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么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英語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英語說課稿1
一、說教材
1、教材來源:此活動選材來源于生活。我們都知道,水果是幼兒比較熟悉的。在秋天這個豐收的季節,水果在生活中隨處可見,且取材方便。它的品種非常豐富,但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現個別幼兒不愛吃水果的現象。因此,有必要使幼兒形成對水果正確的認識,加深對水果特征的理解,激發幼兒愛水果的情感。我們認為,選擇此教材有一定的季節性、必要性,就如《綱要》中所說,“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感興趣的事物或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此活動來源于生活,又能服務于幼兒的生活。
2、目標定位: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以及布盧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為依據,確立了認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成份,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標為:
(1)培養幼兒喜歡水果的情感,并在活動中樂于表現自己。
(2)通過實物、圖片及對話識別所學單詞。
(3)能在所學單詞前加上適當顏色。
根據目標,我們把活動重點定位于:通過實物、圖片及對話識別所學單詞。通過多媒體課件、歌曲引路、游戲體驗及品嘗水果,使活
動得到深化。活動的難點是:能在所學單詞前加上適當顏色。通過教師示范和情景表演解決。
總之,我們樹立了目標的整合觀、科學觀、系統觀,力求形成有序的目標運作程式。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戲之中。為此,我們作了如下活動準備:
1、空間準備:把幼兒圍成半圓形,操作臺放于前面。
2、物質準備:小兔子毛絨玩具、創編歌曲、多媒體課件、各種水果(如桃子peach、梨pear、柿子persimmon、橘子orange等 )。
3、經驗準備:幼兒已經認識多種顏色,并對水果有一定的經驗(吃過或看過)。
二、說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因此,本次活動教師除了以可愛的形象、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以自己的`形態感染幼兒外,還要采用了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采用的教法有:
1、操作法:它是幼兒建構活動的基本方法。所謂操作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索學習。本次操作主要是探索各種水果的趣味性,讓幼兒在看一看、摸一摸中獲得感知。
2、演示法:是指教師通過講解談話,把實物或教具展示給孩子看,幫助他們獲得一定的理解。本次活動中的演示法是通過制作多媒體動畫“小兔子的果園”,讓幼兒對水果有全新的認識,在這一過程中,現代教學輔助手段的運用發揮了傳統教育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使幼兒更有興趣學習。
3、情境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形象,為主體的生動活動提供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孩子一定的態度體驗,使孩子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方法。 本次活動的全過程,我就引入了幼兒喜歡的小兔子形象,結合秋收,引發幼兒融入到看水果、買水果、品嘗水果的情境中,使幼兒主動探究,積極思維,達到科學素質的提高與個性發展的統一。
4、游戲法: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具有教育性、娛樂性、創造性。幼兒又有好動的特點,所以在教學過程中穿插適當的游戲,使幼兒能在快樂的游戲中輕松學習。
三、說學法
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煉了能力,更升華了情感,本次活動幼兒采用的學法有:
1、多通道參與法:新《綱要》科學領域中的目標明確指出,(幼兒)“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活動中我們引導幼兒看一看、摸一摸、學一學、說一說、嘗一嘗等多種感官的參與,不知不覺就對水果發生了興趣。
2、體驗法:心理學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提高”。為了讓幼兒對各種水果有更深的印象,我們就采用了游戲體驗法,在唱唱演演中引導幼兒認識、喜愛水果。 與此同時,我們還通過幼兒間的互補學習,師幼合作共長的方法,表達著各自的豐富、多樣性的認識,體現著“以幼兒發展為本”理念。
四、說教學程序
我采用環環相扣組織此活動程序,活動流程為:激發興趣——提問講解——自由探索——情景表演——品嘗延伸
(一)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活動一開始教師就利用幼兒熟悉的小兔子形象,為幼兒創設了“小兔子的水果豐收了”多媒體展示,引發幼兒觀察水果的興趣。在以下的環節中,我都是以小兔子作為情節發展主線,從形式上,內容實質上深深吸引孩子。
(二)提問講解
在此環節中,教師會把故事情節再梳理一遍,采用邊提問邊講解的方式,學習四種顏色各異的水果(桃子peach、梨pear、柿子persimmon、橘子orange),通過出示實物及其圖片幫助幼兒記憶單詞。
(三)自由探索
教師安排適當的游戲,來幫助幼兒鞏固所學單詞。再與以前所學顏色聯系起來,以舊引新,溫故而知新;新舊結合,創造出新的語境。老師要先作示范,如:a red apple 。幼兒再根據老師的示范,自己嘗試著給每種水果加上顏色,如yellow banana;purple grape;green watermelon。
(四)情景表演
根據幼兒喜歡模仿、扮演小動物的特點,老師讓幼兒扮演成小動物去小兔子的果園買菜,喜歡吃哪種水果就買哪種,但要用英語表達。Eg。I like red apple。
(五)品嘗延伸
幼兒從“果園”買回水果后,“到家”洗一洗品嘗一下水果不同的味道,并把自己品嘗的結果講給伙伴聽一聽,進一步讓幼兒了解各種水果的特征,從而培養幼兒喜歡水果的情感。
英語說課稿2
Teaching plan for Unit 5 book 2 Good morning, profeors, it’s my great pleasure to be here sharing my leons with you.The content of the leon is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 Student’s Book 3 Unit 2 Healthing eating.I’ll begin the leon from the following five parts, the teaching material, the teaching methods, the studying methods, the teaching procedure and blackboard design.First, let me talk about the teaching material.Firstly,let me introduce the teaching material.This unit is to introduce to us different types of band.The reading paage is the center of this unit.It is made up of 3 parts, that is,.The tex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eaching material in this leon, which extends the main topic “” and contains most of the vocabulary and grammar points that students should learn in this unit.
Secondly, I want to tell something about the students.Although the students have the basic abilities of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they still need many opportunities to practice what they have learned, to expre their ideas, feelings, and experience and to develop their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 ability Thirdly, I’d like to talk about 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 1 Knowledge aims:
(1)to help students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words, phrases and sentence patterns.(2)to know some basic information about music 2 Ability aims:
(1)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organizing and using skills of English as the second language (2) To understand the main idea, to scan for the needed information and to grasp the details 3 Emotional aims: (1)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2) Develop students’ sense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Fourthly, teaching key points is 1.To help the students get a general idea of the whole paage, and some detailed information and language points as well. 2.To understand 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 is 1.The students use their own words to expre their own ideas.2.The usage of modal verbs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above, I’ll try to use the following theories to make students the real master of the cla while the teacher myself the director.a.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Language is used for communication.It’s learner-centered and emphasizes communication and real-life situations. b.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 task resembles activities which our students or other people carry out in everyday life, Learners should be given opportunities to reflect on what they have learned and how well they are doing. c.Computer Aisted Language Teaching
Language learning needs a context, which can help the learners to understand the language and then can product comprehensible output, so computer has the advantages to make the materials attractive.Part 3 Learning Methods Task-based, self-dependent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 Part 4 Teaching Procedure Step One Lead-in “Interest is the best teacher.” Therefore, at the very beginning of the cla, I should spark the students’ mind to focus on the centre topic “the band”.I’ll show some pictures of food to attract their attention and then bring some questions. Question: What kind of food they like? What should go into a good meal? The answers must relate to the diet.After this, the students will be eager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a balance diet and this is the very time to naturally lead the cla into Step 2 Step 2 Reading for information: skimming and scanning In this step, I use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which can give students a clear and specific purpose while skimming and scanning the context.Task 1 General idea
The students will be asked to just glance at the title and the pictures of the paage, and then gue what they will read in the text.And they’ll be divided into groups of four to have a discuion.The purpose is to inspire the students to read actively, not paively.In addition, the task is to develop the students’ reading skill by making prediction and to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expre their thoughts in English and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Task 2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Cooperative learning can raise the students’ interest and create an atmosphere of achievement.Based on this theory, I divide the whole cla into 4 groups to skim the whole text and get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Step 3 Reading for comprehension The purpose of reading is to get the correct and useful information.Students should not only have a high speed of reading but also have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details.Therefore the following practices on Page 35 can help check the situation. Step 4 Solving difficult language problems through reading It’s important for language learners to learn important rules of grammar and use these rules to solve problems in reality.In the previous proce of reading, the students must come acro some difficult language obstacles, so it’s neceary for us to discu and explain.This period of time belongs to students.They can ask any questions they come acro in the proce of learning.I’ll explain the questions and difficulties.The purpose of this is improving the students “questioning spirit” and dealing with the difficulties.Step 5 Consolidation Language is learnt by communicating.It is my job to create an atmosphere for students to use the language.Here I design 2 activities 1 Reading for comprehension I’ll ask 4 students to read each paragraph, and then do the exercise following the text.I think it’s a good way to review what they have learned.2 Discuion
During making discuion, the students will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main idea of the paage.a.Why Monkees can be succeful? Give reasons.b.What’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for a succeful band? Why? Step 6 Homework Ask the students to write down sth about their favorite singers, band or music and list the reasons.The aignment enables the students to search various information resources, which can widen their view and continue to inspire their enthusiasm of learning.Part 5 Blackboard design Unit 4 Music Paage The Band That Wasn’t Topic Sentences: 1.Many people want to be famous as singers or musician 2.Form a band 3.Began as a TV 4.They became even more famous than the Beatles Discuion: a.Why Monkees can be succeful? Give reasons.b.What’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for a succeful band? Why? In my opinion, the blackboard design can reflect the teacher’s ability of mastering the text and leading th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text easily.In this text, the design is not easy to write.I write the topic sentences on the blackboard, in order to tell the students that this is of the importance in this cla.I want to make the design inductive, instructive and artistic.
英語說課稿3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我說課的內容是江蘇牛津中學英語教材9A第3單元Teenage problems中的Integrated skills部分。本單元通過青少年中存在的問題和困擾這一主題,引出話題,談論話題。由于學生對這一話題極感興趣,我在教學中準備使用多種教學手段設置情景,有效地把單詞和句型情景相結合,注重聽說訓練,使語言點的訓練密切聯系生活實際,達到靈活運用,學以致用的目的。
2、教學目標:
依據英語新課標所提出的總目標并根據本年段學生認知水平,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a、 能聽懂、會說、會讀和會拼寫單詞和詞組.
b、能聽懂、會說、會讀和會寫句型.
c、 能正確地聽懂、掌握A板塊前半部分聽力內容,并能以較好的語音語調流暢地朗讀后半部分的課文填空。
d、能用本課所學語言討論青少年中存在的問題
3、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正確拼讀本課四會單詞和句型,能流利地用所學句型進行情景會話。
二、說教法和學法
根據我對《英語課程標準》的理解和九年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我將教學本課的指導思想確定為:讓學生主體參與,主動探究,合作互動,充分發展。具體采用如下教學方法:
1、情景教學法:
通過設置較為真實的情景,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引導學生從整體上理解和運用語言,促進學生的語言能力及情感、意志、想象力、創造力等整體發展。
2、小組學習法:
每4人一組,可兩兩交流,也可自由選擇,在互動中互相啟發發生思維的碰撞。同時注意保證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學習,培養學生與伙伴合作的意識和策略,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3、練習法:
把大多課堂時間留給學生,使學生在多信息、高密度、快節奏的靈活操練中拓寬學習渠道。
另外,考慮到B板塊為對話教學部分,我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主要側重于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在訓練聽說的同時加強朗讀指導,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朗讀的基本技巧,另一方面也可以檢查學生對課文理解的情況,進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說教學程序
1、對話導入,學習新知
a、 以“Teenage problems”為主題及線索組織教學。課前在教室里頭稍作布置,背景音樂的選擇體現了牛津初中英語板塊之間的自由組合,也為后面的教學做了一個提早滲透,這樣,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進入本課的學習,接著我向學生展示課件,引出青少年問題的話題,同時教授新詞。由介紹學生自己的問題入手無形中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使學生備感親切。
b、在學生展示自己作品的語境中,用多種手段,如:作品、圖片、照片、簡筆畫等呈現。學生邊學邊進行聽、說、拼讀及運用,堅持循序漸進,由易而難的原則教學新知識。
2、鞏固拓展,強化新知
a、 在情境中不斷使用新句型,學生不僅學會了新的詞組,而且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了舊知。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想學更多的有關的.詞匯來介紹自己的問題,并向他人尋求有效的建議和意見,達到了學中用,用中學的目的,給予他們成功的樂趣。
b、仍以“Teenage problems”為場景由學生分小組自創小對話進行表演。要求問到前面所學句型并要求用到本課時所學的交際用語。通過這樣的練習形式讓學生主體參與,學生的思維處于積極興奮的狀態,有利于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3、指導朗讀,感知課文
a、 在小對話表演告一段落時,自然導入A部分對話教學。然后播放多媒體課件讓學生感知課文,為了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有所側重,引起他們的有意注意,讓他們帶著問題去聽。
b、播放錄音再感知課文,以選擇題的形式檢查學生理解課文的情況。
c、跟讀課文,為避免反復朗讀時的過于枯燥,設計小小配音員的訓練環節。
d、學生分角色朗讀對話,指導學生在朗讀時利用手勢、表情、動作、聲音等手法,以加強語言的表現力,更生動地傳達說話人的思想和感情,使學生能在熟練朗讀的基礎上更深地理解對話內容。
4、面向全體,作業分層
為了滿足不同類型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在作業布置上我嘗試進行分層教學即讓程度較差的學生做a類作業;程度中等的學生做b類作業;程度較好的學生做c類作業,當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進行自由選擇。
a、朗讀并抄寫要求四會掌握的單詞和詞組;
b、聽錄音,朗讀課文,并根據所學話題進行自由交談并形成文字稿。
通過這樣的作業形式爭取讓每一個孩子都學有所獲,從而達到激勵全體學生努力學習的目的。
英語說課稿4
學生情況分析
本單元的設計與實施是建立在學生經過高一上半學期新教材學習基礎之上。學生已經逐步的適應了在活動與任務中學習英語以及如何處理語言知識與活動開展的關系。并且,他們也已經形成并培養了一定的小組合作學習及自主學習的能力。
單元話題
本單元的材料編排以健康飲食為核心話題,圍繞這一話題主要談論了4個次話題。各個話題之間銜接十分符合認知規律。如圖所示:首先定性什么是健康食品,什么是垃圾食品,接著談論不當的飲食對身體的影響,身體不佳就得看醫生,那么看病的時候如何用英語與醫生交流。大家都不想因為不良飲食而生病,于是接著從多個角度探討我們平時的食物偏愛與營養結構,讓我們進一步明白健康飲食的重要性。同時也談論了我們實際飲食文化中不可忽視的一項---小吃以及如何寫食譜,自己動手制作來解讒。
語言技能分布 當我們沉浸在第一單元五顏六色的美味佳中的時候,我們除了流口水之外,英語語言的各項技能----聽說讀寫也不知不覺的被品味被消化。
教學理念
本單元在授課模式上嘗試采用TBL任務型教學模式,其實用step 1.2..也沒什么兩樣,問題是無論是那種形式,都要圍繞所要達成的既定目標而設置任務或步驟,在實質上力爭達到形散而神不散。
在課堂教學中倡導多層次多形式的對話,根據教育心理學家Kolb的體驗式學習理論,高中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日益增強,同時具有了一定的社會閱歷和知識基礎。體驗式學習更能達成有效的知識遷移。
在課堂教學中嘗試進行對話的時候,嘗試著關注以下三方面:師生對話中關注班級中最薄弱的那個學生。生生對話中關注團隊協作互助的精神。通過這兩點,試圖促進知識的落實。
書本與生活的對話關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知識和技能的提升。
注重學習的績效分享,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社會責任感,分享形式可以是多角度的。如學生之間,師生之間,學生與家庭之間,朋友之間等。
以上所涉及的教學理念并非非用不可,或是最先進的。本人覺得在這個話題下可以嘗試著滲透一些。
操作理念
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重視學生個性和創新意識,給予學生充分表達的機會。例如在warming-up部分,讓學生界定healthy food and junk food的概念,完全允許他們有不同的界定標準,我們英語課的主要目的還是想著招數,騙學生開口說話。我們是英語教師,畢竟不是營養學家。
類似情況如在閱讀模塊中的問題討論部分。
大部分學校外語教學,不,英語教學是大班教學,學生層次不齊,因此任務的設置要有層次性,難問題碰到薄弱生,老師學生一起生氣,容易題碰到好學生,老師學生都不過癮。最后只好說,這書沒法教了,不過想想一家老少。當然更要給不同的學生搭建達成目標的平臺。
每一個任務的展開都設法先給予足夠但不過量的輸入,力爭環環相扣,用我們在座的一位學長的話說:打假,不自己騙自己。
第三方面:在資料搜集時,不讓可憐的英語老師一人都挑,學生老師一起動手,開學初,將各個單元的資料搜集分配到各個學習小組,在相應單元開工前上交。開展一些評比活動以激勵學生的積極性。
教學任務 教學任務請大家自己看,限時20秒。教材上沒有課外學習任務,但我覺得這個內容可以嘗試。
Warming-up
由于昨天有些老師沒有教材,特提一下教材內容:
1) 教材給出了一些食物圖片,要求界定垃圾食品還是健康食品
2)給出一個空白飲食調查表
教學建議:
1、由于學生剛過完春節回校,添一下嘴唇,還很能回味到過年時的美味佳肴,因此何不充分利用這一事實。實現學生從壓迫學習向主動學習的轉變。激發他們交談的興趣,不僅實現了良好的過渡,而且借機呈現大量有關食物和飲料的`詞匯,實現知識的有效遷移。Brainstorm 是方法之一。
2、在回味美食的同時,引出話題healthy food,junk food,由學生給出不同的定義。允許眾說紛紜,但盡量讓英語作為課堂工作語言。
3、課堂上的學生飲食調查可作為更廣泛的家庭飲食情況調查的鋪墊 ,擬增加健康狀況一覽,使學生能直觀的發現飲食對健康的影響,為后來的健康食譜的制定提供依據。
Listening
1.教材分析:
聽力材料分為兩部分:
1)母親與Mike關于Mike胃痛與他一天飲食情況的對話
2)Mike前去就醫與醫生的對話
2、教學建議:
1、建議在聽力開始前做pre-listening.
針對第一部分對話,可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互相詢問一日三餐以及點心等。因為聽力一是母親與兒子有關一天飲食的詢問式對話。
2、針對第二部分對話,由于就醫問診是大家共有的體驗,讓學生進行pair-work,根據以有的就醫經歷和聽力一所獲得的信息,假象Mike與醫生的對話和醫生可能給出的建議.比一比猜中率。
3、1&2的目的是為了訓練學生聽力中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同時進行文化背景知識的鋪墊,從而能在聽的過程中準確定位,捕捉到問題所需的信息點。
4、聽力任務完成后建議復聽,嘗試再現聽力中的情景(多種形式,如表演,單句復述,take notes然后完整復述或spot dictation等),為下一步的speaking做好務實而有效的準備。
Speaking
1.教材分析:
教材給出三種就醫情景,和一個范例。目的是使學生能在常見的就醫場景中運用英語進行交流。尤其是常用的表達方式。
2、教學建議:
1. 前面聽力模塊中通過聽力訓練得到了相關表達方式的輸入,同時在最后的鞏固性復述中對就醫情
景作了充分的鋪墊,在這里speaking模塊開始前讓學生精彩回放Mike的就醫情景。為接下來的情景會話熱身。
2、然后分別羅列病人和醫生的常用的表達方式。 3、在有了熱身對話和常用表達方式的支持,可以鼓勵小組活動,創設更多的情景進行會話表演,讓學生接觸更多有關疾病的詞匯(無意識的在情景中接受了詞匯擴充)。
4、對基礎薄弱的學生可以嘗試:A.: 聽力再現。B:范例復述或表演 5、時間允許,還可將對話落實到筆頭。(供選擇)
Reading閱讀部分
1、教材分析:
教材在讀前給出了4個有關飲食習慣的常識性調查問題,閱讀材料是有關飲食習慣的議
論文體的文章,讀后給出了5個拓展性的問題。
2、教學建議:
1、建議閱讀部分的教學側重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性結構把握,培養他們的閱讀技能。利用本文可突出學生3個方面的能力:
A:文章中心把握能力:設及高考題中作者意圖推測,標題選擇,段落大意確定。
B:信息歸類,尋找規律:Eg.不同食物----不同的營養,給出未提及的食物作營養成分推測
C: 生詞猜測。Eg.organic,eco-foods,supplement
為了更有效地進行以上3方面的技能訓練,我個人不主張讓學生對本文進行課前的預習。
2. 也在進行讀前問答的時候,不僅關注他們的回答內容還可引出課文中或相關的新詞,尤其是營養成分類的詞匯以掃清文化背景障礙和語言障礙。
3、讀后的發散性問題,如果時間緊迫,建議學生以小組任選一話題討論,由小組發言人做匯報。建議敢于大膽取舍,調整教材,那出一點大家風范來,畢竟我們至少讀了4年大學,在一線拼了那么多年。再說有新大綱明文規定,支持我們。
4、其它的語言難點可隨機處理,若時間來不及,也可放到language study 模塊中處理。
Language study
1.教材分析:
這一部分包括單詞釋意,had better,should and ought to表示給出建議的用法。教材給出單句補全,和根據2個情景給建議兩種訓練方式。這是本單元主要語法點。
2、教學建議:
1、在學生掌握情況比較好的情況下,可將word study大膽修改成:聽教師讀解釋,學生寫單詞,而不是進行簡單的搭配,事實上,在實際教學中,不少同學提前完成了,因此就需要根據學情及時調整內容或變換檢測角度。
2、如果前面閱讀模塊中仍有部分語言問題未解決,可在這里彌補。畢竟語法和句型仍是測試的重要內容之一。說實在的,考試分數就是我們飯碗中的大米飯的顆粒數,領導可知道,我的碗中飯,粒粒皆辛苦。
3、澄清這些Modal Verbs 的否定形式。可以將SEFC II中first aid一課中提及的各種急救場景做為情景,訓練學生運用這些Modal Verbs給建議。(供程度較好學生)分成dos and don’ts 呈現給學生,要求學生用本單元所學的情態動詞來給出建議。不僅使學生在具體情景中體會了這些語法項目的功能,同時也學會了一些生存技能。
4. 根據所給情景寫出可能性的建議這一任務中,可以創造性地嘗試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編寫更多的情景,然后相互交換,針對情景給建議。以便進一步發掘教材的內在價值。
Integrating Skills
1.教材分析:
提出了snacks這個話題,同時給出了兩個snacks的recipes,要求學生能模仿寫recipe.教材也給出了4條writing tips.
2、教學建議:
1)、建議從常規的三餐或我們實際的飲食習慣導入snacks時,進行頭腦風暴,呈現我們國家豐富的小吃文化。通過文章的閱讀和前面所學的知識,對所羅列的小吃進行判斷(bad---good---better---best)簡要說明理由,這個建議的設計其實是針對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因為小吃一文中提到了幾種食物,并且作了優劣判斷,那么可以利用這一素材培養學生的歸類,推理能力,這也是學生在考試中主要的失分點。
例如:文章信息:orange>bread>chocolate,我們可推出strawberry>dumpling>icecream
2)、建議不同小組寫不同的recipe, 在模仿范文寫recipe之前,須經過討論,用豐富的體態語言表演制作過程。通過活動的形式熟悉這些有關烹飪的詞匯。因為本文中出現了大量的烹飪有關的詞匯。
例如:A學生做一個動作,B學生說出對應的單詞。或者表演一種SNACK的制作過程,有另一學生描述。
3)最后的recipe進行展示共享。有實物投影的可書面讓學生和老師點評,沒有的話,可口頭表達點評。
課后整理配上圖片更佳,全班展示分享。
英語說課稿5
教材分析:
A、教學的內容選擇。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外語教學研究出版社九年義務教育七年級英語上冊,第五模塊的第一課。本節課需要一課時完成。該課的部分教學內容如have / has got在Module 4中學過,而有些食品名稱以前也接觸過,故把新的教學內容與已接觸過的知識結合起來,讓學生由舊知識帶動對新知識的理解,以促進掌握。
B、教材的編排意圖。
該課的教學內容是學生在對句型have got / has got 以及某些食品名稱有所接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把食品名稱進行拓展,引出可數名詞的單復數以及不可數名詞。這樣做,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知識拓展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綜合表達的能力。該課作為本模塊的開篇,由淺入深,根據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案,達到教學目標。
C、教材的前后聯系。
該課知識是本模塊后幾課的基礎。要使后幾課順利學好,首先要熟記該課有關食物的單詞,并掌握名詞單復數,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D、該課教學目標的確定。
根據義務教育初中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該課的教學目標可定為:(見教案)
一、 教法說明
根據初級英語教學目標:
A、通過聽、說、讀、寫的訓練,使學生獲得英語基礎知識和初步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
B、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進一步的學習打好基礎;發展學生的思維、想象和運用能力。根據該課內容,采取的教學方法是:實物教學法、圖片教學法、創設情景法、表演法、多媒體課件展示。這些方法的運用,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始終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課堂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教師要做到因材施教。根據初中生的年齡特點,教學要從學生的對話練習入手,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 學法指導
老師不但要教給學生知識,還要引導他們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開口,使他們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聽說讀寫的訓練,獲得英語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并引導他們學會觀察,從而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三、 教學設計
本節教學活動主要分為6個步驟來完成:
(一)Waming—up
通過復習Module 4中的句型have/has got,為本節課學生能夠熟練運用該句型詢問食品名稱做好鋪墊。然后,展示學習目標,使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從而集中精力把本節課的知識學好。利用實物學習單詞,并讓學生猜測單詞的意思。
(二)課堂導入。
用句型What’s this in English? What’re these in English?來詢問該課的食物名稱,教師幫助學生回答,讓學生重復。然后展示課件,讓學生觀察閃爍的單詞的特點(單詞之前是否用a或an,單詞詞尾是否加s)幫助學生分析、總結名詞的簡單分類。這樣做,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總結名詞變復數的規則以及可數名詞與不可數名詞的特點,有助于學生更好的掌握名詞的單復數。展示課件。
(三)課堂練習。
在學生熟悉單詞后,根據課文1、2、3部分的要求,將方框中所給的食品名稱填入相應的空格中。這樣可以使學生更加明確食品的分類。
(四)聽力訓練。
放錄音,讓學生根據聽力材料中所給的信息,判斷“他們”有什么或者沒有什么,然后在所給單詞后的方框中畫“√”“χ”。這樣做,可以訓練學生從聽力材料中獲取信息的能力。
(五)課堂練習。展示課件,鞏固本節課所學的重點內容。
(六)布置作業。
四、 板書設計
Module 5 Healthy food
Unit 1.Have we got any oranges?
1. What’s this?
It’s an apple/ a banana / mike /coke.
What’re there?
They’re apples / onions / etc.
2. Have you got any milk?
Yes,I have ./ No,I haven’t .
英語說課稿6
一、說教學設想
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葉圣陶
二、說學情
教學對象是經貿英語專業學生,班級女生居多,她們對英語學習有積極性,但是英語基礎參差不齊,有些同學還比較羞怯,不敢主動參與口頭的表達。
作為全國聞名的“僑鄉”,泉州地區有很多的外貿企業,學生就讀經貿專業本身就有將來從事涉外工作的意愿。因此基礎英語課應該與專業掛鉤,體現“基礎文化課為專業課服務”的理念。針對上述情況,在課堂教學內容上,我會多提供一些與專業相關又能夠實際運用的知識;在教學方法上,盡量靈活多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針對班級人數不多的特點,剛好可以給予每個學生更多的機會進行口頭練習和實際操練,使人人的交際能力都可以得到提高。
三、說教材
1、教材內容及處理方法
第一冊的第三單元(Social Customs:A Dinner Party)第一節課,本單元以西方國家的“宴會、聚會”為話題開展教學活動。主要是讓學生了解掌握一些西方的社會文化和餐桌禮儀(Social Customs & Table manners),以及結合話題情境進行實際運用。對于將來可能從事涉外工作的經貿英語專業的學生來說,本課的背景話題及能力目標都是比較具有實際意義的。
本節課是本單元的第一課,在忠實于教材的前提下,結合學生實際和專業特點,我將向學生介紹一些關于西方的社會文化和餐桌禮儀知識,并創設出一些實際情境,通過引導和鼓勵學生運用本課所學重點句型、詞匯,讓她們進行模擬交際練習,使她們能夠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實際能力。
2、教學目標:(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德育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西方的有關宴會、聚會上的一些習俗和禁忌
(2)學習、掌握如何就一些西方文化、交際為背景征求意見和提出建議的句型。
能力目標:增加學生的西方餐桌禮儀方面的知識積累;使她們掌握適當的禮儀英語,并能夠在將來的生活和工作中運用。
德育目標:通過比較中西方在飲食和日常交往中的文化差異使學生學會尊重他人、禮貌得體地與他人交往。
3、教學重、難點
重點:
(1)西方的有關宴會、聚會上的一些習俗和禁忌
(2)有關征求意見和提出建議的句型
(Please give me some advice!/ You should/shouldn’t…)
難點:讓學生所學句型就相關話題進行交際訓練
解決辦法:
(1)利用多媒體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綜合運用聽、說、讀、寫等手段,創設真實情境使學生掌握并實際運用本課所學內容。
四、說教法學法
創設情境法(Situational Approach)
興趣是一種學習的動力,學習英語的興趣越濃,學習的積極性就越高,學習的效果就越好。運用創設情景法教學可以通過營造輕松愉快的情境氛圍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達到最佳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用于導入、交際環節)
任務型教學法(Task—based Approach)
任務型教學理念,是以學生為主體,以任務為中心,以交際為目的。通過在教學各個環節中設置貼近學生實際的任務,讓學生在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用語言做事(doing something with language)。(主要方法,貫穿始終)
交際型教學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
英語教學的'實質是交際(communicate),要變講授型課堂為交際型課堂,在英語課堂中設法營造“真實的”、“生活化”的言語環境進行交際活動。(主要方法,貫穿始終)
五、說教學過程
總述:
導入
閱讀訓練交際總結
聽力訓練
任務一、導入新課(13′)
目的:導入知識目標并滲透德育目標
第一步:觀看視頻材料(視頻內容:憨豆先生在外國餐廳就餐時弄出笑話和尷尬場景)并討論問題。(創設情境法激發學
生興趣,導入本課中心話題。)
Questions:Where is the young man?
Why does he look confused?
What do you think he should do?
第二步:1、大家來找茬:讓事先準備好的同學表演啞劇小品(場景:A。在食堂吃面;B、在餐廳喝酒劃拳)讓同學們指出日常場景中
的不文明行為。(本課知識背景介紹及德育滲透)
句型運用:You should/shouldn’t…
You’d better not…
2、通過對比剛剛討論的行為習慣問題借用圖片介紹西方餐桌的一些基本禮儀和禁忌。
任務二、閱讀(10′)
目的:熟悉并掌握本課知識目標
第一步:簡略講解閱讀部分詞匯、短語。
第二步:讓學生以同桌兩人形式討論對話內容,完成對話中的空缺部分,并分角色朗讀對話。(任務型教學,熟悉本課重、難點)
任務三、聽力(5′)
目的:增強理解能力及表達能力,為交際任務做準備。
第一步:跟磁帶復述句子。(糾正語音語調)
第二步:聽錄音材料完成習題。(增強對以本課背景知識為話題材料的理解能力)
任務四、交際(15′)
目的:重難點突破
第一步:回顧前幾個部分所學話題內容及句型。
第二步:將學生分為四人小組抽簽方式決定話題,讓學生結合前面幾部分所學知識進行情境對話表演。(創設真實情境,突破本課難點。)
話題內容:(假設你是某外貿公司職員)
公司經理要陪同美國客戶吃飯,問你一些注意事項。
公司公關部要給英國客戶贈送禮物,請你提些建議。
同事因公司為美國客戶辦圣誕晚會事宜向你征求意見。
任務五、課堂回顧并布置作業(2′)
目的:回顧課堂所學知識
第一步:回顧課堂所學的文化知識及重點句型和表達方式。(知識回顧結合德育目標)
第二步:布置作業
利用學校圖書館或互聯網查找更多的有關西方餐桌禮儀知識。
結合本課背景仿照本課重點句型造五個句子。
板書設計
Unit3 Social Custom:A Dinner party
Asking for or Giving Advice:Words Study:please give me some advice。
※un—
Do you have any ideas?
How about a few suggestions?
What else can you suggest?
Response to Advice:happy unhappy
Yes,that’s good advice。 Comfortable uncomfortable
That’s a good idea!
六、說教學反思
授人魚易,授人漁難
職業學校沒有絕對的差生,差生的“差”原因在于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習慣,學習上、生活上均是一個道理。因此,英語教學應該以培養學生形成一個好的學習英語、運用英語交流的習慣為目標。如:晨讀、課前展示、英語角等,都是培養學生形成習慣的好辦法。
結合專業,有的放矢
現今,基礎英語課在職業學校的地位和處境的確有些尷尬,尤其是一些理科專業,男生多的班級更是英語教學的“重災區”。基礎英語課程與專業課相結合,從實用性、應用性角度出發才是職校英語教學的出路。英語課應該從趣味性、實用性方面入手,多從培養和激發學習興趣方面考慮,例如可以通過組織觀看英文經典電影、學習英文歌曲等方法,給學生一個輕松自如的學習氛圍,以期達到我們的教育教學目標。
教學相長,作好榜樣
教師不僅僅是園丁,他自己本身也應該是美麗的花朵。我們應該通過不斷的學習來充實自己,從各個方面進行自我設計和武裝,提升自己的綜合水平,成為一個多才多藝的人。這樣才能給學生樹立一個好的榜樣。老師的勤奮務實、以身作則亦是本無言的教科書,對學生起著積極的、深遠的影響。
英語說課稿7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簡析:
高一英語第四單元的話題是“unforgettable experiences”, 整個單元的設計圍繞這一話題展開聽、說、讀、寫多種教學活動,內容涉及“談論過去的經歷”、“描述任人物、事件以及人的感覺”、“學會在一篇文章中用First, Next, Then ,Finally來組織內容”等,讓學生初步了解定語從句, 學會使用關系代詞who ,whom, whose, which, that 的用法。我上的這節課是本單元的課后閱讀訓練,它是繼前面幾個課時內容的延伸,單元教學內容中閱讀部分安排了一篇描述洪水的文章,而這篇課文是描述地震的文章,結合目前時事,我想以此為載體讓學生在完成閱讀任務的基礎上對地震的知識有更多的了解,所以設計了這一課時。
2、教學目標:(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德育目標)
知識目標:學習描述地震災害的常用語,能簡單的描述地震的發生原因。
能力目標:
(1)發展學生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提高閱讀技巧,培養綜合語言運用的能力;
(2)能利用上下文理解單詞的含義,;
(3)能根據所讀材料運用適當語言進行復述。
德育目標:通過本文的閱讀讓學生對地震有更多認識,加強自我保護。
確立教學目標的依據:
根據新課標要求,通過聽、說、讀、寫四項基本語言技能的訓練,使學生形成綜合語言運
用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真實語言交際打基礎。此外,每一門課程都應該盡可能結合學科特點,把培養學生的情感融化到日常教育教學中。
3、重點與難點:
(1)重點:1.利用不同的任務訓練skimming, scanning, careful reading等閱讀微技能;
2.對地震知識的更多了解。
(2)難點: 1。閱讀技能的訓練;。
4.教學輔助工具:
(1) 收錄機; (2)多媒體
二、教學流程:
1、新課導入
由前面的閱讀文章的內容說起,那一場洪災對于課文的主人公來說是一次難忘的經歷,而我們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自然災害,詢問學生知道的災害,展示圖片讓學生對此有所了解,然后展示一幅完美的城市圖和災后城市圖進行比較,猜測發生變化的原因,從而引出課題,這樣通過師生互動,激活主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后面進行本文的閱讀做了鋪墊和準備。
2、新課的講解
(1)不同層次的閱讀技能訓練;
首先是Speed reading,
a. skanning,快速默讀全文,了解課文大意,回答簡單問題為下一步找出細節作好鋪墊。
b. skimming,讓學生進行跳躍式閱讀,了解文章的結構,教師要求學生(work in pairs)給每一部分給一個標題, 以此培養他們找尋文章或段落的主題句和
然后是careful reading ,
a,掃 讀 :用多媒體展示針對每個部分提出不同問題,,學生通過掃讀來獲取細節信息。在通讀全文梳理文章,理解主題基礎上,學生熟悉了文章內容,才能掌握地震的相關知識。在這一環節中,針對各部分設計了不同的任務,
1,選擇題,四個部分
2,根據上下文了解代詞的指代內容,涉及全文。
3,針對第二部分回答問題
4,針對第三部分讓學生結合示意圖用自己的語言復述地震的形成,這既是理解基礎上的表達,也是對理解的檢驗。它可以訓練學生的各種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各種語用能力,是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有效教學方法。復述課文是培養學生用英語連貫表達的一種有效的訓練手段,而且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從而促進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的發展。
5,針對最后一部分提出一個開放性的問題進行討論
b .朗讀:讓學生跟讀錄音,掌握正確的語音語調,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結構并從中得到自己的感受。這也為下一步學生討論做好鋪墊。學生通過以上活動,從基本框架到細節信息把握住了這篇文章。
接下來的環節是通過多媒體展示的幾幅圖片讓學生進行讀后討論。讓學生對地震有更多認識
(2)、在情境中激思,培養創新思維:
在課文教學時,我采用多種思維訓練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根據教材的語言材料,巧設疑問,鼓勵學生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進行思維。
在careful reading的掃讀中,每個部分的問題各不相同,任務都非常有針對性,訓練了學生各項不同的能力,學生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和參與熱情。這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這樣既可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又可提高學生的想像能力。所以教師在課堂上巧妙地適時設問,是對學生進行多種思維的訓練,學生的思維創造性也因此得到充分發揮。
其次詳細閱讀之后,給學生提出一些討論話題,是繼教材內容之后的一個延伸,由此,以教材為載體我們更多的了解了地震的相關知識,而學生用英語進行討論,也是對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
3、作業的布置:
(1)做課后練習三,了解地震的各個震級所帶來的破壞完成句子,這一練習有兩個目的,一方面更多的了解了地震,另一方面復習了定語從句的關系代詞的用法。
(2)預習寫作部分提出的問題,準備寫一寫汶川地震。
英語說課稿8
我說課的內容是仁愛版教材八年級英語(上冊)第三單元Topic I中的Section A.這一單元描述hobbies,每個話題都是與學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第一話題I love collecting stamps不單是談論有關集郵方面的愛好,還有聽音樂、做運動等。這極大地豐富了同學們的業余生活,通過談論彼此的興趣愛好,既學到了知識,又加深了師生之間的感情。
下面,我將從本節課的指導思想,教學目標。重難點的確立與突破,教學過程設計等幾方面簡單加以闡述:
一、指導思想:從新課標的理念出發,貫徹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為本的指導思想。對原教材內容重新加以處理。力求對教學過程精心設計,采用任務型教學途徑,全方位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二、教學目標
依據課標要求,根據本課的教學內容,針對八年級學生的特點及認知規律,確定本節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與技能目標:①學會關于興趣、愛好方面的詞匯②了解感嘆句③能夠運用語言談論自己及他人的興趣和愛好。
2、情感目標:有興趣聽英語、說英語、唱歌曲、做游戲,樂于模仿,敢于開口,積極參與,團結協作。
3、學習策略目標:能熱情地與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主動向老師和同學請教;注意力集中;積極地運用所學英語進行表達和交際。
三、教學重點及難點
1、教學重點:學生能夠運用各種方式談論興趣、愛好、并初步認識感嘆句2、教學難點:used to的用法
四、教學過程
1、課前熱身,師生同唱一首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拉近師生的距離)(熱身)The more we get together2、復習love, like, prefer, enjoy+v-ing結構,為新課作準備①教師簡介家人的興趣愛好My sister likes dancing, but she doesn’t love singing, My brother enjoys skating. He also prefers swimming②師生對話談論喜歡做的事情,反復應用What do you lovelikeenjoyprefer doing?鞏固用法,增進師生間了解。
3、導入:根據對話內容,教師表達Swimming is A’s hobby. Singing is B’s hobby. Read is my hobby.
①大標題:
學生猜出"hobby"含義,然后老師口述:I like singing and I also enjoy playing table tennis Singing and playing table tennis are our hobbies (板書 Our hobbies)②小標題
教師拿出部分收集的郵票,邊讓學生看,邊表達,Collecting stamps is my hobby, too. I love collecting stamps. 導入Topic 1 標題。 這樣創設情境,自然貼切。
4、導入1a(呈現)Do you know? Maria also likes collecting stamps. Why does she like it? What does she learn from it? Let’s listen to the tape.
(接下來)對la進行聽、讀、說的練習。
a.聽前,提出聽的任務,讓學生聽錄音后回答問題。如:What’s Michael’s hobby? Does he often listen to rock music now?
b.然后,教師通過以舊帶新,對比法呈現新pleased, collect, painting, valuable. 并且推出used to 通過上下文學生會很輕松猜其含義,借助例句知其用法used to do sth. 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難點,同時也為Section B的學習作了良好的鋪墊。
c.學生朗讀la,并能運用幾個關鍵詞進行角色表演。
d.由What beautiful stamps! 這個句子讓學生理解何為感嘆句,并通過舉例子讓學生歸納生what 引導的感嘆句的結構(板書結構)e.引導學生運用感嘆句描述身邊的人或物。
5、組織學生兩人一組編對話,談論彼此的興趣、愛好,學生可以利用教師為他們準備的實物(故事書、郵票、錢幣等)也可隨意發揮。教師應適時給予幫助和引導,最后請2~3組同學將所編對話表演出來。
6、呈現2a,2b
①通過同學們編、演對話表現出的濃厚的興趣,引出格言Interest is the best teacher.然后對學生說:I hope you can be interested in English. 進而呈現新詞語,be interested in 由兩個例句讓學生歸納出它的用法:(板書)be interested in sth
be interested in doing sth
②組織學生運用2a中的圖片信息進行看圖說話練習,進一步鞏固be interested in 的用法。
應用語言,突出重點
③看圖片2b,聽錄音,錄音放兩遍,第一遍學生進行搭配練習,第二遍學生在橫線上寫出所聽原句子,培養寫的技能。
7、綜合探究活動
展示8幅圖
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采用比賽形式,在八幅圖中任選其一,進行看圖說話或對話練習,要求:重點運用本節呈現的語音知識,不少于5句話。準備時間不超過2分鐘,表現最好的一組,給予獎勵,小組研討,培養合作精神;對話交流,提高綜合語音運用能力。
a.習題鞏固語言知識
b.課堂小結,知識梳理。
c.布置梯形任務作業。
總之,本節課我力爭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從新課改的理念出發,寓教于樂,使學生在輕松愉快地氛圍中學會新知識,并能應用到具體的語言環境中。
謝謝大家!
Unit 3 My hobbies
Topic 1 I love collecting stamps Section ALove/like/prefer/enjoy doing sth please→pleasedbe interested in sth/doing sth paint→paintingvalue→valuable
what+a/an+adj+單名!
What+adj+復名/不可數名!
英語說課稿9
一、教材分析
說課的內容是牛津小學英語5A的Unit 9,這個單元的核心內容是"辨認形狀"。Unit 9 B. Look, read and learn學習圓形、星形、心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菱形、橢圓形這八種形狀,其中前四種形狀的單詞要求能聽說讀寫,并初步運用What shape is it?將形狀與日常生活用品結合起來進行交際。
二、教學策略
新課程強調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識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達到發展學生對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小學生好奇心強,形象思維占優勢。為了到達教學目標,落實教學重點、化解教學難點,借助日常生活用品,我采用活動的教學方式。在整個教學中,教師是引導者、協調者;學生是活動的主體,學生的學習任務是開放的。
三、教學目標
新課程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角度的有機結合,本著這樣的認識,我對本課設計了如下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通過活動、游戲學生能產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學生能敢于、樂于、善于開口講英語,積極參與交流,樹立學好英語的信心。
2.認知目標:學生能聽說讀寫五個單詞(shape, circle, square, star, heart);能聽說讀四個單詞(diamond, rectangle, triangle, oval);能運用What shape is it?或What shape is the...? It's a/an...進行口語交際。
3.能力目標:學生能用英語相互交流日常生活用品的形狀;能發揮想象,綜合運用圖形,創造性地畫出各種圖案。
四、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是學生能聽說讀寫單詞(shape, circle, square, star, heart);能運用What shape is it?就物品的形狀進行口語交際。
2.教學難點是學生能正確地用英語說出八種平面圖形;能運用What shape is the...?進行交際;能正確說It's an oval.注意an的用法。
五、教具、學具準備
1.教具:電腦、錄音機、單詞卡片、鐵絲、各種形狀的'物品(雞蛋、餅干、巧克力、糖等)。
2.學具:學生自備各種形狀的實物。
六、教學過程
1.歌曲激趣,營造氛圍
英語歌曲是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這首深情動聽的歌曲既能感染學生,調動學生的情緒,歌詞中的star, diamond又能為新課學習作鋪墊,自然導入新課。
2.聯系實物,學習新知
小學高年級學生仍以形象思維為主。因此,我結合日常生活用品,借助于多媒體,運用圖片進行直觀教學。由歌曲引出star,結合海星教學star;借助心形的盒子學習heart;由看太陽的形狀circle學習橄欖、雞蛋的oval;通過鐵絲變形,由oval學習square,再變形到diamond;再用紙把diamond折成triangle;隨后用兩個triangle拼成一個rectangle,依次學習這八種平面圖形。
3.趣味游戲,鞏固掌握
寓學于樂,讓學生輕松、快樂、高效地學習,是我們的追求。游戲,是我們的好幫手之一。因此,我在本課設計了Look and imitate(模仿秀),What's missing(順風耳),Read quickly(小八哥)三個游戲。第一個旨在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養成靜聽、細看、敢說的良好學習習慣;第二個旨在考驗學生的聽力和鞏固用英語說圖形;最后讓學生在游戲競賽中熟練認讀圖形。
4.實物操練,習得語言
運用實物,師生之間進行句型操練,再由學生兩兩操練,自由操練。針對學生英語基礎的差異性,不強求學生用What shape is the...?會話,適當降低要求,可以用What shape is it?掩蓋實物的形狀,制造信息差,讓學生競猜,在猜說中鞏固本課內容。
5.布置作業,鼓勵創新
小學生英語聽說領先,讀寫應該緊跟。因此,我請學生邊抄邊讀四會單詞。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小學生想象豐富,我鼓勵他們綜合運用這八種圖形設計一種物體,并在各種圖形上用英語標
英語說課稿10
一、說總體目標
隨著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從重語法、詞匯,輕實際運用能力,轉變為從學生興趣、閱歷,認知水平出發,通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交流的方式,以發展學生綜合能力、情感態度為目標;把學習過程作為培養學生主動思維、大膽實踐的過程,從而形成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就成為了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這一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學生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整體發展基礎上。五個目標由淺入深、由簡到繁、循環滾動、螺旋上升。我們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是圍繞這個總體目標來進行的。
二、本學段英語的基本能力要求
根據總體目標,新課標對九年級英語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語言技能:
1、能根據語調和重音聽懂說話者的意圖,能聽懂有關話題的談話并提取信息和觀點,能理解故事大意記錄簡單信息2、能就話題提供信息,表達觀點和看法,有效的詢問信息請求幫助,進行情景對話和表演短劇 (流暢生動)3、能理解段落中,句子間的邏輯,關系,能找出文章主題,理解故事情節,預測故事發展(默讀速讀),課外閱讀量15萬4、能獨立跟據,寫作要求收集準備材料。能獨立起草,并修改80詞以上短文。
語言知識:
九年級要求班學生掌握1500-1600個單詞200-300個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情感態度:
提高了學生語言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培養了學生的情感意識和文化素養,明確英語學習動機和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
學習策略:
能使用適當的學習方法,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
文化意識:
進一步加強對文化差異的理解和認識。
總之,在九年級結束時學生的英語水平要達到五級目標。
三、整體構建下的九年級英語
九年級英語處于一個承上啟下的關鍵的位置。小學英語重點是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同時又為初中的學習打下基礎。七八年級側重學習英語基礎知識,九年級是一個深化的過程,也是鞏固提高的過程。同時九年級的學習又為高中階段的英語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因此其地位是至關重要的。
四、說體例安排
仁愛版英語初中學段全套教材共六冊,每冊由四個模塊單元共十二個話題加兩個復習單元組成。單元編寫體系主要是"語言項目→話題→功能→任務",將語言知識與語言技能,圍繞相關話題與學生的語言交際活動有機結合,相輔相成。該教材采用模塊形式,教材具有連貫性、邏輯性和層次性三個鮮明的特點。
教材以話題為單位,包括四個部分: Section A是新內容的整體呈現,Section B是新內容的分散呈現,難度有所增加,Section A和 B是知識的輸入過程(input),側重對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以對話為主由淺入深,創設恰當的語言環境,讓學生在實踐中愉快地接受知識。Section C知識難度增加,以短文閱讀為主,是本話題的綜合和拓展,Section D是A、B、C的總結歸納和整合提高,是產品,是結果。Section C和 D是知識的輸出,也是知識的擴展與綜合運用,側重對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培養。四個部分環環相扣,循序漸進,通過學生的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形成了一套生活化的學習程序,培養了學生聽說讀寫的語言技能。
五、教材內容分析
九年級英語全冊共六個單元,每個單元分三個話題,每個話題由四個Section組成。
(一)教材的語言知識
Unit 1 The Developing World 通過談論假期發生的事情,社會環境的變化,人口問題,城鄉生活的差別,社會問題等,學習現在完成時及構詞法(合成詞和派生詞)。
Unit 2 Loving Our Planet 通過
1.表達責備和報怨。
2.談論不同種類的污染。
3.談論污染的危害。
4.談論環境保護問題。
5.談論如何給出建議。
6.描述個人情感。
7.談論健康。
8.表達不滿,在八年級學習得賓語從句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
1、直接引語變間接引語
2、不定代詞和不定副詞
3、復合句
Unit 3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通過
1.談論世界通用語言——英語的廣泛應用和發展。
2.談論符號語言和體態語言。
3.談論英語在不同國家的差異。
4.談論英語語言學習中的困難與策略。學習
1.一般現在時的被動語態2.現在進行時表將來3. 疑問詞加不定式的表達方式(wh- + to do)
Unit 4 Amazing Science通過
1.了解神五、神六的一些簡單知識。
2.討論電腦的用途。3.了解一些現代科技和發明并且談論這些發明的優缺點。
4.談論希望和愿望。5.對外部空間進行一些簡單的了解,并了解火星和外星人。
6.談論可能和不可能。學習1.賓語補足語(Object Complement)
2.含有過去時的被動語態(Simple Past Passive)
3.含有情態動詞的被動語態(Modal Verb+Passive Voice)
Unit 5 Learning About China學習定語從句(that,which的用法)(who whom whose 的用法),并列連詞。
Unit 6 Entertainment and Friendship復習各類從句(賓語從句、狀語從句、定語從句)動詞時態的綜合運用,學習would rather than的用法。
(二)教材內容的對情感態度培養
Unit 1 The Developing World 學習人口,戰爭,貧窮,了解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樹立為使社會變得更美好而努力學習的理想。
Unit 2 Loving Our Planet 了解污染問題,使學生加深對環境的認識,樹立環保意識,實現對學生情感態度的培養。
Unit 3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通過了解英語的廣泛使用讓學生認識到學英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Unit 4 Amazing Science圍繞科學技術展開,通過對神五神六,電腦科技的發展,科技發明以及神秘外部空間的介紹讓學生對祖國科技有所了解,樹立民族自豪感。
Unit 5 Learning About China中西方名山名水名人,讓學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實現學科之間的滲透和交融,加深對中華民族文化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愛國意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并學會如何做人。
Unit 6 Entertainment and Friendship通過對文學藝術,影視節目的欣賞,偏愛愛好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文學藝術鑒賞力。
整冊課本通過對人口,發展,污染,科技,名勝名人等一系列內容的了解與學習培養了學生的情感意識和文化素養,提高了學生語言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
六、 教材的結構與特點
(一)結構
1、單元之間以話題為主線串起了語言知識,語言技能的講授與掌握。每個單元相對獨立而不孤立2、每個單元以人物的.成長發展為基點關注了學生的情感態度及學習策略的培養。 以校內校外為框架 側重體現了學生文化意識的形成與發展。通過各種任務型活動的開展和對語言的基礎知識的歸納總結,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學生對語言功能的認識逐漸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3、整冊教材線條清晰、循序漸進、循環反復、相互融合、相互滲透
(二)教材特點
1、采用任務型教學模式,融會話題、交際功能和語言結構,形成了一套循序漸進的生活化的學習程序。
2、每個單元相對獨立但又決不孤立,各種語言知識線條清晰,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環環相扣,循環反復。一方面為學生的學降低了學習難度,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知識;另一方面也給教師留出了很大的施展空間,可以大膽調整學習順序,整合教材,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3、本教材的內容設置使英語課程的五個總體目標之間也實現了相互融合、相互滲透、相互促進七、理想的課堂
理想的英語課堂應該是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樂園,使學生對英語的學習成為一種需要和迫切任務,讓學生具備綜合運用語言知識的技能,能夠高效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具有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個課堂上,學生能在快樂中學習并能學以致用,教師能從繁重的批改輔導中解放出來,同時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英語說課稿11
一.說教學內容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攀登英語第十二單元的日常用語和歌曲、童謠的第二課時,本單元是圍繞what are you doing ?we are playing a game , may I join you ? come on.涉及到現在進行時,問你/你們在做什么?會簡單回答。這一句型和生活的實際動作有密切聯系,所以教師教起來比較順手,學生也樂于學習,并易于在生活中進行運用。第二部分歌曲、童謠我用的是用前一單元的“FLY交叉教學,便于拓展。
二.說教材
攀登英語課程以多媒體作為教學輔助手段,把教學內容按一定的程序編排在光盤里:歌曲童謠,日常用語,英語故事,短劇,迪斯尼英語,形式新穎,具有較強的趣味性,教學內容取材于兒童生活,創設了豐富、真實自然的兒童生活環境,是一部小學英語教學的好教材。
三.說教學目標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是小學英語教學的基本任務。在認真分析教材的基礎上,我針對學生實際,將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確定如下:
1、知識目標
(1)使學生能聽、說、認、讀playing join等單詞。
(2)初步感知:what are you doing ?we are playing a game , may I join you ? come in.等句子,學生能聽懂并理解其意思.。
2、能力目標:
(1)能聽懂every day English中的指令并做出相應動作.,如we are flying等。
(2)能運用we are ……句型正確作答。
3、情感目標
(1)培養學生注意觀察、認真模仿的良好習慣和主動競爭的竟識。
(2)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3)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四.說教學重點
學習新句型what are you doing ?we are playing a game , may I join you ? come in.能圍繞攀登英語教材聽、說、唱,并能follow.
五.說教學難點
1.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同時注意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樹立自信心。
2.現在進行時現在分詞的運用和正確發音。
六.說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新舊單詞卡片、錄音機、磁帶、攀登英語評價卡片、寫句子的紙條七.說教法、學法
為了突破這堂課的`重、難點,根據小學生好奇、好勝、好動、模仿力強、表現欲旺盛等生理和心理特點,我主要采取了以任務型教學模式為主,以活動,合作為主線,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游戲感悟等多法并用的方式組織教學。徹底改變傳統的“授—受”的教學模式,促進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
七.說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育家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必須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是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基礎。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是新課導入的關鍵。 We are table No one這首歌曲,帶領學生從一號桌到四號桌分別用聲音大、聲音小,聲音快、聲音慢的學生,課堂一下子活躍起來。精彩的課堂開頭,往往給學生帶來新意、親切的感覺,不僅能使學生迅速地興奮起來,而且還會使學生把學習當成一種自我需要,自然地進入學習新知的情景。
(二)自由會話,促進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
學生在一個平等尊重的氛圍中,他們的思維是放松的,敢于說、敢于參與教學。教師要真心誠意地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人,努力提高“導”的藝術,從而在教學中恰到好處地去啟發、點拔、盡可能地給學生多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點活動的余地,多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這樣才能使課堂氛圍充滿活力。因此,我在這個環節與學生進行了朋友式的會話。It’s time for class. Are you ready ? Hello ! Boys and girls. How are you ? Nice to meet you. ?不僅復習了舊知識,還渲染了學習英語的良好氣氛。
活動過程記錄:
(一).讓學生上臺展示;
1.對話展示
2.歌謠
3.歌曲
4.教師做動作,學生說和唱
(二).播放攀登英語帶子,教學“日常英語”。
(1)讓學生仔細聽大膽跟著重復。(讓學生跟著反復練讀)
(2)點擊group work進行小組合作
(3)用兩只老虎訓練,改唱該句型達到鞏固的效果。
(4)四個大組看圖進行小組對話訓練。
(5)兩人小組合作
(6)抽兩人小組上臺展示,抽了三組。
(三)、拓展:
1.利用歌曲fly拓展we are flying;
2.利用童謠“follow”拓展“we are jumping”通過發放頭飾對學生不同角落進行練習
3.利用對話“may I come in”鞏固“may I join you”重點句型
(四)、總體評價
1.評價學生在看聽說演等方面是否培養起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2.學生學習是否愉悅
通過對知識的小結,幫助學生將本課的信息進行加工、儲存,從而明確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對學生的表現進行總結評價,以評價促發展,培養小組團隊精神,激勵學生大膽開口,積極活動,為小組爭得榮譽。最后總體評價,雖是一個常規,其目的在于全方位地、及時檢測學生對本課時掌握的程度。
八.教學反思
這節課不論是新知識的呈現,還是游戲的設計,都能緊緊地抓住學生,吸引學生,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用,提高了課堂實效,培養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我相信通過這樣的教學,充分讓學生主體參與、體驗感悟、游戲鞏固,是一定能圓滿實現課堂教學任務的。
英語說課稿12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
PEP教材第四冊,Unit Three “Is This Your Skirt ?”A Let’s Learn .主要是教學幾個服裝類單詞:shirt、 T-shirt 、skirt 、sweater、 jacket and dress并用I like…和 I like…with…句型結合顏色來表達自己對服飾穿著的愛好。
教材的地位、作用:本單元主要是教學服裝內容,關于服裝的內容在PEP教材中是首次出現,而本課時又是本單元的第一課時,學生雖然初次接觸本課的新單詞,但服飾穿著是學生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所以這是個與生活緊密聯系的話題。同時,此話題又建立在之前所學的顏色單詞和一些句型的基礎上,讓學生新舊結合、不斷積累,將所學的語言用于生活。
2、 說目標
1)、Knowledge Aims:能夠聽、說、認讀本課時的六個單詞及詞組。
2)、 Abilities Aims:能夠描述服飾的顏色以及穿著搭配。
3) 、Emotion Aims: 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積極參與語言交際活動;與現實生活相結合,培養學生對衣服的審美能力及搭配能力,使學生樹立文明穿著的意識。
3、教學重點、難點
1)Key points:掌握有關服裝名稱的六個詞組。
2)Difficult points:表示服裝的`名詞與表示顏色的形容詞連用及其讀法。“I like the white sweater with the green skirt”中“with”的發音及其在本課中的含義。
二、 說教法
1、教法分析
《英語課程標準》中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在重要位置,強調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外語。針對小學生好唱、好玩、好動的年齡特征,我設計了歌曲、游戲、突出趣味性和現實性的情景教學。采用了,直觀演示法、交際法、任務型教學法等愉快教學相結合的方法。以灰姑娘參加舞會的故事情節慣穿整節課堂,創設“幫助灰姑娘搭配服裝” 和“小組調查”等活動來實行任務型教學法。鼓勵學生多開口,多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想法,達到掌握知識、培養語言技能的目的。
2、教學手段
根據本節課的內容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形象的彩色圖片,結合多媒體輔助手段,創造出趣味性、真實性的語言環境,使課堂學習氣氛濃厚。通過多媒體及形象圖片的介入,設計出真實自然的情景活動,有助于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輕松掌握語言要點。
三、說學法
1、學情分析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天真活潑、好奇心強的四年級學生,有較強的模仿能力和求知欲,具備了簡單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 2、學法指導 教務于學,教學的主要任務不僅是積累知識,而且還要發展思維,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主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學習方法,如:總結法,歸納法等。通過讓學生自己動口、動手、動腦進行活動交流,將有關知識重新總結,讓學生在一定的情景中運用語言進行有意義的表達,使不同水平層次的學生都有學習的積極性、都有所收獲。
四、說過程
Step 1: 趣味歌曲復習舊知
1、Sing “Colour Song ”設計理念:合唱旋律優美的歌曲能讓學生心情愉悅,營造了和諧的英語學習氣氛。
2、Review colours課件呈現五顏六色閃動的花,師生之間進行對話:T: What can you see? S:I can see flowers. T: What colour is it ? S: It’s red.。設計理念:閃動的花朵不僅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創設了“信息差”,進行有意義的活動,避免明知顧問的機械回答,復習顏色也為下一步學習做好鋪墊。
Step2.Presentation
1、故事增趣,呈現新知設計理念: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根據小學生愛聽故事這一年齡特征,創設了灰姑娘想為舞會挑件漂亮衣服的情景,引入新單詞的學習。
2、齊學新知,循序漸進shirt 、 shirt 、 bule shirt, blue shirt 、 blue shirt ,I like blue shirt..先學音形都相似shirt、 T-shirt , 便于對比教學。以相同的方法教授其余的單詞,邊學邊板書,邊學邊評價。設計理念:從單詞、詞組過渡到句子,循序漸進、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Step3: Practice
趣味游戲 操練新知
1、Guessing game.課件呈現出仙女送給灰姑娘的衣服,其中有一件具有魔法,猜中的學生能得到一份神秘禮物。設計理念:創設有獎竟猜活動,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激發學習興趣。
2、Listen and chant . Hello,Hello, boys, What do you wear? Jacket, jacket ,shirt , I want to wear.Hello, Hello ,girls, What do you wear?Dress, dress ,skirt. I want to wear.設計理念:在歡快的節奏中,加強和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同時也得到了美的享受,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Step 4:Consolidation
情景激趣 綜合運用
1、Match and choose. 幫助灰姑娘搭配服裝教師先示范,學生用句型I like…with….進行描述。 設計理念: 此活動不但操練了I like…..with而且也培養學生對衣服的搭配能力,利用形象生動的動畫,突破了教學難點。
2、Do a survey.灰姑娘拿不準要穿哪套衣服去參加舞會,請學生做參謀,她將穿上全班最多人喜歡的衣服出席舞會。利用調查表分小組調查。---What do you like? --- I like ….with….設計理念:通過課堂調查,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利于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師生共同參與調查,體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Step5:Extension
趣味情景拓展延伸Shopping.灰姑娘邀請老師、學生一起參加舞會,于是創設師生互動共同買新衣服的情景。學生將老師之前獎勵的衣服圖片貼在商店里,進行小組活動。一學生飾演售貨員,其余的演顧客。
---Welcome to my shop. Can I help you? ---Yes.---What do you like ? ---I like ….with …..設計理念:語言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真實的情景中培養學生綜合使用語言的能力。
Homework
以趣為本布置作業
Design your favourite clothes and label it. Tell your parents about your design in English.設計理念:設計主題,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家校聯合,培養學生養成語言交際的好習慣。 教師鼓勵學生將設計好的衣服于下節課帶回學校用英語向同學作介紹,最后收集學生作品,釘成一本服裝雜志,在班上展覽。設計理念:創設了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
Step 7、板書:
整理衣柜 歸類總結
上層是: shirt T-shirt skirt
下層是: jacket dress sweater 設計理念:板書直觀明了、運用歸類法總結新知。培養學生從小自己整理衣物的好習慣。
五、說評價
本節課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以灰姑娘參加舞會的故事情節貫穿于整節課堂,圍繞“ 挑衣服-試衣服-買衣服-設計衣服開展課堂活動。 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進行交際活動,從而達到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教學過程中,我不斷運用激勵性話語和贊美之詞Good 、very good、 You are better than before.來評價學生的課堂表現,也鼓勵學生之間進行互相評價,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建立自信,促進綜合語言運用的全面發展。
英語說課稿13
一、教學分析:
1、教學目標: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世界各地的節日)是人教版新課標高中英語必修三第一課的內容。本單元圍繞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世界各地的節日)這一主題展開進行聽、說、讀、寫等多種教育活動。節日對人們有著各種各樣的不同意義。各國人民的節日各有不同,人們在節日中的表現、活動、習俗也有所不同。本單元主題的選擇兼顧到了學生的知識面,已經掌握的詞匯,生活經歷等,讓學生不僅對本國的節日增進理解,而且對外國的節日也有所感悟,從而提高學生的社會文化素質,加強跨國文化意識。
根據上述教材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征,制定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1)知識能力目標:
①在理解的基礎上學會簡述各國節日的由來、作用以及人們在節日中的習俗表現; ②在閱讀中初步掌握生詞、詞組、句型的用法,學會表達自己的請求及感謝,如:Could/Would you please… Could I have… Could we look at… May I see…
It’s very nice of you… I’d love to…
It was a pleasure…
③體會說明文的寫作技巧,掌握一些節日的表達方法,如:New Year National Day Christmas
Mid-autumn Festival Teachers’ Day等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通過英語了解節日,使學生不僅對中國的節日增進理解,同時對外國的節日及其風俗習慣也有所了解,通過中外節日的對比,加深其對中國文化的理解,提高學生的社會文化素質,加強跨國文化意識。同時,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以及增強對本國傳統特色文化的保護意識,提高積極性,增強跨文化交際能力。
(3)過程與方法
通過開展小組活動以及提問討論的方式,引導學生積極與人合作,相互學習幫助,培養團隊意識;以及通過同學與老師之間的交流,在教學過程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初步培養學生活學活用的能力。
2、教學重點:
(1)了解世界各地各種的節日名稱、起源以及慶祝方式等;
(2)學習并掌握課本詞匯表中的.單詞以及短語在本單元中的意思及用法。
3、教學難點:
語法是本單元的教學難點。情態動詞的用法多種多樣,具體到特定場景以及說話人的語氣、態度等,并非簡單的幾條規則就能概括。因此,要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材料中體會、熟悉情態動詞的用法。同時還有構詞法中的形容詞詞綴的用法及意義。
4、教學關鍵:提高學生的知識儲備量,以及對世界文化的了解。
5、練習安排:
(1)反復聽課文錄音,以此提高學生的聽力,同時達到熟悉課文的目的; (2)收集關于節日的信息,拓寬知識面。
二、學生情況分析:
基于學生對高一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基礎都打得比較扎實,對于學習英語的興趣也得到了一定的培養,學習態度也比較認真;不過學生的學習方法并沒有完全掌握,進入高中后新的學習習慣也未完完全固定,所以對于學生們還是很有必要教授一些學習方法,同時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教法設想:
基于本課題的特點,決定采用以任務教學法為主,以問答法、討論法為輔的教學方法。在新課程理念要求老師傳授給學生閱讀方法,讀閱讀進行整體教學,而不在局限于單詞句型的傳統教授。在學生現實閱讀當中很多學生過分地方注意力放在生詞上面,而不注意閱讀方法的培養,反映在考試中為遇到一篇生詞較多的語段就喪失了閱讀的信心。從而,幫助學生學會從各方面理解文章,培養帶著問題看事情的能力。此外,我準備用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
四、學法指導:
學法上,我提倡“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教會學生主動預習、自主思考、系統小結;同時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為討論法、朗讀法和勾畫圈點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概括能力以及表達能力。
五、教學過程: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五個環節展開。
環節1導入(Lead-in)
這一步驟的重點在于激活學生已有的節日知識,讓他們更好的參與下面的活動。
通過教師提問來開始課堂的教學,向學生介紹背景知識,并且讓學生進行適當的補充。
環節2分析課文
第一部分快速閱讀
這一步驟的重點在于培養學生快速閱讀的技巧及一定的自學能力。
讓學生快速瀏覽課后閱讀理解的題目并提出要求,帶著問題進行快速讀,培養聯系實際,歸納推理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第二部分語言運用
第一層單詞詞組
1.四會詞匯
Beauty harvest celebration starve origin religious ancestor Mexico feast bone belief trick poet arrival gain independence gather agriculture award rooster admire energetic Easter clothing Christian custom worldwide fool permission parking apologize drown sadness obvious wipe weep remind forgive
2.認讀詞匯
incense, skull, Halloween, carnival, lunar, parade, Jesus, Trinidad, Valentine, weave, herd, the Milky Way, magpie
3.固定詞組
take place, in memory of, dress up, play a trick, look forward to, day and night, as though, have fun with, turn up, keep one’s word, hold one’s breath, set off , remind…of
4.重點詞匯
starve, satisfy, lead, gather, admire, apologize, drown, wipe, weep, forgive
第二層語法
情態動詞:may/ might, can/ could, will/ would, shall/should, must/
can
第三層總結歸納
主要總結一下詞法句法和語法的用法。環節3學生互動
提問環節:學生可以針對本課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先由其他知道答案的同學解答,再由老師補充并總結。
環節4課后作業
找出有用的生詞,詞組及句子完成書后的相關聯系P4~5描述一個節日
六、課件及板書
板書:上下兩塊黑板,上塊板書教學步驟,下塊板書生詞和短語。
課件:在堅持簡潔清晰的原則的基礎上,配上圖片、音頻、視頻等多種資源,讓學生通過不同形式學習相關知識。同時把語法一塊另外做成PPT讓學生對整個教學步驟有更好的把握。
以上,我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和課件設計四個方面對課本進行了說明,我的說課到此結束。
英語說課稿14
說課課題:4B Unit 4《Buying fruit》第二課時
說課的內容分五部分:一、說教材;二、說教法;三、說學法;四、說教學程序;五、說板書設計。
一、 說教材
(一) 教材地位、作用
本課內容是《牛津小學英語》4B 中的Unit 4 《Buying fruit》。本單元的核心教學內容是 “認物”,主要學習句子What are these /those ?They are … .本單元出現了八個單詞,除了一個“grapes” 這個水果單詞是第一次出現,其余七個單詞在3A 中均已出現過。今天這一課是第二課時。在第一課時中,我們已學習并進行句型What are these /those ? They are …的操練。所以今天的內容主要是呈現并操練八種水果單詞,順便結合第一課時的句型What are these /those ? They are … .以及商場里的常用購物用語Can I help you ? I'd like some … . How many kilos ?等語言進行交際活動。
(二)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根據新課標以及大綱要求,結合以上分析,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 認知目標:
(1) 能正確聽、說、讀、寫詞匯apples、bananas、peaches 、grapes、 oranges 、pears.
(2)進一步正確聽、說、讀、詞匯 pineapples mangos watermelons
(3)正確聽、說、讀、句型 What are these /those ? They are …
How many kilos ? … kilos ,please .
2、 能力目標:
(1) 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分析能力。
(2) 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發展學生個性。
3、情感目標:
(1)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2) 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綜合運用語言知識的意識,團結合作的意識。
(三)教學重點:
能正確聽、說、讀、寫詞匯 apples、bananas、peaches 、grapes、 oranges 、pears.
(四)教學難點:
正確聽、說、讀、句型 What are these /those ? They are …
二、說教法、學法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英語教學一開始,就應當注意培養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保持強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這就要求我們教師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所以,我采用情景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交際法等進行教學。
1、 情景法
情景法強調語言在情景中的應用,讓學生身臨其境地學習英語,使教學在生動活潑的情景中進行。學生在輕松的情景下,容易學到知識與運用知識。
2、 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多媒體輔助教學集圖象、聲音、文字于一體,使教學內容更生
動、形象,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接受新的知識。
3、 交際法
學習英語,目的'在于用英語進行交際。英語要作為交際工具來教,也要作為交際工具來學,做到學用統一。在教學中,我遵循這一原則,提供較真實的情景。如:學完本課內容后,我讓學生扮“售貨員”,練習買水果,活學或用所學知識。這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培養了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
本堂課主要以現代化電教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增加了直觀性和趣味性,加大了課堂密度,提高了教學效果。我根據本堂課的教學目標、要求以及購物這個話題的實際應用性,設計了生活化的情景,讓學生在實際情景中運用所學知識。同時通過多媒體的運用,設計各種小游戲,猜猜看等多種形式的演練,讓學生在玩中學,樂中學。
三、說教學程序
Step1 Free talk
師生交流,既復習舊知,又很好地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為下面的合作學習打下基礎。
Step 2 Lead in
首先播放FLASH 動畫。
設計思路: 每一堂課的開頭很重要,要在上課一開始就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他們的興趣 -
,這樣便容易開展下面的內容。flash動畫可愛。活潑,最符合兒童認知特點,學唱歌曲迎合了兒童的心理需求,從而促使他們在輕松自如的情況下,主動地學習。而且以動畫作為課前的預備活動,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緩解了學生的緊張情緒。
Step3、 Presentation
1、復習各種水果單詞。
2、結合單詞句型操練時,屏幕出示各種色彩鮮艷的水果,我對每一種水果都設置了超鏈接,以便一個單詞教完以后。再回到該頁面,接著教另一種水果。因為有些單詞在3A 中已經學過,所以操練時沒有花太多的時間。
3 、在教授單詞 peaches, watermelons時,一只卡通的猴子伴著敲 鼓聲出現在大家面前,引起孩子們極大的興致,所以很容易引出新授單詞。
Step 4、Play a game
1、這一環節,我設計了一個“guess”的游戲,采用“PowerPoint”中插入圖片的“水印”效果,讓圖畫變得模糊,讓學生猜:What are these /those?.接下來一個游戲,我把各種水果呈現出來,然后把相對應的單詞字母順序打亂,讓學生重新編排,這一環節讓學生不僅在聽、說、讀方面得到練習、鞏固,在寫的方面也得到了訓練。 根據多媒體音、形、色、像圖文并茂的優勢,提供不同的時間,給 學生創設了學習練說的機會,這樣的練習,既保持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使學生體驗到了知識收獲后的滿足。
2、電腦演示,學生練習,引出單詞grapes
Look at this word, what's meaning!(學生答“葡萄”)
I can draw many grapes with computer.
Look! This is a grape.(進入“畫圖”,畫出第一粒葡萄)
These are two grapes.(復制葡萄)
Can you draw?學生上臺操作
縮短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指導”的教學理念,同時真正實現了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的有機整合。
接下來是屏幕出示一首小詩,然后給學生提供一些形狀,色彩很明顯的各種漂亮的水果,讓學生模仿著自己編消小詩。根據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設計的小詩,既是對新授句型的意義鞏固,同時,也是為了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培養學生良好的語音,語調和語感。
Step 5、Practise
教師利用多媒體出示朋友生病要買東西為線索,引出有關“購物”的對話,師生練習,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model,讓學生明白該怎樣進行語言訓練。同時,小組活動通過討論,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使學生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維護學生的學習熱情,鞏固學生的語言訓練,并把語言訓練與學生的實際相結合,體現在“學中用”,在“用中學”的新的教學思想與理念
Step 6、Homework
這一活動的設計,是對本課教學的有利鞏固,人人參與調查,體現了教學應面向全體,關注個體的教學理念,而同時在體現這一理念的同時,又體現了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學生之間、學生與家長之間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都獲得了鍛煉。
四、說板書設計
設計思路:
板書要求清晰、明了,體現教學的重點與難點,這里將本課的主要內容呈現在黑板上,同時這也有利于學生學習與運用對話。
英語說課稿15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外研社小學英語新標準三年級起始第一冊 Module 6 School, Unit 2 Whats this? 我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將聽、說、玩、唱溶于一體,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愿望,使學生通過合作學習體驗榮譽感和成就感,從而樹立自信心,發展自主學習 的能力,形成初步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際的能力。
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于本期剛接觸英語,對學習英語充滿了好奇和興趣,渴望獲得更多的英語信息 和知識。經過本模塊第一單元的學習,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詢問并識別物 體的句型:Whats this? 和Whats that? 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和心理狀態為本節課的自主探究打下了基礎。
三、 教學目標
1、語言知識目標
(1) 讓學生能聽、說、認、讀pen,pencil,book,bag等單詞。
(2) 通過學習讓學生熟練掌握句型 Whats this? 和Whats that?
2、學習技能目標:
(1) 能聽懂Lets do中的指令并做出相應動作,如Point to the
(2) 根據圖片或在場景下進行簡單的英語交流和表達,培養學活運用所學知識進行交流的能力。
3、情感態度目標
(1) 通過學習活動,使學生有興趣聽、說英語,培養學生注意觀察、樂于模仿的良好習慣和主動競爭的竟識。
(2) 讓學生在鼓勵性評價中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3) 通過小組活動培養學生合作交流能力,從而讓學生意識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意義。
(4)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學習資源,實現參與與創新,能主動與他人交流,并克服交流中的困難,使交際順利進行。
四、教學重難點
1、學習新單詞 pen,pencil,book,bag ,能正確認讀。
2、鞏固已學句型:Whats this? 和Whats that? 并能用 Its a作出相應的回答。
五、課前準備
教具準備:課文錄音;帶單詞的物品圖片;實物pen,pencil,book,bag;魔法包;品(貼畫)。
學具準備:單色物品的圖片(學生課前畫好)
六、教學策略
為了突破這堂課的重、難點,根據小學生好奇、好勝、好動、模仿力強、表現欲旺盛等生理和心理特點,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教法和。
(一) 小組活動學習法
把全班分成四個大組(兩行為一組),分別用數量單詞命名,并書寫在黑板的左邊或右邊。 課堂各項教學活動均以小組活動為主線,結對或全班活動為輔,學生互相 交流、探究,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在合作中感受學習英語的樂趣及交流的意義,也通過小組之間"與共"的關系而形成同步學習的。
(二) 情境教
給學生不斷創設各種真實的場景,促使學生說英語。
(三) 課堂評價主要以鼓勵性評價為主。
課上恰當使用激勵性評語和勵個人貼畫、小組紅旗(畫在黑板上)的方法,讓學生渴望成功的心理得到滿足,這也是激勵學生積極投身英語學習的一個最簡單而有效的方法。老師操作起來也比較方便。
七、教學過程
(一)熱身復習,營造學習英語的氣氛。
1、歌曲導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育家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必須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是新課導入的關鍵。精彩的課堂開頭,不僅能使學 生迅速地興奮起來,而且還會使學生把學習當成一種需要,自然地進入學習新知的情景。因此,在熱身的時候,首先讓學生演唱歌曲"Plese stand up ",并做上相應的動作,這樣的導入能很快吸引住學生,還渲染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良好氣氛。同時,歌曲中的物品也可勾起學生們對已學物品單詞的回憶, 對復習句型Whats this? 和Whats that?作好鋪墊。
2、復習舊知,培養自信
教師出示Tom的圖片,談話向孩子們引出本節課的新朋友:"Its Tom." ,并讓學生熱情地和他打招呼。告訴學生們他是Amy的弟弟,今年才三歲。小Tom有些物品不認識,由于剛和大家見面,有些害羞,要老師代問,讓孩子們幫幫 他。孩子們對幫助他人都比較熱心,反應都很積極。于是老師拿著Tom的圖片,在教室里四處,隨意拿起一件物品或指向一件物品,向學生提 問:Whats this? 或Whats that?讓學生作出相應的回答。適時還可用What colour is it?進行詢問,借以復習表示顏色的單詞。大力夸樂于助人的娃娃。這樣不僅復習了舊知識,渲染了學習英語的良好氣氛,而且滲透了思想品德教育。
(二)會話導入新知,促進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
學生在一個平等尊重的氛圍中,他們的思維是放松的,敢于說、敢于參與教學。教師要 誠意地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人,努力提高"導"的藝術,從而在教學中恰 到好處地去、點拔、盡可能地給學生多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點活動的余地,多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這樣才能使課堂氛圍充滿活力。因此,這個環節我是這樣 設計的:
1、教師拿著Tom的圖片繼續指向教室里的物品,向學生提問。課前教師在離較近的 墻壁兩側和較遠的后墻兩邊分別貼上pen,pencil和 book,bag的圖片,分別使用Whats this? 和Whats that?向學生提問,學生可用中文來回答。教師引導用"Its a"來回答,自然引出新單詞,進行單詞教學。
2、游戲變一變。
老師先出示魔法包,把實物pen,pencil,book,bag一件件地特意讓學生 看到后,再把它們放進"魔法包"中,然后讓一名學生上臺,從"魔法 包"中握住一件物品,讓其余學生猜是什么。若猜對了就把物品拿出來,并讓另一名學生上臺找出相應的單詞卡片,全班進行單詞練讀。學生們對"魔法包"充滿了 好奇,而所學的單詞又是孩子們非常熟悉的文具物品,從而學習起來非常帶勁,能起到很好的鞏固作用。通過齊讀、指名讀、開火車讀、看口形猜單詞等多種形式的 ,孩子們能十分輕松地掌握單詞的認讀。對讀得對、讀得好的個人和小組要給以及時的鼓勵,調動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三)呈現新知,合作互動。
在小學英語課堂中使學生保持一種積極的緊張感,能夠激發他們學習的外部動機,引發他們一系列的自主活動,促進外部動機向內部動機的。
1、游戲Say and Point
請四位學生上來,分別站在四個不同的方位,手里分別拿著實物 pen,pencil,book,bag再請一名學生發出指令:Point to the其余學生做出相應的動作,以達到對新單詞的熟練掌握。這個活動完全由學生來操作,既鍛煉了學生的膽量和能力,又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2、演一演。這個部分由學生導學。一生扮演Tom,在教室隨意,指向任一物 品,用Whats this? 和Whats that?進行詢問,其余學生扮演Amy作答,以答到句型的目的。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可多抽幾名學生扮演Tom練 習。這個環節主要是學生能正確使用Whats this? 和Whats that?來提問。對能正確使用this和 that來詢問的學生要加以大力表揚和勵。
3、小組活動:Ask and Answer
以學習小組(四人)為單位,擺出pen,pencil,book,bag等文具,可故意將其中的一件放遠一些。然后一人分別用 Whats this? 和Whats that?進行詢問,其他學生作答。依次輪流進行,借以達到熟練掌握句型的目的。若組內不懂,其他幫助,團結一心,完成任務。 教師巡視指導。
4、學習課文 Whats this?
(1)學生打開書,結合課文插圖,聽課文錄音,理解文意。
(2)再聽錄音,生逐句模仿讀。教師適時正音。
(3)趣味多種形式賽讀:男女生分角色讀;指名分角色讀;小組賽讀。優勝者分別個人貼畫、小組小紅旗。各種方式的賽讀,從多方面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自信心,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快樂。
(四)鞏固新知,拓展。
1、完成運用任務(1):賽一賽將SB24頁的activity 3設計為一個搶答賽。
教師出示單色物品,用Whats this?詢問,學生搶答。在這個環節,教師要 注意引導學生加上顏色作答。不僅鞏固了新知,也復習了舊知。這個 有一定的難度,教師要多加,多給孩子思考的余地。通過努力,相信孩子們一定能完成得很好的。對答得對的要大加贊揚和勵,比如說:呀,你真了不起!能 說那么長的英語句子了!太棒了!
2、完成運用任務2:將SB 25頁的activity 5設計為小組活動Show and ask
學生展示出課前畫好的單色物品圖片,在小組內互相用Whats this? 和Whats that?來進行問答。提醒學生在問時把圖片拿出來,做出合適的動作;在答時盡量加上表示顏色的詞,教師巡視指導。
此任務的設計,重視了對學生思維能力、觀察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對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們在師生,生生,小組等不同的合作方式中,學會傾聽,學會評價,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五) 課堂小結和課堂延伸
1、總結小組的戰利品,(包括個人的貼畫和黑板上小組的小紅旗)學生掌聲祝賀并鼓勵未獲勝的小組繼續努力,為激發下節課的學氛打下基礎。
2、布置課外作業我來當當小老師。
將所學的單詞或英語句子教教你的家人或朋友。并將你當小老師的情況在下節英語課上向老師和同學匯報。
此環節將課堂延伸至課外,培養了學生的運用能力,讓孩子的家人和朋友也來分享學習英語的快樂,從而更加激發孩子學習英語的,真切體驗學習英語的成功帶來的喜悅,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八、設計說明
本節課不論是新知的呈現,還是游戲的設計,都是以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為中心,充分調動 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讓學生全員積極參與到課堂,在玩中學,學中 用,提高了課堂實效,培養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我相信通過這樣的教學,充分讓學生主體參與、體驗、游戲鞏固,是一定能實現課堂教學任務的。
附:板書設計
Module 6 School
Unit 2 Whats this?
Whats this?
Its a red pen.
yellow pencil.
Whats that?
Its a blue bag.
green book.
【英語說課稿】相關文章:
英語說課稿09-28
英語說課稿[精選]05-20
英語說課稿02-01
小學英語說課稿10-22
幼兒英語說課稿02-16
牛津英語的說課稿02-28
中職英語說課稿02-13
小學英語說課稿10-26
高二英語說課稿01-15
牛津小學英語說課稿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