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完某一作品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共情的力量》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共情的力量》讀后感1
《共情的力量》是一本心理學療愈書籍。作者亞瑟。喬拉米卡利先生,意大利裔美國學者,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美國心理學會成員,著名心理學家。他首次將共情能力與認知療法結合,吸引了很多慕名而來的學習者,引導人們在生活中發現運用共情的力量,影響廣泛。許多專家學者、美國心理學會都力薦此書。
在書中,作者以極大的勇氣和真誠向讀者披露了自己痛苦曲折的心路歷程及自我救贖的故事。作者出生于一個普通的移民家庭,全家人和睦友愛。不幸的是弟弟大衛大學退學、從軍不得志、與不良少年結伴染上毒癮,最后卷入搶劫案異國自殺。作者及其父母一直都沒有放棄大衛,極力想挽救他,結果事與愿違。作者是最后與弟弟聯系的人,這一結果使他深深地陷入自責中不能自拔,幾乎毀掉自己。當時作者已經心理學專業博士在讀,了解所有心理學理論,知曉各種治療技術。事后反省使他意識到心理治療中貼標簽、模型化治療的不足。隨后用了25年時間去探索一條心理治療方法——“這就是共情之路,這也是我所知道的唯一一種能夠把我們從絕望帶到希望、從怨恨帶到寬恕、從害怕自己的軟弱帶到相信自己潛能的途徑"。凝聚25年心血,懷著“跟那些正在遭受痛苦,奮力想從絕望中找到出路的男女老幼一起工作"的善意,寫成一本“讓讀者看得懂的書。"
本書一條線索兩部分。主線索是大衛染毒自殺使自己陷入自責的故事;第一部分“我們為什么需要共情”,講述大衛的故事及自己的'對共情的思考與探索;第二部分“共情,你真的做到了嗎?”作者給出了具體的訓練方案和方法。
作者認為每個人都有共情的潛能,“共情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力量”,“共情是理解他人特有的經歷并相應地做出回應的能力”,“共情的實質就是把你的生活擴展到別人的生活里,把你的耳朵放到別人的靈魂中,用心去聆聽那里最急切的喃喃私語"。“通過共情,我們能夠克服恐懼,學會相互之間重新建立連接,這就是心理治療的過程。”每次讀到這里,深深感受到共情的力量。通過共情,能夠提升自己,能夠和諧親情,改善夫妻關系、親子關系及家庭各類關系;通過共情,能夠和睦友情,優化各種人際關系,避免生活陰暗面的影響,為自己和他人創造一個溫馨優雅的心理生態環境。
如何將這種潛能發揮出來呢?作者認為,共情的能力可以通過學習和訓練獲得。第二部分詳細介紹了誠實、接納、寬容、感恩、信念、希望和寬恕等八種行為訓練來獲得共情能力。方法也很簡單,看一部電影,讀一本書,了解“自己是誰,又知道自己不是誰”,誠實地對待自己接納他人……
書中分享了作者與家人、朋友及工作對象的一系列故事,既有專業描述又十分生活化,極具可讀性。值得一提的是,共情也有兩面性。心懷善意的人用共情回應幫助人,實現共同成長。心懷功利心或邪惡的想法,共情則會帶來深深的傷害,最典型的就是詐騙行為。為此作者提醒人們“共情不是好人的特權,也可能被惡意利用。”
總之,本書是一位心理學家探索治療人類痛苦的創新實踐,也是一位心理學教授對人性的深刻思考,更是一個教人們如何陪伴愛的人度過悲傷,無助,迷茫和絕望時刻的實用指南。
“共情就是那束光,能穿透痛苦和恐懼的漫漫黑暗,找到我們生而為人的共通之處。”
《共情的力量》讀后感2
“一道光芒閃過,我們的現實生活崩塌。這時你才意識到,你和他人實為一體。”打開凱瑟琳.柯茜的《共情的力量》,就被這一句話共情到不能自已。平常因為工作太忙,利用春節期間難得的幾天假期,以輔導作業為名,同神獸一起學習、玩耍、做作業,期間情緒之跌宕起伏真是真是一言難盡。是娃智商不行?是娃習慣不好?還是自身耐心不夠?當情緒即將奔潰的時刻,讀完《共情的力量》后終于找到了答案。
《共情的力量》是作者結合自身經歷來探索共情的作用,通過共情如何成為一個積極的共情式聆聽者,如何借助誠實、謙遜、接納、寬容、感恩、信念、希望和寬恕8種行為來獲得共情能力,用共情這束光,穿透痛苦與恐懼的慢慢黑夜,找到我們生而為人的共通之處。我希望娃成為什么樣的人?我為娃現在做了什么?我以后打算怎么做?帶著這三個方面思考,在學思悟踐中找到了答案。
第一,我希望娃成為什么樣的人?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我也不能免俗。對別人可以講,我希望娃成為一個快樂、健康、樂觀、向上的人,但其實心里還是希望娃成為一個優秀的人。就算自己做不到,也希望娃能超越自己,能成為自己最想成為的那個人。比如跳繩運動,自己還沒達到及格水平,卻希望娃可以拿滿分。面對一地雞毛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忘記了接納娃的沒那么好和自己的沒那么好。因此,共情的首要條件就是需要無條件的接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能讓靜待花開成為一句空話,要學會接納娃所有的不好和所有的不好,要從自身找原因,運用共情的'力量共同成長。
第二,我為娃現在做了什么?
當假期結束的時候,我反省自己為娃做了什么?夢然醒悟后汗流浹背,才發現自己除了提要求以外,似乎什么都沒有做。即沒有寬容孩子,也沒有學會寬恕自己。對孩子的錯,除了埋怨、打罵,把寬容置之千里之外。都說孩子其實就是父母的翻版,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又有什么理由要求娃去做到呢?當習慣了“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思維的時候,似乎也忘記了給自己提要求了,早早地寬恕了自己,卻沒有學會寬容孩子。想想我現在為娃做了什么的時候,才發現一切語言在行動面前是那么的蒼白,我為娃現在能做什么?除了接納外,就是要學會寬容,要學會感恩孩子給我們帶來的快樂,我愿意學著同她一起成長。
第三,我以后打算怎么做?
劉墉曾說過“但凡人之為人,須倚內心之強大”,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內心強大才是最大特長。因此,在面對別人家娃的現實情況下,我以后能為做的除了為她創造必要的物質條件以外,還要學會去傾聽,學會誠實,要堅定信念、充滿希望,要學會蹲下來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世界,要學會少提要求多聽聽孩子的真實想法,要學會誠實地與孩子溝通培養謙遜品質。只有自己的強大,才能鑄就孩子的內心強大。以后我能做的、打算做的,那就是笑著陪著看著娃慢慢長大,最終成為那個她想成為的人。
共情是一種付出,也是一種能力,但它的回報總是令人驚喜。我希望我能擁有這種能力,并愿意為此付出努力,也希望永遠保持追求和尋找這種能力的決心與勇氣。一點讀書感悟,愿與二八班優秀的家長們共勉。
【《共情的力量》讀后感】相關文章:
情的作文400字(共4篇)08-31
生命的力量作文(共14篇)09-22
力量作文400字(共3篇)10-17
力量作文400字【共9篇】10-12
團結就是力量作文【共15篇】10-03
五年級借物抒情作文 與鳥鳴共情03-29
情系夕陽情活動策劃書01-08
祖孫情作文06-11
情與理作文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