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么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氧氣的性質》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開場白:各位評委好,我是XX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題目是《氧氣的性質》,下面開始我的說課,根據新課標理論我將以教什么,怎樣教,為什么這樣教為設計思路,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等幾個方面進行說明,首先說一下我對教材的認識。
一、教材分析
《氧氣》魯教版五四制教材八年級全一冊第三單元《物質構成的奧秘》的第二節。本節內容包含了氧氣的制備、氧氣的性質、化學概念(氧化反應、氧化物、緩慢氧化)。本課時主要介紹氧氣的性質(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氧化反應和氧化物的概念。
《氧氣》安排在《空氣的成分》之后,保持了知識的結構性與教材內容的系統性。教材知識層層深入,符合初中生從感性到理性的認知規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的能力,讓學生在動手與動腦的過程中體驗化學學習的樂趣。
過渡:這是對教材的認識,下面說一下本班學生的情況。
二、學情分析
氧氣是學生比較熟悉的一種氣體,但對它的性質并未做過系統的研究。氧化物在日常生活中見得也挺多,但其概念對初中生而言卻比較陌生。初中生正處于從感性到理性的認知過渡階段。本課題又是學生第一次系統地學習物質,所以引導學生逐步學會認識物質的一般方法有點復雜度。
過渡:結合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氧氣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2)能描述氧氣與木炭、鐵、蠟燭反應的實驗現象,會寫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3)理解氧化物和氧化反應的概念。
【過程與方法】
通過氧氣性質的探究,獲得研究物質的一般認識和方法,學會對實驗現象進行觀察、描述、分析,提高觀察和分析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養成實事求是,尊重科學,尊重事物發展規律的科學態度;
(2)增強學習化學的興趣,并愿意進一步了解生活中的化學物質。
過渡:下面我再說一下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氧氣的化學反應現象和性質。
【難點】培養探究時觀察、思考、動手實驗的能力。
過渡:下面談一下我的教學方法。
五、教學方法
基于教材,在教學中我采用啟發引導,學生交流討論、科學實驗探究法的方法,同時配合多媒體展示進行。
過渡:下面說一下本節課的教學過程的設計。這節課我準備分為四個環節進行,導入新課,新課教學,鞏固提高,小結作業。下面我詳細介紹我的教學過程。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一個良好的導入可以很好的促使學生情緒高漲,提升教師的講課效果,保證整堂課教學的成功。為了更好的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來,使學生更快的進入到學習的狀態。我采用了如下的導入方法:
通過聯系生活設置問題“電視劇中有人昏迷不醒,他人進行搶救的最直接方式是什么呢?”通過這一環節的設置學生就會回答采用人工呼吸進行輸氧的形式。接著我會提出問題“那么氧氣具體有哪些性質呢”,引出本節課的課題氧氣的性質。
(二)新課教學
1.氧氣的物理性質
在這一部分的知識中我采取讓學生進行直觀觀察的方法,展示一瓶剛制備好的氧氣,要求學生觀察顏色、狀態,并聞其氣味,然后引出魚能在水里生存,是因為水中溶有氧氣的例子。接著我和學生共同總結出氧氣的物理性質。
我這樣設計這一部分的教學,是想以直觀展示的方法以及與生活實際的聯系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總結出氧氣的物理性質。
2.氧氣的化學性質
學生認識到氧氣的物理性質后,我會設問“那么氧氣有哪些化學性質呢?”,進而引出下面的學習內容。接著我設置了課堂活動,采用了隨堂實驗和演示實驗的形式,來學習氧氣的化學性質。
實驗1是木炭在空氣和氧氣燃燒的學生分組實驗,實驗2鐵絲在空氣燃燒的教師演示實驗,實驗3是蠟燭在空氣和氧氣燃燒的學生分組實驗。請學生根據實驗觀察,記錄實驗現象。在學生記錄好實驗現象,并感知到氧氣具有助燃性基礎上,我對整個實驗過程進行簡單講解,并寫出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接著設置小組討論的學生活動,討論教材“交流共享”中的問題,聯系生活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并提高生活中的安全意識。最后通過讓學生觀察化學反應表示式及氧化物的化學式,講解氧化反應及氧化物的概念。
我這樣設計這一部分的教學,是因為化學課堂要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啟發下進行觀察、分析、比較、概括,從而發現和形成認識,明確氧氣的化學性質。
(三)鞏固提升
臨近課程結束的時候,我會通過多媒體展示2道題目,1道是寫出紅磷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反應的化學表示式。另1道是判斷二氧化錳(MnO2)、過氧化氫(H2O2)、氯酸鉀(KClO3)是否為氧化物。通過這樣的方式針對本節課重難點的知識進行鞏固,還可以檢查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掌握程度。
(四)小結作業
最后我會針對本節課布置作業:課下查閱資料探究氧氣在生活生產中有哪些用途,這些用途分別利用了哪種性質?下次課一起進行交流總結。這一作業的設置是請學生認識到化學與生產生活之間的聯系,也是符合“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和將要經歷的社會生活實際出發,幫助學生認識化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這一課程理念的。
七、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本著簡潔、直觀、內容條理清晰的原則進行設計。以下就是我的板書
從我的板書設計上就可以看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主要是氧氣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我采用了提綱式的板書,按順序歸納出要點,提綱挈領地反映在板書里,便于學生抓住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