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讀后感>師說的讀后感
師說的讀后感
更新時間:2024-06-14 19:26:15
  • 相關推薦
師說的讀后感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師說的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師說的讀后感1

  生活中沒有絕對的愚者和圣人,一個人總是存在著好的方面和不夠完美的方面,只是這兩方面所占的比例在各個人的身上有所不同而己。

  古代的孔子被后人尊為圣人,他的思想觀點是否就十全十美、白璧無瑕呢?我們是否就該趴在他的跟前唯唯諾諾,對他的思想觀點照搬不誤呢?如果真是如此的話,那我們就成了韓愈在文章中所反對的“官盛則近諛”了。我們都知道,這樣做是過于絕對化的。我們對于圣人的思想和觀點也要客觀地加以思索而不能盲從。例如,孔子對從事耕作的勞動人民是很看不起的,我們就不該支持他的這種觀點。對農人那種大地般淳樸、寬厚和善良,我們很有必要好好學習,不管它是不是圣人、官人。

  小孩子也有些方面是我們所不及的。一次,六歲的小表妹指著河中因凸石而撞擊出的水花說:“看,它們在跳舞,還唱著歌兒呢!”我為她能觸發出如此生動活潑的語句而驚奇,早已被生活磨擦得庸俗的我對她的.那份純真放射出的亮麗真的望塵莫及。

  通過《師說》我懂得了在生活中,只要是“道”,我們就應當學習,不管它來自什么人的身上。不管什么樣的人,總會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我們既不能因為某個人好的方面很少,而放棄向他學習,也不能因為某個人好的方面很多,而對他不完美的一面毫無批判地奉迎接受。我想這就是《師說》所要告訴我們的吧。

師說的讀后感2

  韓愈的《師說》提出的從師的必要以及擇師的標準。常為后人作為從師的箴規。其中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一言,就極為珍貴。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意思是,誰懂得道理,誰就是老師,也就是要以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到許多人,而每個人都有他的長處,他們的長處就值得我們學習。不論他們是幾歲的小朋友,還是目不識丁的`老婆婆,只要他們知道的是我們所不知道的,是我們所需要的,應該不恥下問,虛心請教。

  要真的能夠如此,首先得放下架子,虛下心來,真心實意地向別人請教。不能因為別人比你強,而忌妒他,不愿向他請教;更不能因為別人不如自己,而輕視他。

  古今中外,有很多文人志士都是虛心從師,才取得顯著的成就的。我國唐朝著名詩人白居易,每每寫好了詩都要拿到鄰居老婆婆那里念給她聽,問她哪些地方聽不懂,需要修改。鞏固生物家達爾文乘貝格爾號去各地考察,每一處都把當地的農民請來,詳細詢問那里的地形和生物的特點。

  想想,如果白居易不愿意向老婆婆請教,那能寫出那么多膾炙人口,深受人民喜愛的詩篇?如果達爾文不愿向農民請教,又怎能完成《物種起源》,提出生物進化的理論呢?

  能虛心從師固然重要,但是向別人學習的同時,也需要認識到別人的缺點,學習他好的方面,而以他不好的方面為戒。正如魯迅先生在《拿來主義》中所說,我們要放出眼光運用腦髓,自己拿來,吸收其精華,剔除糟粕。

  朋友,讓我們拜能者為師吧,讓我們繼續發揚學人之長,補己之短的中國傳統。

師說的讀后感3

  我讀了師說這篇文章后,我知道了它大致在講什么:寫了關于老師的事情。有一句話的解釋是這樣的,這句話令我印象很深:不管是誰,比你大的還是比你小的人,只要他的學問比你淵博,你就可以拜他為師,還有會你不會的東西的人,你也可以拜他為師。在現實我們也有很多老師,例如:家教老師、補習老師、輔導老師、學校的.老師······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老師,像我的補習老師,我有些時候喜歡他,又有些時候覺得他很討厭。在他不發火的時候,和我們班的小朋友笑著講話時,這時我很喜歡他。在他打擾我們寫作業的時候,老是在給我們講笑話,但是我們都聽著他說話,都不能做作業了,這時我很討厭。他還有是在他對我們發火時,罵我們時,我又討厭他,又對他有一些喃喃怨語。這就是我的老師,你們的老師是怎樣的?

  在讀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就想起了一句話,這幾句話很有名:三人行必有我師。說的就是:有三個人并肩走在大道上,有一個人知識淵博,有一個人是武術高手,還有一個是音樂家,三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就可以互相拜師學藝,這樣三個人可以學到,自己不會的本領,自己學會了別人的長處,也就可以當自己的長處,教會每個人。所有人都可以當學生,還可以當老師。在這句話中我體會到了:所有的人都可以當師傅和徒弟。不是三個人才有師傅,哪怕是全世界的人都有師傅。

  現在的老師我覺得都沒有古代的老師盡心盡力的教我們上課,上課才說一兩樣東西就打下課鈴了,東西呢沒有聽懂許多,老師講課只是簡簡單單的講一些表面難的題,我們真正的難題都沒講到,我們的缺點老師一律沒有見到,而且還不是圣賢,令我感到很失望。

師說的讀后感4

  本文是韓愈所寫的古代散文的典范.它論證了教師的職能,作用和從師而學的必要性,批判了士大夫恥學于師的不良風氣和影響,從而闡明了從師而問的道理.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此句說明了老師的作用.是的,每個老師都有幫助學生解決困難的職能.無論老師的地位顯貴還是低下,年少還是年長,只要能掌握真理,幫助學生解決困難就可以稱得上是一位好老師. 從而我想到了四川地震中用自己的身軀守護三個孩子的譚千秋老師,他可以稱得上是人民的好老師,他不但為學生傳道受業解惑也,而且將自己責任升華.當地動山搖的那一刻來臨時,他不顧惜自己的生命,張開守護的翅膀挽救了三個孩子的生命.他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好老師. 學者,應該做到不恥下問.我們要學習古代圣人, “從師而問焉” .學無止境,不恥下問.則會 “圣益圣” .不能向士大夫那樣“恥學于師”則會“愚益愚”. 有時,我們在學習遇到困難后,可能很難開口向別人請求幫助,然后問題就會越攢越多.最后就不知道從何解決了。所以為了避免問題的`積攢,要做到平常不恥下問,把問題分散的解決。這樣量的積累后就會有質的飛越,學習成績就會有很大的提高。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確,三個人行走必定有一個會是我的老師。人無完人,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必定會有些方面不如別人,所以大家在一起可以優勢互補,恥學相師。所以“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每個人都可以作別人的老師,只是看你擅長哪方面了。《師說》這篇文章蘊含著許多從師問學的道理。

  作者韓愈想借此激勵后人不恥下問的努力學習,同時也批判了恥學于師的不良風氣,希望后人能夠有所啟發。

【師說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師說的作文03-12

師說作文03-03

《師說》說課稿12-30

《師說》說課稿02-29

《師說》教學反思11-20

師說說課稿01-18

莫泊桑拜師說課稿01-02

師說說課稿通用08-23

師說作文300字08-26

《師說》讀后感03-11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iaⅴ综合在线欧美一区 | 日韩欧美一区中文字幕在线 | 在线成年视频人网站观看新 | 亚洲欧美在线网址 | 在线日韩欧美国产视频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综合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