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教學資源>說課稿>散步說課稿
散步說課稿
更新時間:2025-06-02 08:21:13
  • 相關推薦
有關散步說課稿3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散步說課稿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散步說課稿 篇1

  教學目的

  1.培養尊老愛幼的思想感情。

  2培養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重點難點

  1.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難點:理解文章內容和作者的情意。

  教學時間:二課時

  一、預習

  試朗讀課文。

  二、導人

  《散步》這篇散文,通過祖孫三代人散步的過程,表現出家庭成員間互敬互愛的思想感情,請同學們朗讀時要用心領會。

  三、正課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散步》。

  2.分六個層次指導朗讀。

  (1)緣由。(第1~3自然段)

  ①提問:“我們”為什么要去散步?

  討論并歸納:為了母親。“她老了,身體不好,走遠一點就覺得很累”“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應該多走走”所以一家人陪母親去田野散步。

  ②提問:怎么朗讀第l~3自然段?

  討論并歸納:應讀得輕柔一些,用陳述語氣。讀出“我”對母親的孝心。

  ③提問:試讀出第2自然段的重音和停頓,使朗讀有節奏感,抑揚頓挫。

  討論并歸納:

  母親/本不愿出來的。她/老了,身體/不好,去遠一點,就覺得內又累。我說,正因為如此,才應該多走走。母親/信服地/點點頭,便去/拿外套。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則又聽/她的`話一樣。

  (2)過渡。(第《自然段)

  ①提問:這段寫什么來過渡?

  討論并歸納:描寫初春的田野來過渡。

  ②提問:怎樣描寫?

  討論并歸納:描寫初春田野的特征——新綠,嫩芽,冬水——春天的氣息,生命在召喚。用擬人手法,寫出新綠的形態和色彩,寫出冬水的聲音和形象。

  ③提問:怎樣會使人想起一樣東西——生命?

  討論并歸納:寫出初春的田野生機盎然。

  ④提問:應該怎樣朗讀這一段?

  討論并歸納:應讀得有詩情畫意,讀出初春田野的勃勃生機。

  (3)人題(第5段)

  ①提問:課文寫一家三代人怎么散步的?兒子怎么說的?表現兒子什么性格?

  討論并歸納:小兒子從一家三代人散步的方式發現“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后面也是媽媽和兒子。”表現兒子的天真可愛,聰明智慧。

  ②提問:應該怎樣朗讀這一段?

  討論并歸納:前一句用平緩的陳述語氣,兒子的話應讀得天真、高昂,如有新發現。儀)波瀾(第6段)

  ①提問:散步時發生了什么分歧?

  討論并歸納: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②提問:怎樣解決這一矛盾?表現“我”什么性格?

  討論并歸納:一切取決于“我”——走大路。表現“我”愛幼,更尊老。

  ③提問:應該怎樣朗讀這一段?

  討論并歸納:分幾個層次讀,為了使層次分明“后來”、“不過”、“一霎時”、“我想”、“我想”、“我決定”、“我說”要重讀。讀出“我”心理活動的幾個層次。

  (5)一波又起(第7段)

  ①提問:又起了什么波折?表現母親什么性格?

  討論并歸納: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變了主意。表現母親聽從兒子,更愛孫子。

  ②提問;為什么要寫母親看到的景物?

  討論并歸納:母親看到小路上金色的菜花、整齊的桑樹、水波粼粼的魚塘,想到這些景物對孫兒的吸引力,更下了變了主意的決心。

  ③提問:怎樣解決小路難走的矛盾?

  討論并歸納:母親提出“我走不過去的地方,你就背著我。”

  ④提問:怎樣朗讀這一段?

  討論并歸納:從重音看,“但是”、“摸摸”、“變了”、“還是”、“金色”、“整齊”、“水波粼粼”、“背”等都要重讀。從層次來看,“但是”、“那里”、“我走…·,·”都要停頓。用平穩、舒緩的語調讀出母親慈愛、體諒孫子的感情,讀出一家人相互體諒、生活和諧。

  (6)收結(第8段)

  ①提問:怎樣以散步收結全文?

  討論并歸納:一敘述散步的方向;二敘述在散步中我背母親,妻子背兒子;三敘述“我”的感受。

  ②提問:為什么說“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討論并歸納:因為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肩負承前啟后的責任,表現作者對生活的一種使命感。

  ③提問:怎樣朗讀這一段?

  討論并歸納:從重音看,“菜花”、“桑樹”、“魚塘”、“走”、“蹲”、“背”、“瘦”、“重”、“胖”、“輕”、“慢慢”、“穩穩”、“仔細”及最后~句都要重讀。

  從層次看,“這樣”、“到了一處”、“但”都要停頓。用較快的語速讀,最后一句要讀得緩慢、深沉。

  四、小結

  這篇散文表現祖孫三代互敬互愛的思想感情,感情基調是歡愉、深沉的。朗讀時要細心體會。最后,再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五、作業

  1.課后練習。

  2.選用課時作業 優化設計。

  第二課時作業 優化設計

  (-)辨別下面的句子,哪些是比喻句,哪些不是比喻句。

  A.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

  B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C.梯田里的莊稼像綠海里卷來的一道道浪頭。

  D.遠看,斗笠像個大蘑菇,是那么美。

  1.比喻句:_2.非比喻句:_

  (二)“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這句話有什么深刻含義?表現了什么?

散步說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們: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23課《散步》。本次說課設計三大板塊:教學準備、教學過程和教學反思,下面我將依據語文課標,從全程說課的備、講、練、批、輔、考、評、糾、補、研、悟、能十二個環節解讀我對本課的認識和教學思路。

  第一板塊-——教學準備

  一、備教材

  1、教材分析:《散步》選自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本單元所選文章以家庭親情為主題,濃濃親情動人心弦。《散步》是一篇文字淺顯,情感溫暖的美文,作者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瑣事娓娓道來,情真意切,字里行間流露出對親人的關愛,對家庭的責任,對親情的贊美,是一篇從平凡小事中寫親情的典范作品,題材極其平凡,意蘊卻十分豐富。學習本文,要引導學生用心發現親情、感受親情并珍愛親情。本文是一篇自讀課文,在充分預習的基礎上我準備用一個課時完成教學的主要內容。

  2、教學理念:語文課程的性質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語文課程必須遵遁語文的特點;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方式應得到積極的提倡和踐行;語文課程還必須容納學生的生活經驗,并有助于學生與課程文本的互動。

  3、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②揣摩詞句含義,品析文章清新質樸的語言。

  過程與方法目標:

  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讓學生學會閱讀、理解、品味美文,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感知文中蘊含的家人之間深沉的愛,培養尊老愛幼的良好品德。

  4、教學重難點:

  重點:

  ①感受文章濃濃親情,增強學生的家庭責任感。

  ②揣摩精美詞句,品味語言的美。

  難點(關鍵點): 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話的象征意義,品味文章深刻含蓄的意蘊。

  二、備學情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精神,語文課的主要目的是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七年級學生擁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活潑好動,不喜歡被動地接受知識,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但缺乏良好的觀察生活的品質,對生活缺少體驗,更談不上審美了,親情觀念比較淡薄。那么本課學習正好發揮學生特長,引導學生重新去感悟和理解親情,學會尊老愛幼。

  三、備教法學法

  教法:這里我設計了主問題:以“字、詞、句、段對人物的表現作用”為話題,自選文句并聯系上下文用簡潔的語言進行評點。它有著“一問能抵許多問”的牽引力,引領著學生從多個角度品析語言、欣賞語言,

  同時本文主要寫“我”這個成年人的感受,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與感悟會遇到一定的困難,于是必要的點撥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我設計了情景導入、朗讀品析、研討點撥、多媒體課件輔助等多種教法,通過這幾種教法的結合,讓學生更好的領悟課文。

  學法:《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所以先讓學生熟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然后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用圈點勾畫的學習方法找出含義深刻的字詞句或細節動人的句子進行品析,最后抓關鍵語句再讀課文,深入思考,領會課文深長的意味,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尊老愛幼的情感,在學習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第二板塊——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

  在實施教學流程板塊,我設計了“情景導入 渲染親情”、“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品讀課文 賞析語言”、“再讀課文,感悟親情”、“拓展延伸 升華親情”、“總結全文 表達祝福”、“課后作業 真行實感”七個步驟落實全課程備、講、批、輔、考、評、糾、補、研、練、悟、能十二個環節。

  (一)情景導入 渲染親情——悟 練 能

  看公益短片《媽媽洗腳》,學生結合自己的家庭談感受。

  設計意圖:以情景導入法營造與課文內容相吻合的濃濃的親情氛圍,短片中溫馨的畫面和質樸的語言讓學生快速的進入情境中,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為學生感知課文內容作了準備。

  (二)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練 能 輔

  學生齊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1、課文寫了哪幾個人物?主人公是誰?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旨在讓學生對文本整體感知)

  2、散步的過程中發生了怎樣的事情?結果如何?請你用自己的語言概括。(用文中的語言也可以)

  設計意圖:讀是學生對課文內容最直接、最真切的感知,也是學生自主與文本對話、與作者進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所以,在這一部分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深入到文章中去理解、品味而不要流于形式。此環節要求學生齊讀課文后自主學習,培養從文章中獲取信息及概括事件的能力,在第二個問題中要引導學生思考探究:面對分歧,“我”為什么決定順從母親而委屈兒子,從而得出結論:在兩頭不能兼顧時,應照顧長輩,因此得知“我”的處事原則是“孝”,初步感知了作者的情感——尊老。(板書人物和尊老)

  (三)品讀課文 賞析語言——練 悟 講

  1、用你最喜歡的方式朗讀,找出你認為寫得最精彩的地方,或能打動你的句子從不同的角度品析語言美點。

  學法指導:

  (1)學生在課本上用圈點勾畫法作批注。(提示:寫景美的句子、細節動人的句子)

  (2)請學生將他們找出的詞句讀出來并評點,教師適當指導。

  事例點撥——詩意的背景美

  示例: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著,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咕咕地起著水泡。這一切都使人想著一樣東西——生命。

  “南方初春的田野” “新綠” “嫩芽” “咕咕的冬水”---- 作用:美麗的景色烘托了人物愉快的心情,也是作者慶幸母親又熬過了一個酷冬的心情的寫照。作者從春景聯想到生命,希望母親也像這春天里的萬物一樣,充滿生命的活力,希望母親健康長壽。

  事例點撥——寫人的細節美

  示例:“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 “熬”字能去掉嗎?

  “熬”既寫出了母親忍受痛苦度過嚴冬的情景,又寫出了“我”為母親安然無恙而慶幸的心情,體現我對母親的悉心照顧。

  2、感悟語言的對稱美

  事例點撥——語言的對稱美

  預先出示一個句子:“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后面也是媽媽和兒子“,讓學生說說這個句子的特點,然后從課文中找出這樣的對稱的句子朗讀并體會妙處。

  共同點及作用:簡潔、整齊、勻稱,互相映襯,很有情趣。讀起來連貫流暢,富有形式美和音樂美。增強了表達效果。

  設計意圖:品味積累語言是本課的重點,《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要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先讓學生在圈點勾畫中品讀思考,在朗讀品味中感悟,教師作必要的補充和歸納。引導學生掌握一些規律性的東西,學會在以后的閱讀、作文中運用學到的方法去賞析語言,運用語言。

  (四)再讀課文 感悟親情——練 悟 1、扮演角色,心靈對話。指名學生讀6、7段。

  2、這個家中三代四口人,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面對分歧,“我”為什么決定走大路,妻子、兒子是怎樣想的,母親為什么改變主意走小路?所以設計了“扮演角色,心靈對話”這一環節,讓學生走進文本,用話外音的形式將各人心中所想表現出來,不僅要注意文中表現出來的內涵,還要善于結合情景體悟人物心理和性格(比如:母親疼愛孫子,滿足他的要求;體諒兒子,理解他的難處。)以鍛煉學生的想像及創新思維能力。在談對人物印象這一環節中培養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讓學生感受到正因為這一家人尊老愛幼,相互關愛,這個家庭才會如此和諧溫暖。

  3、“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我”為什么感到責任重大?

  學法指導:大路平順,便于老人行走,況且母親身體不好。文中第2段交代了母親的身體情況,為下文埋下伏筆。“我”為什么感到責任重大?學生根據課文可能回答,因為一切都取決于我。本段中告訴了我們:“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巳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妻子呢,在外面,總是聽我的。”引導學生認識到在這個家庭中,“我”正好處在中間,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一旦抉擇錯誤就會傷害家中成員的感情,破壞家庭的和睦,破壞家中這份濃濃的親情。(這個祖孫三代人家中包含著祖孫情、母子情、夫妻情、父子情)正是由于這四種親情糾纏在一起,而他們又取決于“我”,所以“我”感到了作為中年人責任的重大。

  4、齊讀最后一段,理解最后一句話的深刻含義。(重點研讀)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欣賞文學作品要有自己的情感體驗,能領悟作品的內涵,讓學生在探究合作中解決疑難。重點理解這個句子,不僅要理解它的表層含義,更要理解它的象征意義:這句話寫出了作者的使命感,既要贍養老一代,又要撫養下一代,是承上啟下的角色,肩負重擔,責任重大,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也是這樣。

  (五)拓展延伸 升華親情——補 悟

  作者抓住了生活中一個平凡的鏡頭——散步,寫出了一家人之間真摯而深沉的愛,譜寫了一曲尊老愛幼的贊歌。想一想,在你們的身邊,有這樣(尊老愛幼)的事例嗎?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平凡的生活中去尋找,去發現,去感受親情之美,既符合本課的主題,又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引導學生發現親情,感受親情,珍愛親情。

  (六)總結全文 表達祝福——悟

  親愛的同學們:家,是一個幸福的搖籃,需要我們用心靈來呵護。家,更是一副沉沉的擔子,需要我們用責任來擔當。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撐起一片愛的天空,營造一個幸福的家園。 最后,老師把下面這副對聯送給大家,讓我們所有的家都永遠充滿愛,永遠洋溢著濃濃的親情。

  上聯:全家四口早春散步互謙讓

  下聯:祖孫三代風雨人生相依偎

  橫批:相親相愛

  (賞聽歌曲《讓愛住我家》,在溫馨動人的氛圍中結束本課。)

  (七)課后作業 真行實感——考

  1、真行:為你的長輩做一件你力所能及的事。

  2、實感:將這一過程及真實感受寫成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散步說課稿 篇3

  老師同學們下午好,我說課題目是《散步》。我主要從說教材、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點與難點、說教法學法以及說教學程序這五個方面來對這篇課文進行分析。

  一、說教材

  莫懷戚《散步》是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第三課。本單元是以家庭、親情為主題,前兩課重在寫家庭矛盾、沖突給家庭成員造成“精神虐殺”和心靈傷害,后三課重在展現溫馨、和美家庭氛圍。五課分別從正反兩個不同角度來謳歌親情,引導學生感悟建立怎樣家庭人際關系,才能實現和諧家庭格局。本課在本單元中起著承上啟下作用,因此本課在本單元地位是非常重要。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具體要求和本教材結構與內容分析,結合七年級學生他們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征,我確定本節課教學目標如下:

  1、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揣摩詞句含義,品味本課語言美;

  3、培養尊老愛幼思想感情,提高學生人文素養。

  三、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有兩個:一是揣摩本文精美詞句,品味語言美。

  二是培養尊老愛幼思想感情,提高學生人文素養。

  教學難點是:如何理解本文具有象征意義最后一句話。

  依據:最后一段話較為抽象,七年級學生還不具備深刻理解基礎,需要教師加以點撥。

  四、說教法學法

  本文通過生活小事和細節體現親情美,學習本文正是調動學生生活體驗以感悟親情一次極好機緣。所以我確定課堂結構為以情感為線索,貫穿對文本品味,使學生能真正接受一次心靈洗禮,從而形成正確家庭道德倫理準則。

  七年級學生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能力。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與教學目標密切聯系條件下,我采用以下教法和學法。

  首先是教法:

  1。美讀引路,涵泳親情。這篇散文,雖語言平易樸實,但內涵豐富,耐人尋味。如小家伙突然叫起來:“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后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因而,要讓學生品出其中語言美、人情美,需要采用豐富多樣朗讀形式,如聽錄音、學生跟讀、學生自由讀、教師范讀、學生齊讀等。

  2。以寫促讀,深化感情。《散步》之美就在于以小見大,反映尊老愛幼社會美德。學習這篇課文,不僅要讓學生學到知識,更要讓學生接受靈魂洗禮,懂得家庭成員之間要互相謙讓,互相體貼,互敬互愛,這樣才能使家庭穩定幸福。在觸動學生內心情感,激發其寫作欲望前提下,要求他們為親人寫一張賀卡。

  3。媒體輔助,增色課堂。運用多媒體,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增強直觀性,適時給予學生朗讀、品味方法指導,體現人文性。

  其次是學法,主要有兩種方法:

  1。一是圈點勾畫法。讓學生勤動筆墨,養成良好習慣。

  2。二是朗讀感悟法。讓學生抓住關鍵語句反復朗讀,從中體會思想感情。

  五、說教學程序

  主要分為五個步驟:

  1。營造氛圍,談論親情。播放歌曲《我愛我家》,通過優美旋律和詩化歌詞,喚起學生生活體驗,引發學生對“家”進行認真審視,從而架起文本與生活有效溝通橋梁。然后請學生自由發言,暢談對“家”理解。

  2。初讀課文,認識親情。

  聽課文錄音,讓學生跟讀,整體感知文本,用簡練語言講述散步過程,理清作者行文思路,并設計一些較簡單問題,讓學生快速搶答。

  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聽讀能力、感知能力以及綜合概括能力,又可讓學生輕松走進文本,與文本進行淺層直接情感交流,真正體現新課標“以人為本,全面發展”教學理念,同時又能為下一步合作探究搭建平臺。

  3。品讀課文,享受親情。

  讓學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讀課文,畫出自己認為最美最能表現親情最有深意句子,并加以品析,說說它美在哪里。然后相互交流心得,在合作與品味中挖掘尊老內涵,以突出教學重點。最后指名朗讀文章最后一段,教師點撥,讓學生理解主旨,突破難點,并體會以小見大寫作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找自己喜歡語言品析,玩味,充分體現了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感受到學習過程愉悅。在探究過程中,尊重學生個性,誘發學生悟性,給學生充分自主空間,讓他們去圈點勾畫,去品味語言精妙,感受親情溫馨,探究生命真諦,從而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和人文素養。

  4。拓展延伸,擁抱親情。家因為有了深深愛而溫馨,家庭生活因為有了濃濃親情而美好。看到莫懷戚一家人溫馨和諧,互敬互愛,想必同學們心中感情弦也被撥動了,有千言萬語想對親人傾訴。請同學們以“親情”為主題,寫一段50字左右溫馨短語在賀卡上送給親人。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課程,因此要求語文教學要聯系生活。設計學生抒寫對親人祝福,就是激活學生生活體驗,讓他們在親情體驗中加深對文本解讀,形成他們對社會、人生雙向理解,獲得對生命意義和生命本質認識。

  5。總結全文,表達祝福。親愛同學們:家,是一個幸福搖籃,需要我們用心靈來呵護。家,更是一副沉沉擔子,需要我們每個人用責任來擔當。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撐起一片愛天空,營造一個幸福家園。下面是老師在資料中看到由本課生發一副對聯。

  上聯:全家四口早春散步互謙讓

  下聯:祖孫三代風雨人生相依偎

  橫批:相親相愛

  把這副對聯送給大家,讓我們所有家都永遠充滿愛,永遠洋溢著濃濃親情。

  我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散步說課稿】相關文章:

《散步》的說課稿06-29

散步的說課稿09-11

有關《散步》說課稿09-05

散步說課稿范文12-16

(集合)《散步》說課稿10-16

散步的說課稿15篇08-07

散步說課稿(精選10篇)08-18

《散步》說課稿15篇06-25

《散步》說課稿(15篇)09-03

《散步》說課稿精選15篇10-13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制服丝袜欧美精选在线 | 污污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午夜在线观看专区 | 欧美日韩中文精品在线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人成网站999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