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哪吒鬧海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哪吒鬧海說課稿1
一、教材分析
這是一個家喻戶曉的神話故事,改編自古典小說《封神演義》“鬧”是故事的文眼和主線,先講鬧的原因——龍王父子稱霸其中,一方。再講鬧的經過——搖動龍宮、打死夜叉、降服三太子,最后講鬧的結果——人們過上了太平日子。表現了哪吒勇敢正義、除暴安良的英雄形象。故事情節生動有趣,遣詞用語活潑傳神。
“鬧海”作為課題的題眼,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暗含著教學的主線。細讀之,就是故事發展的邏輯性。哪吒為什么鬧海,這是起因。哪吒怎么鬧海,這是經過。哪吒讓老百姓過上了太平日子,這是結果。這篇課文和前面出現的《蒲公英》《三袋麥子》組合搭配,共同構成了一個故事專題。旨在引領學生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感受童話和神話故事中豐富的想象和鮮活的形象。
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是小學語文的中間學段,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學生已經形成了基本的識字寫字能力和初步的閱讀理解能力。但受到心智水平的制約,學生在讀書的時候,往往會在不經意間從文本表面滑過去。特別是對于課文中表情達意的關鍵詞句,還缺乏深刻細致的理解。這是對學生學習能力水平的分析。小學生思維活躍,想象豐富,特別喜歡讀故事,對新奇有趣的神話故事更是情有獨鐘。學生在二年級曾經學過《沉香救母》的故事,對神話這種文體比較熟悉。此外,學生看過《哪吒傳奇》的動畫片,已經對哪吒有了比較充分的感知,為學習課文做好認知鋪墊。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和年段目標的要求,以及文本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確定如下學習目標。
1.運用識字策略學會生字新詞,讀準多音字“混”、 “興”、 “稱”,、通過觀察字形和辨析字義識記“扔”、“即”等字,結合課文情境理解““稱霸一方、興風作浪”等詞語。
2.根據邏輯,抓住人物性格,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哪吒不畏強暴的精神,并能用朗讀表達情感。
3.展開合理想象,豐富文本語言,凸現人物形象,流暢、生動地復述故事。
4.課外閱讀神話故事,體味神話人物,感受傳統文化。
四、教法學法
我認為,教法和學法不是對立的,而是統一的。要以學法為中心,教法要服務于學法。本課教學,按照“以學生為主體,以朗讀為主線,以感悟為主旨”的設計理念,主要采取情境教學、讀中感悟、角色體驗等教學方法,使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情感和思維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培養語感,發展思維。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之上,以小組合作為主要方式,組織學生圍繞課文后面的問題進行討論、交流,將學生引向自主、探究性的學習之路,讓他們在愉快的氛圍中解決問題,發展能力。
因此,設計這些方法的出發點是學生,是學生的心智水平,落腳點還是學生,是學生素養的形成和發展。要讓學生在實踐運用的過程中,逐步習得和掌握這些方法。
五、教學過程
為了切實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豐富語言積累,提高閱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引導學生借助字、詞典,各種直觀材料和已有學習方法,通過“讀——議——讀——說”的方法全面理解課文。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前置性學習:
1.認真讀課文,學習生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并擴詞。
2.朗讀課文:
(1)給課文標好自然段;
(2)劃出生字在文中組成的詞語,查字典、詞典,弄清不理解字詞的意思;
(3)把課文讀正確,讀連貫。
3.對課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二)形象展示,問題引路
《封神演義》的故事家喻戶曉,哪吒的故事更是同學們喜聞樂道的。開課,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出示內容為“三頭六臂”的哪吒教學掛圖,問題引導:認識畫面上的人物嗎?想知道他的故事嗎?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走近哪吒,了解他的故事——《哪吒鬧海》。這樣通過直觀感性的材料,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而然地進入愉快的學習情境,為接下來的學習做好鋪墊。
(三)多層次、多形式朗讀,感悟交流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閱讀是語文學習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因此,引導學生多讀,在讀中獲得知識、獲得感悟、獲得快樂是十分重要的。
1.設疑促讀。
根據三年級學生的知識現狀,我在設計導入時,先讓學生暢談自己知道的關于“哪吒”的知識。這一過程,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在交流中初步認識哪吒。接著,我出示放大的課文插圖,引導學生根據剛才交流中獲得的知識來判斷插圖中誰是哪吒?你又是怎樣看出來的?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被激發,他們紛紛舉手搶著要答。“我一看就知道,圖上左邊那個小孩模樣,身上有兩件法寶的是哪吒,你看,他目光堅定,眼睛炯炯有神;而旁邊那個站在海里,手拿斧頭,長相丑陋,氣勢洶洶,咬牙切齒的肯定是書上寫的夜。”幾乎全班每一位學生都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那么,誰又能說得再具體點?把哪吒和夜*交戰時的情景像講故事一樣說出來。”面對我的發問,學生一時語塞,不知從何說起。看著他們期待的目光,我深知此時他們是多么希望老師能給他們以啟發和引導。于是,我告訴他們答案就在課文中。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引入課文,讀書的興趣被激發起來。我相信學生們將會以最佳的學習狀態去朗讀課文。
2.以讀感悟。
在學生初讀感知的基礎上,我緊緊抓住一個“鬧”字來引導學生朗讀感悟。先讓學生自由輕聲朗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想:哪吒為什么要鬧海?通過朗讀,學生體會到東海龍王父子的可惡,也體會到哪吒為民著想,敢于與邪惡作斗爭的精神。在此基礎上,我指名學生朗讀這一自然段,并適時在投影片上標示出重點詞;“稱霸一方”、“作惡多端”、“興風作浪”、“治一治”、“出一口氣”,要求學生邊讀邊感悟,引導學生可以用語氣,也可以用手勢來加強朗讀表現力,但一定要讓聽的人感受到龍王父子的“惡”和小哪吒的“勇”。通過朗讀,學生不難感悟出“鬧”的原因,最后讓學生歸納說說哪吒鬧海的原因,則是水到渠成。
通過朗讀,學生已經了解到了“鬧”的原因,于是,我又設置懸念;小哪吒又是怎樣鬧的呢?讓學生自由朗讀第二至四自然段,邊讀邊思考。老師不急于讓學生回答,而是放手讓學生充分自讀,圈畫出關鍵詞語,弄清各自然段主要寫什么?接著,讓學生進行小組交流、討論:小哪吒鬧了幾次?每次又是怎樣鬧的?然后,組織學生進行全班交流,并由學生自己評說。最后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對描寫哪吒機敏、果斷的一系列詞語要讀出氣勢來。這樣安排,不但訓練了學生口語交際,也加深了他們對課文的感悟。
最后一段,引導學生聯系課文體會“胡作非為”這個詞語的意思,指導學生反復朗讀、體會,弄清哪吒鬧海是為了懲治惡人,讓老百姓過上太平日子,進一步感悟哪吒敢于與邪惡勢力作斗爭的精神。
讀完課文,我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一段練習朗讀,再指名朗讀,同時讓其他學生仔細聽,找出他讀得好的地方表揚他,或者對不足的地方提出意見,并自己來示范,把它讀得更好。這樣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來,給其他學生起一個示范作用,促使他們深入地感悟,更好地朗讀。
3.賞讀積累
賞讀是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進一步感受課文語言的精準、優美,積累好詞佳句。我打算引導學生以多種形式讀:自由讀、齊讀、分角色讀等,細細來體味課文語言的優美。同時找出自己喜歡的詞句,抄一抄。使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培養良好的語感,發展閱讀能力,也豐富了語言積累。
(四)鞏固拓展,發展能力
學習語文是為了運用語言,在感悟原文語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積累語言,而復述是積累語言的有效方法。學完全文,指導學生按事情的發展順序說說哪吒是怎樣鬧海的。我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注意圈畫出關鍵詞語,并理清順序,弄清各段間的聯系;然后讓學生同桌練習復述,同時出示關鍵詞語,要求學生注意用上這些詞語,如:第二自然段中的“帶上……法寶”、“跳進大海”、“取下”、“擺”、“掀起”、“搖晃”等,第三、四自然段中的“舉起……便砍”、“機靈”、“一閃”、“一下”、“氣沖沖”、“舉槍便刺”等;最后指名在班中練習復述,要求學生復述得有條理,盡量運用書上的原句。力求做到“使其言若出吾之口,使其言若出吾之心”。
六、板書設計
為了概括課文內容,突出重點,集中學生注意力,整個板書設計力求簡潔明了,能加深學生印象。另外,為了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顯現學生個性化的思維,所以板書設計也要靈活多樣,要依據學生提出的問題和給出的答案來完善板書設計。
哪吒鬧海說課稿2
一、教材分析
《哪吒鬧海》是九年義務教育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第五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是一則神話故事,講了小哪吒為民著想,不畏強權,大鬧東海,制服龍王父子,使人們又過上安定生活的故事。全文共5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是故事的開端,講東海龍王父子稱霸一方,害得人們不敢下海捕魚,哪吒決心治一治他們。第二至四自然段是故事的發展,講哪吒大鬧東海,打死了夜叉,制服了龍王三太子。第五自然段是故事的結局,講哪吒制服了龍王父子,人們又過上了太平的生活。
雖然在這則故事中,小哪吒要去對付稱霸一方的東海龍王父子不是件容易的事,但課文寫得舉重若輕,寓幽默、諷刺于敘述之中,從而產生了輕松、愉悅的效果。而課文采用的是小學生們喜愛的動畫人物,這樣學生就更有興致更能深入地學習理解課文。
二、整體設計
1、營造輕松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堂上,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課堂上敢讀、敢說、敢問,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變呆板為生動,變被對為主動,真正讓學生去做學習的主人。
2、抓住關鍵詞語,讀中領悟感受
課堂上,要做到人人都發言不太可能,但可以做到人人都參與。把時間交給學生,“讀”就是一個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而抓住關鍵詞語,學生就能更好地深入領悟課文內容。在讀第一自然段時,指導學生抓住“稱霸一方”、“興風作浪”等詞語,體會龍王父子的可惡,抓住“治一治”、“出一口氣”等詞語體會哪吒為民著想,敢與邪惡作斗爭的精神。讀第三自然段時,指導學生抓住描寫哪吒動作的詞語,體會哪吒的機敏和勇敢。
3、以讀帶說,延伸創新
在讀通讀懂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復述課文或故事片段,這樣既能使學生深刻把握課文內容,又能鍛煉學生的口頭組織表達能力。
三、教學要求
1、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9個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過程與方法:
(1)練習按事情發展順序講述哪吒鬧海的經過。
(2)聯系生活經驗理解詞語。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感受并學習哪吒為民著想、不畏強權、敢斗邪惡的精神。
2、教學重難點
(1)能按事情發展順序講述哪吒鬧海的經過
(2)感受并學習哪吒為民著想、不畏強權、敢斗邪惡的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你們一定喜歡看動畫片吧?說說你最喜歡哪個人物,為什么?(指名說喜歡哪個人物,為什么?)2.看來你們了解的可真不少,今天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一個動畫人物,老師寫下他的名字,誰來讀一讀,你們認識嗎?糾正字音,大聲叫出他的名字(師板書:哪吒)。
3.誰能講講哪吒的故事?(指名說)
4.說得真好,你們看,小哪吒多神氣!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小哪吒大鬧東海的故事。
5.板書課題《哪吒鬧海》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準讀順。
1、我們在課前已經預習了課文,檢查字音
(1)、出示課文中的生字指名讀,讀不準的出示拼音(強調"混、晃、叉、即、扔、縱"的讀音),開火車領讀。
(2)、出示新詞開火車讀,強調"胡作非為、興風作浪"的讀音。
(3)、出示長句子,練讀。
(4)哪些生字你覺得較難寫呢?講解生字。生練寫。
3、同學們的課文讀得怎樣了呢?指名分段讀課文,正音。
三、再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了解哪吒鬧海的過程。
1、師:這是一篇神話故事,它是按事情的發展順序講了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現在請按大屏幕上的提示試著把課文分成三部分。(幻燈片5)2、匯報交流,理清脈絡。
(一)、哪吒為什么鬧海
1、哪一自然段講了哪吒鬧海的原因?(第一自然段)2、誰能用"因為----所以----"的句型說一說哪吒鬧海的原因?
3、理解重點詞:稱霸一方、興風作浪。
東海龍王父子經常稱霸一方,興風作浪,他們做了哪些壞事?(生想象說話)4、你覺得龍王父子怎樣?你讀到這是怎樣的心情?該怎樣讀這一句?
5、所以哪吒決定治一治他們,為百姓出口氣。你覺得小哪吒這個想法說明什么?
6、讀出哪吒的決心。
(二)、哪吒鬧海的經過
1、同學們,課文的.哪些段落寫了哪吒鬧海的經過呢?(指名答)現在請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段讀一讀,并試著加一個小標題,和小組內的伙伴交換意見。
2、生合作讀書,師巡視。
3、指名說自己喜歡的段落并加小標題。(補充板書:大鬧水晶宮、打死夜叉、大敗三太子)
(三)、哪吒鬧海的結果
1、師:經過哪吒正義的一"鬧",從此,東海龍王再也……(引讀最后一段)2、理解胡作非為。(生想象,說東海龍王再也不敢做什么了?)3、小結: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寫了鬧海的結果,這樣我們就清楚、完整地了解了整個故事的內容,同學們也要學會按事情的發展順序來寫一件事情。
四、精讀課文第一小節
1、哪吒為什么要鬧東海呢?你能從課文里找到答案嗎?(因為東海龍王父子稱霸一方,經常興風作浪,害得人們不敢下海捕魚。所以哪吒決心治一治他們,為老百姓出一口氣)齊讀第一小節(多媒體出示)2、老師還聽到了兩個詞用得特別恰當,一個是"稱霸一方"(字體變色,齊說),另一個是"興風作浪"(變色,齊說)。
3、讀到"興風作浪"這個詞語,你眼前仿佛看到怎樣一幅畫面?能用這樣的句式來說說嗎?選擇其中的一句就好。(龍王有呼風喚雨的法力,當海邊人們出海捕魚的時候,他就刮大風,下大雨,有時一個浪頭還會把人們的漁船淹沒掉)我們讀書的時候就要讀出畫面來,這樣就能把靜止的文字讀活。
4、龍王父子興風作浪,經常胡作非為,欺壓老百姓,老百姓是人見人怕,他們簡直就是這個地方的霸王,這就叫——"稱霸一方"(齊說)7、所以害得人們——引讀:不敢下海捕魚 9、可恨嗎?讓我們用朗讀表現這對可惡的龍王父子。
正因為這樣,哪吒決定————引讀第二句"治一治他們,為老百姓出一口氣。"三、精讀二、三、四小節感受哪吒的英勇
哪吒鬧海說課稿3
各位領導,大家上午好!我說課的題目是九年義務教育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第五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神話故事《哪吒鬧海》。之所以選擇這篇課文,主要是為了拓寬學生的閱讀領域,聾校傳統的題材沒有神話故事,而在我們開展的晨誦午讀中,我發現孩子們十分喜歡閱讀這類故事。《哪吒鬧海》講了小哪吒為民著想,不畏強*,大鬧東海,制服龍王父子,使人們又過上安定生活的故事。全文共五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是故事的開端,講東海龍王父子稱霸一方,害得人們不敢下海捕魚,哪吒決心治一治他們。第二至四自然段是故事的發展,講哪吒三次鬧海,掀起巨浪、打死夜叉、把三太子打得現出原形。第五自然段是故事的結局,講哪吒制服了龍王父子,人們又過上了太平的生活。
我們準備安排四課時學完。今天說課的內容是第三課時。
本課的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哪吒的本領高強,了解神話故事的神奇之處,體會哪咤為民著想、敢斗邪惡的精神。
3、指導學生生動地復述故事。
雖然哪吒這個小英雄的形象在學生心中早已扎下了根,因為無論是動畫片還是連續劇,小朋友都很熟悉。但由于這些聽力有著不同程度損傷的孩子語言的貧乏,如何引導他們把故事講清楚、講生動是這堂課的教學難點。
教學過程:
一、學程導航,自主學習。
為了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我在本次教學時將會采用學程導航的范式進行教學,堅持先學后教,以學定教,同時又結合特殊教育學校自身的特點,先扶后放,扶放結合。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環節:一是自主學習,即學生根據“學習單”上的教學內容進行自學;二是小組合作探究,即小組合作解決自學中沒能弄懂的問題;三是展示交流,展示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效及存在的問題。
二、強調朗讀,發展語言。
我班是語言康復訓練實驗班,有香港英華漁人協會贊助的無線調頻助聽設備,每個孩子都配有助聽器。經過長期的訓練,有4名學生具備了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在整個教學中我堅持個別化教學的原則,讓口語能力好的`同學通過朗讀訓練、情境演練、復述故事等方式,進一步提高口語表達能力,讓其余同學借助手語、口型、表演等方式理解課文內容。
三、緊扣關鍵,理解課文。
在設計整個教學中,我緊扣《哪吒鬧海》的 “鬧”字,在學生理解哪吒為什么鬧的基礎上理解怎樣鬧和鬧的結果。我采用學習單導學的方式,出示學習單,放手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第二至第四自然段,邊讀邊思考小哪吒鬧了幾次?每次又是怎樣鬧的?接著讓學生進行小組交流、討論,最后全班交流。在整體感知了哪吒鬧海的過程后再進行精讀,緊抓重點詞句,反復品讀,注重朗讀與想象的結合,體會哪吒的本領高強和神話故事的神奇。在哪吒一鬧東海掀起巨浪的時候,我主要抓住“滔天巨浪”,通過觀看直觀的畫面,來感受一擺掀起滔天巨浪的威力和哪吒的本領高強。哪吒二鬧東海打死夜叉,我通過“機靈”一詞開展教學,先讓學生找找描寫哪吒動作的詞,通過朗讀、演示,還文本形象,還文本以畫面,再通過找出文中神奇的句子,讓學生感受小哪吒的機靈、乾坤圈的神奇。哪吒三鬧東海使三太子現原形,在前一自然段抓住關鍵字詞讀活文字的基礎上,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朗讀,在朗讀中感悟。再通過龍王的“嗷嗷直叫”,三太子的“氣沖沖”來反襯哪吒的勇敢,本領大,并滲透聯系上下文理解課文的學習方法,讓學生領悟混天綾的神奇。之后讓學生欣賞三太子現原形動畫片段,給學生和文本之間架起一個平臺,指導學生進行適當創造和想象,借助圖片,讓學生進行復述故事。理解鬧海結果讓學生齊讀第五自然段,體會哪吒鬧海是為民著想,讓老百姓過上太平日子,進一步感悟哪吒敢于與邪惡勢力作斗爭的精神。從哪吒的一擺、一扔、一抖體會神話故事的神奇和哪吒的勇敢及本領之大。最后通過夸一夸哪吒和唱一唱《少年英雄小哪吒》培養學生學習哪咤機靈、勇敢的品質。
哪吒鬧海說課稿4
《哪吒鬧海》是蘇教版小語第五冊的一篇神話故事,寫的是小哪吒不畏強暴,大鬧東海,制服龍王,使人們又過上太平日子的事。課文重點是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復述課文。因此,教學這篇課文,我采用了以指導朗讀、復述為訓練主線的教學方法,下面具體說說我的做法。
一、以讀感悟。
在學生初讀感知的基礎上,我緊緊抓住一個“鬧”字來引導學生朗讀感悟。先讓學生自由輕聲朗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想:哪吒為什么要鬧海?通過朗讀,學生體會到東海龍王父子的可惡,也體會到哪吒為民著想,敢于與邪惡作斗爭的精神。在此基礎上,我指名學生朗讀這一自然段,并適時在投影片上標示出重點詞;“稱霸一方”、“作惡多端”、“興風作浪”、“治一治”、“出一口氣”,要求學生邊讀邊感悟,引導學生可以用語氣,也可以用手勢來加強朗讀表現力,但一定要讓聽的人感受到龍王父子的“惡”和小哪吒的“勇”。通過朗讀,學生不難感悟出“鬧”的原因,最后讓學生歸納說說哪吒鬧海的原因,則是水到渠成。
通過朗讀,學生已經了解到了“鬧”的原因,于是,我又設置懸念;小哪吒又是怎樣鬧的呢?讓學生自由朗讀第二至四自然段,邊讀邊思考。老師不急于讓學生回答,而是放手讓學生充分自讀,圈畫出關鍵詞語,弄清各自然段主要寫什么?。接著,讓學生進行小組交流、討論:小哪吒鬧了幾次?每次又是怎樣鬧的?然后,組織學生進行全班交流,并由學生自己評說。最后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對描寫哪吒機敏、果斷的一系列詞語要讀出氣勢來。這樣安排,不但訓練了學生口語交際,也加深了他們對課文的感悟。
最后一段,引導學生聯系課文體會“胡作非為”這個詞語的意思,指導學生反復朗讀、體會,弄清哪吒鬧海是為了懲治惡人,讓老百姓過上太平日子,進一步感悟哪吒敢于與邪惡勢力作斗爭的精神。
二、述中積累。
學習語文是為了運用語言,在感悟原文語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積累語言,而復述是積累語言的有效方法。學完全文,指導學生按事情的.發展順序說說哪吒是怎樣鬧海的。我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注意圈畫出關鍵詞語,并理清順序,弄清各段間的聯系;然后讓學生同桌練習復述,同時出示關鍵詞語,要求學生注意用上這些詞語,如:第二自然段中的“帶上……法寶”、“跳進大海”、“取下”、“擺”、“掀起”、“搖晃”等,第三、四自然段中的“舉起……便砍”、“機靈”、“一閃”、“一下”、“氣沖沖”、“舉槍便刺”等;最后指名在班中練習復述,要求學生復述得有條理,盡量運用書上的原句。力求做到“使其言若出吾之口,使其言若出吾之心”。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有意識地積累,全面內化課文中規范語言,從而達到“讀得進,記得住,用得出”的要求
哪吒鬧海說課稿5
一、簡析教材
《哪吒鬧海》是九年義務教育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第五冊第三單元第10課的一篇神話故事。講了小哪吒為民著想,不畏強暴,大鬧東海,制服龍王父子,使人民又過上安定生活的故事。課文情節生動有趣、語言清新活潑。本單元的三篇課文全是童話類故事。《哪吒鬧海》可以定位在一個依托古典、家喻戶曉的神話故事。故事類文章需要學生習得書面語的調子、語脈、成文規律,利用重點詞句對篇章的一個建構,也就是講故事。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第二課時。
二、概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對三年級的閱讀要求和對教材的深入鉆研,教學中不僅要體現孩子們學習方法的積淀,還要落實學生對文本語言吸納、反芻和運用的全過程。我對本課的教學進行了如下的目標定位: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體會重點詞語的過程中體驗哪吒正義凜然、不畏強暴、勇戰邪惡的精神風貌。
3、學會借助重點詞語搭建的骨架把故事講清楚、講生動,激發課外閱讀的欲望。
其中,教學重難點是:如何引導學生把故事講清楚,講生動。
三、闡述教法
為了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根據教學目標的需要,我在本次教學時將會采用到以下教法:課前,我讓學生多渠道多途徑搜集有關哪吒的資料進行閱讀了解——信息收集法。導入時,我借用課文中的插圖進行設疑,激發學生讀書興趣——圖示法
讓學生走進課文通過角色扮演、換位思考感受、為動畫片配音,與文本展開零距離的對話,實現“三維一體”的教學——角色置換法
本課最突現的教法,是面對教學難點時,我選擇多次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個體感悟的基礎上,在不斷地合作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實現優質資源的共享,這就是貫串整個教學的——合作探究法
四、指導學法
新課程尤其倡導要培養學生的個人意識和團體協作能力,在多維互動的合作學習中實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五、概說教學過程
“任何精彩的語文課都不是完全在課前設計出來的,而是在師生、生生互動中,從心與心的縫隙中,從思與思的搏動中,從情與情的觸摸中生長出來的。”在設計整個教學中,我緊扣《哪吒鬧海》的“鬧”字,以為什么鬧,怎樣鬧,鬧的結果為講故事的三條主線索,引導學生如何體會學習合作,參與合作,加強合作,在此過程中提高自己的閱讀探究能力。本課時我安排了如下幾步:
1設疑入讀,引入合作
我在設計導入時,先讓學生暢談自己知道的關于“哪吒”的知識;接著出示插圖,“插圖中誰是哪吒?你又是怎樣看出來的?”
交流收集的資料可以幫助學生儲備知識,而圖示法引導學生根據剛才交流中獲得的角色特征來判斷角色,從而能調動起學生積極的學習興趣,更能促進后面的文字領悟,把閱讀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2以讀促悟,體會、參與合作
“一人計短眾人計長”。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只靠個人的力量難以解決難題或者只能片面的解決、理解、認識問題,因此在不能獨立地解決問題時,應懂得與他人合作,交流共同解決問題。
①為什么鬧海?
在指導學生學習“哪吒為什么鬧海”的部分時,我直接提出:“你有什么好辦法把這部分講得有聲有色嗎?在學習小組中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學習小組根據老師的問題展開討論,并把小組意見整理匯報。各學習小組討論得出的建議,不一定全面,此時由老師整合各學習小組的建議,得出較全面的方法:1、熟讀(段落);2、勾畫(關鍵詞語);3、再讀(體會角色);4、演讀(邊讀邊配動作)
“好,咱們就用這樣的方法小組合作學習這部分”,學習后,請一個小組按照這樣的順序進行展示,
小組合作的過程一目了然,這一部分進行得扎實,讓全班學生接下來如何進行有效地小組學習,有了更充分的認識。
合作學習,不引導學習方法,學習就會在一張張嘰嘰喳喳小嘴的廢話中耗掉學習時間,學習行為和方式并沒有得到實質的轉變,到頭來仍然是幾個優秀學生在發言,而其他學生并沒有參與體驗學習的過程。小組學習就失去了重全員參與,重情感體驗,重人文關懷與合作的真正意義。老師對學生的合作學習進行整合,充分地發揮了的“引”的作用,學生潛移默化地學習到如何掌握故事文脈,和講故事的簡單方法。
②怎樣鬧海?
在閱讀教學中,我們尊重學生閱讀的個性化發展和求知方向,但絕并不能一開始就讓學生自主選擇某個片斷,而是先讓每個學生對課文中的整體性要有清楚的認知。
于是,設置懸念:小哪吒又是怎樣鬧的呢?讓全班自由朗讀相關段落,邊讀邊思考,這一環節不可缺少。此時,我又提出“哪吒哪次鬧海讓你印象最深?用講鬧海原因的方法分組合作學習?”
老師給足了學生施展的時間和空間,在此過程中,老師要主動參與到各組,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效果,并相應地提出指導。每個小組中的個體都有差異,小組合作學習,通過學生之間的互相啟發、幫助和學習,就能相對地平衡這種差異,提高閱讀能力,從而讓每一個學生都獲得成功的喜悅。
在匯報交流時,請讓三個小組選出的`的同學講一講鬧海的故事片斷。聽后評一評,談一談對角色的認識,從而提煉出哪吒正義凜然、不畏強暴、勇戰邪惡的精神。
③在合作學習了鬧海的過程后,全班齊讀鬧海的結果,體會哪吒鬧海是為了懲治惡人,讓老百姓過上太平日子,進一步感悟哪吒敢于與邪惡勢力作斗爭的精神。
3以悟促演,加強合作
此時的學生已學會利用熟讀——勾畫——再讀——演讀來構建故事片斷,根據學生的學情,考慮到學生在合作探究的學習環節中,有讀有畫有說;在匯報環節中,有聽有評有想,學生對每個片斷又有了新的知識,所以我再次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正義戰勝了邪惡,我們真為哪吒高興!瞧,哪吒已經在動畫片里鬧海呢!你想講哪一回合的交戰呢?”讓學生再次分組合作,邊看無聲動畫,邊說邊配上動作,相互提建議。
為了幫助學生拔高講故事的能力,我運用多媒體應用給學生和文本之間架起一個平臺,為動畫片配音,進行合作去理解,去體驗、去感受,從而實現了課堂對學生的回歸。
此時,班上的氣氛最為活躍,聽著別組的同學極感染力的配音,看著他們極具表現力的動作,其它同學躍躍欲試,課堂上學生們演讀得熱火朝天,此刻,全班五十多個小哪吒用聲音和動作傳遞著正義凜然、不畏強暴、勇戰邪惡的精神風貌。
說課反思:
皮亞杰說過: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如果不具有自己的真實活動,教育就不會成功。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學生由學習體會合作——參與合作——加強合作不斷地合作,不斷地進出角色,在學著講故事的同時,領悟到語言的豐富內涵,強化了情感體驗,加深了人物心理和形象的認識,學生的閱讀探究能力層層拔高。通過對這篇課文的教學設計,我頗有感觸。
首先,教學應以讀促悟。讀書是課堂的主旋律,課堂上最美的聲音就是學生的讀書聲,尤其是抓住重點句段反復研讀,學生讀得字字響亮,讀得入情入境。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當學生讀得不到位時,教師耐心引導,循循善誘;當學生讀得精彩時,教師不吝溢美之詞給予鼓勵,極大地調動了學生讀書的積極性。讓學生用自己的讀書聲生動地詮釋自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這真正實現了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回歸了學生“學習主人”的地位。
其次,積累語言。學習語文是為了運用語言,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積累語言,讓學生自由的朗讀課文,圈劃出關鍵詞語,注意到課文用詞的準確性。強調這些詞語也是為了方便學生更好的記憶課文內容,在講述“哪吒腦海”的故事時能盡量運用書上的原句。
最后,課堂教學時抓住了記敘文題材的特點,根據課題提綱提出了三個問題:哪吒為什么腦海?哪吒是怎樣腦海的?哪吒鬧海的結果怎樣?僅僅三個問題便抓住了文章的核心,可以說找到了一條突破教學重難點的捷徑,更為三年級學生寫作記敘文提供了方法。
哪吒鬧海說課稿6
一、教材分析
《哪吒鬧海》是九年義務教育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第五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是一則神話故事,講了小哪吒為民著想,不畏強暴,大鬧東海,制服龍王父子,使人們又過上安定生活的故事。全文共5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是故事的開端,講東海龍王父子稱霸一方,害得人們不敢下海捕魚,哪吒決心治一治他們。第二至四自然段是故事的發展,講哪吒大鬧東海,打死了夜叉,制服了龍王三太子。第五自然段是故事的結局,講哪吒制服了龍王父子,人們又過上了太平的生活。
雖然在這則故事中,小哪吒要去對付稱霸一方的東海龍王父子不是件容易的事,但課文寫得舉重若輕,寓幽默、諷刺于敘述之中,從而產生了輕松、愉悅的效果。而課文采用的是小學生們喜愛的動畫人物,這樣學生就更有興致更能深入地學習理解課文。
二、整體設計
1、營造輕松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堂上,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課堂上敢讀、敢說、敢問,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變呆板為生動,變被對為主動,真正讓學生去做學習的主人。
2、抓住關鍵詞語,讀中領悟感受
課堂上,要做到人人都發言不太可能,但可以做到人人都參與。把時間交給學生,“讀”就是一個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而抓住關鍵詞語,學生就能更好地深入領悟課文內容。在讀第一自然段時,指導學生抓住“稱霸一方”、“興風作浪”等詞語,體會龍王父子的可惡,抓住“治一治”、“出一口氣”等詞語體會哪吒為民著想,敢與邪惡作斗爭的.精神。讀第三自然段時,指導學生抓住描寫哪吒動作的詞語,體會哪吒的機敏和勇敢。
3.以讀帶說,延伸創新
在讀通讀懂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復述課文或故事片段,這樣既能使學生深刻把握課文內容,又能鍛煉學生的口頭組織表達能力。
三.教學要求
1.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9個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過程與方法:
(1)練習按事情發展順序講述哪吒鬧海的經過。
(2)聯系生活經驗理解詞語。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感受并學習哪吒為民著想、不畏強暴、敢斗邪惡的精神。
2.教學重難點
(1)能按事情發展順序講述哪吒鬧海的經過
(2)感受并學習哪吒為民著想、不畏強暴、敢斗邪惡的精神
3.課前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從農村遠程教育資源中摘取)
學生:搜集有關哪吒的傳說故事。
4.教學安排
本課用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學習生字、新詞,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四.教學設計
如果說鉆研教材,研究教法與學法是搞好教學的前提和基礎的話,那么合理安排教學程序,則是教學成功的關鍵一環。為了讓學生學有所獲,本課時我安排了如下幾步:
1.復習導入,了解故事開端
(1)大屏幕出示詞語:稱霸一方,東海龍王父子,興風作浪,胡作非為,哪吒,老百姓。
請同學們選用這些短語說一兩句話。
(2)根據學生中回答概括,齊讀大屏幕出示的這段話:東海龍王父子稱霸一方,經常興風作浪,害得人們不敢下海捕魚,哪吒決心治一治他們,為老百姓出一口氣。
(3)指導朗讀:是啊,龍王父子這么可惡,小哪吒為民除害的決心又那么大,你能把這段話讀好嗎?
(4)指名朗讀,師生共同評價。
(設計意圖:本環節我以詞帶句,以句帶段,從而自然地將學生帶入本文中。而以讀為本,以讀促思,更能使學生有所感悟和思考,獲得思想啟迪。)
(5)這就是哪吒鬧海的原因,我們一起來看看東海龍王父子興風作浪的樣子。
多媒體播放東海龍王父子刮狂風、降暴雨、淹沒莊稼、村莊等情景,讓學生在生動的畫面中體會.
(6)小結:可惡的東海龍王父子害得人們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小哪吒才下決心為老百姓出氣。齊讀第一自然段。
(7)過渡:我們就跟著小哪吒到東海去鬧一鬧,怎么樣?
2.精讀領悟,了解故事的發展
(1)精讀第2自然段
①多媒體演示哪吒鬧海那一段情景,學生欣賞。
②你看到了什么?用自己的話說說看到的情景。
③我們來看看書上是怎樣寫的?大屏幕出示課文第2自然段的內容。
(設計意圖:直觀,形象,生動的動畫畫面最容易被小學生接受,從而能調動起學生積極的學習興趣,而先前的直觀感受,更能促進后面的文字領悟,使教師摒棄了繁瑣的分析,抽象的說教,把閱讀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
④輕聲讀一讀,畫出能表示哪吒動作的詞。
根據學生的回答,大屏幕上點擊跳動相關的詞語:跳進、取下、一擺、掀起。
⑥引導學生扣住這些關鍵詞,再次理解課題中的“鬧”。
⑦指導朗讀第2自然段。
(設計意圖:關鍵詞語能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而教師的“一扶一放”更能讓學生對文本有了自己獨特的感受和體驗。)
(2)精讀第3、4自然段
過渡:哪吒狂搖水晶宮后發生什么事呢,咱們接著來學課文第3、4自然段
①自由練習讀3、4兩個自然段,思考:哪吒打了幾次?分別是和誰交戰的?結果怎樣?
②讀后指名回答
③指導細節閱讀
你覺得哪一回合的交戰更精彩呢?練習抓住課文用自己的話講故事,練好了請你為老師的動畫片配音。
④分組合作,挑選自己感興趣的段落在小組練習講故事,輪渡講,最后推出一位同學上臺講。
⑤根據學生的選擇,多媒體演示哪吒打夜叉,斗三太子的動畫場面,分別指名配音,并及時指導復述。
⑥多媒體演示狂搖水晶宮,輕松殺夜叉,制服三太子的動畫片段,指導學生理清哪吒鬧海的故事經過,并進行復述。
(設計意圖:本環節以讀帶說,以說促悟。多媒體的應用給學生和文本之間架起一個平臺,讓學生獨自或合作去理解,去體驗、去感受,從而實現了課堂對學生的回歸。)
3、了解故事的結果,拓展延伸
(1)哪吒鬧海的結果怎么樣?
(2)齊讀第5自然段
(3)創設情境,拓展對話:過上太平日子的老百姓會對哪吒說些什么?
(設計意圖;《課程標準》指出:要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這一環節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口頭組織表達能力,更能拓寬學生想象思維空間)
(4)個性化練習
讀了這篇課文,你們喜歡哪吒嗎?喜歡看書的同學讀讀你們搜集的哪吒故事吧;喜歡畫畫的同學,用你們的筆把哪吒鬧海的過程展示出來吧;喜歡音樂的同學,咱們一起來學唱這首歌吧。(多媒體播放歌曲)
(設計意圖: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的興趣、特長選擇自己喜歡的練習方式,從而能促進學生個性化的發展。)
板書設計:
【哪吒鬧海說課稿】相關文章:
《哪吒鬧海》說課稿01-07
哪吒鬧海作文12-11
關于哪吒鬧海的作文08-08
哪吒鬧海的故事(通用10篇)05-18
說課稿06-09
說課稿范文說課稿 范文10-04
籃球說課稿08-22
嫦娥說課稿11-04
燕子的說課稿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