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名旅游從業人員,常常需要準備導游詞,導游詞具有極強的實用性,涉及的知識十分廣泛。那么寫導游詞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云南導游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云南導游詞1
普濟寺在西海南沿48號。始建年代無考,重建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因地勢高而俗稱高廟、關帝高廟,也叫華陀廟。清康熙年間曾為大學士明珠家廟。清咸豐十年(1860)恭親王奕欣將關押在刑部監獄的英法聯軍代表巴夏禮等人送至此處囚禁。原為道觀,民國期間改為佛寺。
坐西朝東,現已不見原貌,僅存部分殿堂。有東向正殿5間,灰頂天花,前檐裝修為菱花格隔扇門窗。南部有北向配房5間,西向配房3間,房南側有3間小東房。北部有南向配房6間,均為硬山箍頭脊灰筒瓦頂。西南側有南向房屋4間,為硬山灰筒瓦頂。寺內原有明正德年重修碑。寺北什剎海邊原有梁漱溟的父親梁巨川憤世投水紀念碑,1966年后被毀。現有文物建筑26間,建筑面積453平方米。西城區文物保護單位。
云南導游詞2
元陽梯田位于云南省元陽縣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元陽哈尼族開墾的梯田隨山勢地形變化,因地制宜,坡緩地大則開墾大田,坡陡地小則 開墾小田,甚至溝邊坎下石隙也開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數畝,小者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萬畝。元陽梯田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綿延整個紅河南岸的紅 河、元陽、綠春及金平等縣,僅元陽縣境內就有17萬畝梯田,是紅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區。20xx年(癸巳年)6月22日在第37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哈尼梯田被 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45處世界遺產,使中國超越西班牙成第二大世界遺產國,僅次于意大利。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位于哀牢山南部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被譽為“哈尼人的天梯”的元陽梯田。每年晚冬是這里農民最忙的季節,因蓄水養田所呈現的光影色彩,也成為了看梯田最美的季節。元陽縣以梯田稻作為主,被明代農學家徐光啟列為中國農耕史上的七大田制之一。早在1300年前的唐朝, 哈尼族就來到了哀牢山南部溝壑縱橫、“地無三分平”的山區定居,憑著堅忍不拔的`毅力,利用這里垂直氣候明顯、雨量充沛、適合稻種的特點,經過53代人的辛 勤勞作,在山間開墾出了梯田并沿用至今。元陽梯田有四絕:
一是形式多,每片山坡上都布滿了形狀各異的梯田,大的可達10多畝,小者僅有簸箕大。
二是地勢陡,我們知道,大于25度的耕地一般都要求 退耕還林,但在這里,從15度的緩坡到75度的峭壁上都能看見梯田,可謂巧奪天工。
三是級數多,一面坡上竟能開墾3000多級階梯,極大地提高了耕地質量 和數量。四是海拔高, 山區地形呈“V”形分布,海拔高度2795米,達到水稻種植的最高點。這里的水稻品種上佳、不施農肥,為有機農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云南連 續3年大旱,這里的山里看不到任何水源地,而梯田中的水是從何而來呢?哈尼人民說“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在低緯度河谷常年高溫使江河的水大量蒸 發,到了高空受到冷氣團的冷卻,形成云霧終年纏繞于山間,云霧鉆入全縣6萬多公頃的森林中,形成水滴匯成小溪,形成骨干溝渠4653條,提供了全縣所有梯 田和人畜用水。這一結構被生態學家盛贊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構的良性農業生態循環系統。
毫不夸張地說,冬季的元陽梯田才是人一生必去一次的地方。元陽就是這樣的一個地方,在云霧升騰中,每一分鐘都在演繹著不同的畫面。梯田是一種靜態的美,而流動的云霧則使她產生了動態的畫面,彩霞給了她彩色的翅膀。那種景色,不由得讓你陶醉其中!元陽梯田美景所帶給我們震撼是刻骨銘心的。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位于哀牢山南部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被譽為“哈尼人的天梯”的元陽梯田。每年晚冬是這里農民最忙的季節,因蓄水養田所呈現的光影色彩,也成為了看梯田最美的季節。
一年四季,哈尼梯田皆有其美。哈尼族人習慣在每年六月時插秧,因此夏天的元陽,到處是一片青蔥稻浪。到了十月,隨著稻子收割完,山野也變為了一片金黃色。但最美的季節當是冬天,因為注水后的梯田會閃現出銀白色的光芒,從而凸顯出梯田的蜿蜒曲折的輪廓,在陽光和云霧的滋養下,銀屏玉翠,云蒸霞蔚,如一幅浩瀚蒼茫、氣象萬千的水墨畫。每年春天,每塊梯田就像一面鏡子,色彩斑斕,分外妖嬈。
元陽哈尼族梯田從古至今始終是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大系統,今天它仍然是哈尼族人民物質和精神生活的根本。166689畝梯田在養育著336971個農業人口,高山上的63958。4公頃森林提供著全縣人民的生活用水和農田用水,全縣4653條水溝干渠仍在灌溉著千山萬嶺之上的梯田,這就是元陽哈尼族梯田奇觀的突出特點。它不像長城、故宮、秦始皇陵、埃及金字塔、印度泰姬陵等已失去功能的古跡,也不像泰山、黃山、尼加拉瓜大瀑布等單純的自然景觀,也不像曲阜孔廟、拉薩布達拉宮、北京頤和園等單純的人文創造,它是哈尼族人民與哀牢山大自然相融的相諧互促互補的天人合一的人類大創造,是文化與自然巧妙結合的產物。
云南導游詞3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部邊陲,與緬甸——一衣帶水,山水相連,是我國西南對外交往的一條重要陸路通道,邊境貿易在全國發展最快、規模。全州面積11526平方公里,人口98萬,轄瑞麗、畹町、潞西三市和隴川、盈江、梁河三縣。
德宏是金孔雀的故鄉,是很多電影外景的拍攝地。就拿芒令的迎客松(獨樹成林)來說吧,數十部影視片在這里拍攝過外景,如《邊寨烽火》、《孔雀公主》、《帶手銬的旅客》、《西游記》等,王曉棠在這樹上打過秋千,劉曉慶在樹林中流連忘返......。境內的瑞麗江、大盈江是風景名勝區,自然奇觀很多。秀美的瑞麗江、亞熱帶雨林奇觀—扎朵河的雨林瀑布、圓你發財夢的南菇河淘寶場、全國的樹—榕樹王、橡膠母樹、迷人的凱濱亞湖、全國物種保留最多的森林—銅壁關自然保護區、只有探險家才能攀登的大娘山等等。
德宏的美還不盡如此。區內傣、景頗、阿昌、德昂、傈僳等多姿多彩、獨特奇異的邊疆民族風情,讓您目不暇接,傣族、德昂族的潑水節、景頗族的目腦縱歌節、阿昌族的大包頭等,將使您耳目一新(詳見民族風情)。邊境貿易的發展,使來到這里的`游客能買到世界上最美而且的珠寶玉器;您可以看到一座城市、一條街、一個院壩,分屬兩個國家的奇觀。
潞西市(芒市)為州府所在地,是州內人口最多的城市,全州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名勝古跡眾多,盛產優質大米,“芒市谷子遮放米”自古稱道。與省會昆明陸距778公里,空距427公里。
畹町市是全國最小的縣級市,僅1萬人口,是祖國西南邊關重鎮,口岸。與緬北重鎮九谷隔河相望,畹町——九谷大橋跨越兩國邊境。
瑞麗市是我國的陸地口岸,三面與緬甸接壤,國境線犬牙交錯,與緬甸的木姐,南坎形成“一個壩子兩個國家三座城市”的地緣景觀。
隴川是阿昌族和景頗族相對集中的縣,熱情濃郁的民族民俗風情讓人深刻難忘。章鳳是古代南方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省級口岸。
盈江是全州面積最寬、壩子,國境線最長的縣,古代南方絲綢之路的主要出境通道,明代古關遺址故地。大盈江旖麗多姿,凱浜亞湖山光嵐影,虎跳石落水洞雄奇險峻,銅壁關熱帶雨林古樸迷離,盡展原始自然生態景觀。
梁河縣是古代南方絲綢之路的要沖,明清兩代中緬貿易的必經商道。有重點文物——全國保存完好的古宮殿式土司衙門“南甸土司衙門”。
云南導游詞4
風景因您而美麗,旅途有我更精彩。先問候一下大家:各位親愛的朋友:大家早上好!
咱中國人見面就問您吃了嗎?是不是啊,那今兒呢,也不例外,我呢也要先問各位兩個簡答題:第一個,大家昨晚睡得好嗎?(客人一般都答:不好啊?起得太早了?)第二個大家今天早上吃了嗎?(客人就會笑答:沒吃啊,??) 哦,不知道原來各位都是我國新增少數民族中的成員啊!你看吧原來我們中華民族一共有五十六個民族,但后來呢,據說咱國家又新增了二個少數民族,大家都聽過這新聞了吧?都知道是哪兩個民族嗎?(客人答不知道??)“睡眠不足”和“營養不足”嘛~~(客人大笑??)~~
有一首歌曲叫《常回家看看》,有一種渴望叫常出去轉轉,說白了就是旅游。 在城里呆久了,天天聽噪音,吸尾氣,忙家務,搞工作,每日里柴米油鹽,吃喝拉撒,真可以說操碎了心,磨破了嘴,身板差點沒累毀呀!(眾人笑) 所以我們應該經常出去旅游,轉一轉比較大的城市,到青山綠水中陶冶情操,到歷史名城去開拓眼界,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不是金錢,不是權力,我認為是健康快樂!大家同意嗎?(眾人會意)
好了。言歸正傳啊~首先代表XX旅行社感謝各位的支持與厚愛,同時也對大家的這次黃山之行表示熱烈的歡迎。
首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姓X,各位可以直接叫我X導或小X,叫我X導,聽了更舒服些,為什么呢?(提提導游、導演、導師、搗江湖)
古語有云: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今天我們同吃、同游、同樂還同“居”(駒),哎,怎么就同居了,有些游客問,古時候不就把車叫駒嗎?難道我們還不是同居嗎?只要你需要我,我會第一時間出現在你面前。 那么羅嗦完自己之后呢,隆重給大家介紹一位重要人物,一般呀重要人物出場都會有一種聲音??,好,謝謝大家的掌聲,他就是我們風流倜儻、英俊瀟灑、人見人愛、車見車載、男人見了喝醋、女人見了喝蜜的^^師傅(笑聲),從后腦勺看就很像梁朝偉嘛,大家想不想看看^^師傅正面呀?想呀?那讓^^師傅站起來跟大家打聲招呼好不好呀?(笑聲)好呀,那可不行,他站起來誰給我們開車呀?好了,我替X師傅謝謝大家的掌聲。大家呀別看這張師傅長得^^,他開起車來呀那可是相當的有技巧,用東北話說那是:“岡岡的”,大家呀別看^^師傅一本正經,他呀可有兩個老婆,大老婆在家給他洗衣服做飯,小老婆呀陪他走南闖北,今天他這位小老婆就在我們身邊,大家找找看,找不到呀?其實呀他這位小老婆就是我們這輛車,大家說張師傅小老婆漂不漂亮呢?漂亮
呀?那大家就要好好愛護他,保持車內的清潔,愛護她,就像你們愛自己的小老婆小老公一樣。
那么大家出來旅游呀,一定要服從導游的領導,一定要跟著導游走,這跟著導游走,吃喝啥都有,問啥啥都會,走著還不累。等一下到景點就請大家跟著我的導游旗走,小旗不倒,不許亂跑,因為呀只有跟著我的導游旗走,美好的感覺才會有!
好了,現在簡單的說一下大家最關心的行程:從昆山出發,到達XX景區的.時間約為X個小時。路上會停服務區,??(說說唱歌、歌唱的話題)!
旅游六大要素:吃、住、行、游、購、娛。??說說行程安排,住宿酒店等等。
好了,接下來呢小導在給咱門大家說一下咱們出門旅游的注意事項
第一、安全!安全第一,安全是快樂游玩的前提!爬山時一定要注意腳下安全。照相時要注意不能拍的忘乎所以,一定要留心身后。所謂: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大景不放過,小景不留連,拍照不用慌,先對身后望。
第二、集體觀念:我們是一個團隊一起出來,大家都不能擅自離開團隊游玩,絕不允許單獨行動,希望大家記牢。
第三、時間觀念:一定要注意集合時間。在隨時我都會提醒大家一個時間,大家一定要把時間記牢,不能忘掉。
第四:把自己的隨身貴重物品都保管好,上車下車都要隨身攜帶。 第五:景區要十分注意防火及環保。各位煙民就要注意了,在景區內不要隨意吸煙,山上每隔1小時左右的路程就會有一個吸煙點,要注意吸煙標志。景區也要注意環保。那有垃圾大家不要隨意亂扔,在沿途都會設有垃圾箱,大家要把垃圾扔垃圾桶。美麗的風景是需要我們大家共同來維護的。
說了這么多了,大家肯定有很多沒記住的,但注意事項是一定要記得的,其它的沒記著也不用擔心,到了景點會由我們的地接導游為我們再做詳細的介紹,預祝在坐的每一位都這次旅行玩的開心游的盡興。
云南導游詞5
各位朋友:
今天我將帶您離開喧囂的城市,到一個充滿自然氣息與人情味的地方,那里是人們心目中的理想圣地,到過那里的老人們說那是一個讓人眷戀的地方;年輕人說那是一個讓人對美好生活充滿憧憬的地方;我說那是一個讓人品味人生的地……。那里就是瀘沽湖------人類最后一塊母系社會的大家園。
瀘沽湖位于云南省寧蒗縣與四川省鹽源縣交界的地方,面積約50多平方公里,在瀘沽湖畔居住著一個古老的民族-----摩梭人,嚴格來講,摩梭人不是一個獨立的民,它應當屬于納西族的支系,可是偏僻的生活環境使他們在經濟生活和文化生活都逐漸形成某些不同于納西族的特點,因而,人們便習慣地稱他們為摩梭人,作為一個單獨的民族來看待。在經濟生活上,他們早出晚歸,男女共同勞動,自給自足;在文化生活上,他們除了自己本民族的原始宗教達巴教的信仰之外,還不斷接受外來文化的洗禮,喇嘛的接受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除此之外,更讓人注意的是他們的`婚姻-----阿夏走婚制,我想今天各位瀘沽湖之旅的目的也是想揭開“女兒國”神秘的面紗吧?
阿夏走婚即“男不娶、女不嫁”的婚姻。也就是婚后仍各自居住母親家,晚上男方去女方家過夜,早上便回到自己母親家,所生子女一律由女方撫養,俗稱“走婚”,但這絕不是兒戲式的婚姻,首先要以雙方的感情為基礎,走婚前,男方還要托媒人帶禮品去女方家說親,征得女方家老祖母的同意,方可走婚。
這種婚姻與現代都市婚姻不同,它不受金錢及各種社會關系的限制,只要相愛就可以結合,這是一種讓年輕人自由放飛情感的婚姻。
云南導游詞6
太子雪山主峰卡瓦格博,藏語“白色雪山”之意,俗稱“雪山之神”。傳說原是九頭十八臂的兇惡煞神,后被蓮花生大師教化,受居士戒,皈依佛門,做了千佛之子領乃制敵寶珠雄師大王格薩爾麾下一員神將,從此統領邊地,福蔭雪域。卡瓦格博神像常常被供奉在神壇之上,他身騎白馬,手持長劍,威風凜凜,儼然一位保護神。
卡瓦格博和其周圍諸峰,雖稱“十三峰”,但語意是取“十三”這個藏語里的吉祥數,其實不是準確的十三個雪峰,而是較多山峰的統稱。諸峰中較有名的有面茨姆峰、吉娃仁安峰、布迥松階吾學峰、瑪兵扎拉旺堆峰、粗
歸臘卡峰、說拉贊歸面布峰。其中線條優美的面茨姆峰,意為大海神女,位于卡瓦格博峰南側。傳說中,此峰為卡瓦格博峰之妻。卡瓦格博隨格薩爾王遠征惡羅海國,惡羅海國想蒙蔽他們,將面茨姆假意許配給卡瓦格博,不料卡瓦格博與面茨姆互相傾心,永不分離。又有人傳說面茨姆為玉龍雪山之女,雖為卡瓦格博之妻,卻心念家鄉,面向家鄉。雪峰總有云霧繚繞,人們稱其為面茨姆含羞而罩的面紗。意為“五佛之冠”的吉娃仁安峰,是并列排立的五個扁平而尖削的山峰,位于面茨姆峰北側,海拔5770.5米。而傳說為卡瓦格博和面茨姆所生的兒子的布迥松階吾學峰,則位于五佛冠峰與卡瓦格博峰之間。卡瓦格博東北方向的'守護神就指瑪兵扎拉旺堆峰,又稱“無敵降魔戰神”(將軍峰)。粗歸臘卡意為圓湖上方的山峰,位于斯恰冰川的冰斗上方。
四大冰川
梅里雪山共有明永,斯農,紐巴和濃松四條大冰川,屬世界稀有的低緯、低溫(零下5℃)、低海拔(2700米)的現代冰川,其中最長最大的冰川,是明永冰川。明永冰川從海拔6740米的梅里雪山往下呈弧形一直鋪展到2600m的原始森林地帶,綿延11.7千米,平均寬度500米,面積為13平方千米,年融水量2.32億立方米,是我國緯度最南冰舌下延最低的現代冰川。每當驕陽當空雪山溫度上升,冰川受熱融化,成百上千巨大的冰體轟然崩塌下移,響聲如雷,地震山搖,令人心驚魄動。
然而21世紀初,由于全球變暖和游客過多,明永冰川融化速度加劇,正在以每年50米左右的速度后退。這種狀況令當地居民及專家們擔憂。
云南導游詞7
蒼山,是云嶺山脈南端的主峰,由十九座山峰由北而南組成,北起洱源鄧川,南至下關天生橋。
蒼山十九峰,巍峨雄壯,與秀麗的洱海風光形成強烈對照,其峰自北而南依次為:云弄、滄浪、五臺、蓮花、白云、鶴云、三陽、蘭峰、雪人、應樂、觀音、中和、龍泉、玉局、馬龍、圣應、佛頂、馬耳、斜陽。
這些山峰,海拔一般均在3500米以上,有七座山峰海拔高達4000米以上,最高的馬龍峰海拔4122米。
蒼山十九峰,每兩峰之間都有一條溪水奔瀉而下,流入洱海,這就是著名的`十八溪,溪序為:霞移、萬花、陽溪、茫涌、錦溪、靈泉、白石、雙鴛、隱仙、梅溪、桃溪、中溪、綠玉、龍溪、清碧、莫殘、葶溟、陽南。
雄偉壯麗的蒼山橫亙大理境內,山頂白雪皚皚,銀妝素裹,人稱“蒼山雪”。
蒼山十九峰,每峰海拔都在3500米以上,最高的馬龍峰達4122米,由于海拔較高,在峰頂異常嚴寒,終年白雪皚皚,在陽光下晶瑩潔白,蔚為壯觀。
經夏不消的蒼山雪,是素負盛名的“風花雪月”之最。傳說有一年蒼山腳下瘟疫流行,有兩兄妹用學到的法術把瘟神趕到山頂上,埋在在雪里凍死了。
為了使瘟神不得復生,妹妹變成了雪人峰的雪神,永鎮蒼山。大理山河壯麗離不開蒼山積雪的景觀。
古今文人為其留下的詩文佳作:明代楊升庵說它“巔積雪,山腰白云,天巧神工,各顯其技”元代黃華老人的詩碑中寫它“桂鏡臺掛玉龍,半山飛雪天風”明朝,送無極和尚回大理的翰林學士張來儀又形容它“陰巖猶覆太古雪,白石一化三千秋”蒼山雪景的宏博壯麗,堪與阿爾卑斯山媲美。
云南導游詞8
建水朱家花園坐南朝北,人口為垂花大門。左側沿街的10間“呆腳樓”與其后的“跑馬轉角樓”相連,是當年的帳房和物資供給用房。右側前為家族祠堂,后為內院。祠堂前有水池,水上戲臺,亭閣,庭蔭花木等。水池邊的右欄上有12幅石浮雕和詩詞書法,極具藝術價值。主人一定常邀文人雅士聚會于此,或談詩論政,各吐經綸:或飲酒品茗,吟風誦月。每至祭祀補祖宗,喜慶壽誕之日,則請滇戲名角前來水上戲臺唱戲助興。每當此時,院內紅燭高照、香煙繚繞,鞭炮齊鳴,瑞氣氤氳、絲竹管弦,通宵達旦,一連數日,熱鬧非凡!
朱家花園整組建筑的正前為三大開間的花廳,左右兩側為小姐“繡樓”。花廳前是花園,左右對峙透空花墻,將其自然分隔為東園和西園。花園占地面積甚大,正前有荷池,樹叢,苗圃,花圃散布其間,形成一座既典型而又富地方特色的南方私家園林。
以朱家花園為代表的民居建筑是建水古城的'得要組成部分,它內雅外秀、形制規整、布局靈活,空間豐富、層次漸進,環境清幽、色彩淡雅、裝修有度、結構統一,在豐富的形式中包容了深刻的文化內涵,是內地文化與邊疆文化相結合的產物,具有較高的建筑藝術價值。學者們來建水考察后,認為如此巨大規模而又保存完好的民居建筑群在國內實屬罕見,都給予較高的評價。原國家文物局局長孫鐵青還揮毫題詞:“朱家宗祠,華麗民居,旅游開放,建水一奇”。
朱家花園從落成至今的近百年中,因幾度被抄沒,解放后又幾度挪作他用,長時間未曾作過任何修繕。1990年建水縣政府收回朱家花園后,先后投資180多萬元,對其進行整體維修。1998年10月,朱家花園被列為我省精品旅游項目后,又投入近820萬元進行全面修繕并重建了后花園,才使這座百年老宅重新煥發出歷史的光彩。
如今,朱家花園已成為集住宿,觀賞,旅游,娛樂為一體的,有一定規模的檔次的,有品味,有豐富文化內涵的旅游精品景點。特別是縣旅游部門利用原建筑房間眾多的特點,從二進院的四個院落中增辟了“梅館”、“蘭庭”、“竹園”、“菊園”共28個房間作為客房,供游人入住,親身體驗清代起居生活方式。房間內的床,凳,桌,椅及宮燈贊美均采用紫木雕刻,體現清代風格:門僮及導游小姐的服飾和接待客人的清式禮儀,讓人有恍若置身百年前歷史生活的感受:游清代民宅,園紅樓幽夢——此舉頗受中外游人的歡迎。
云南導游詞9
去云杉坪旅游,通常是從麗江古城出發,可以包車前往,也可以跟麗江金沙旅游的玉龍雪山旅游線路前往。從麗江市區出發,沿玉龍雪山香格里拉大道向北行駛25公里到玉龍雪山甘海子游客中心換乘雪山專線車前往云杉坪索道下部站,自己的車子只能停靠甘海子游客中心,即進入麗江玉龍雪山風景區的云杉坪,云杉坪旅游主要是感受高原牧場、高山草甸和納西玉龍第三國的美麗愛情傳說,以及納西人對真、美、愛的執著。云杉坪旅游需要乘坐云杉坪索道,費用為55元,云杉坪索道采用滿足現行歐洲索道質量標準的8人座脫掛式吊箱索道,新設備設計運輸能力為單向1580人/小時。
看點
第一售景,由近至遠,層層推移,立體景觀,多姿多彩。首先是腳下的'草坪,平緩而起伏,連綿千米。春夏是碧草連天,山花浪漫,秋天是一片泛黃,冬天則成了一個銀色的世界,四季顏色變化。其次是草甸邊緣的森林,在雪山與草甸之間形成一個天然屏障,在視線中,它色感沉厚,如默默守望這片草甸的牧人。最后是玉龍雪山,它高聳入云、蕩氣吐霧,巨[1]大的身影仿佛從空中俯視著這里,像嚴父慈母般將草甸擁入它的懷抱。
第二是探秘,云杉坪是納西族圣潔之地,由此可通往納西族傳說中的理想天國“玉龍第三國”。東巴經記載的“玉龍第三國”里“有穿不完的綾羅綢緞,吃不完的鮮果珍品,喝不完的美酒甜奶,用不完的金沙銀團,火紅斑虎當乘騎,銀角花鹿來耕耘,寬耳狐貍做獵犬,花尾錦雞來報曉。”過去,美妙的“玉龍第三國”吸引了多少納西族青年男女,當他們的愛情在世間受到阻礙時,他們就會來到云杉坪,雙雙殉情。他們認為,云杉坪是通往“玉龍第三國”的理想之地,在此殉情可擺脫世間煩惱,升入到理想的愛情國度。因此,云杉坪也成為一個浪漫而充滿凄情的地方,你沿著草甸和森林邊緣尋覓,內心會有一種神圣和敬意。
第三是欣賞民族歌舞,在云杉坪四周,會看到一些身著鮮艷民族服飾的姑娘,她們在草甸上、森林間輕歌曼舞,為雪域草甸之旅增色添彩:身背“披星戴月”服飾的是納西族姑娘,而頭戴彩線鑼鍋帽的是彝族姑娘。
云南導游詞10
茶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和西北邊疆的茶馬互市,興于唐宋,二戰后期最為昌盛,分川藏和滇藏兩線。
滇藏茶馬古道南起云南省的西雙版納和思茅(今普洱市),經大理、麗江、香格里拉進入西藏地區,并轉口至印度、尼泊爾和不丹境內;川藏茶馬古道東起雅安,經打箭爐(康定),最后到達西藏拉薩。茶馬古道是中國古代一條重要的貿易通道,具有深厚的.歷史積淀和文化底蘊,更是西藏地區與內地聯系的重要橋梁和紐帶。
茶馬古道不僅是貿易之路,更是文化之路。在茶馬古道上,多元文化開始融合,教徒與商隊結伴而行,為沿途地區帶來了不同的文化和信仰,增進了沿途各民族之間的友誼。
云南導游詞11
玉水寨位于麗江白沙,面向美麗的麗江壩,背靠雄偉的玉龍雪山。是納西族東巴教的圣地。是系統、全面、生動地展示納西文化的旅游勝地,逝城水系的源頭,是納西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寨內的神泉碧綠純凈、清潺透明,順山勢奔流而下,形成著名的“出龍瀑”戲龍瀑”、“送龍瀑”之“神龍三疊水”。由此“三疊水”在納西族文化體系中具有了重要的`象征意義,從納西族生活用水的泉眼、建筑結構、到宴席、服飾都貫穿了“神龍三疊水”的文化。玉水寨是納西族中部地區的東巴圣地,是麗江古城的溯源。美國大自然保護協會將玉水寨指定為東巴文化傳承基地和白沙細樂傳承基地及勒巴舞的傳承基地,進行納西民族古文化的挖掘、整理、傳承、研究、展示等工作。
玉水寨東巴文化傳承基地,保留了納西族傳統古樸的風貌,與周圍優美的自然景觀交相輝映,真正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這一納西族傳統理念,東巴文化之真諦。現景區內有三位著名的東巴大師主持日常事務,有數名東巴學生,在玉水寨學習東巴經文、東巴舞蹈、東巴祭祀儀典、東巴藝術等。每年農歷3月5日,整個納西族地區的東巴聚集在玉水寨,在東巴什羅廟舉行一年一度的東巴什羅會.白沙細樂是納西先民創造的音樂奇跡。
白沙細樂同麗江洞經音樂,是納西古樂之雙璧。原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呂驥也由衷的贊嘆白沙細樂是“音樂的活化石”。玉水寨是20x年七星越野挑戰賽賽點。20x年麗江國際東巴文化旅游節在玉水寨舉行。20x年6月,玉水寨通過ISO9000/14000國際質量/環保體系認證。
玉水寨有眾多富有民族、地方特色的景觀,如神龍三疊水瀑布群、三文魚養殖生態觀光、古樹和玉龍山最大的神泉、東巴壁畫廊、東巴始祖廟、肉石奇石館、東巴畫廊、白沙細樂展示、納西族古建筑和傳統生活展示、東巴法事活動、傳統祭祀場、東巴舞展示、納西族傳統水車、水碓、水磨房、高山草甸風光等。
云南導游詞12
大家看著樓梯,在新中國成立之前就是房東地位的象征,級數越多地位越高,土司家的樓梯一般在9級以上。樓上分為三個部分:陽臺、客廳、和臥室。客廳和廚房就是一個大的通間,這根柱子就是吉祥柱,據說摸一下可以帶來好運!柱子加工成多面體,就是為了防止毒蛇順著柱子爬入房內。和客廳一墻之隔的就就是臥室,這就是不允許外人參觀的.。因為傣族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相信人有靈魂,一家人的靈魂就關在臥室里,如果外人打開了門,就驚動了靈魂。進入臥室有兩扇門,靠里面的門就是供老年人出入的,靠樓梯的門就是供年輕人出入的。臥室里面就是一個通間,傣家人隔帳不隔墻,代表全家人的心永遠相通,沒有隔閡,只就是以顏色來區分:老年人用黑色蚊帳,新婚夫婦用紅色蚊帳,年輕人用白色蚊帳。臥室里有根大柱就是升天柱,平時家里人不得隨便靠在上面,也不能掛雜物,只有當家中的老人死后才能將遺體靠在這根柱旁沐浴、更衣,讓死者的靈魂通過木柱升天。
傣家人以“男善建筑,女善耕織”而聞名。各位現在看到這紡車和織機就是傣族婦女用來織錦的,織出的錦叫“傣錦”,在歷史上就是中國名錦之一,史稱“五彩娑羅布”。傣家的織錦歷史悠久,就是國務院公布的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史料記載,唐代時傣族先民就用攀枝花紡紗織布。傣家的女孩長到12歲時就開始學習織布繡花,她們織出來的圖案可分為幾何圖形和花草樹木圖案,造型抽象、夸張、變形,十分神秘,尤其象征吉祥和睦的圖案更加美妙。如織五顏六色的筒裙就是為了紀念祖先,織成孔雀圖案象征吉祥,織成大象圖案象征五谷豐登。
云南導游詞13
大觀公園位于昆明市西郊約3公里的滇池畔,近吞波光浩渺的滇池 ,遠與太華山遙遙相望。被贊為“萬里云山一水樓”的大觀樓聳立其間,園林也因之得名--大觀公園。 大觀樓是我國名樓之一,最初建成于1828年,是觀賞滇池的好地方,登樓四顧,景致十分遼闊壯觀,便取名為“大觀樓”。大觀樓為三層木結構建筑,形式古雅。清乾隆年間,昆明寒士孫髯翁撰出180字的長聯,轟動四方。民國初年,大觀樓辟為公園,唐繼堯曾撥款修葺,并立其銅像于場地正中央。1940年,又在樓前池中豎三個白石墩,仿西湖“三潭印月”之景。
大觀公園因懸掛著清代名士孫髯翁撰寫的180字“古今第一長聯”的大觀樓而得名,根據其地勢,約可分成三片:近華浦、大觀樓片,樓外樓、魯園片,庾園、花圃及柏園片。
大觀公園內花木繁茂,假山、亭閣、小橋、流水,景色極為美。新修的懷古廊縈回紆折,檻外銀水玉山;涌月亭和觀稼堂樹木掩映,花叢環繞,最宜月夜聞笛。彩云崖假山幻奇、玲瓏嵌空;溯徊洲四面環水;秀坪如茵。過燕語橋繼續西行,積波堤壓浪臥波,而大觀樓則聳立于前,更有那古今傳頌“天下第一長聯”,使人留步觀瞻。
盆景園
大觀公園盆景園占地4500平方米,是昆明地區最大的盆景園。園內佳木蔥蘢,齊花爛漫、山水相映、亭廊交輝,各式盆景星羅棋布。蜿蜒的粉墻邊,盤曲的亭廊旁,布滿了以樹木為主,配以山石的盆景。千姿百態的老樹虬枝盡在眼前:或巍峨挺立、或盤根節錯、或婀娜多姿。每當春回大地,山茶朵朵似錦繡,紫藤串串如銅鈴,楓葉片片若云霞;入夏則藤蔓掩映濃蔭覆蓋、暑氣頓消;秋來銀杏、南天竹、火棘果實累累、紅艷欲滴;冬后疏林斜枝、錯落有序,伴以傲霜紅梅,愈見蒼勁。園內許多老樁,都有百年以上歷史。一株清乾隆年間所植的雙條“壽”字紫薇,迄今已有二百多年,據說60年代初期,一美籍華人出資3萬美金欲買未果,現已成為盆景園的鎮園之寶。
近華浦
近華浦三面環水,是大觀樓的'主景區。公園入口正對近華浦拱形重檐門樓。北面、東面是大型荷花池。“大觀樓”是近華浦主體建筑,清康乾時期興建的館、閣、亭、堂古建筑群,由臨水長廊縈繞貫通,近兩年新建“華夏長聯景廊”、
百花地
位于庾莊東北面,與樓外樓隔河相望, 公園征用后辟為“垂釣者之家”,魚塘畔有弧形長廊,柳堤草坪,沿草海航道東側,長堤與庾莊連接。
“大觀樓碑刻拓片展覽”、“中國四大名樓館”、“長聯歷史文化館”等文化景點。浦內長堤虹橋,柳蔭荷塘,蔥郁古樹。“彩云崖”假山峰回路轉,紫藤花架形成花廊,四季花壇百花爭艷,綠草如茵。這里既薈萃了大觀樓的歷史人文景觀,又是春秋兩季花展的主展區。
大觀樓
地處大觀樓東南面,四面環水,柳堤連通,與大觀樓隔三潭印月湖面對峙。樓外樓三層,綠色琉璃歇山卷脊屋面,形如畫舫。景區有貼水平橋石欄、八角小亭、四方水榭、假山疊石。花壇相連,曲徑貫通。西面跨三孔石橋沿柳堤達西園。 西園位于近華浦西面,是1998年征用200畝土地新建的長聯文化園。有水面30畝,柳堤拱橋,綠草似茵,臨池水榭,石板游路,已經形成“蘋天葦地”,亭橋水榭倒映碧水,林木花卉煙水迷離的優美園景。
大觀南園
在樓外樓東南面,與樓外樓隔滇池航道水面。庾莊系民國年間庾恩錫別墅。園中荷塘溪流,柳堤環繞,曲橋拱橋,小亭藤架,主體建筑為兩層中西合璧式“晉侯樓”。設有客房、餐飲、會議接待等服務設施。
東園
位于近華浦東面,由“邱商、柏園”兩處私家園林組成,東面、南面臨大觀河入滇池草海航道。園內荷塘交織,柳堤環繞,跨溪架橋,臨池亭廊,景色幽深,荷塘畔、柳叢中建有四方重檐“小觀樓”,公園管理處。
云南導游詞14
傣族園位于云南省西雙版納橄欖壩,景區內有我國保存最完好的五個傣族自然村寨,占地面積3。36平方公里,預計投資1。5億元人民幣,分三期完成。第一期投資4200萬元,已完成土地征用,道路修建,旅游購物區地下水管、電線的埋設等基礎設施建設,建成了旅游景區大門樓、迎賓廣場、老景區的包裝、村寨旅游線路、江邊活動區、旅游購物區、燒烤場、潑水廣場、大型露天劇場。已于99年8月1日開門迎客。
迎賓廣場:對游客進入傣族園進行傣家禮儀歡迎。
曼松滿古佛寺:有1400多年的'歷史,是西雙版納最古老的佛寺之一,主要向游客展示佛教文化活動,如賧佛、頌經、拜佛等活動。
傣家村寨參觀:主要向旅客展示傣家民居、庭院風光,體驗傣家生活習俗,感受做一天傣家人的生活樂趣。江邊活動區:村民大規模的節慶活動區,用于放高升、燃發孔明燈、斗雞等民俗活動。趕擺購物區:賣傣家燒烤、織綿、民間工藝品、傣包、木雕藝術品等,品茗版納名茶的茶道欣賞,品嘗傣家特色的風味餐廳。
潑水廣場:景區主要活動區,每天舉行上100人專業潑水隊伍的大型露天劇場。
園內傣族自然村:大型潑水活動,讓游客直接參與,體驗天天潑水節的樂趣,感受傣家潑水節的熱烈場面。
露天劇場:以歌舞的形式真實準確地反映傣族傳統文化精粹,再現傣王招親的歷史淵源,反映傣家生活習俗,100余名演員,規模宏大,場面壯觀。
云南導游詞15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這里,下面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白沙是麗江壁畫的主要聚集點,明洪武十五年,納西族首領阿甲阿得率眾歸附明朝,得明太祖“欽賜姓木”,木氏土司秉“納百川精神”、“窺中原之脈”的思想,積極引進內地先進文化和技藝,在白沙大肆修建廟宇二十余處,并邀請漢、藏、納西族畫師在這些殿宇四壁作畫,而大寶積宮和琉璃殿及大定閣是保存明代壁畫較集中之處。白沙是麗江壁畫的主要聚集點,白沙明代壁畫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中規模較大的'是大寶積宮壁畫。
走入其中,你會看到有壁畫12幅,上面繪有167個形象,內容全是宗教題材,如來佛圖、四大天王及四佛子圖、教三金剛圖等,他們形態各異,繪制精細,色調柔和,表現出明代佛、道、教在麗江的融合,這種對多你注意看,壁畫中有當時民眾的狩獵、捕魚、打鐵、砍柴、紡織等勞動場景,有跑動的駿馬、盛開的花,還有山林、田舍、花草鳥蟲等,既使是畫中的宗教世界和宗教人物,也嫵媚動人,富于人情味。世俗化生活的反映是白沙壁畫的第二個特點。
種宗教文化的兼收并蓄是白沙壁畫的第一個特點。壁畫是從明代到清初二百年間,先后由漢、藏、納西等民族畫師陸續完成的,畫師人根據各自對佛陀世界的理解,在不同的時間,不斷在壁畫上表現,層層相繼,它既有納西族東巴教的粗獷,又有藏族教的鮮艷,還有漢族佛教的莊嚴寶相,各民族藝術交流與匯集是白沙壁畫的第三個特點。
【云南導游詞】相關文章:
云南導游詞06-20
云南虎跳峽導游詞12-29
云南蒼山導游詞02-26
云南的景點導游詞07-23
云南瀘沽湖導游詞04-29
云南導游詞【薦】06-20
云南概況導游詞06-07
云南大理導游詞07-31
云南普者黑的導游詞10-18
云南石林的導游詞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