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編寫說課稿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說課稿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歸去來兮辭并序》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說教材
《歸去來兮辭》出自山東人民出版社高中語文必修一第三單元,本單元主題為"走進自然",通過觀照自然,體味作者浸入自然中的生命見解和藝術個性,提升自己對自然的感受力和欣賞力。《歸去來兮辭》是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的作品,以抒情立志為宗,表達了作者歸于自然的田園之樂和灑脫不羈的情懷。
二、說學情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知識結構,是教師授課的依據和出發點。在初中時期學生就接觸過陶淵明,了解了有關其政治理想和精神追求,因此在理解本篇文章主旨上并不費力,但由于本文中有很多的文言知識,相比來說學生較為難懂,需要老師引導。
三、說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根據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我確立了如下教學目標:
1、疏通文句,掌握本文重要的文言知識。
2、能夠流利的誦讀課文,了解作者辭官的原因。
3、體會作者熱愛田園生活的積極精神,學習其高潔的理想志趣和堅定的人生追求。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本文重要的文言知識,了解作者辭官的原因。
難點:體會作者熱愛田園生活的積極精神,學習其高潔的理想志趣和堅定的人生追求。
四、說教法學法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只有傳授給學生有效的鑒賞方法,學生才會舉一反三,逐步提高閱讀和鑒賞能力。所以本節課我將采用以下教學方法來完成課堂教學任務。
講解法、問答法、討論法。
五、說教學過程
圍繞教學目標,我本節課主要進行以下幾個環節。
(一)導入新課
我將采用溫故知新的導入,先請學生回憶有關陶淵明的相關內容,從而順利引出我的新課《歸去來兮辭》。這樣導入,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將學生帶入課堂。
(二)整體感知
課標指出: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針對不同的閱讀材料,靈活運用精讀、略讀、瀏覽、速讀等閱讀方法,提高閱讀效率。在此環節,我主要采用朗讀法。
首先,請學生自由朗讀課文,之后教師范讀,引導學生圈畫出重點實詞和虛詞,并讓他們匯報對這些實詞虛詞的預習情況。掃清了字詞的障礙后,有利于對整篇文章的把握。
然后,請學生嘗試概括大意,了解文本。
其次,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的意義或用法,注重在閱讀實踐中舉一反三。
(三)深入研讀
語文教學中要求把課堂還給學生,在此環節,作為組織者和引導者,我將設置幾個問題請同學們思考:
首先,同桌為單位,合作閱讀,找出作者歸隱的原因。
然后,根據學生的分享,歸納出作者歸隱的主要原因。
這樣做的目的是有利于深挖文章主旨,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
接著,再請學生針對主要原因進行賞析,同時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派小組代表發言。通過小組討論合作探索的學習方式,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又能水到渠成地突破重點。
最后,讓學生總結這首辭中作者表達的情感:表達了作者不與黑暗社會同流合污,向往田園生活的隱士情懷,也抒發了他為追求高尚的人生理想,堅定自己高潔的人生追求。
(四)拓展延伸
在拓展延伸環節,學生思考古今中外還有哪些人也有這樣的理想追求、高潔品質。通過拓展對比分析,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對高尚的精神情操和人生追求的熏陶,實現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五)小結作業
采用學生總結的方式進行鞏固,再次體會文章的內涵。作業則是請學生寫一篇讀后感。旨在鞏固課堂所學和培養學生寫作的興趣。
六、板書設計
我的教學板書是這樣的:清晰直觀,能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把握這節課的主要內容。
以上就是我今天說課的全部內容,謝謝各位評委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