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說課稿準備工作,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什么樣的說課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細胞中的糖類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細胞中的糖類說課稿1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細胞中的糖類,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學生、說教法和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五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細胞中的糖類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一節的內容,學生在2、3節學習了細胞中的蛋白質和核酸,這兩種生物大分子都具有一定的結構層次即元素、基本單位、長鏈、大分子。這樣能更好理解單糖、二糖、多糖的區別及多糖的大分子性,從而培養知識遷移的學習方法。通過對糖和脂的分類和比較能更好地培養分類、比較的學習方法。學完本節課后,學生對生命是物質的本質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并能理解糖類是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
(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掌握糖類的組成元素、分類、分布及功能。
2、能力目標
。1)嘗試進行自主學習
。2)嘗試比較分類的學習方法,體驗知識遷移的學習方法。
。3)運用生物學知識解決社會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1)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
。2)體會生物學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認識生物科學的價值。
。3)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習慣。
。ㄈ、教學重點和難點:
本節教學重點:糖類的種類及作用。課程標準中關于本節內容的第一個要求是概述糖類的種類和作用屬理解層次,并與以后要學習的細胞代謝內容聯系密切,所以確定為重點。
教學難點:多糖的種類及作用;
二、說學生
本節的授課對象是高一的學生他們在初中就已經學過一些相關的化學知識,也有一定的實驗能力。這都為學習本節的重點知識奠定了基礎,特別是難點的教學。而且此年齡段的學生對探究細胞奧秘存在好奇心,具有一定的分析問題、獲取信息的能力,實施問題探究教學是可行的。
三、說教法和學法:
根據上述對教材和學生情況的分析,本節采用以下教法和學法:
1、教法:
1)問題探究教學法:創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知識構建過程中。
2)直觀教學法:利用投影或掛圖,創設形象生動的直觀教學氛圍。
2、學法:
談話法、比較分析法、啟發式討論法等,引導學生思考一系列問題,使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中,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和總結歸納的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環節一:引入新課:
先復習上節關于核酸的知識并便于和新授內容銜接。以問題探討提供的情景和討論題引入糖的學習。
環節二:細胞中的糖類:
為本節重點內容,分三步突破:
1、老師帶領學生學習糖的組成元素、分類及分布, 對于難點多糖的種類,采用實例介紹的方式,使學生有直觀認識。
2、完成糖的分類、分布表格進一步深入認識糖的分類及分布;在單糖、二糖、多糖的.區分中學生會認識到各多糖結構的不同和多糖的形成及水解。
3、通過糖應用,體會糖在生命活動中的重要性,對糖的認識更有立體感。通過實例,學生對多糖中淀粉和糖原的儲存功能及各糖之間的轉化有了深入的認識。
環節三:鞏固練習:
課本課后練習題,使對本節知識點有一個全面準確的把握。
五、說板書設計
此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最后以表格的形式總結本節課的內容,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文章脈絡。
以上,我從教材、學生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五個方面對本課進行了說明,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老師和各位同學。
細胞中的糖類說課稿2
一、教材分析:
教材主要講述糖類的種類和作用,明確糖類是細胞的重要結構,又是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了解脂質對生物體和細胞的重要作用,最后說明了蛋白質、糖類、核酸這三類生物大分子都是以單體為單位的多聚體,都是以碳鏈為骨架,認知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等。這與前面學習的細胞中的元素和蛋白質、核酸等內容密切聯系,也是后面學習細胞的結構、代謝、血糖平衡的調節等內容的基礎。
二、學情分析:
學生在2、3節學習了細胞中的蛋白質和核酸,這兩種生物大分子都具有一定的結構層次即元素、基本單位、長鏈、大分子。這樣能更好理解單糖、二糖、多糖的區別及多糖的大分子性,從而培養知識遷移的學習方法。通過對糖和脂的分類和比較能更好地培養分類、比較的學習方法。學完本節課后,學生對生命是物質的本質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并能理解生命是建立在碳的基礎上。
三、教學目標:
本節課在課程標準中的要求是(1)概述糖類的種類和作用。(2)舉例說出脂質的種類和作用。(3)說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鏈為骨架。教學目標為:
1、知識目標
(1)概述糖類的種類和作用。
(2)舉例說出脂質的種類和作用。
(3)說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鏈為骨架。
2、能力目標
(1)嘗試進行自主學習
(2)嘗試比較分類的學習方法,體驗知識遷移的學習方法。
(3)運用生物學知識解決社會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1)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
(2)體會生物學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認識生物科學的價值。
(3)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習慣。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本節有兩個教學重點:糖類的種類和作用、說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鏈為骨架。課程標準中關于本節內容的第一個要求是概述糖類的種類和作用屬理解層次,并與以后要學習的模塊核心內容細胞代謝內容聯系密切,所以確定為重點。細胞中主要有三種生物大分子蛋白質、核酸、多糖,2、3節學習了蛋白質和核酸,在這里有必要總結一下這三種生物大分子,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生命建立在碳的基礎上,及生命的物質性和區別于非生物界的特殊性。教學難點有2個:多糖的種類,說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鏈為骨架。學生對多糖的種類和功能在初中沒有接觸,很陌生。而對三種生物大分子的化學結構沒有直觀的認識,所以將這兩點作為難點。
五、教學方法:
直觀教學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用多媒體課件教學。
六、教學過程
環節一: |
引入新課:先復習上節關于核酸的知識并便于和新授內容銜接。以問題探討提供的情景和討論題引入糖的學習。
環節二: |
細胞中的糖類:為本節重點內容,分三步突破:
1、學生自主和討論合作完成表格對糖的分類、分布和功能有了一定的認識, 對于難點多糖的種類,采用圖片介紹的方式,使學生有直觀認識。
2、通過思考題對糖的分類、分布和功能深識進一步深入
在單糖、二糖、多糖的區分中學生會認識到各多糖結構的不同和多糖的形成及水解
3、通過糖應用,體會糖在生命活動中的.重要性,對糖的認識更有立體感。
通過實例,學生對多糖中淀粉和糖原的儲存功能及各糖之間的轉化有了深入的認識。
環節三、 |
細胞中的脂質:由和生活密切相關的肥胖和心血管病入手引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然后主要以自學為主,老師點撥,便于掌握。
環節四、生物大分以碳為基本骨架:雖然是本節的重點和難點但在2、3節對蛋白質和核酸的結構有了較深的認識,前面又重點學習了多糖,所以先讓學生說明為什么碳是大分子的骨架,然后展示各種單體的化學結構,和各生物大分子的鏈鏈形分子,使學生對這個問題有了直觀的認識,從而完成重、難點突破。
環節五:總結:使學生對本節內容保持清晰的思路。環節
六:鞏固練習:課本課后練習題,使對本節知識點有一個全面準確的把握。
七、板書設計:
一、細胞中的糖類
1、元素:
2、功能:
3、糖類的分類、分布及主要功能
二、細胞中的脂質
脂肪:C、H、O 主要儲能物質
磷脂
脂
質 膽固醇
性激素
固醇 維生素D
三、生物大分子以碳為基本骨架
八、課后反思
努力的方向:在今后教學中,時時提醒自己轉變觀念,認真貫徹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實施探究教學,向高效課堂努力,爭取節節變為高效課堂,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進一少提高教學水平。
細胞中的糖類說課稿3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細胞中的糖類》。
首先,我對本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進行分析。
一、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細胞中的糖類》是新課程教材高中生物第1冊《分子與細胞》第2章第4節的第一個內容。在此之前,我們已經學習了第2節《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和第3節《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核酸》,這兩節有機化合物的學習為本節的學習起到了一定的鋪墊作用。、
二、說教學目標
基于對教材的分析和理解,我將從知識、能力、情感三方面確定本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概述糖類的種類和作用。
2、能力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以問題為導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體會到生物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
。2)培養學生交流與合作的意識,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3)體驗生物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感受生物就在身邊,培養應用意識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為了使學生能較順利用地達到教學目標,我確定了如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糖類的種類和作用。
教學難點:1、如何將蛋白質和核酸的結構知識遷移到糖類,了解糖類的結構。
2、多糖的種類。
四、說教法
新課程理念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者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因此,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教法上我主要體現“啟發式”的理念,并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增加教學的新穎性。但基于所帶學生基礎相對較弱,并缺乏主動參與的意識,老師只能采取利用情境和問題進行引導,逐步培養學生交流與合作意識。
五、說學法
以情境和問題進行引導,讓學生通過觀察、討論、分析、探究去發現知識,逐漸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
最后,我來具體談一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六、教學過程
根據教學大綱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在分析教材合理選擇教法和學法基礎上,本課教學過程的設計分四個環節:
第一環節:情境創設,導入新課通過問題探討,引入新課。
多媒體展示平日膳食的'幾種主要食物,老師可以提示,有米飯、青菜、蘿卜、牛肉片、番茄、草莓、橙子、漢堡、烤腸等,然后組織學生進行三個個問題探討:1、我們為什么要吃飯呢?2、同質量的這些食物含有的熱量(能量)一樣多嗎?3、當你在學校參加運動會消耗了大量體力時,你認為圖中能盡快為你補充能量的食物是什么?說明你的理由。
然后組織學生回答,對于問題探討1,學生答:因為肚子餓。老師提示:是因為我們身體沒有能量了。
對于問題探討2,學生答:不一樣。(只需要這個答案即可,后面將脂質講完后再進行總結。)
對于問題探討3,老師要提醒“能盡快”這個詞。學生答:米飯。老師問:為什么?學生答:餓了就要吃飯。老師提示:米飯等食物中含糖類比較多。進而分析出糖類的主要功能:糖類是主要的能源物質。
第二環節:學習新知(教師引領,師生聯動)
老師在黑板上板書:
一、細胞中的糖類
然后老師繼續問:你能列舉一些你所熟悉的糖的名稱嗎?
學生答:紅糖,白糖,冰糖,葡萄糖……
老師用多媒體展示紅糖,白糖,冰糖,另外還補充麥芽糖,砂糖,蔗糖等。
老師又問:這些糖有什么共同特點?學生答:它們都是甜的。
老師又問:是不是所有的糖都是甜的?老師自己答:不是,有些糖類是沒有甜味的,比如說淀粉,纖維素等。
接著,老師講:讓我們再看一些含糖類較多的食物。
多媒體展示一副畫面上是各種水果,老師講:這些水果都很甜,里面就含有我們剛才說的葡萄糖,蔗糖,以及果糖等。
多媒體展示另一副畫面上有米飯,饅頭,土豆,紅薯,綿白糖等,
老師講: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一個生活體驗,當我們在吃米飯和饅頭時,在口腔里咀嚼的過程中,會有甜味產生,這是為什么呢?
學生答后,老師補充:那是因為米飯和饅頭中的淀粉在口腔里咀嚼的過程中被分解變成了麥芽糖的緣故,這是一個化學變化過程,當麥芽糖以及淀粉再進入我們人體的小腸內時。這兩個變化過程每天都會在我們體內發生。
老師在黑板上板書:
淀粉——→麥芽糖——→葡萄糖
(口腔)(小腸)
老師講:在這里,這兩個過程已經將糖類的三個種類都體現出來了,淀粉是多糖,麥芽糖是二糖,葡萄糖是單糖。
接著,老師:下面請同學們認真閱讀教材30~31面,從以下幾個方面了解糖類的相關知識:糖類的元素組成,單糖、二糖、多糖的分子式、種類、分布及功能。(同學們閱讀教材)完后,老師利用多媒體和同學們一起整理這些內容:
。ㄒ唬┙M成元素:C、H、O
。ǘ┓诸悾阂远嗝襟w一點一點投射,讓同學們邊跟著一起回答。(這種投射方法比表格效果要好,涉及到糖類的分子式、種類、分布及功能。)
完后,老師帶領學生以三個問題討論完善前面老師帶領學生以三個問題討論完善前面老師帶領學生以三個問題討論完善前面老師帶領學生以三個問題討論完善前面內容:
多媒體顯示:
討論(1):日常生活中人們對糖的認識和科學概念中對糖的描述一致嗎?
老師指導學生分析并講解:不全一致。在化學中,糖類是指多羥基的醛或多羥基的酮。
糖不全甜,如淀粉是不甜的。甜的不全是糖,如糖精(人工合成的非糖增甜劑)、蛇菊苷(天然的非糖增甜劑)。
糖全由C、H、O組成。因為多數糖類的分子中氫原子和氧原子之比是2∶1,類似水分子,因而糖類又稱為“碳水化合物”。但糖的H與O比不全為2∶1,如脫氧核糖;H與O比為2∶1的化合物也不全是糖,如乳酸(C3H6O3)。故“碳水化合物”僅是一種俗稱,不是嚴格意義上糖類的稱謂。
多媒體繼續顯示:
討論(2):植物細胞中的纖維素、淀粉,動物肌肉中的糖原都是多糖,水解后的單糖都是葡萄糖,但為什么它們的性質和功能卻相差那么多呢?
老師指導學生分析并講解:請見課本P31圖2—12。如同組成金剛石和石墨的成分都是碳,但是它們的物理性質和功能卻相差懸殊,這主要是由于分子內部排列不同,導致結構不同而造成的,道理相似。
多媒體繼續顯示:
討論(3):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持續高于160—180 mg/dl,并伴有糖尿的病癥,主要見于糖尿病患者。他們的飲食受到嚴格的限制,但受限制的并不僅僅是甜味食品,米飯和饅頭等主食都需要定量攝取。為什么?
老師指導學生分析并講解:糖尿病人飲食中,米飯、饅頭等主食也需限量,是因其中富含淀粉,淀粉經消化分解后生成的是葡萄糖。
第三環節:課堂小結,強化認識
老師:最后,我們將本節內容的重點——即糖類的種類和作用以一定的方式歸納如下。
總1:相關反應式
1麥芽糖——→2葡萄糖
1蔗糖——→1葡萄糖+1果糖
1乳糖——→1葡萄糖+1半乳糖
淀粉——→麥芽糖——→葡萄糖
1糖原——→n葡萄糖
纖維素——→麥芽糖——→葡萄糖
總2:糖類的功能
1、糖類是生物體的主要能源和碳源。
糖類可以通過氧化放出能量,這是生物進行生命活動所必需的。
糖類還可以為機體合成其它化合物(如氨基酸、核苷酸、脂肪酸等)提供碳原子和碳鏈骨架,構成組織細胞。
2、與生物的結構有關
纖維素是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核糖和脫氧核糖是構成核酸(RNA和DNA的重要組成成分。(另外殼多糖為昆蟲等生物外殼的主要成分;細菌細胞壁由剛性的肽聚糖組成。)
第四環節:練習鞏固
。ň毩曉趯ⅰ吨|》講完后一起當堂做)
七、說板書設計
一、細胞中的糖類
多糖二糖單糖
淀粉——→麥芽糖——→葡萄糖
(口腔)(小腸)
。ㄒ唬┙M成元素:C、H、O
。ǘ┓诸悾
總1:相關反應式
總2:糖類的功能
(說明:其余全部以多媒體進行展示)
以上就是我對《細胞中的糖類》一課的設計過程,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細胞中的糖類說課稿】相關文章:
細胞中的糖類說課稿08-02
《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說課稿12-23
《細胞》說課稿03-08
細胞癌變說課稿11-14
《細胞呼吸》說課稿01-20
單細胞生物說課稿08-19
《沙漠中綠洲》說課稿09-07
《山谷中的謎底》說課稿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