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完一本書以后,你有什么領悟呢?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烏塔》有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烏塔》有感1
最近,我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文章主要講述了一個14歲的德國小姑娘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這件事。
我覺得烏塔是個膽大、心細,會合理安排時間,能獨立生活的女孩。她用了三年時間來準備這次旅行,閱讀觀看了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資料。在家里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準備好了地圖。每到一處就會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請求幫助。她在旅途中不忘給家里寄明信片,以表示自己平安無事。
中國的孩子呢?我們這些小皇帝、小公主從小就被大人嬌生慣養著,除學習之外,其他事情都不管。要吃的有吃的,要用的'有用的,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漸漸失去了判斷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哪像課文中的烏塔一樣堅強自立。大人們根本沒有理解花盆里長不出蒼松,鳥籠里飛不出雄鷹、寶劍鋒從磨礪出題,梅花香自苦寒來這兩句話的真正含義?父母把我們像寶貝一樣帶在身邊,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當然,這跟我們自己的態度也有關系。
媽媽曾不止一次跟我說過:回家早點完成作業,剩余時間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而我,經常把媽媽的話當做耳邊風。做了一道題,拿顆糖吃;做了一會兒,又要休息一下,看看閑書。磨磨蹭蹭,做做停停,連洗臉刷牙的時間都快沒了,更別提做自己想做的事了。但讀了《烏塔》這篇課文,我深受啟發,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目標,有計劃,合理安排,主動完成。
是雄鷹就要翱翔藍天,是海燕就要博擊風浪!不經歷風雨,很難成才。我們要學會獨立,放開爸爸、媽媽的手,大膽地載著自己的夢想去飛翔,去追尋我們自己的天地!
讀《烏塔》有感2
這幾天,我在家讀了《烏塔》這篇課文,讓我覺得中國孩子的獨立能力比外國孩子要差很多。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作者在羅馬青年旅館遇見了一名叫烏塔的德國小姑娘。作者在跟她的交談中,知道了烏塔一個人游歷歐洲。也知道了烏塔為了這次旅游準備了三年,有一半的旅費是她自己打工掙來的`。第二天,烏塔和作者告別了,她還告訴作者她要繼續多賺點錢,以后來中國旅游。
看完這篇課文,我感觸很深:一個人,14歲,游歐洲,這對我們來說是根本不可能的是。去哪里大人都不放心,都怕有危險。如果哪天晚回去了,哪天去什么地方不小心摔著了,碰著了,大人就會不停的問“怎么了?”“怎么這么晚回家?”就像審問犯人一樣。大人總是對我們不放心,總是覺得我們太小,什么都不懂,老是亂跑。覺得我們沒有生活經驗,不會保護自己,不敢于人接觸,不會照顧自己。所以出門總是讓我們跟著父母,不要亂跑。一個人?游歐洲?連出門都不敢。這些不都是父母造成的嗎?不是說父母關心我們不好,但是太過于關心就會讓孩子養成一種依賴,什么事都覺得“有父母呢,我不用管!蔽覀兛傆幸惶煲x開父母,如果不提前有獨立的精神,那你離開父母你怎么辦?不活了?我覺得烏塔她不僅能夠獨立自主,還可以自己打工掙錢。她的旅費有一半都是自己掙的。她為了這次旅游提前做了好多準備。讀了有關歐洲國家的書籍,就能夠知道這些國家的風俗和文化,更方便了旅途,在家里就設計好了路線圖,就不會因為時間緊張而手忙腳亂
從一到四自然段可以看出烏塔是一個利索而有計劃的女孩兒,她知道羅馬的天氣很熱,街道小攤上的冰激凌和水很貴,要到超級市場去買,可見她對那些書籍都看的很仔細,很認真,不是囫圇吞棗的大概看一下,這也可見烏塔是個多么細心的女孩子。
如果把我和烏塔比起來,那我真的是非常自愧不如啊。我至今還沒有一個人出過遠門,更別提有歐洲了,連游新疆都做不到。所以我決定從今天開始,我就要養成獨立自主的習慣,不能這么大了還依賴爸爸媽媽,因為也只有這樣,我將來才容易在社會上立足,才可以照顧好我自己。
我要謝謝烏塔,謝謝你告訴了我們養成獨立自主的習慣是多么重要。
讀《烏塔》有感3
今天,我讀了《烏塔》這篇文章。講的是一個14歲的德國小姑娘,獨自一人游歷歐洲的故事。
讀了這篇文章,我覺得烏塔十分勇敢,自主能力特別強,而且她很能干,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都幫餐廳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要到別人家去陪小孩玩,如果要是在中國的孩子,大多數可能都做不到,只會找爸爸媽媽要錢,根本不會自己到外面掙錢。烏塔準備也十分到位,花了三年的時間設計旅行路線和日程,還閱讀了許多有關這些國家的書籍,要是在中國的孩子,可能就是隨隨便便地計劃一下,花個三五天就解決了,才不會像烏塔那樣周密細致地安排呢!
我覺得歐洲國家的家長們喜歡讓孩子獨立生活,嘗試生活,所以歐洲國家的孩子的獨立能力強,而不像中國的.孩子,許多都獨立能力很差,就是因為家長們總是把孩子捧在手里,把他們當成小公主、小皇帝,生怕他們獨自出門碰上壞人,好像所有的壞蛋都看上了自己家的孩子,周末想出去玩,帶著;吃完飯想去散步,跟著;讓他們生活在自己的翅膀下,使孩子沒有自己的空間,最重要的是他們自立能力會變差,不再喜歡與人溝通,最后讓孩子變得膽小,連獨自上街買東西的勇氣都沒有了,要是以后到了社會上,如果不學會與人溝通,那可是件可怕的事情。所以親愛的家長們,請給我們一個自己的空間,雖然我明白您的良苦用心,可是我們有翅膀,請不要將他們折斷;我們會站立,請不要總是扶著我們走路;我們會飛翔,請您給我們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請讓我們變得勇敢、自信、堅強,請讓我們振翅高飛、獨自翱翔!
讀《烏塔》有感4
今天我讀了《烏塔》這篇課文,深有感觸。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僅有14歲的德國小女孩兒烏塔獨自一人游歷歐洲的事。烏塔特別細心,她在家就設計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局的電話號碼。她自立、不怕苦,也不怕一個人力量單薄。她自強,中國人認為孩子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都得捧在手心里,不能讓他們受苦受委屈;但烏塔的父母卻覺得,愛孩子,就必須讓他們經受挫折和磨練。
讀了這本書,我想了很多很多。我們同樣是孩子,卻有截然不同的生活態度。我已經是初三的學生了,日常生活卻還需要爸爸媽媽打理,而烏塔,卻獨自一個人游歷各國;我總是跟爸爸媽媽要零花錢吃吃喝喝,而烏塔卻靠自己的力量打工掙錢周游世界;我自己一個人走在馬路上都驚慌失措,而烏塔一個人游歷各國卻鎮定自若。
烏塔就像一顆小草,為了爭取更多的陽光和雨露,奮力生長,無論遇到怎樣的困難和挫折,她都坦然面對,讓自己在磨練中成長。
讀了這個故事,烏塔的所作所為深深地感染了我。我雖然不能像烏塔那樣跨國旅游,但一定要學習她那種自強自立、自信的.精神,做一個合格的好少年。
同時,這個故事也告訴世界上別的小孩,我們一定要學習烏塔的那種自強自立、自信的精神,才能讓我們做一個合格的好少年。
讀《烏塔》有感5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名叫《烏塔》,講的是14歲的德國小姑娘烏塔獨自一人游歷歐洲的故事,讀完后,我感慨頗多。
烏塔利用了三年時間準備游歷歐洲,旅費都是自己辛辛苦苦掙的,她在家中就設計好旅行路線,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號碼,再給家人打個電話,寄張明信片。烏塔設計的是多么細致,她是多么勇敢啊!我們中國家長別說讓孩子游歷歐洲,恐怕讓孩子獨自一人在小區里玩,都提心吊膽。
讓我感觸最深的是烏塔的`精神狀態:作者在睡眼朦朧時,烏塔已經準備出發,作者晚上疲憊地回到旅館時,烏塔卻愜意地吃著糖,看著書。我逐字逐句,細細體會,我感受到烏塔的獨立生活能力很強,應該是平時的積累。我們中國孩子都是家里的寶貝,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是捧著怕碎了,含著怕化了,照顧的無微不至,當成了小皇帝、小公主。
烏塔之所以能獨自一人游歷歐洲,是因為她有很強的獨立能力和時間觀念。而我,每天早上媽媽喊著叫著,我還舒舒服服地賴上幾分鐘,才伸個懶腰,睡眼朦朧的起了床,比起烏塔,我真是對自己太寬容了。我的獨立生活能力更比不上烏塔,家務活我一樣也沒干過,我也從沒自己疊過被子,洗過自己的衣服,更別說為家人做一頓飯了。和烏塔比起來,我真是自慚形愧!
我要向烏塔學習。學習她時間觀念強;學習她獨立生活的能力;學習她關于安全問題安排的有條不紊;更學習她有自己的主張和見解!
讀《烏塔》有感6
我是家中的寶貝,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同是家中的寶貝——烏塔,她14歲,竟然獨自一人游歐洲,這可真讓我大吃一驚。假如是我呢?我的腦子里馬上浮現三個字——不可能。我連黃巖都不敢一個人游玩,跟烏塔一比,我就是溫室的'花朵。
別以為她想去哪兒就急匆匆地出發,她為了這次旅行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她在家里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她閱讀了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她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發廣告單……為了這次旅行,她足足花費了三年時間。這讓我吃驚得下巴都快掉到地上,難以置信地擦了擦眼睛。反觀我們中國呢?那可真是天壤之別。
我們每次旅行前,爸爸媽媽都如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我們呢,只用在旁休閑地當旁觀者,輕松出門就好了。而且每次父母都與我們形影不離,生怕我們走丟了。在游玩途中,爸爸媽媽為我們提供了衣食住行,還無微不至地照顧我們。我們只負責吃喝玩樂,開開心心地玩。
其實只要適量地放手,我們也行的。記得今年夏令營,我在莫干山住了六天,自己洗衣服、疊被子、完成了教官給我的任務……我與伙伴們一起知心交心,互相幫助。
讀完《烏塔》,我想對父母們說:請適量放手,不要把自己的孩子當做溫室的花朵。我們呢,也要自立自強,不能做溫室里的花朵。
讀《烏塔》有感7
四年級上學期我們學了一篇叫《烏塔》的文章,這篇文章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篇文章講了一個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游歐洲的故事,表達了小女孩自主的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她對生活的熱愛。
我十分佩服烏塔,覺得她是一個獨立的女孩,她的做法同時也反映出一個社會問題:現在的父母太溺愛孩子了,使孩子過多的依賴父母,沒有一點的自立意識。我們要克服這種依賴思想,在生活上、學習中逐漸提高自己獨立的生活能力。
這篇文章令我感受頗深,我真想象魯迅先生那樣對社會呼喚:“救救孩子!”是啊,現在的孩子被父母寵慣了,什么事情都依靠父母,到了將來,孩子們就會四肢不勤、五谷不分,那個時候孩子們就無法獨立生活了。家長們:你們快快醒來吧!不要只想著孩子們現在的幸福,而且要為孩子們的將來著想啊!如果你們繼續溺愛孩子,那么將來孩子們該怎么辦呢?現在孩子是你們的.“小皇帝”“小公主”可以后這些“小皇帝”“小公主”就會變成“小星星”“小仆人”!
家長們,愛孩子就松開你們的雙手,讓我們自己在天空中翱翔吧!不要不放心我們,讓我們自己去開創一片自由的天空吧!同學們,不要再躲在父母的懷抱里了,出來吧,這個世界是屬于我們的!不要再害怕挫折,失敗是成功之母。∽屛覀兌紒韺W習烏塔的膽大心細,以及她的獨立精神,成為生活中精神上獨立的人吧!
讀《烏塔》有感8
烏塔,一個多有趣的名字啊!《烏塔》這篇課文,我一讀題目,我就覺得新鮮。“烏塔”是不是一座黑的塔?是不是停著許多烏鴉的塔呢?各種奇思妙想涌入腦中,一讀課文,我才恍然大悟,烏塔原來是一個小女孩的名字,這個小女孩擁有孝順、膽大、細心、獨立等等多種的偉大品質。烏塔,一個年僅十四歲的小姑娘,一個人獨自在歐洲各國旅游,她有主見,大膽細心,會待人接物,還懂得自我保護,她就是一個德國小姑娘一一烏塔,這是我們第二十七課的課文,它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勇敢的德國小姑娘在暑假獨自游歷歐洲的經過。
讀完后,我不禁陷入了沉思,烏塔只有十四歲,父母就放手讓他獨自游歐洲,這不僅是因為烏塔有這良好的自理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更重要的是國外與國內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教育觀念:外國家長給予孩子的是信任、失懷、鼓勵,因為他們相信孩子,但不過分寵愛孩子,所以孩子們更不會辜負他們。有時,孩子遇到了困難,父母不會伸手幫他們一下,為的就是鍛煉他們獨立自主的能力,讓他們懂得依靠自己,相信自己。而中國的家長給予孩子的,是過多的疼愛,甚至溺愛,把孩子呵護得像小皇帝似的,使孩子們像溫室里的花朵,其結果是讓孩子時時事事都依賴父母。父母們整天把孩子埋葬在書山題海之中,一心希望他們學業有成。孩子們只是認識到了書本那小小的天空,如果不讓他們出去闖闖,是無法認識到大千世界的奮妙的,無法領悟人生的真正含義。父母不可能教孩子一生一世,如果某一天父母不在的話,那他們該怎樣養活自己呢?有些大學生上大學時,生活竟不能自理,還需要父母跟去照顧飲食起居。那么生活培養這種無法自理、自主、自強的大學生有什么用呢?
《烏塔》這篇文章,給我留下的是深刻的感觸,還有莫名的驚恐。也許大家一看這個課題,都會以為文章在寫一座著名的塔,恭喜你們,答題答錯了。其實文章在寫一個14歲的名叫烏塔的德國小女孩獨自一人游歷歐洲,課文表達了烏塔那自強、自立的品質。她關心別人,她有經濟頭腦;她做事仔細每到一個地方,她總會打個電話問候一下父母,家里人需要的東西,是用自己辛辛苦苦掙來錢買的;為了這一次漫長的旅程,她從頭計劃,計劃起來就是三年。
當我讀到“愛孩子,為什么不能讓他獨自出遠門”這句意味深長的話時,我感觸很深,烏塔立志遠大,她在表示:我已經長大了。她是代表著全世界的兒童,勇敢的發表自己的`意見啊!她胸懷大志,獨自一人出門,這是一件驚天動地的事,就是有力的證明。對于沒出過遠門的孩子來說,也是一件不敢想的事。但是,這位14歲的小女孩,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才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不但這樣,這對一個孩子來說,前景一定有好處。機智勇敢的鳥塔。我相信,她一定能成為世界人民學習的形象大使,也能成為一位經驗豐富的冒險家,將為探索大自然的秘密探索做出貢獻。
想想自己,和她相比之下,我不禁覺得自慚形穢。在這個年齡,我們沒有這種勇氣與膽識。當我一個人獨處時,我感到很孤獨,很無助、茫然無措,像個流浪兒似的,孤立無援。因為這種莫名的恐懼,使我們把自己悶在家里,雖然有圖書、電視,但是并不能滿足我們的愿望。“使之鎖內金籠聽,不及人間自在啼。”是呀,我們的家就像個大鳥籠。而我們是籠中之鳥,沒有自由,不能感受生活,也不能去體會人生的哲理。未來是我們的,父母們,請放開對我們的束縛,讓我們經受風雨的磨練,在這大千世界中開辟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吧!
讀《烏塔》有感9
昨天,我剛學完《烏塔》這篇課文,它使我受益匪淺。
課文講的是一個14歲的德國小女孩烏塔,為準備一次歐洲旅行,自己在家里設計好了旅行路線;用了3年的時間,閱讀了很多有關歐洲國家的書籍;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里去陪小孩玩。在一個暑假,烏塔按照自己設計的旅行路線,用自己掙得的旅費,獨自一人游歐洲。她在旅行時,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再給家里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
烏塔獨立自主、自理能力強、細心,真讓我佩服。如果不具備這些品質,怎么獨自一個人去旅行呢?雖然不是每個同學都應該像烏塔一樣,獨自一人去旅行,但難道不應該學習烏塔的這些品質嗎?
記得幾年前有一次,由于我練琴不認真,晚上媽媽不幫我洗澡了,要我自己洗。我在浴室里手足無措,根本沒怎么洗就出來了。現在,我睡在自己的房間里,有時還會害怕,必須聽著故事才能入睡。我一個人能獨立完成的做菜,也只有蛋羹和鹽焗蘿卜。我四年級了,也只會洗自己的.內褲和襪子,自己的衣服還沒辦法洗干凈。如果讓我離開父母獨立生活,我肯定撐不了幾天。
在生活中,我還有很多事情無法自己做,烏塔卻已經可以獨自生活了。我要學習她的品質,做一個獨立自主的孩子。
讀《烏塔》有感10
一個小姑娘獨自一人游覽歐洲,你聽了絕對難以置信,而在實際生活中確實有一個這樣的孩子,叫烏塔。烏塔自掙旅費去旅游,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孩子。
在中國,爸爸媽媽都把孩子當溫室里的小花,不愿讓孩子受一點兒苦,時間長了,孩子就太嬌氣了,長大了該自立的`時候卻不會了,那以后該怎么生存呢?總不能一輩子都靠爸爸媽媽吧!
而外國,從孩子一出生,父母就會大膽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干自己的事,比如:吃飯時不喂孩子,讓孩子自己抓著吃,滿18歲就把孩子推上社會,讓他自己獨立生活。
一個14歲的孩子一人去游覽歐洲,讓中國人看來太不可思議了吧,可是他確實這樣做了,給我們做了一個典范,我們中國孩子就需要這種精神。一位詩人說的好:“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光從電視中得來的美麗風景是不夠的,只有去旅行才能真正體會到美!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雖然不能游覽歐洲,但我們可以有意識地去改變自己,慢慢地學會獨立,比如試著去,自己收拾書包,自己學做做飯等等,做一個不依靠爸爸媽媽的好孩子,做一個獨立自主的好孩子!
讀《烏塔》有感11
自從前幾天學了《烏塔》這篇課文,這三頁短短的文章深深地打動了我。這是一篇怎樣的文章呢?現在就讓我來告訴你吧:這是一篇一名叫烏塔的14歲德國女孩獨自游歷歐洲各國的故事。那么現在我們來議論一下吧!
烏塔是一個獨立性強、計劃周密的姑娘,我五體投地的佩服她的勇敢和細心,同時我也想到一個自己的故事:
有一天,我決定要坐班車去學校,就對爸爸媽媽說:“我要一個人坐班車上學!卑职謰寢屚瑫r點頭同意。我背上書包,連蹦帶跳地向上車的地方跑去。剛走下樓就聽見爸爸沖著我大喊:“兒子,你的語文書落家里了!蔽易屑氁幌耄翰粚!我昨天應該把書裝進書包里了,還做了個記號,不會忘的。不過還是去看看吧。我快步走上樓梯,推開家門,結果爸爸手里拿的是一年級的語文書,只不過經歷一番“盛裝打扮”,變得和新的沒多大差別,我氣得火冒三丈說:“班車都快走了,現在該怎么辦?”爸爸說:“我來送你吧!北惆盐宜偷搅藢W校。而我所謂的“獨自出行”計劃,就連這棟樓都沒有出去就破滅了。
這就是中國式家長對孩子的所謂“愛護”。但我們終究是要長大的.、獨立的。我想:如果我也出生在一個類似烏塔一樣的家庭里,我父母的這種“愛護”會不會變成真正的愛護呢?
讀《烏塔》有感12
讀過這篇課文,我的心里擁有非常大震撼人心。
一個年僅十四歲的小孩,居然能獨自一人游覽歐州!想也無需想就了解東西方小孩子有多大區別,一個能自立自強,一個是經常呼爹喚娘!中國的孩子們,是溫室的.塑料大棚的花瓣,經受不住風吹,稍微受挫就拉肚子。大家中華文化世世代代代廣為流傳的磨練意志去哪了,難道說確實要毀在大家手上了沒有?大家經常便是學習,學習,再學習,隨后變為“老實人”。烏塔是翱翔于藍天白云的蒼鷹,而我們都是養在金絲籠中的小鳥!烏塔能感受獨立學習的開心,度假旅游的開心,打工掙錢的開心……。我們的日常生活與烏塔對比差得很大太大。
我想高聲的告知中國的爸爸媽媽,大家確實想要祖國的花朵毀在大家手上嗎,趕緊開啟“嬌慣之鎖”給小朋友們一片自立自強的藍天白云,讓愛更極致,讓愛更豐富!
讀《烏塔》有感13
我們剛學了一篇課文,名字叫烏塔。課文里寫的是一個名字叫烏塔的德國小女孩獨自一人游歷歐洲。今天,我就與烏塔比童年。
我的童年是在爸爸媽媽的“大傘”下度過的。下雨淋不著,出太陽曬不著,但有時我也覺得像籠子里的小鳥,很不自由。媽媽總希望我在她的視線之內活動,一會兒看不見了,她就會“奇環、奇環…”地大叫。我不得不歸到她的.視線之內。而烏塔的童年過得非常獨立、自由。她周末能自己去打工掙錢,暑假里還能自己合理安排時間去想往之地旅游。使她的獨立能力越來越強。有一片屬于自己的空間。我與烏塔的童年相比,我的童年顯得呆板,而烏塔的童年雖驚險連連,但自由無比。
要是把我的童年和烏塔的童年加起來,再除以二,那必將是一個幸福、完美的童年等式。
讀《烏塔》有感14
首先我想問你一個問題:一個小孩能外出旅游嗎?大多數人會說,一個小孩出門旅游當然不行,因為這個世界有太多丑惡。其實,我反倒覺得可以,因為這個世界還是美好的一面多。
我曾經看過一篇名叫《烏塔》的文章,主要講了一個名叫烏塔的十四歲的.德國女孩,獨自一個人外出去世界各地旅游。剛讀文章我嚇了一跳,覺得這簡直是無稽之談。讀到后來才知道,烏塔在出發前便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每到一個地方便查出警察局的電話,以便遇到危險時好求助,并且給爸爸媽媽打電話報平安。
現在的中國少年幾乎個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養成了好吃懶做,不能自強自立的壞毛病,如果再這樣發展下去,后果不可想象。
梁啟超先生曾說過:“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只要我們從現在做起,讓少年都變得勤勞、自強自力。
反而,烏塔便做得很好,她非常獨立。她把事事都想得周全,為了保障自己安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她外出旅游,不僅增長了見識,開拓了視野,而且還培養了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鍛煉了自己的膽量,變得更加勇敢、自信、大方,提高了自己應對困難的處世能力。
我希望,中國青少年應多向烏塔學習,不能讓自己的父母過度溺愛自己,應多鍛煉自己獨立自主的處世能力。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人類其實應向動物們學習,比如,鳥媽媽會讓襁褓中的小鳥自己覓食,自己做窩,所以鳥兒們都會飛翔。
行動起來吧!做一個自強自立的人,這樣我們的國家才會變得更加強大,立于世界之林。
讀《烏塔》有感15
前幾天看了一篇文章叫烏塔。我在羅馬遇到一個14歲的德國女孩。在和她交談的過程中,我了解到她暑假一個人去過歐洲,去過法國、瑞士、奧地利、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希臘。
看完這篇文章,我的心被石頭重重的撞了一下,頭腦也清醒了。我們是我們家的寶貝。因為父母過度愛我們,所以我們很嬌氣。我們一生中失去了三棵大樹:自強、自立、自尊?此茰厝岬膼矍闅Я艘粋人。愛應該包含嚴厲。真愛是嚴酷的,這是像寒風一樣的愛。在德國,孩子都是靠這三棵樹長大的,卻不依靠父母,看似殘酷的`愛,卻讓孩子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一步一步前進,在生命的海洋上一波一波前進。這個國家一定會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為了愛,我要對孩子狠心;為了愛情,你要放手。中國孩子怎么一個人去玩?去玩也是去夏令營。與德國人相比,中國的教育非常落后。但是,只要父母能信任兒子,支持女兒,我們中國人就偉大了!名人不都是靠自己成功的嗎?
不經歷風雨怎么能看到彩虹?誰都不能隨隨便便成功!讓它飛吧!放開我們的手!為了我們,為了我們的未來,放手吧!我們要去旅行!我們在尋找生命之樹!
【讀《烏塔》有感】相關文章:
讀烏塔有感11-24
讀《烏塔》有感12-12
讀烏塔有感12-09
讀《烏塔》有感12-19
讀《烏塔》有感--愛06-09
讀《烏塔》有感【薦】08-08
讀《烏塔》有感【熱】08-08
讀《烏塔》有感【推薦】08-08
【熱門】讀《烏塔》有感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