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實用文>活動方案>中班音樂活動設計方案
中班音樂活動設計方案
更新時間:2025-02-11 06:59:31
  • 相關推薦
中班音樂活動設計方案

  為確保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就常常需要事先準備方案,方案是有很強可操作性的書面計劃。方案應該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音樂活動設計方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音樂活動設計方案1

  【活動目標】

  ①區分歌曲中的“勤勞人”和“懶惰人”對“勤勞”和“懶惰”有一個初步概念。

  ②會唱歌曲《勤勞人和懶惰人》,準確把握歌曲節奏。

  ③喜歡音樂活動,能夠融入到集體音樂表演活動中。

  【活動重點】學唱歌曲,做個快樂的勤勞人。

  【活動難點】準確把握歌曲節奏,唱準節奏。

  【活動準備】歌曲《勤勞人和懶惰人》、故事《勤勞人和懶惰人》。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根據歌曲《勤勞人和懶惰人》改編故事,勤勞人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而懶惰的人因為懶于動手,最后餓死的結局,引導幼兒做一個快樂的勤勞人,遠離懶惰的.人。(可以對“勤勞人”和“懶惰人”進行討論,對“勤勞”和“懶惰”進一步認識)

  二、教師彈唱歌曲,進入音樂教學

  師:寶貝們老師不僅會講勤勞人和懶惰人的故事,還會唱勤勞人和懶惰人的歌呢!不信你們來聽聽,聽聽老師唱了些什么!(初次試聽)

  教師再次彈唱,幼兒帶著問題聽歌曲(第二次聽歌詞),導入的故事中的內容大多和歌詞內容相仿,幼兒應該可以很快說出歌詞大意

  分句彈唱,熟記歌詞,學唱歌曲(這里需要反復幾次,幫助幼兒記憶歌詞,把握節奏)

  三、表演唱

  此環節為游戲環節,幼兒可進行分組唱或者歌詞接龍等方式在游戲中熟練歌曲。

中班音樂活動設計方案2

  【活動目標】

  1、學習兒歌,并用優美的節奏和音韻朗誦兒歌。

  2、初步認識字寶寶“顏色”和“胖”。

  3、初步理解兒歌,感受兒歌的樂趣。

  4、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5、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活動準備】

  指偶娃娃(黃、白、黑、紅、棕各兩個)、掛圖、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欣賞兒歌。

  師:今天老師帶來五個可愛的胖娃娃,你們想不想認識他們?他們帶來一首兒歌,要小朋友認真聽兒歌,他們才出來和你們做朋友,你們想和他們做朋友嗎?那現在要認真聽一聽這首兒歌。

  二、聽錄音,知道兒歌的內容。

  師:聽完兒歌,小朋友們都聽到了些什么?有多少個娃娃?有什么顏色的娃娃?

  三、幼兒學念兒歌。

  1、教師念一遍。

  師:好了,聽老師念一遍兒歌,小朋友輕輕地下面跟著念。

  2、教念兒歌。

  師:你們想不想學習這首兒歌?現在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兒歌。(一句一句的教,讓幼兒跟讀,且讓幼兒讀清楚(2-3遍))。

  3、讓幼兒聽錄音,跟錄音讀,請小朋友上來念兒歌(分組)。

  師:誰想和胖娃娃做好朋友,請他上來和他們一起念兒歌。

  四、認字寶寶、“顏色”和“胖”,玩“找字寶寶”的游戲。

  師:我們來做個游戲,現在字寶寶“顏色”和“胖”藏在許多的'字寶寶里,他們要和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游戲,小朋友要把他們找出來。

  五、念兒歌(手指字寶寶)

  師:我們一邊念兒歌,一邊指字寶寶念(2遍)。

  附《五個胖娃娃》

  五枝彩筆畫呀畫,畫出五個胖娃娃。

  黃娃娃,白娃娃,黑娃娃,紅娃娃,棕娃娃,皮膚顏色不一樣,親親熱熱像一家。

中班音樂活動設計方案3

  中班音樂活動設計:捉螃蟹(韻律活動)

  活動目標:

  1、能創編螃蟹“吹泡泡、橫走”等動作,并隨音樂節拍表現樂曲情感。

  2、知道在音樂變化時,能作出與音樂相匹配的動作。

  3、能在活動中控制自己的行為,在模仿螃蟹橫走、躲藏時不影響同伴。

  活動內容:韻律活動《捉螃蟹》

  活動準備:

  1、“捉螃蟹”音樂磁帶

  2、螃蟹手

  3、捉蟹網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初步感知樂曲情感

  欣賞一遍音樂,知道樂曲名稱及旋律上的變化。

  二、創編ABC段動作,表現樂曲情感

  1、引導幼兒創編A段動作

  (1)表現小螃蟹的可愛

  (2)表現螃蟹有八只腳

  2、引導幼兒創編B段動作

  (1)表現螃蟹在河里吹泡泡

  (2)表現螃蟹橫著走,創編動作

  3、引導幼兒創編C段動作

  (1)從不同方位上表現螃蟹撓癢癢動作

  (2)表現螃蟹洗澡動作

  (3)洗完澡、愜意、舒服的.動作表現

  4、聽音樂用動作完整表現ABC三段樂曲情感

  (1)教師動作夸張和幼兒一起跳“螃蟹舞”

  5、傾聽“結尾”音樂,感受音樂與前ABC段的不同之處,并能用動作表現。

  (1)引導幼兒傾聽“結尾”音樂。

  (2)提醒幼兒在躲藏時,不碰撞別人。

  (3)聽音樂表現“結尾”動作。

  教師扮捉螃蟹人和幼兒一起玩“捉螃蟹”游戲。

  6、聽音樂完整做動作(教師用有聲語言,體態語言提示動作轉換)

  三、結束

  幼兒聽音樂走螃蟹步出活動室

  活動延伸:

  根據螃蟹特征及生活習性,可以做一些美術作品,也可以根據“捉螃蟹”自編更豐富的“螃蟹舞”。

中班音樂活動設計方案4

  活動目標:

  1、了解有關新年的知識。

  2、感受附點音活潑歡快的節奏,用自然的聲音歌唱。

  3、愿意參與活動,感受與同伴相互祝賀新年的快樂。

  活動重點:

  能把握歌曲風格,隨著歌曲節奏準確地唱歌。

  活動難點:

  使幼兒理解歌曲內容,有感情的歌唱做動作。

  活動準備:

  鞭炮聲、音樂《恭喜恭喜》、小玩偶一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播放鞭炮聲引入過年情境。

  師:你們剛才聽到了什么聲音?(鞭炮聲)

  在什么日子里你們會聽到這種聲音?(搬遷、結婚、過年)

  過年的時候我們小朋友一般會做些什么呢?(吃年夜飯、放鞭炮、拜年)拜年的時候我們會說些什么呀?(恭喜恭喜)

  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學習一首新歌,名字就叫作“恭喜恭喜”。

  二、過程

  1、播放音樂《恭喜恭喜》。

  師:你們在這首歌當中聽到了些什么?你們的小耳朵都非常的靈。下面就跟著老師把節奏學習一下。

  2、跟著音樂拍手,熟悉節奏。(播放音樂)

  師:小朋友們都做得非常好,下面跟著老師把歌詞學習一下。

  3、有節奏地學習歌詞。

  師:每條大街小~巷,每個人的嘴~里,見面第一句~話,就是恭喜恭~喜,恭喜恭喜恭喜你呀,恭喜恭喜恭喜你。(邊念歌詞邊拍手)

  4、學唱歌曲。

  老師彈琴唱一句小朋友們跟著唱一句,大部分學會后,老師彈琴小朋友們唱。唱熟練之后,分成兩組,每組唱一句,如:對唱一樣。后面唱(恭喜、恭喜)的時候小朋友們一起唱。

  5、獨唱。

  老師利用擊鼓傳花的方式檢驗每個幼兒是否都學會了,老師掌控音樂《恭喜恭喜》,讓幼兒傳小玩偶,音樂聲停,就讓拿到小玩偶的'幼兒站起來獨唱,老師可糾正錯誤之處。

  6、邊唱邊做動作。

  老師彈琴,讓幼兒唱歌的同時做出自己想做的動作,并且在最后唱恭喜的時候向自己左右兩邊的同學做出恭喜的動作。(老師配合兩邊的幼兒做動作)

  三、結束

  我們今天學了的這首歌叫什么名字呀?(恭喜恭喜)新年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對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其他的長輩唱這首歌,也恭喜恭喜他們好不好?

中班音樂活動設計方案5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歡快活潑的旋律,初步學唱歌曲《春天在哪里》。

  2、自主選擇學習方式,通過多種途徑來理解、記憶歌詞。

  3.體驗“超市學習法”過程中自主學習帶來的快樂和成功感。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一一磁帶、錄音機、電腦、課件

  經驗準備一一幼兒觀察過春天的景色,初步了解春天的特征

  【活動過程】

  1、聽《春天在哪里》音樂進場。

  師:請小朋友仔細聽音樂,并配上我們上次學的踵趾小跑步進場。

  2、幼兒自主選擇學習方式,學習歌曲《春天在哪里》。

  師:這首歌曲好聽嗎?聽完這首歌你的'心情是怎樣的?這首歌曲的名字叫《春天在哪里》,今天我們用種特別的方式來學習歌曲,不知大一班小朋友是否能挑戰一下自己呢?

  介紹:平時學習歌曲都是跟老師教,今天要小朋友自己學習。老師準備了五個學習小組,每組都是不一樣的,小朋友可以自由選擇學習順序,希望每組你都能去嘗試。每組能去幾個人?四個人。人多時你可以先到人少的小組,等會再來。

  (1)幼兒自主選擇不同方式學習《春天在哪里》。

  第一小組:聽一一播放《春天在哪里》歌曲,幼兒傾聽學習。

  第二小組:聽一一播放《春天在哪里》歌詞,幼兒傾聽學習。

  第三小組:聽、看一一通過聽音樂、看圖譜學習《春天在哪里》。

  第四小組:聽、看、唱一一通過看電腦動畫學習《春天在哪里》。

  第五小組:聽、看、跳一一通請幼兒看視屏邊跳邊學習《春天在哪里》。

  (2)請幼兒展示自主學習成果。

  師:小朋友你學會了嗎?下面我們來挑戰二下自己。誰愿意上來試一試?

  (3)發現問題并提出,幼兒討論如何解決困難。

  師:小朋友,在你們剛才演唱中發現什么問題?有什么困難?可以怎么解決?

  (4)幼兒再次嘗試自主學習。

  鼓勵幼兒五種方式都嘗試到,遇到困難找老師和同伴幫助。

  (5)幼兒集體演唱歌曲,體驗自主學習的樂趣和成功感。

  3、演唱給客人老師聽。

  師:讓我們唱給客人老師聽,請客人老師一起分享我們今天的學習成果吧。

中班音樂活動設計方案6

  一、活動目標

  在游戲中引導幼兒尋找生活中的切分節奏,感受歌曲切分節奏并通過動作、樂器表現相關節奏,體驗生活中有節奏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木琴和鋁板琴、各種小樂器若干。

  2、有關于運動會的相關經驗。

  3、拔河、劃船的圖片。

  三、活動過程

  (一)春天運動會

  師:春天到了,要舉行運動會,運動會有哪些比賽項目?(調動幼兒有關運動會的相關經驗)

  師:(出示拔河的圖片)運動員要進行的第一個項目是什么?我們為他們加油!怎么加油?(引導幼兒有節奏的加油,例如:加油呀?加油呀)

  師:(出示劃船的圖片)接下來的項目是什么?我們也來劃船,怎么劃?(引導幼兒邊動作邊感受劃呀劃呀劃呀劃)

  師:我們頭邊拍手一邊來為運動員加油。引導幼兒將剛才的節奏用拍手表現)

  (二)生活中的切分節奏

  師:除了在運動會上有這種節奏聲音,平時有沒有聽到過這種節奏的聲音?

  (鼓勵幼兒聯系生活經驗,找找生活中的切分節奏,例如:肚子疼“哎呦哇,哎呦哇;我很重,爸爸背,哎呦嘿?哎呦嘿等)

  師:總結:這種節奏叫切分節奏。

  (三)運動會拉拉隊

  師:我們組成拉拉隊為運動隊員加油,用什么節奏加油呢,聽聽拉拉隊長是怎么彈的,你們把聽到的`拍出來。(老師在鋼琴上即興彈帶有切分節奏的節奏音響,引導幼兒拍手模仿)

  師:拉拉隊除了拍手還要用樂器為他們加油,運動員請你們敲出有切分音的加油節奏。(出示各種小樂器,引導幼兒用樂器敲出帶有切分音的節奏)

  師:拉拉隊還請來了木琴和鋁板琴幫忙,用切分節奏的好聽的句子為運動員加油。(出示木琴和鋁板琴,鼓勵幼兒敲奏出帶有切分音的樂句)

  操作提示

  活動中的幾個步驟不強求一定一次完成,可以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分幾次完成,每個要求都是在前一個要求達成的基礎上繼續。活動中老師要有等待的耐心,如在啟發幼兒思考生活中是否聽過切分節奏聲響的環節中,孩子可能當場不一定講得清楚,需要老師不斷在生活中引導,啟發他們去聽辨、發現,積累有關經驗,然后相互交流。

  在樂器表現切分節奏時,可由易到難,鼓勵幼兒在模仿的基礎上,用各種不同音色的小樂器創編出屬于自己的切分節奏,然后在此基礎上提高難度,嘗試用帶有音高的樂器——木琴、鋁板琴創編有音高的切分樂句。創作開始時,幼兒可能是無意識的,根據感覺來,老師要及時地鼓勵、肯定、提升,并與同伴分享,推動幼兒操作積極性。

  版本1幼兒園大班語言詩歌《樹真好》張麗公開課視頻+原版PP師課件+音樂

  四、活動總結

  對整場活動的進行總結

中班音樂活動設計方案7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節奏的變化,能按樂句做動作。

  2、進行初步的合作表演,體驗和大家一起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課件、圖譜。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并引出主題。

  1、律動《玩具兵進行曲》。

  教師帶領幼兒跟隨音樂節奏,變換動作行進。例如:拍手、拍肩、拍腿、跺腳等。體會運用身體樂器的樂趣。提醒幼兒模仿自己喜歡的'玩具,邊表演邊行進。

  2、談話激發興趣,引出主題。

  剛才小士兵走路時有些用力了,鞋底都開了,該怎么辦?

  我們來聽聽小鞋匠是怎么幫我們修鞋的吧。

  二、初步感受欣賞樂曲,了解作品主題。

  1、出示課件:幼兒傾聽音樂《鞋匠之舞》。

  提問:你聽到音樂里面有哪些聲音像修鞋子發出的聲音?

  2、師幼再次邊欣賞邊模仿錘子、針發出的聲音。

  3、提問:你見過鞋匠干活嗎?鞋匠是怎么修鞋子的?

  我們一起來跟小鞋匠學習修鞋的樣子吧。

  三、出示圖譜,并根據圖譜理解音樂的結構。嘗試按樂句做動作。

  1、教師出示圖譜:

  這些圖譜上畫的什么?小鞋匠在修鞋時怎么做的?請幼兒看圖譜做動作。

  2、游戲:

  請個別幼兒扮演小鞋匠給小朋友修鞋,隨音樂節奏來做抹、捶、縫、的動作。用食指當針來縫,啟發幼兒在抹、捶的動作時的創編。對模仿的像做得好的幼兒進行鼓勵。

  3、幼兒分三組看圖譜跟音樂做動作,進一步體會抹、錘、縫的動作及節奏區別。

  四、聽音樂離開活動室

  今天小鞋匠修了這么多鞋,好開心啊。讓我們隨著優美的音樂回家吧。

中班音樂活動設計方案8

  活動目的:

  1.感受歌曲優美、流暢的情緒,知道春天季節的變化,感受大自然的美,并能用歌聲表達內心的感受2.能根據歌詞的內容,創編有關小燕子的動作。

  3.能在熟悉曲調的基礎上較為清楚的唱出歌詞。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之前活動中對春天和燕子的初步認識2.物質準備:小燕子的圖片(頭飾)、歌曲磁帶、歌詞配圖活動過程:

  1、猜謎,導入。教師:小朋友,開動腦筋猜一猜什么動物白肚皮,黑衣裳,尾巴像把小剪刀,愛吃害蟲保莊稼,我們大家都愛他?

  2、教師出示小燕子的圖片:小朋友,你們說它是誰啊?春天到了,小燕子飛到了小(二)班來做客,它還想教小朋友們唱一首歌,小朋友們要不要跟小燕子學本領?播放音樂,請幼兒仔細聽"大家聽一聽這首歌唱的是什么?歌詞里都出現了什么?播放完畢教師進行提問,幼兒邊說教師變按照幼兒說的把歌詞的配圖按歌詞的順序粘貼在黑板上。遇到難點可再播放一次,幫助幼兒一起找出歌詞演唱的內容。在幼兒說出歌詞的同時可以讓大家共同想想歌詞可以配上怎樣的動作。

  3、學唱歌曲,并可適當的加上創編的動作。

  (1)教師有表情地范唱,邊唱邊指示歌詞相應的圖片。

  (2)幼兒跟著伴奏學唱2~3遍,用圖譜來提示幼兒來記憶歌詞。可以配上之前想好的動作,以便幼兒記憶,感受歌曲的優美。

  4、幼兒完整地進行歌曲表演。

  (1)教師應用圖譜輕聲地帶幼兒完整地表演歌曲,并提示之前一起創編的.一些動作,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歌曲表演。

  (2)請幼兒完整的演唱《小燕子》,可以帶上肢體的一些動作,感受音樂的柔美。

  5、結束部分:

  小燕子的歌很好聽,小燕子的舞也可好看啦,我們一起來跳一個小燕子的舞蹈吧。(在歌曲音樂的伴奏下,邊唱邊跳,并引導幼兒用身體的其它部位舞蹈)

中班音樂活動設計方案9

  活動目標:

  1、有初步的節奏意識,能隨音樂一拍一拍地拍手、點頭。

  2、能根據教師的`語言提示,伴隨音樂節奏初步合拍做小鴨叫、小雞叫等動作。

  活動準備:

  事先學過小鴨叫、小雞叫等動作,布置場地。

  活動過程:

  1、隨音樂示范表演,幼兒觀察。

  (1)引導幼兒坐成半圓形,教師示范表演第一段音樂。

  教師提問:老師做了哪幾個動作?拍了幾次手?點了幾次頭?

  (2)教師再次示范表演。請幼兒認真觀察細節,注意音樂的節奏:看看老師的動作是怎么配合音樂的節奏?

  2、引導幼兒練習。

  (1)引導幼兒隨音樂做動作,教師用有節奏的語言就行提示。

  (2)放慢琴速,引導幼兒獨立隨音樂動作。

  (3)按照正常速度彈琴,鼓勵幼兒隨音樂有節奏地做動作。

  3、引導幼兒學習有節奏地拍肩、叉腰等動作。

  (1)引導幼兒學習有節奏地拍肩,并隨音樂律動。

  教師:小肩膀聽到好聽的音樂,也要和音樂一起玩了。大家用兩只小手拍拍肩、拍拍肩。

  (2)引導幼兒學習叉腰動作,并隨音樂律動。

  4、引導幼兒初步學習有節奏地做小鴨叫、小雞叫等動作。

  5、組織幼兒交流、評價,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利用自由活動,組織幼兒繼續進行,《拍手點頭》的律動。

  戶外活動:

  1、體育游戲:小貓輕輕走見領域p6。

  2、分組活動:(見周計劃表)

中班音樂活動設計方案10

  游戲玩法:

  1.幼兒囤坐成一圈,請一幼兒扮演豬小弟,并設想自己身上什么部位臟兮兮,然后蒙上眼罩,站在圓心中。

  2.其余幼兒邊唱歌曲邊按照歌曲節拍,逆時針順序傳遞手中的洗澡球。

  3.當歌曲演4昌到最后一句:“你的身上臟兮兮”的“兮”字時,泡沫球停在誰的手上,誰就當小貓,站起來大聲念出念白“快去洗洗吧!”并在音樂間奏處,手持泡沫球到圓心中為豬小弟洗澡。音樂停,小貓即坐回座位。

  4.“豬小弟”根據“小貓”念白時的嗓音特點,猜出誰是剛才幫他洗澡的“小貓”,并大聲說出名字。猜出后請“豬小弟”用自己的方式向“小貓”表示感謝。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的趣味性,樂于在游戲中主動跟唱。

  2.能隨樂進行傳遞游戲,并能大聲念出念白“快去洗洗吧”。

  3.體驗同伴之間的親密友誼:能聽辨出好朋友的聲音,能用適宜的方式幫助好朋友洗澡。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小豬眼罩、沐浴球、小豬形象板、鋼琴

  2.經驗準備:幼兒有聽聲音辨別同伴的游戲體驗(類似請你猜猜我是誰的游戲)

  活動過程:

  1.介紹豬小弟,引出歌詞內容

  教師:看看我的朋友豬小弟,它愛干凈嗎?從哪里看出來的?(引導孩子觀察豬小弟不講衛生的形象。)引出歌詞內容“身上臟兮兮”和“快去洗洗吧!”,大致感受歌曲所要表達的主題。

  2.感受歌曲,鼓勵孩子參與念白:快去洗洗吧!

  教師:誰來提醒豬小弟呀?大聲提醒豬小弟“快去洗洗吧”,請你來給豬小弟擦擦干凈。(在間奏處一起幫助小豬洗澡,小豬形象板上的'污漬是用白板筆畫上去的,因此一擦就能擦干凈)。

  3.傳遞沐浴球,感受節拍

  (1)教師隨音樂節拍傳遞沐浴球,重點明確:沐浴器在唱到哪一句的哪一個字的時候停下來?明確“臟兮兮”的時候,傳到誰誰就站起來說念白去洗洗吧!”

  (2)感知沐浴球傳遞時的狀態:一下一下的傳,不快也不慢。

  (3)幼兒傳遞沐浴球,沐浴球停在誰的手里,誰就當小貓,念白和

  幫小豬洗澡。

  4.游戲互動

  請一幼兒當小豬。教師詢問:你假裝身上什么地方有點臟兮兮呀?你希望朋友怎么來幫你洗洗呀?教師提醒幼兒根據不同的部位適當的替換部分歌詞,如“你的腿上臟兮兮。你的臉上臟兮兮。”當幼兒根據嗓音猜出同伴時,教師引導:你是怎么猜出來的?朋友幫你洗干凈了,你心里有什么感覺?你想怎么謝謝他?

  5,循環游戲

中班音樂活動設計方案11

  活動目標:

  1、欣賞并理解故事《太陽公公能治病》。

  2、知道曬太陽有益身體健康。

  活動準備:

  課件《太陽公公能治病》。

  活動過程:

  一、討論

  1、教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曬太陽嗎?太陽照在身上是什么感覺呢?

  2、教師小結:太陽光不僅能讓我們感覺到暖暖的,還能治病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分段欣賞故事

  1、教師點擊播放【第一段】,提問:小花貓怎么了?熊貓醫生給他開了什么藥?

  2、教師點擊播放【第二段】,提問:小猴給了小花貓什么建議?為什么太陽公公能治病呢?

  3、教師點擊播放【第三段】,提問:小花貓的病好了嗎?是誰治好的呢?

  4、教師:小朋友們,說一說,現在你知道曬太陽都有哪些好處呢?

  5、小結:太陽照在我們身上可以預防和治療軟骨病,還可以增強小朋友的'抵抗能力,所以曬太陽對

  我們的健康很有幫助。

  三、感受陽光溫暖

  1、請幼兒到戶外曬太陽,擁抱陽光,感受陽光的溫暖。

  2、鼓勵幼兒在陽光下做做運動。

  四、【資料包】整體欣賞。

中班音樂活動設計方案12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了解歌詞熟悉旋律,在教師的引導下學唱歌曲。

  2、體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每人一個小圍裙

  2、每人一把小鏟子

  3、炒豆豆的錄象。

  活動過程:

  1、觀看錄象,引入課題

  T:“美麗的秋天來了,許多莊稼都豐收了!黃豆也成熟了,我們來看看老爺爺、老奶奶在干什么呢?”(教師播放錄象)

  T:“他們在干什么呢?”(幼兒看,教師介紹打豆豆、炒豆豆的內容)

  T:“有什么顏色的豆豆啊?豆豆在鍋里還干什么了?”(認識黃豆和青豆,知道豆豆還在翻跟頭呢!)

  觀看完,教師T:“他們剛才在干什么啊?”(幼兒說說,幫助幼兒回憶)

  2、熟悉歌詞

  T:“剛才他們在炒豆豆!”(教師有節奏的說歌詞)

  T:“你會象我一樣來炒豆豆嗎?”(教師帶領幼兒有節奏的念歌詞)

  3、學唱歌曲

  T:“今天我來做媽媽,給你們炒豆豆吃!”(教師系上圍裙)

  T:“我這還有一首關于炒豆豆的'歌曲呢!想聽嗎?聽仔細了!”(教師清唱)

  T:“還想再聽一遍嗎?”(再次傾聽,加上鋼琴伴奏)

  T:“今天我用我的小手當鏟子也來炒炒豆豆!我們一邊炒一邊唱!”(教師帶領幼兒邊動作邊唱)

  T:“我請來了小鏟子,我們一起用小鏟子邊炒邊唱!”(教師帶領幼兒邊做邊唱)

  4、活動延伸

  T:“豆豆炒好了,好香啊!”(教師做聞豆豆的動作)

  T:“你聞聞香不香?你來嘗一嘗!給旁邊的小朋友吃一吃!”(幼兒做動作)

  教師唱第二段歌詞,引導幼兒送給別人吃

  T:“門口的娃娃也餓了,我們去喂給他吃吧!“(教師邊唱邊帶幼兒喂娃娃。結束活動)

中班音樂活動設計方案13

  目標:

  1、欣賞音樂,能隨著音樂的高低起伏,大膽地合作,嘗試用肢體語言或樂器表現音樂噴泉的千姿百態。

  2、感受音樂噴泉給人們帶來的視覺與聽覺的雙重美。

  活動準備:

  1、前期經驗:

  觀看音樂噴泉的視頻,了解音樂噴泉的千姿百態。

  了解各種小樂器的特性,并能熟練地使用各種小樂器。

  2、教玩具:

  截取音樂“動物狂歡節”

  小樂器:小鈴、三角鐵、圓舞板、沙球、鈴鼓、串鈴、鑼、鼓、鈸。

  活動過程:

  一、音樂噴泉的千姿百態

  1、你見過音樂噴泉嗎?誰來用你的動作表演一下音樂噴泉是怎樣的?

  重點指導:知道噴泉有高低、起伏、旋轉等各種姿態。

  2、教師一邊哼唱音樂,一邊隨音樂舞動。

  重點指導:引導幼兒觀察教師的動作與音樂之間的聯系。

  3、討論噴泉是怎樣聽著音樂跳舞的。

  重點指導:引導幼兒發現噴泉與音樂的.高低起伏是相匹配的。

  4、小結:

  1)當輕柔的音樂響起時,噴泉的舞蹈就會變得慢而優美;

  2)當強烈的音樂響起時,噴泉的舞蹈就會變得快而激烈;

  二、音樂噴泉的雙重美

  (一)理解音樂:動物狂歡節

  1、完整欣賞音樂第一遍。

  重點指導:引導幼兒發現音樂中有三種不同的感受(優美的、歡快的、熱鬧的)。

  2、完整欣賞音樂第二遍。

  重點指導:引導幼兒思索用什么樣的動作可以分別表現這三種不同的感覺,請個別幼兒示范。

  (二)音樂噴泉的視覺美

  1、自由組合成6人一組,圍在一起協商:怎樣用好看的動作表現噴泉隨著音樂跳起舞來?(有音樂背景)

  重點指導:教師個別指導小組,了解各組的隊形以及動作組合。

  2、每一組分別上前表演最滿意的一段音樂噴泉。

  重點指導:引導幼兒發現每一組幼兒用了不同的隊形以及動作表現音樂噴泉。

  3、小結:我們可以隨著音樂的高低、起伏,用身體表現出音樂噴泉的千姿百態,讓人們看了覺得音樂噴泉是美麗的。

  (三)音樂噴泉的聽覺美

  1、出示樂器若干,自由選擇一種樂器。

  2、討論與音樂相匹配的樂器。

  重點指導:

  1)前面的音樂適合與哪幾種樂器做朋友?為什么?

  2)中間的音樂適合與哪幾種樂器做朋友?為什么?

  3)后面的音樂適合與哪幾種樂器做朋友?為什么?

  3、根據樂器分組,教師指揮,幼兒常使用樂器表現音樂噴泉的高低起伏。

  重點指導:根據所選樂器分組,引導幼兒看老師指揮為音樂噴泉配樂。

  4、教師指揮,幼兒合作表現音樂噴泉。

  重點指導:引導幼兒合作,根據音樂完整地表現音樂噴泉。

  5、小結:我們還可以用各種美妙的聲音來表現音樂噴泉的姿態,讓人們聽了覺得音樂噴泉是美麗的。

中班音樂活動設計方案14

  活動目標:

  1、能感受樂曲ABAB的結構,能將樂曲與圖片匹配。

  2、能想像樂曲所表現的情節資料,并用簡單的動作表示。

  3、能大膽、勇敢、創造性地想像表現,敢于與眾不一樣。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歡樂。

  活動準備:

  《單簧管波爾卡》磁帶,節奏圖譜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譜,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1)圖上是什么?(喇叭花)

  (2)花長在哪里?這些花長得這么樣?這些花在干什么?

  二、欣賞音樂,感受樂曲ABAB的結構。

  (1)第一遍音樂,音樂和圖是不是一樣的?

  (2)第二遍音樂,請一個小朋友在教師的幫忙下指圖。

  (3)第三遍音樂,幼兒伸食指與教師指圖。

  三、請幼兒做指揮

  其他幼兒做相應的動作(花的地方用跳,枝條用滑)

  四、游戲

  (1)教師在家擦桌子掃地,請幼兒一邊聽音樂一邊干活,什么音樂擦桌子?什么音樂掃地?

  (2)幼兒與教師聽音樂做打掃衛生

  (3)小朋友在家還會做什么事?聽音樂勞動

  (4)你們到幼兒園又會干什么?聽音樂活動。請幼兒想想,音樂快的時候,你在干什么?當音樂慢的時候,你又在干什么?

中班音樂活動設計方案15

  一、活動目的

  1、通過觀察圖譜,感受ABA曲式。

  2、欣賞音樂,感知跳音與滑音的特點。

  二、活動準備

  圖譜、CD音樂、響板、鈴鼓。

  三、熱身活動

  復習《大象拔河》

  四、節奏問候

  請幼兒根據老師的節奏指令做相應的回應

  五、教學導入

  出示圖譜,請幼兒觀察畫面,請幼兒說說圖畫里面有什么?

  教師:小朋友們,請你們仔細觀察圖畫,看看圖中有什?

  教師:你們覺得這只小老鼠在干什么呢?

  教師:老鼠要給動物們送信了,我們一起跟著好聽的音樂隨同老鼠送信去吧。

  六、教學開展

  1、播放音樂,傾聽樂曲,引導幼兒說出對音樂的情感感受。

  教師:小朋友們,聽到這音樂,你們的.心情怎么樣?開心還是傷心?

  老師:老師聽了這聽音樂,覺得很開心。

  2、帶領幼兒點圖譜

  教師:請小朋友伸出小手,我們用自己的手指跟著小老鼠隨著音樂去送信吧,仔細觀察。給每只動物各送了幾封信。

  教師:小老鼠每次送完信都會做什么事情呢?(吃東西)吃了什么東西呢?

  3、原地律動,請小朋友全體起立,跟隨音樂模仿小老鼠走路,吃東西及喝水的姿勢。

  教師:現在我們跟誰小老鼠一起去給動物們送信吧,仔細想小老鼠走路是怎么樣的?肚子餓了,會怎么樣吃東西,喝了,又會怎么樣喝水呢?

  4、樂器演奏,將幼兒分成兩組,一組為響板組,敲老鼠送信的那段樂曲;一組為鈴鼓組,敲奏老鼠吃東西喝東西的那段樂曲。

  七、教學導入

  集體共同進行原地律動,結束課堂。

中班音樂活動設計方案16

  活動目標:

  1、通過圖片和教師的講述,讓幼兒感受民風民俗,了解端午節的各種習俗。

  2、在律動中感應拍子與節奏。

  活動準備:

  掛圖、鈴鼓、圓舞板

  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導

  師:端午節快要到了,龍舟爺爺好高興!原來,又要舉辦劃龍舟比賽了。今年剛出生了一只小老鼠,卻不知道什么是端午節。端午節有什么習俗呢?

  1、請幼兒說一說端午節是什么時候,家里人都會做什么。

  2、教師出示掛圖補充,介紹傳統的民俗活動:包粽子、做香包、劃龍舟、掛菖蒲、掛艾草、喝黃雄酒等。

  二、語詞律動

  師:讓我們來聽一聽,劃龍舟比賽的時候,要做什么呢?

  1.教師念兒謠語詞,通過肢體拍打出拍子。

  2.播放CD,幼兒模仿老師念語詞做拍子練習,間奏部分劃船。

  3.教師以過端午節的兒歌節奏,在黑板上畫短短長,幼兒念語詞,教師畫。

  4.幼兒拍手練習短短長,并念出短短長的節奏。

  5.邊念兒歌,邊拍出黑板上的`節奏線。

  三、樂器演奏

  師:我們的劃龍舟比賽馬上就要開始了,今天有兩種不同的龍舟,一種是圓舞板龍舟,一種是鈴鼓龍舟哦!

  1.圓舞板龍舟

  師:我們先來劃劃我們的圓舞板龍舟吧!

  請幼兒敲奏圓舞板并念兒歌。

  語詞部分敲節奏,間奏部分劃船。

  2.鈴鼓龍舟

  師:圓舞板龍舟比賽完,該到鈴鼓龍舟啦!

  請幼兒拿好鈴鼓后站在藍色線上,排成一條長長的龍舟。

  播放音樂,踏步前進,念兒謠敲出節奏,間奏時劃船動作。

中班音樂活動設計方案17

  活動目標:

  1、用連貫和斷頓的方法演唱歌曲,初步唱出3/4拍的強弱規律。

  2、在“圖畫”的提示下理解、記憶歌詞,進一步豐富對春天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掛圖16號、音樂磁帶、圖片歌詞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

  師:這里有幅關于春天的圖畫,我們來看一看圖上有些什么?

  (出示掛圖)教師指圖,與幼兒一起邊看圖敘述歌詞

  (二)學唱歌曲

  1、欣賞完掛圖,教師清唱歌曲

  師:小朋友們,我們看完春天的圖畫,接下來老師給大家帶來一首關于春天的歌曲,我們來聽聽,聽歌曲的時候要注意歌中唱到了什么?

  師:小朋友,你聽歌中唱到了什么?

  (根據幼兒的回答及時貼出圖片歌詞)

  2、師聽音樂幫助幼兒記憶歌詞(教師指圖片聽磁帶音樂)

  師:小朋友聽聽歌中還有什么?

  3、教師、幼兒看圖片,說歌詞。

  師:小朋友,我們一起看圖片說一遍歌詞好不好。

  4、幼兒聽伴奏一句一句學唱,師拍節奏強弱弱。

  師:小朋友,我們聽音樂一句一句的學唱歌曲,請你聽好音樂。

  師:請老師彈琴或放音樂

  師:小朋友,唱歌的`時候看到老師是怎樣拍手的。

  師:老師拍的是3/4拍的節奏特點強弱弱,唱歌的時候也要有這種感覺。(教師示范)

  師:完整欣賞一遍音樂,聽音樂強弱的感覺,幼兒可跟唱。

  5、聽音樂采用各種形式演唱歌曲(加伴奏)

  輪唱師:小朋友,你們已經唱得很好,我們來比賽好不好,分成兩組,一個組第一句,一組第二局,輪唱,小朋友一定要唱出強弱弱的感覺

  看指揮演唱

  6、動作表演

  師:小朋友,接下來老師想讓小朋友用動作來表現這首歌曲,請想表演的小朋友到前面來。

中班音樂活動設計方案18

  動作建議:

  1、A段八拍一個樂句,樂句的前四拍是4下剪的動作,后四拍則變一個造型。

  2、教師在B段中的示范動作盡量要優美。用教師自己的體態去感染孩子。

  3、教師B段音樂中,做前、后、左轉、右轉吊線暗示,教師鼓勵幼兒理解后應盡快按暗示的方向變化身體位置和姿勢。

  教學活動建議: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的歡快氣氛,體驗與同伴一起合作扮演角色“放風箏”的快樂。

  2、通過觀察教師的示范,掌握B段音樂老爺爺收放風箏的動作。

  3、傾聽音樂,根據音樂的.變化完整表現出放風箏的情景。

  【活動準備】

  1、音樂《放風箏》、風箏圖片的PPT

  2、幼兒有過放風箏的經驗

  【活動過程】

  1、故事導入:

  從前有一位老爺爺特別愛扎風箏,他扎的風箏啊栩栩如生、造型各異。

  (播放PPT,幼兒觀察)

  老師出示四只不同種類的風箏圖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老爺爺都做了哪些風箏呢?”

  2、感受A段音樂,學習變風箏造型。

  過渡語:你們看哪些風箏來了?它是怎樣出來的。

  (1)教師根據音樂變風箏造型,幼兒觀察并發現教師變造型的規律。

  (2)幼兒邊聽音樂邊按節奏變風箏造型。

  3、感受A、B段音樂,初步表現放風箏的情景。

  (l)繼續講述情境:你們猗猜后來風箏們飛上天了嗎?可是沒有老爺爺的線他們怎么飛得起來呢。不過就在這時老爺爺回來了,他不但沒有生氣,還帶著這些風箏在天上自由自在飛翔,這些風箏都很聰明,老爺爺風箏線往哪邊扯,他們就往哪邊飛。他們飛啊飛直到,天黑才砸家呢。

  (2)傾聽音樂,幼兒當風箏,教師當老爺爺,師生一起坐在座位上隨音樂節奏自由模仿風箏向不同方向飛的動態。

  4、和幼兒一起玩放風箏的游戲,完整表現放風箏的情景

  (1)教師當老爺爺,師生一起玩放風箏游戲1-2遍。

  (2)教師引導幼兒發現按節奏、飛得有美感的“風箏”,并請其示范。

  (3)請個別幼兒上來當老爺爺放風箏。

  (4)重點練習如何當老爺爺來指揮風箏飛舞。

  (5)幼兒兩兩合作,一人當老爺爺,一人當風箏玩游戲。

  引導幼兒評價:合作得怎樣?動作是否優美、是否有節奏、是否看了主人的指揮

  5、出示中國龍的圖片,引導幼兒如何集體合作變中國龍風箏。

  過渡語:今天老爺爺扎了一條巨龍風箏,你們能把這個大家伙變出來嗎?

  (1)引導幼兒討論:如何變成一條龍,如何飛起來。

  (2)教師當老爺爺,放飛“中國龍”。

中班音樂活動設計方案19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節奏感及分辨節奏的能力。

  2、感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背景圖一幅、動物四個、大節奏圖譜四張、節奏卡每人一套。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師:今天我們教室里來了四個小動物,他們是誰呢?請小朋友們猜一猜。(師用叫聲分別引出小青蛙、小貓、小鴨、小狗,并出示動物圖片)(二)活動部分1、觀察小動物的房子,發現特別之處。

  師:這些小動物想請小朋友去家里作客,你們想去嗎?我也很想去。

  (出示背景圖)師:你們再看看小動物的家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幼:有節奏符號2、提出規則。

  師:這些小動物家的門鈴也很特別,是一種節奏門鈴。只要小朋友做對了門上的節奏,小動物就會出來迎接我們。

  3、感知四種節奏型(播放幻燈片配合)(1) 老師依次“按門鈴”。(如:我先去小青蛙的家,我要按門鈴了x x I x x I….)師:現在,我第一個想去小青蛙的家,青蛙家的門鈴是這樣的(呱 呱 /呱 呱)。讓我來試一試,門開了,哦,原來“呱 呱/ 呱 呱”就是小青蛙家的門鈴。 然后再去小貓家,小貓家的門鈴和小青蛙家的不一樣,是這樣的:喵—,哇,小貓家的'門也開了。 接下來我想去小鴨家,小鴨家的門鈴有點難,聽清楚,如果你拍得對就會開門,是這樣的:嘎嘎 嘎。 最后一個就是小狗家,小狗家的門鈴和小鴨家的有點差不多,但其實是不一樣的,小狗家的門鈴是:汪 汪汪。

  (2) 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敲小猴、小貓、小牛、小兔家的門。

  師:剛才華老師去了一趟小動物們的家,你們想不想去,那我們一起去一次吧!先是小青蛙家….

  4、分辨四種節奏型(播放幻燈片配合)(1) 現在我要去一個小動物家,你們猜猜我去的誰的家?

  師:這樣吧,我們來玩個游戲,現在我去一個小動物家,你們來猜猜我去的是誰的家?

  (2) 請幾個小朋友來選擇一個小動物的家來“按門鈴”。

  師:請一個小朋友選擇你最想去的小動物的家來按門鈴,我們一起來猜猜他去的是誰家。

  (三)游戲部分1、游戲“舉小屋”(播放幻燈片配合)師:這個游戲真好玩,鋼琴也想去小動物家玩你們能不能幫幫它,看它能進哪個屋?現在小朋友的椅子下面都有幾種節奏卡,等會你聽到哪種就把那個舉起來。

  (幼兒每人一套小屋模型,分辨后舉出相應的節奏卡片。)2、游戲:“找小屋”

  玩法:分別由四個小朋友舉著小屋模型站在場地四周。老師用鋼琴彈一個小屋的節奏型,幼兒分辨后,迅速走到相應的小屋后面。

  師:老師這還有幾間房子,是誰的家呢?(一一出示)現在我請四個小朋友每人一個把小屋舉起來,其他小朋友聽到老師彈的是哪個小屋的節奏就馬上走到小屋的后面。

  (四)結束活動小朋友,外面來了許多小動物也想請小朋友去家里作客,你們想去嗎?我們趕快去吧!

【中班音樂活動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中班美術活動設計方案12-09

中班音樂活動方案07-25

中班音樂活動方案雨聲03-06

中班音樂活動方案吹泡泡01-18

中班音樂活動方案15篇07-23

中班音樂活動方案(15篇)08-13

中班音樂活動方案歡樂園03-17

中班音樂活動方案熊跳舞03-06

中班音樂活動方案美麗的蝴蝶03-06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色妺妺在线视频 | 精品亚洲欧美在线看 | 日本特级片视频站 | 亚洲午夜看片福利717 |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三区 | 欧美中日韩国产精品卡通动漫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