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總結呢?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可是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掃一室與掃天下》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掃一室與掃天下》讀后感1
《“掃一室”與“掃天下”》講的是青年人陳蕃志存高遠,喜好讀書,但生活很懶散,連自己的書房也很少收拾打掃,東西堆得雜亂無章。陳蕃雖有“掃天下”的志向,卻連眼前的“一室”都不愿清理干凈,認為這只是件小事。難道大事不是從小事做起的嗎?空有志向不行,還須踏踏實實地從小事做起,這樣才能實現大的志向。
他父親的朋友也告誡他:連一件小小的'屋子都不掃,是掃不了天下的。這個故事還警示人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溪,無以成江河;成就大事,往往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只有勤于“掃一室”,才能“掃天下”。
我們小學生也一樣,不管你從小立下什么遠大目標,都要從平時的點點滴滴做起。如果你想成為一名科學家,就要養成愛動腦的好習慣,不管遇到什么事,看到什么現象,都要問個為什么。你要敢于幻想,敢于大膽的猜測,還要仔細觀察,長期觀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只有從小好好學習,刻苦鉆研,長大才能開啟成功的大門。
《掃一室與掃天下》讀后感2
我是個名副其實的小馬虎,瞧,我的房間簡直比豬窩還要臟亂:到處塞滿雜物,被子沒疊好,書本隨處可見,書桌擺放著一堆零食。每當媽媽邊為我整理房間邊嘮嘮叨叨的時候,我總是滿不在乎。我想:現在最重要的是把書讀好,將來我又不當保姆,沒必要做這些瑣碎的事。
今天,我讀了《“掃一室”與“掃天下”》這篇課文,深受教育。文中講到東漢時代,有個青年叫陳蕃,他志存高遠,喜好讀書,生活卻很懶散,連自己的書房都不打掃。一天,父親的朋友薛勤來到他家中,告誡他:連一間小小的屋子都不掃,又怎么去掃天下呢?薛勤走后,陳蕃聽了覺得有道理,就改掉了毛病。
讀完課文,我羞愧極了。文中的陳蕃不正是我的寫照嗎?我同他一樣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我想出國留學,學成歸來在國內辦一家大公司。看著自己的房間,我陷入沉思:這么小小的空間就被我搞得又臟又亂,將來又怎能把事情做得井井有條呢?
我下定決心,從今天起做好身邊的每一件小事。掃好一室,方能掃天下。
《掃一室與掃天下》讀后感3
我們學了《“掃一室”與“掃天下”》這一篇課文。這篇課文的含意非常深刻,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
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個名叫陳蕃的年青人,他有胸懷天下的遠大理想,但他卻因此而忽略了打掃自己的書房這樣的小事,認為自己是干大事的人,這些小事不值得一做,后來,一個叫薛勤的人批評了他,認為陳蕃連小是都不做,是不能做成大事的'。陳蕃聽了他的話后,深受啟發。陳蕃后來開始看見自己的錯誤,開始注重小事,后來當上了東漢時代的政治家。
由陳蕃我想到了自己,我雖然是個現代人,卻和古代的陳蕃一相似之處,例:我的書房也很少收拾,全是媽媽在幫額收拾。還有上英語課時,自以為這些英語單詞太簡單了,當老師講到最關鍵的時候,我還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自以為讀很難的單詞才算學習,一節課下來一無所獲。還有下課時我只顧玩,發下來的本子,看都不看,自以為這次能得“優”,上課時,我滿頭大汗的跑到座位上,翻開本子,沒想到卻馬馬虎虎得掉了個句號,我想這是一個小錯誤,不用管它。
感謝陳蕃,你讓我知道了,“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溪,無以成江河;”只有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才能干轟轟烈烈的大事。從此我一定亡羊補牢,改正這些錯誤。
《掃一室與掃天下》讀后感4
最近我讀了一篇文章,叫《掃一室與掃天下》,講了東漢時代有一個叫陳蕃的年輕人,他志存高遠。喜好讀書,但生活卻過得十分懶散……過了幾天,一個名叫薛勤的人來拜訪他,薛勤見了陳蕃的書房到處都是垃圾。灰塵,就說:“年輕人,你連一間小小的.屋子都不掃,又怎么去掃天下呢?”薛勤走后,陳蕃沉思起來,覺得他說的話很有道理……
從陳蕃來對照我,我也是一個“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干”的人。說起我將來的理想,那就是和楊利偉叔叔一樣當宇航員上太空,但平時,我除了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外,就知道玩了。有時,媽媽叫我去洗個碗,我不是就這兒摩摩。就是那兒蹭蹭,甚至還和媽媽討價還價呢!說起這兒,我就慚愧了,這還不是和陳蕃一個樣!
可最后陳蕃改正了缺點,我為什么不能呢?我認為,只有腳踏實地地走好每一步,將來才能“掃天下”!
所以,大家要從每一件小事做起,才能和陳蕃一樣干轟轟烈烈的大事業,才能和陳蕃一起去“掃天下”。
【《掃一室與掃天下》讀后感】相關文章:
掃一室與掃天下說課稿01-29
掃一屋與掃天下作文02-09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作文06-07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作文12-17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作文(熱)11-01
夢見掃床06-24
掃院的作文01-08
夢見掃蛆05-03
掃路人作文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