄰家談心般輕松。你知道什么樣的隨筆才是被大家所稱贊的隨筆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蒙田隨筆》優秀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蒙田隨筆》優秀讀后感1
“在羅馬,拇指有殘疾的可以免于參戰,理由是拇指不管用就沒有足夠的力氣握住武器。”——這是《蒙田隨筆》中《大拇指》這篇散文中提到的。雖然它只有短短的五六百字,但是我個人覺得是整書中最精彩的一篇,里面所展示的世界各地對于大拇指的各種奇怪的崇拜,在令我驚訝的同時,也不禁讓我想到了當人們夸贊一個人的時候就會伸出大拇指的情形。這是何等榮耀和贊美!
大拇指在五個手指當中,可以說是又短又丑陋的一個指頭,可是他卻憑什么讓人們認定它的作用是如此重要呢?仔細觀察便可以發現大拇指是唯一一個沒有和其他手指完全連起來的手指,它所處的.位置和它身上所附著的肌肉和其骨骼的構造都是獨特而美妙的,它是其他手指力的支撐,是其他手指面對面的存在,是一件完美的藝術品。這樣的與眾不同造就了它領袖一般讓人敬佩的能力。
我們也經常會發現各種各樣類似的情形。比如《水滸》中的宋江,武藝一般,學識也不算超常,縱然他本身有多么不及其他人,但在一百零八將里面卻只有他能令眾人臣服。這個正是人格魅力使然。還有拿破侖這個響當當的人物,身材矮小,卻能將世界踩在腳下,在世界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愛迪生的電燈讓整個世界在黑夜也能充滿光亮,將人們的生活延伸到日落以后,甚至可以說延長了人類的生命,可它僅僅是一枚小小的——燈泡。“大拇指”式的人物和事例數不勝數,可以說上帝是公平的,他讓大拇指其貌不揚的同時,也為它準備了一個成為領袖的天賦。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我們都需要認識到,天生我材必有用,因為無論如何總有那么一兩個優點存在,而我們所要做的就是發現它,并讓它像鉆石那樣閃亮于世。或者也可以說,每個人都是領袖——在將我們閃光的一面亮出來之后。然而如果大拇指失去了它這些獨特的優勢,它應該就成為那個小手指了。這也可以說明讓一個領袖或英雄碌碌無為是件多么容易的事。
正是基于這種認識,我并不認為英雄值得崇拜,領袖值得頌揚,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每件事情每個人的拇指,而拇指在失去了其他手指之后也就不再是拇指。正如,砍掉拇指,手或許還能抓撓,若砍掉其他手指剩下拇指,那拇指只能一無是處了吧。
《蒙田隨筆》優秀讀后感2
和培根、帕思卡爾的作品并稱三大西方經典的蒙田作品以率直真誠的特性贏得了很多美譽。蒙田是法國思想家、散文家。他把讀書心得、旅途見聞、日常感想記錄下來,日積月累,成《蒙田《蒙田隨筆》》(或譯《隨感錄》)。《蒙田隨筆》》3卷共107章,各章長短不一,結構故意松散自然,并不要求勉強統一,彼此連貫:內容包羅萬象,天文地理、草木蟲魚,無所不談。蒙田不囿于淵博的書本知識,能結合個人的生活經驗,融會貫通,形成他獨特的思想意境與藝術風格。
蒙田在《蒙田隨筆》》的卷首告訴讀者:“我本人就是這部書的材料。”它介紹了作者的思想和生活。其中有他寫《蒙田隨筆》》的動機;談他的人生哲學;評論他所讀的書;解剖他的風格、習慣和人品;描寫他的書齋和對沉思與閱讀的看法;談怎樣處理事務,怎樣工作,怎樣旅行;講他對行政工作的態度等。這些篇章不是系統的敘述,剖析的事理也深淺不一。
蒙田認為人是熱愛生活的,愛生活就要求順乎天性,人的天性在于追求幸福和快樂,但要求有選擇和節制。他撰寫《蒙田隨筆》》,行文旁征博引,汪洋恣肆,語言平易明暢,形象親切生動,富于生活情趣。處處流露出作者的真性情。因為蒙田處于新舊交替的時代,他的懷疑論只是對當時的迷信、偏見、巫術、殺戮、迫害的否定,他要“揭去事物和人的假面具”,考察事實,重新審查一切。他認為絕對真理既無法認識,只能探索部分的尋常的'真理;比較可靠的是認識自己,而世上最熟識自己的無過于本人。所以,寫作《蒙田隨筆》不是著書立說,而是對自己進行分析,一點一滴加深對自己的認識。他的思想是一種中庸的思想。他生平致力于保持安靜的鄉紳生活。政治上是保守的,尊重現存的社會秩序和風俗習慣,不提倡改革,也不贊成壓迫提倡改革的人。
《蒙田隨筆》的影響深遠,據說英國的培根和莎士比亞的作品中反映了蒙田的思想影響。法國18世紀啟蒙運動繼承了他崇尚理性和經驗的思想。而且其文體和風格,對于法國文學甚至對英國文學都影響極大。
在閑暇時翻閱此書,會讓人心情平和,在作者悠閑隨意的筆間慢慢體驗人生,思考生活,像一杯茶回味悠長。
《蒙田隨筆》優秀讀后感3
其實我對蒙田不是很了解,但讀了他的《蒙田隨筆》之后,我才知道他是個懷疑論者,他向自己發問而又不做回答,甚至拒接承認自己一無所知,而只是堅持那句“我知道什么呢?”蒙恬善于向哲人那樣講話,像朋友那樣談心。他對人生的特殊敏銳力,記錄了自己在智力上和精神上的發展歷程,為后代留下了極其豐富的精神財富。
自我意識是蒙田身上恒定不變的部分,是他衡量一切學說的尺度。他曾說“你身上和身外都是一片虛妄,只不過,范圍越小,虛妄的程度越淺。上帝說‘人哪,除了你,每樣事物都首先研究自身,并且根據自身的需要,確定了工作和欲望的范圍。唯有擁抱宇宙的你是如此空虛,如此匱乏;你是沒有知覺的探索者,沒有審判權的法官,歸根到底,你是這出鬧劇的演員。”好深奧的哲理,真令人驚嘆,佩服。
蒙田用他生動活潑,幽默風趣的風彩,分別闡明了論經驗,憂傷,閑逸,撒謊,恐懼,節制,榮譽,心態失衡,勇敢,習慣,口才,交往,良心,飲酒,發怒,人與人的.區別,功利和誠實,后悔,相貌,年齡,想象的力量,對孩子的教育,言過其實,父子情,人性無常,死亡,自我衡量,坐井觀天,掠人之美,意愿,命運的安排等章節。他語言平易近人,形象親切生動,讓我們讀起來回味無窮,富有生活情趣。
他還說,在培養交往能力時,沉默和謙遜有利于和人交往。如饑似渴的去尋找志趣相投的朋友,十分積極的投入這種交往中,這樣便能給和你交往的人留下深刻印象。
夢田的文章揭示了豐富的人生哲理,其深度和廣度不亞于任何一個哲學家。他對事物的探討堪稱執著,沒有半點忽視。他對任何事物也從不輕易下定論,總要從事物的正反兩面去探討,力圖把它看得更明白,更透徹。所以我說,有空就多讀一下蒙田吧,他能讓你平靜,而且你會喜歡他的。
【《蒙田隨筆》優秀讀后感】相關文章:
蒙田隨筆讀后感02-23
蒙田隨筆讀后感7篇02-26
隨筆優秀作文02-27
培根隨筆的優秀讀后感02-19
《培根隨筆》讀后感01-28
培根隨筆讀后感02-22
莊周隨筆03-12
隨筆的作文05-18
隨筆作文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