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初中美術說課稿最新,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中美術說課稿最新1
我說課的內容是四年制初中美術課本第七課《敦煌藝術中的彩塑》。我主要從教材分析、教法運用、學法指導和多媒體教學過程演示四個步驟加以闡述:
一、教材分析
本課的內容、地位、作用
本課是知識傳授與欣賞融為一體的綜合課,主要是對敦煌藝術中的彩塑作較為系統的介紹。使學生在對敦煌大背景的了解下,重點突出彩塑藝術的知識。本顆將以彩塑圖片和學生的分析回答為主線,教書的引導講解為輔,使學生在感受美的同時了解到敦煌彩塑的發展及其獨特的地位。
2、教學目標
根據《美術教學大綱》和教材的要求,本著是提高學生藝術感知能力和審美辨別能力,使學生了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思路,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了解敦煌彩塑在中國雕塑史和佛教造像的重要地位,并掌握其發展的歷程。
3、教學重點和難點
敦煌是一個藝術寶庫,四、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2、講授新課
①敦煌的位置:對敦煌藝術作綜合的介紹
②敦煌彩塑的地位:表現主體:佛教偶像
表現對象:佛、菩薩、天王、力士等
③敦煌彩塑的'發展史:
早期:從北朝前期繼承秦漢雕塑深沉宏大而形成的渾樸單純,到北魏后期南方“秀骨清像”的造像風格風靡北方;
中期:隋唐兩代,彩塑規模宏大、造型生動、絢爛多姿;
晚期:包括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形神、塑工和敷彩均已失卻了盛期的活力。
結合中國歷史的發展,可以得出敦煌彩塑的盛衰史與中國佛教藝術的變遷是一脈相承的。
四、敦煌彩塑的功能和特點
1、功能:既是宗教藝術品展示的殿堂,也是僧侶從事宗教活動的場所。
2、特點:塑繪結合市融合多種藝術語匯的造型藝術。
五、思考題
1、敦煌彩塑是怎樣以自己的造型特點,在中國雕塑史和佛教造像占有重要的地位?
敦煌彩塑雖然都要受到佛教模式的制約,但藝匠們還是發揚了我國民間雕塑藝術的優秀傳統,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和審美理想,塑造了大量個性鮮明的藝術形象,使敦煌彩塑在中國雕塑史和佛教造像占有重要的地位。
2、敦煌彩塑藝術經過怎樣的發展變遷?
發展初期:從北朝前期繼承秦漢雕塑深沉宏大而形成的渾樸單純,到北魏后期南方“秀骨清像”的造像風格風靡北方;
鼎盛時期:隋唐兩代,彩塑規模宏大、造型生動、絢爛多姿;
衰敗時期:包括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形神、塑工和敷彩均已失卻了盛期的活力。
初中美術說課稿最新2
一、說教材
《民間藝術的色彩搭配》是人民美術出版社初中美術十四冊中的第7課。民間藝術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主要來源于勞動人民之手,以其視覺上的優勢,運用最自發、最鄉俗的藝術語言,完美地體現了民間意識形態中最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包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民俗和審美心理的積淀。突出特點是把對色彩的教學綜合化,在鞏固已有色彩知識的基礎上,重在強調對色彩的搭配練習。
二、說學情
中國民間藝術種類繁多,特色鮮明,鄉土氣息濃厚,要使學生對其認可并喜歡,必須先使學生對其深度有一定了解,基于學生已掌握基本信息手段,因此有必要在美術課中引導他們利用網絡等手段查找相關信息主動探究。應從民間美術的內涵入手,加深對民間美術的了解,增強興趣,進而感受民間美術的形式美感,探討民間色彩搭配的規律。是否能把學生從膚淺的認識帶入到對民間美術理解的氛圍中,是本課成功與否的關鍵。
三、說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
明確民間美術的色彩搭配的主要特點,并學會運用對比的手法進行創作表現民間藝術;
【過程和方法】
通過利用網絡收集和處理信息,提高對民間藝術色彩搭配自主、探究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民間美術的文化內涵,增強愛國主義和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習美術的持久興趣。
四、說教學難重點
【教學重點】
明確民間藝術色彩搭配的主要特點及規律;
【教學難點】
了解民間美術作品是怎樣運用色彩的強烈對比手法的,分析不同的色彩搭配體現的文化內涵。
五、說教學方法
(一)教法分析
在教法中,我運用了情景教學法和啟發誘導等多種教學方法。運用多媒體課件,網絡平臺等教具,采取多種教學手段,創設教學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進而也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增強學生學習和運用知識的技能。
(二)學法分析
基于本課教學內容的獨特性,因此在本節課當中主要采用自主學習法與合作學習法相結合,如此能夠更大程度的啟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積極思維,強化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
六、說教學環節
環節一:激趣導入,引入新課
播放視頻,引導學生欣賞東北秧歌,使學生對生動絢爛的民間藝術有個強烈的感知印象,學生針對著衣者的色彩搭配談感受,引起他們對民間藝術色彩搭配的關注。
事實表明:在學生欣賞視頻的時候,色彩能夠吸引學生很大的注意力產生學習動力。進而引出本節課的課題:《民間藝術的色彩搭配》。
環節二: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一)說一說民間美術的在種類
設疑:根據自己對民間藝術的理解,嘗試說一說民間美術種類有哪些?
學生翻閱教材回答問題,教師總結。
(二)了解民間藝術形式及其色彩
在了解民間藝術的種類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從美術的'角度分析民間美術的藝術形式是怎樣的?有什么樣的特點?
學生分組討論問題,并派小組代表回答問題。
目的:通過設疑方式,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體現美術學科強調視覺感受,以疑惑帶動興趣的新教學理念,并產生愉悅的學習心理,為深入地探究民間藝術色彩搭配的形式手法、文化內涵,打下了認知上的基礎。
環節三:自主探究,感悟新知
(一)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利用網絡資源進行相關信息(民間藝術)的調查,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以及收集和處理資料的能力,并在這一過程中感受民間藝術的色彩魅力和它所體現的文化內涵,進而解決本課的難點。
目的:利用網絡可以使學生更直觀的理解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重難點。
(二)教師明確具體步驟
1、學生登陸指定網址收集和處理資料,利用網絡教育平臺做以匯報。
2、代表性民間藝術作品賞析:組織學生以色彩為導向,分析民間美術的色彩搭配特點。
3、總結民間美術色彩搭配特點:純度較高的顏色、采用強對比的手法、地域性強。
4、回顧色彩知識:色相對比、純度對比、明度對比
5、通過再次欣賞不同形式的民間藝術作品圖片,進一步感受民間藝術的色彩魅力和它所體現的文化內涵,使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有一個回顧提高的過程。
通過教師引導,學生以合作討論、小組探究、分析發現等學習方式營造了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并且對民間藝術的色彩搭配做以小結,這樣不僅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且通過教師總結,使知識得以正確全面的呈現。從而解決了本課的重點,進而又一次地突破教學難點,以學生為主體,體現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使學習不再枯燥無味。
環節四:放飛想象,實踐創新
根據學生自己對民間藝術色彩搭配特點的理解,利用畫圖軟件來完成民間玩具涂色練習,以此來解決學生在繪畫方面的不足之處。
通過實踐的方式完成本節課教學目標,培養了學生獨立意識,為學生終身發展打下基礎。
在整個活動中,教師力求做到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激發學生主動嘗試應用的樂趣,再一次突破了本課的難點,并感受到民間藝術來源生活,又應用于生活這一特征。
環節五:作品展示,交流評價
通過多媒體教學平臺展示作品的方式讓學生主動評價作品,使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和教師一起擁有講臺,擁有說話的權利,提高學生語言表述能力,體現美術學科與信息技術學科的整合。
同時愉快的情緒體驗促使學生積極思維,主動參與,這為今后的學習作好了充分的心理鋪墊。
環節六:總結提高,情感升華
通過師生共同總結,培養學生對祖國優秀文化遺產的熱愛,加強民族自豪感,并把發揚傳播民族文化視為義不容辭的責任。課后學生之間可進行彼此間的交流。進行后續的學習。
目的:鼓勵學生學以致用,主張個性表現,強化民間文化的傳承意識,培養民族責任感與自豪感。
初中美術說課稿最新3
教學
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認識民間藝術收藏的相關知識,能夠正確理解收藏的意義。
過程與方法目標:能夠正確理解利用博物館子資源的意義,掌握有效的方法和途徑。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增進對收藏品市場以及收藏的渠道和價值的了解。
教學重難點
培養學生對收藏的興趣。
認識民間藝術收藏的相關知識。
教法
學法
引導、實踐、講解。
教師教學活動設計
學生學習活動設計
一、情景導入
教師展示一些圖片或者一些錄像資料片提問:如果我們想要觀看這些作品,可以到什么地方去?
收藏是一種對于物品的搜集、儲存、分類與維護的癖好。收藏家的收集對象通常是有價值的古董,但也可能是其他的小物件。如書畫、集郵、火柴盒貼畫與明信片是較為主流的收集項目
二、博物館:是保存人類的文化、藝術遺產的地方,我們在這里可以看到大量有價值的作品,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
1、中國國家博物館
2、目前我國博物館的類型可劃分四大類。即:社會歷史類、自然科學類、文化藝術類和綜合類。
3、作品欣賞:東坡肉形石;《開國大典》(中國畫家董希文1953年創作油畫)
4、參觀敦煌博物館參觀方案.
三、關于收藏
1、怎樣選擇收藏品:要具有一定的'鑒別能力;要有一定的資金儲備;要有堅強的后方支持。
2、確定收藏方向:了解自己的愛好;了解哪種收藏品適合自己收藏;不與國家政策相違背;了解想要收藏藏品的升值趨向,當然非保值升值收藏品除外。
3、收藏方法:最常見的是到市場上購買藏品;與藏友交換,所謂“欲與取之,必先予之”;從真、善、美三個方面著手進行收藏。
四、文物怎樣拍賣
可委托有文物拍賣資質的拍賣公司拍賣。
文物拍賣資質分一、二、三類,在文物局官網能查到全國有資質的拍賣公司是哪些,全國不超過一百家有這些資質。中國現在主要的文物拍賣公司:北京嘉德、北京誠軒、北京東方索富比、中國嘉德國際、北京翰海、保利拍賣。
學生自主回答。
說說自己收藏的小東西。
自學書中38-43頁的內容,小組討論
學生分小組匯報討論結果,小組推薦回答。
學生學習關于收藏的基本知識,展示自己的收藏,并且說說收藏的經歷和感受。
了解文物拍賣的相關知識。
初中美術說課稿最新4
一、說課標
(一)目標
美術課程總目標按“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定。
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美術活動,激發創意,了解美術語言及其表達方式和方法、運用各種工具、媒材進行創作,表達情感與思想,改善環境與生活、學習美術欣賞評述的方法,提高審美能力,了解美術對文化生活和社會發展的獨特作用。學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
美術課程分目標從“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和“綜合·探索”四個學習領域設定。
(二)內容標準:
根據課程的總目標和分目標對7—9年級學段提出了相應的具體內容標準。各學習領域分別由目標、學習活動建議和評價要點三部分組成。
1、目標是課程總目標和分目標的具體化。
2、學習活動建議針對目標提出一些更為具體的、可 操作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
3、評價要點則提出柱測目標達成度的要點。
二、說教材
(一)教材特點:
本冊教材是以豐富多彩的美術活動為主線,以由淺入深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內容為副線,主、副線密切關聯,穿插并行。
(二)編排體例:
是由課題—教學提示—圖片與范畫的欣賞—教學內容的設置—學習建議—思考與討論—學生作業等組成。
(三)內容結構:
本教材在內容結構編排上改變了傳統的學科知識門類劃分課業的形式,各課內容彼此沒有非常緊密的聯系,因此,而采用了并列式、散點式排列而非單元式。在本冊教材中,四大學習領域所包含的課程內容所示,造型·表現學習領域共包含了5課,設計·應用學習領域共包含了6課,欣賞·評述學習領域共包含了1課,綜合·探索學習領域共包含了2課,由此我們不難看出造型與表現學習領域和設計與應用學習領域占全冊教材的80%左右,可見這兩個學習領域在這學年段美術學習中的重要性。
(四)知識整合:
本冊教材主要圍繞著色彩冷暖知識、線條、節奏、工藝制作、玩具、實用設計、電腦美術、欣賞等知識進行的學習。
1、教材重點
在循序漸進的傳授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始終貫穿審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學要求,兼顧學生個性的發展和知識技能的學習的兩方面的需要。
2、教材難點:
強調趣味性的美術學習,設計內容要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強化學生美術學習的興趣;在繼承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美術文化傳統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充分體會社會的進步與多元化的美術發展方向。
3、教育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方面:
通過觀賞和各類美術作品的形與色,能用簡單的話語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啟發學生感受并表現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從中體驗生活的樂趣;幫助學生認識和使用常用色和點、線、面;了解基本美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培養學生表達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知覺能力、形象記憶能力和創造能力。
(2)教學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欣賞、繪畫、繪畫創作等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制作過程;以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方式豐富學生的.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在美術活動過程中強調趣味性的美術學習,教學內容和活動方式要充分考慮開放性、立體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美術活動的過程中,通過參與美術實踐活動獲得身心愉悅和持久興趣;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能夠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境與生活。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說建議
1、教學建議
(1)要聯系學生的學習生活內容,通過引導學生看看、想想、畫畫、做做的游戲方式,讓學生充分體驗學習過程中的愉悅,激發學生的豐富想象,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
(2)在指導學生制作方法時采用讓學生欣賞范作、動手體驗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自己分析思考,獲得制作方法、了解所需的材料。
(3)多在隨堂教學時提供給學生,重在營造適合學生欣賞、討論、獲取知識。
(4)合理利用現代教學媒體補充教材。
(5)根據教材內容設置情景增強教材的趣味性。
(6)重視教師的示范。(教師的示范能清晰展示美術技法更能發揮教師的作用。)
2、評價建議
評價點:
(1) 能否用簡單的話語大膽的表達美術作品的形與色;
(2) 能否認識和使用常用色和點線面,是否了解基本美術語言的
表達方式和方法;
(3) 學生是否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在過程中是否嘗試各種技法;
(4) 學生的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是否得到提高;
(5) 是否有合作精神、能否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評價方法:(1)自評方法
(2)互評方法
(3)師評方法
(4)自評互評師評相結合方法
(5)作品展覽
3、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1)教學設備與器材;多媒體教學設備;
(2)校外資源;剪紙、編制、廢棄物再利用等;
(3)利用網絡信息化;資源共享;
(4)自然環境資源;自然風光寫生等等。
【初中美術說課稿最新】相關文章:
初中美術說課稿01-17
最新幼兒園美術說課稿04-03
初中美術說課稿 15篇02-17
初中美術說課稿15篇02-28
美術說課稿01-04
(優秀)美術說課稿07-25
中班美術說課稿01-05
美術優秀說課稿01-02
小學美術說課稿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