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好句>名言>葉圣陶的名人名言
葉圣陶的名人名言
更新時間:2024-10-14 18:31:27
  • 相關推薦
葉圣陶的名人名言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經典的名言吧,名言作為一種引導、激活、推動教學的手段,具有釋疑解惑、點撥誘導、強化聯系、深化認識的功能。還在苦苦尋找優秀經典的名言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葉圣陶的名人名言,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葉圣陶的名人名言1

  1、我以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作者葉圣陶(企業口號)"

  2、培育能力的事必須繼續不斷地去做,又必須隨時改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才會。--葉圣陶

  3、培育能力的事必須繼續不斷地去做,又必須隨時改善,提高學習效率,才會成功。--葉圣陶"

  4、教是為了不需要教。就是說咱們當教師的人要引導他們,使他們能夠自己學,自己學一輩子,學到老。葉圣陶

  5、讀書忌死讀,死讀鉆牛角。葉圣陶人有了物質才能生存,人有了夢想才談得上生活。你要了解生存與生活的不同嗎?動物生存,而人則生活。

  6、就是說咱們當教師的人要引導他們,使他們能夠自己學,自己學一輩子,學到老。--葉圣陶

  7、讀書忌死讀,死讀鉆牛角葉圣陶

  8、郭汜在城北。布開城門,將兵就汜,言且卻兵,但身決勝負。汜布乃獨共對戰,布以矛刺中汜,汜后騎遂前救汜,汜布遂各兩罷。裴松之《英雄記》理想是事業之母。--葉圣陶

  9、讀書忌死讀,死讀鉆牛角。葉圣陶君子以儉德辟難。《周易.否》

  10、每個孩子都有好奇心,好奇心驅使孩子們干這干那,努力在嘗試中發現自己的長處和能力。葉圣陶

  11、培育能力的事必須繼續不斷地去做,又必須隨時改善,提高學習效率,才會成功。葉圣陶

  12、人們最高精神的連鎖是文學,使無數弱小的心團結而為大心,是文學獨具有力量。文學能揭穿黑暗,迎接光明,使人們拋棄卑鄙和淺薄,趨向高尚和精深。——葉圣陶

  13、就是說咱們當教師的人要引導他們,使他們能夠自己學,自己學一輩子,學到老。作者葉圣陶

  14、知識不是某種完備無缺純凈無瑕僵化不變的東西。它永遠在創新,永遠在前進。普良尼施尼柯夫讀書忌死讀,死讀鉆牛角。葉圣陶

  15、讀書忌死讀,死讀鉆牛角,矻矻復孜孜,書我不相屬。活讀運心智,不為書奴仆,泥沙悉淘汰,所取唯珠玉。葉圣陶

  16、教是為了不需要教。……就是說咱們當教師的人要引導他們,使他們能夠自己學,自己學一輩子,學到老。――葉圣陶

  17、教是為了不需要教。就是說咱們當教師的人要引導他們,使他們能夠自己學,自己學一輩子,學到老。――葉圣陶

  18、就是說咱們當教師的人要引導他們,使他們能夠自己學,自己學一輩子,學到老。葉圣陶

  19、葉圣陶先生曾語重心長地說“好習慣養成了,一輩子受用壞習慣養成了,一輩子吃虧,想改也不容易了。”好習慣是助推器,是助人騰飛的動力壞習慣是枷鎖,是難以掙脫的羈絆。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就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

  20、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意思就是說小時候形成的習慣和天生的一樣牢固。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說過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葉圣陶認為培養孩子的目的.就是養成好習慣。習慣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増強越好。

  21、我以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葉圣陶

  22、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葉圣陶

  23、培育能力的事必須繼續不斷地去做,又必須隨時改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才會成功。葉圣陶

  24、藝術的事情大都始于模仿,終于獨創。——葉圣陶

  25、讀書忌死讀,死讀鉆牛角。――葉圣陶

  26、教師應該為學生的一生著想,要想想學生將來怎樣一輩子做人,想想做一個社會主義的好公民應該具有什么樣的知識品德。——葉圣陶

  27、培育能力的事必須繼續不斷地去做,又必須隨時改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才會成功。--葉圣陶

  28、讀書忌死讀,死讀鉆牛角葉圣陶

  29、培育能力的事必須繼續不斷地去做,又必須隨時改善,提高學習效率,才會成功。_____葉圣陶

  30、積千累萬,不如養個好習慣。葉圣陶

  31、讀書忌死讀,死讀鉆牛角--葉圣陶

  32、積千累萬,不如養個好習慣。葉圣陶

  33、我以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葉圣陶

  34、讀書忌死讀,死讀鉆牛角。——葉圣陶

  35、培育能力的事必須繼續不斷地去做,又必須隨時改善,提高學習效率,才會成功。——葉圣陶

  36、語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教語文是幫助學生養成使用語文的良好習慣。葉圣陶

  37、讀書忌死讀,死讀鉆牛角。葉圣陶

  38、培育能力的事必須繼續不斷地去做,又必須隨時改善,提高學習效率,才會成功。葉圣陶

  39、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葉圣陶

  40、教是為了不需要教。……就是說咱們當教師的人要引導他們,使他們能夠自我學,自我學一輩子,學到老。——葉圣陶

  41、每個孩子都有好奇心,好奇心驅使孩子們干這干那,努力在嘗試中發現自己的長處和能力。——葉圣陶

  42、教育是什么?就單方面講,只須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葉圣陶

  43、培育能力的事必須繼續不斷地去做,又必須隨時改善,提高學習效率,才會成功。--葉圣陶

  44、讀書忌死讀,死讀鉆牛角作者葉圣陶

  45、如果您喜歡《葉圣陶的名言》記得分享給更多好友噢!

葉圣陶的名人名言2

  1、教習某科為教學工作,熏陶善誘為教育工作,凡為教師,固宜教學與教育兼任也。——葉圣陶

  2、做教師最主要的是不說假話。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葉圣陶

  3、積千累萬,不如養個好習慣。——葉圣陶

  4、在現代中國做一個人,決不可放棄豐富自己,充實自己的每一個機會。——葉圣陶

  5、各種學科除了各自的目標之外,有個共通的總目標,就是:教育學生,使之成為國家的合格公民。——葉圣陶

  6、教是為了更好地不用教,也就是說我們當教師的人要正確引導她們,使它們可以自身學,自我學一輩子,付出就有回報。——葉圣陶

  7、養成習慣,換個說法,就是教育。——葉圣陶

  8、把依賴性的受教育轉變為主動性的自我教育。——葉圣陶

  9、在教育方面,什么學制、備課、訓導綱要、教科書籍,比起教師來,都居于次要地位。——葉圣陶

  10、院校的理想是:不必讓一切一個在智商層面沒有受到練習的人進到日常生活,愚昧的人對社會發展而言是兇險的,無論她們受到哪一級的教育。——葉圣陶

  11、做教師最主要的是不說假話。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葉圣陶

  12、凡為教者必期于達到不須教類別。——葉圣陶

  13、教訓對于兒童,冷酷而疏遠;感情對于兒童,卻有共鳴似的作用。所以諄諄告語不如使之自化。——葉圣陶

  14、與其說是魯迅的精神沒死,不如說是魯迅的精神已經出芽滋生,轉移性肺癌到大家的內心。——葉圣陶

  15、在語感敏銳的人心里,見了新綠二字,就會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氣概等等說不盡的旨趣。——葉圣陶

  16、各種學科的教學都一樣,無非教師幫著學生學習的一串過程。——葉圣陶

  17、教師應該通過自己的講課,在理解知識和掌握學習上給學生實際的益處。——葉圣陶

  18、給指導,給講說,卻隨時隨地提前準備少指導,少講說,最終保證不指導,不講說,這如同牽著你走,卻隨時隨地提前準備放開手,在這里上邊,教者可以下許多時間。——葉圣陶

  19、文當然要作的,但是要緊的在乎做人。——葉圣陶

  20、各種各樣課程除開分別的總體目標以外,有一個相通的總總體目標,便是:教育學生,使之變為我國的達標中國公民。——葉圣陶

  21、一條小溪是各種可愛的東西的家。——葉圣陶

  22、當教師的人,應當講究修養。——葉圣陶

  23、凡為教,目地取決于做到不用教。——葉圣陶

  24、教育工作不限于課堂教學,課堂教學課外活動一起抓,才能使學生受到更多的實益,打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基礎。——葉圣陶

  25、活讀運心智,不為書奴仆。——葉圣陶

  26、師范教育是推進和革新教育事業的根本。——葉圣陶

  27、教是為了不需要教。就是說咱們當教師的人要引導他們,使他們能夠自己學,自己學一輩子,學到老。——葉圣陶

  28、教師對自己從事的教學工作抱什么態度,對掌握業務專。門知識抱什么態度,這也是師德問題。——葉圣陶

  29、一個學校的教師都能為人師表,有好的品德,就會影響學生,帶動學生,使整個學校形成一個好校風,這樣有利于學生的德、智、體全面發展,對學生的成長大有益處。——葉圣陶

  30、隔而不隔,界而未界。——葉圣陶

  31、各種學科除了各自的目標之外,有個共通的總目標,就是:教育學生,使之成為國家的合格公民。——葉圣陶

  32、積千累萬,不如養個好習慣;——葉圣陶

  33、學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學生養成正確的人生觀。——葉圣陶

  34、就作用的方面說,進步的教育偏重熏陶。就領受的方面說,進步的教育偏重自得。——葉圣陶

  35、教師對自己從事的教學工作抱什么態度,對掌握業務專。門知識抱什么態度,這也是師德問題。現在,有的教師對自己所教的那門功課不大懂,今天聽別人講,自己沒有好好領會,明天就去教學生,這樣講課不會給學生太多的益處。教師應該通過自己的講課,在理解知識和掌握學習上給學生實際的益處。——葉圣陶

  36、讀書忌死讀,死讀鉆牛角,程程復孜孜,書我不相屬。活讀運心智,不為書奴仆,泥沙悉淘汰,所取唯珠玉。——葉圣陶

  37、我無論擔任哪一門功課,都要認清那門功課的目標,如國文科在訓練思想,養成使用語言文字的好習慣,理化科在懂得自然,進而操縱自然之類;同時我不忘記各種功課有個總目標,那就是“教育”——造成健全的公民。——葉圣陶

  38、描寫人物,假若只叫人的共同之點來寫,則只能保存人的內心,不能表現出魔一個人,要把滲出膜一個人抓住它給予我們的特殊的印象。——葉圣陶

  39、每一個孩子都是有求知欲,好奇心迫使小朋友們干這干那,勤奮在試著中察覺自己的優點和能力。——葉圣陶

  40、教師得先肯負責,才能談到循循善誘,師生合作。教師不負責,有的因為對教學本無興趣,當教師只是暫局。這種人只有嚴加淘汰一法。——葉圣陶

  41、志宏是少年兒童所必須的課程,志宏是發展趨勢少年兒童內心的課程。——葉圣陶

  42、我以為好的老先生并不是執教,并不是教學生,原是教學生學。——葉圣陶

  43、凡是帶點兒教育意味的事都一樣:自我做不到的,別教人家做;自我教人家,要想收到效果,就得自我做出榜樣來。——葉圣陶

  44、所念在那里,家鄉就在那里。——葉圣陶

  45、無論哪一種能力,要達到了習慣成自然的地步,打算我們有了那種能力。——葉圣陶

  46、我無論擔任哪一門功課,都要認清那門功課的目標,如國文科在訓練思想,養成使用語言文字的好習慣,理化科在懂得自然,進而操縱自然之類;同時我不忘記各種功課有個總目標,那就是“教育”造成健全的公民。——葉圣陶

  47、一輩子堅持自學的人就是一輩子自強不息的人。——葉圣陶

  48、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必令學生運其才智,勤其練習,領悟之源廣開,純熟之功彌深,巧為善教者也。——葉圣陶

  49、養成習慣,換個說法,就是教育。

  50、教是為了不需要教為了不需要教,就是說咱們當教師的人要引導他們,使他們能夠自己學,自己學一輩子,學到老。

  51、所謂教師之主導作用,其義在“引導”,并非一切由教師主動,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只聽教師講說。——葉圣陶

  52、我如果當小學教師,決不將投到學校里來的兒童認作討厭的小家伙,惹得人心煩的小魔王;無論聰明的',愚蠢的,干凈的,骯臟的,我都要稱他們為“小朋友”。那不是假意殷勤,僅僅浮在嘴唇邊,抽腔滑調的喊一聲;而是出于忠誠,真心認他們作朋友,真心要他們作朋友的親切表示。小朋友的成長和進步是我的歡快;小朋友的贏弱和拙鈍是我的憂慮。對朋友的忠誠本該如此,不然,我就夠不上作他們的朋友,我只好辭職。

  53、蘇州園林在每一個角落都注意圖畫美。階砌旁栽幾叢書帶草。墻上蔓延著爬山虎或者薔薇木香。——葉圣陶

  54、教師工作中的最后目地,無非是塑造學生具備各種各樣良好習慣。——葉圣陶

  55、培育能力的事必須繼續不斷地去做,又必須隨時改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才會成功。——葉圣陶

  56、好習慣養成了,一輩子使用;壞習慣的養成了,一輩子吃大虧。——葉圣陶

  57、閱讀教學之目的,我以為首在使學生養成讀書之良好習慣。教師輔導學生認真誦習課本,其意乃在使學生漸進于善讀,最終能不待教師之輔導而自臻于通篇明曉。——葉圣陶

  58、教育就是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葉圣陶

  59、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葉圣陶

  60、教師有獨立的思考與見解,又能不斷研究和實踐,掌握啟發學生和引導學生的方法,才能使學生得到實在的益處。——葉圣陶

  61、各種學科的教學都一樣,無非教師幫著學生學習的一串過程。——葉圣陶

  62、校課某科為課堂教學工作中,陶冶善誘為教育工作中,凡為教師,固宜課堂教學與教育擔任也。——葉圣陶

  63、養成習慣,換個說法,就是教育。——葉圣陶

  64、盡量運用語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一種奢侈的要求,實在是現代公民所必須具有的一種生活能力。——葉圣陶

  65、如果他能走,他必須立刻照著他的心愿做;可是不幸,他的身體跟樹木一樣,長在泥土里,連半步也不能動。——葉圣陶

  66、無論什么人總覺得自己最苦,人家都比他快活。可是到了人家的境地,仍然覺得世界上最苦的是他自己。——葉圣陶

  67、培育潛質的事務必繼續不斷地去做,又務必隨時改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才會成功。——葉圣陶

  68、我以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葉圣陶

  69、閱讀是從他人的經驗中取得正確無誤的,于我有用的,借以擴充我的知識,加多我的經驗,增強我的本事。就是讀文藝作品如詩歌小說等,也不是沒事做閑消遣。好的文藝作品中總包含一種人生見解和社會觀察,這對于我的立身處世都有極大的關系。——葉圣陶

  70、可否自始即不多講,而以提問與指點代替多講。提問不能答,指點不開竅,然后暢講,印入更深。——葉圣陶

  71、心如槁木不如工愁善感,迷蒙的醒不如熱烈的夢,一口苦水勝于一盞白湯,一場痛哭勝于哀樂兩忘。——葉圣陶

葉圣陶的名人名言3

  1、教是為了不教。——葉圣陶

  2、學校教育應當使受教育者一輩子受用。——葉圣陶

  3、在現代中國做一個人,決不可放棄豐富自己,充實自己的每一個機會。——葉圣陶的名言

  4、教訓對于兒童,冷酷而疏遠;感情對于兒童,卻有共鳴似的作用。所以諄諄告語不如使之自化。——葉圣陶

  5、或說寫似專業技能并非專業技能,具體是其人的主要表現。——葉圣陶

  6、描寫人物,假若只叫人的共同之點來寫,則只能保存人的內心,不能表現出魔一個人,要把滲出膜一個人抓住它給予我們的特殊的印象。——葉圣陶

  7、凡為教,目地取決于做到不用教。——葉圣陶

  8、唯有老師善讀善寫,乃能導引學生漸進于善讀善寫。——葉圣陶的名言

  9、教師當然須教,而尤宜致力于“導”。導者,多方設法,使學生能逐漸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師教授之謂也。——葉圣陶:《葉圣陶教育書簡》

  10、教師并非教書,而是教育學生。——葉圣陶

  11、各種學科的教學都一樣,無非教師幫著學生學習的一串過程。——葉圣陶

  12、學校的`理想是:不要讓任何一個在智力方面沒有受過訓練的人進入生活,愚蠢的人對社會來說是危險的,不管他們受過哪一級的教育。——葉圣陶

  13、積千累萬,比不上養個良好的習慣。——葉圣陶

  14、校課某科為課堂教學工作中,陶冶善誘為教育工作中,凡為教師,固宜課堂教學與教育擔任也。——葉圣陶

  15、道德修養須從民主化來涵養。——葉圣陶

  16、德行須從民主來修養。——葉圣陶

  17、自身探索獲得比向他人學更關鍵。——葉圣陶

  18、一方固須使其獲得實際生活所需的知識,一方更須以藝術的陶治培養其直覺、感情和想像。——葉圣陶

  19、培育能力的事必須繼續不斷地去做,又必須隨時改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才會成功。——葉圣陶

  20、端正教育思想是改革教育最緊要之點。——葉圣陶

  21、若無所牽,更何所戀?——葉圣陶

  22、教師得先肯負責,才能談到循循善誘,師生合作。教師不負責,有的因為對教學本無興趣,當教師只是暫局。這種人只有嚴加淘汰一法。——葉圣陶

  23、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葉圣陶

  24、什么是教育?培養良好的習慣就是教育。——葉圣陶

  25、教訓對于兒童,冷酷而疏遠;感情對于兒童,卻有共鳴似的作用。所以諄諄告語不如使之自化。——葉圣陶的名言

  26、念書忌死讀,死讀鉆牛角。——葉圣陶

葉圣陶的名人名言4

  1、"逐句講解"的教法卻只是從教師的主觀愿望出發,把學生當作被動接受知識的瓶子或袋子,認為學生是無知的,什么都不懂,一切都得靠老師來講解,來灌輸。這種方法總是"老師講,學生聽;老師演,學生看;老師寫,學生抄",嚴重地阻礙了學生的獨立思考,壓制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就作用的方面說,進步的教育偏重熏陶。就領受的方面說,進步的教育偏重自得。

  3、寫文章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兒,艱難的事兒。文章的材料是經驗和意思,文章的依據是語言。只要有經驗和意思,只要會說話,再加上能識字會書寫,這就能夠寫文章了。

  4、所謂教師之主導作用,其義在“引導”,并非一切由教師主動,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只聽教師講說。

  5、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凡是好的態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為習慣,只要熟練的成了習慣,好的態度才能隨時隨地表現,好的方法才能隨時隨地的應用,一輩子也用不盡。

  6、所謂好文章,也不過是材料選得精當一點兒,話說得確切一點而周密一點兒罷了。如果為了要寫出好文章,而去求經驗和意思的精當,語言的確切周密,那當然是本末倒置。但是在實際上,一個人要在社會里有意義的生活,本來必須要求經驗和意思的精當,語言的確切周密。那并不是為了寫文章,為的是生活。凡是經過這樣修養的人,往往會覺得有許多文章要寫,而寫出來的往往是好文章。

  7、優良的文風應具備“三性”要求,即準確性鮮明性和生動性,其中準確性是基礎和前提。——葉圣陶

  8、重在培養學生自我改的本事,教師只給些引導和指點,該怎樣改讓學生自我去研究去決定。——葉圣陶

  9、所念在那里,故鄉就在那里。——葉圣陶

  10、語文教育說到底應當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健康成長,把學生培養成為一個合格的全面的善于處理生活的普通公民,決不能把學生訓練成記誦很廣博的“活書櫥”,學舌很巧妙的“人形鸚鵡”,或大或小的官吏,靠教讀為生的“儒學生員”。——葉圣陶

  11、唯有老師善讀善寫,乃能導引學生漸進于善讀善寫。

  12、語文是工具,自然科學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數理化,社會科學方面的文史哲經,學習表達和交流都要使用這個工具。——葉圣陶

  13、閱讀是從他人的經驗中取得正確無誤的,于我有用的,借以擴充我的知識,加多我的經驗,增強我的本事。就是讀文藝作品如詩歌小說等,也不是沒事做閑消遣。好的文藝作品中總包含一種人生見解和社會觀察,這對于我的立身處世都有極大的關系。——葉圣陶

  14、教師和學生是朋友,在經驗和知識上,彼此雖然有深淺廣狹的差別,在精神上卻是親密體貼的朋友。

  15、現在我們要相信,不論什么人都能寫文章。車間里的工人能寫文章,田畝里的農人能寫文章,鋪子里的電工,碼頭上的裝卸工,都能寫文章:因為他們各有各的生活。

  16、語文教學需采用啟發誘導,溫故知新,閱讀與寫作,精讀與略讀,經師與人師等相互結合的方法和原則。——葉圣陶

  17、它用歌聲可憐那些不幸的人,可憐他們的勞力只為一些別人,他們做的事沒有一些意義和趣味。——葉圣陶

  18、說明文說明道理,道理是附著于事物的,它本身不是視而可見,觸而可知的事物,有時不很容易領會。為了使讀者領會起見,說明了道理之后,最好指出一些實例來。

  19、文章必須從真實生活里產生出來。把真實生活里所不曾經驗過的事勉強拉到筆底下來,那是必然失敗的勾當。人固然不必為這些文章而留心自己的生活,但是做了人就得擔負起人的責任,就的留心自己的生活。有了充實的生活才有好文章。

  20、我很怕看見有些兒童讀物把世間描述得十分簡單,十分太平。這是一種誑騙,其效果只能叫兒童當發覺原來不是這么一回事的時候喊一聲“上當”!——葉圣陶

  21、養成習慣,換個說法,就是教育。

  22、凡為教,目的在于到達不需要教。故隨時宜注意減輕學生之依靠性,而多講則與此相違也。——葉圣陶

  23、文當然要作的,但是要緊的在乎做人。

  24、隨筆可以說毫無規模,三言兩語也成,從一個大范圍抽出小小的一片段來寫也成,一思想藤蔓一樣蔓延開去,直到藤梢和根部都不收攏也成。至于題材,凡是實際生活以內的一切都可以充作隨筆的題材。

  25、語文教師以講解為務者尚不乏其人,以為學生鮮能自覽,必為之講解始能明曉。鄙意則謂今日而言教育,此一點首宜打破。——葉圣陶

  26、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

  27、閱讀教學之目的,我以為首在使學生養成讀書之良好習慣。教師輔導學生認真誦習課本,其意乃在使學生漸進于善讀,最終能不待教師之輔導而自臻于通篇明曉。——葉圣陶

  28、閱讀任何東西不可馬虎,必須認真。認真閱讀的結果,不但隨時會發見晶瑩的寶石,也隨時會發見粗劣的瓦礫。于是收取那些值得取的,排除那些無足取的,自我才會漸漸地成長起來。——葉圣陶

  29、教師工作的最終目的,無非是培養學生具有各種良好的習慣。

  30、學校教育應當使受教育者一輩子受用。

  31、我如果當小學教師,決不將投到學校里來的兒童認作討厭的小家伙,惹得人心煩的小魔王;無論聰明的,愚蠢的,干凈的,骯臟的,我都要稱他們為“小朋友”。那不是假意殷勤,僅僅浮在嘴唇邊,抽腔滑調的喊一聲;而是出于忠誠,真心認他們作朋友,真心要他們作朋友的親切表示。小朋友的成長和進步是我的歡快;小朋友的贏弱和拙鈍是我的憂慮。對朋友的`忠誠本該如此,不然,我就夠不上作他們的朋友,我只好辭職。

  32、在現代中國做一個人,決不可放棄豐富自己,充實自己的每一個機會。

  33、學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學生養成正確的人生觀。

  34、師范教育是推進和革新教育事業的根本。

  35、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葉圣陶

  36、我無論擔任哪一門功課,都要認清那門功課的目標,如國文科在訓練思想,養成使用語言文字的好習慣,理化科在懂得自然,進而操縱自然之類;同時我不忘記各種功課有個總目標,那就是“教育”——造成健全的公民。——葉圣陶

  37、臨時搬出些知識來,閱讀應該怎樣,寫作應該怎樣,豈不是要把飽滿的整段興致割裂得支離破碎?所以閱讀和寫作的知識必須化為習慣,在不知不覺之間受用它,那才是真正的受用。

  38、為教縱詳密,亦僅一隅陳,貴能令三反,觸處自引伸。——葉圣陶

  39、教師之主導作用,蓋在善于引導啟迪,使學生自奮其力,自致其知。非教師滔滔講說,學生默默聆受。——葉圣陶

  40、教師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

  41、心如槁木不如工愁善感,迷蒙的醒不如熱烈的夢,一口苦水勝于一盞白湯,一場痛哭勝于哀樂兩忘。——葉圣陶

  42、讀一篇文章,如果不明白它的主旨,而只知道一點零零碎碎的事情,那就等于白讀。

  43、各種學科除了各自的目標之外,有個共通的總目標,就是:教育學生,使之成為國家的合格公民。

  44、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使學生在這方面打定根基,養成習慣,全在國文課的略讀。

  45、所謂學習方法,無非是參考分析比較,演繹(一般個別),歸納(個別一般),涵泳,體味,整飭語言,獲得表達技能這些項。——葉圣陶

  46、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

  47、盡量運用語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一種奢侈的要求,實在是現代公民所必須具有的一種生活能力。

  48、寫文章不是生活的點綴和裝飾,而就是生活本身。一般人都要識字,都要練習寫作,并不是為了給自己捐上一個讀書人或者文學家的頭銜,只是為了使自己的生活更見豐富,更見充實。

  49、習慣就是由于多次重復和長期練習而鞏固下來的并變成需要的行為方式。——葉圣陶

  50、當教師的人,應當講究修養。

  51、教育方面,宜將兒童所固有文藝家的宇宙視善為保留,一方固須使其獲得實際生活所需的知識,一方更須以藝術的陶治培養其直覺、感情和想像。

  52、要使生活向著求充實的路,有兩個致力的目標,就是訓練思想與培養情感。——葉圣陶

  53、無論哪一種能力,要達到了習慣成自然的地步,打算我們有了那種能力。

  54、作者的動手寫隨筆,讀者的樂于讀隨筆,都為著新鮮的意趣。新鮮的意趣只能以作者自己作準,自己覺得新鮮,同時又料想到必然有一部分人也會覺得新鮮,這一篇隨筆就很值得寫了。

  55、語文教師要加強進修,邊教邊學,以身作則,自覺覺人。最要緊的是自我能讀能作,不至于讀而不懂,作而不通。——葉圣陶

  56、教師對自己從事的教學工作抱什么態度,對掌握業務專。門知識抱什么態度,這也是師德問題。現在,有的教師對自己所教的那門功課不大懂,今天聽別人講,自己沒有好好領會,明天就去教學生,這樣講課不會給學生太多的益處。教師應該通過自己的講課,在理解知識和掌握學習上給學生實際的益處。

  57、自能讀書,不待教師講;自能作文,不待教師改。教師之訓練必做到這兩點,乃為教學之成功。——葉圣陶

  58、凡是帶點兒教育意味的事都一樣:自我做不到的,別教人家做;自我教人家,要想收到效果,就得自我做出榜樣來。——葉圣陶

  59、在教育來學的人的同時,要特別注意引導他們知變求變善變,有所改革,有所創新。

  60、有許多文章,作者幾乎完全不拿出自己的意思來,或者只拿出一部分來而留著其他的部分。完全不拿出意思來并不是沒有意思,而是把意思隱蔽在文章的背后。那隱藏著的和包含著的意思都有待讀者自己去發現。讀者自己從文章中發現了意思,其明白和感動的程度,比直接從作者那里接受意思更要深切。所以,有了一個意思,要不要老實拿出來,或者只拿出一部分來而留著其他部分,這又是動筆以前應該斟酌的一件事情。

  61、"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老師之訓練必做到這兩點,乃為教學之成功。"

  62、描寫不是死板地照抄實際事物。用適當的文字,把事物的外面的和內面的特質表達出來,使人家認識它的整體,這才算描寫。

  63、在教育方面,什么學制、備課、訓導綱要、教科書籍,比起教師來,都居于次要地位。

  64、不要使用不足以看出學生精讀效果的考問方法。——葉圣陶

  65、略讀的“略”字,一半系就教師的指導而言:還是要指導,但是只須提綱挈領,不必纖屑不遺,所以叫做“略”。一半系就學生的功夫而言:還是要像精讀那樣仔細咬嚼,但是精讀時候出于努力鉆研,從困勉達到解悟,略讀時候卻已熟能生巧,不需多用心力,自會隨機肆應,所以叫做“略”。

  66、如果他能走,他必須立刻照著他的心愿做;可是不幸,他的身體跟樹木一樣,長在泥土里,連半步也不能動。——葉圣陶

  ?教是為了不需要教?。???為了不需要教?,就是說咱們當教師的人要引導他們,使他們能夠自己學,自己學一輩子,學到老。

  68、教育工作不限于課堂教學,課堂教學課外活動一起抓,才能使學生受到更多的實益,打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基礎。

  69、說明文的好壞在乎所發現、所理解的道理準確不準確。發現的準確,理解的準確,寫下來的就是最好的說明文,除非文字上有什么毛病。

  70、要文章寫得像個樣兒,應當在拿起筆之前多做準備功夫。準備功夫不僅僅僅僅是寫作方面的純技術的準備,急躁是不成的,秘訣是沒有的。實際生活充實了,種種習慣養成了,寫文章就會像活水那樣自然的流淌了。——葉圣陶

  71、所以抒寫感情并不在乎堆砌快樂痛苦之類的字眼;這些字眼竟可以一個也不用,自有別的辦法收到抒寫感情的效果。如果你把引起你感情的原由和經過寫出來,無論外界的事物或內心的變化,都照當時所感受的寫出來,這就抒寫了感情了。別人看了你的文章,雖然不曾接觸過那些事物,發生那樣變化,可使由文章的媒介,卻像接觸過了,發生過了,結果自然來了感動。

  72、教習某科為教學工作,熏陶善誘為教育工作,凡為教師,固宜教學與教育兼任也。

  73、活讀運心智,不為書奴仆。——葉圣陶

  74、像這種并非勉強拉到筆底下來的材料,里頭交織著作者的思想和情緒,寫成文章,自然成為出色的一篇,受讀者的欣賞了。

葉圣陶的名人名言5

  1、有許多文章,作者幾乎完全不拿出自己的意思來,或者只拿出一部分來而留著其他的部分。完全不拿出意思來并不是沒有意思,而是把意思隱蔽在文章的背后。那隱藏著的和包含著的意思都有待讀者自己去發現。讀者自己從文章中發現了意思,其明白和感動的程度,比直接從作者那里接受意思更要深切。所以,有了一個意思,要不要老實拿出來,或者只拿出一部分來而留著其他部分,這又是動筆以前應該斟酌的一件事情。

  2、寫什么呢?與其寫一些空泛的議論,不如寫一些親身經歷。所以,議論怎樣推行新生活,怎樣使國家強大起來,不如敘述曾經經歷過的某一樁事情,不如抒寫對于本鄉本鎮的感情。這些還只是限于個人方面。如果能夠推廣開來,把自己所熟悉的社會中某一方面的情形作為寫作材料,那就更有意義了。

  3、像這種并非勉強拉到筆底下來的材料,里頭交織著作者的思想和情緒,寫成文章,自然成為出色的一篇,受讀者的欣賞了。

  4、教育方面,宜將兒童所固有文藝家的宇宙視善為保留,一方固須使其獲得實際生活所需的知識,一方更須以藝術的陶治培養其直覺、感情和想像。

  5、閱讀教學之目的,我以為首在使學生養成讀書之良好習慣。教師輔導學生認真誦習課本,其意乃在使學生漸進于善讀,最終能不待教師之輔導而自臻于通篇明曉。——葉圣陶

  6、要文章寫得像個樣兒,應當在拿起筆之前多做準備功夫。準備功夫不僅僅僅僅是寫作方面的純技術的準備,急躁是不成的,秘訣是沒有的。實際生活充實了,種種習慣養成了,寫文章就會像活水那樣自然的流淌了。——葉圣陶

  7、所以抒寫感情并不在乎堆砌快樂痛苦之類的字眼;這些字眼竟可以一個也不用,自有別的辦法收到抒寫感情的效果。如果你把引起你感情的原由和經過寫出來,無論外界的事物或內心的變化,都照當時所感受的寫出來,這就抒寫了感情了。別人看了你的文章,雖然不曾接觸過那些事物,發生那樣變化,可使由文章的媒介,卻像接觸過了,發生過了,結果自然來了感動。

  8、要使生活向著求充實的路,有兩個致力的目標,就是訓練思想與培養情感。——葉圣陶

  9、略讀的“略”字,一半系就教師的指導而言:還是要指導,但是只須提綱挈領,不必纖屑不遺,所以叫做“略”。一半系就學生的功夫而言:還是要像精讀那樣仔細咬嚼,但是精讀時候出于努力鉆研,從困勉達到解悟,略讀時候卻已熟能生巧,不需多用心力,自會隨機肆應,所以叫做“略”。

  10、說話要沒有多余的話,作文要沒有多余的文句。既然讀者自然能領會到,那么明白寫下反而是多余的了。

  11、寫文章不是生活的點綴和裝飾,而就是生活本身。一般人都要識字,都要練習寫作,并不是為了給自己捐上一個讀書人或者文學家的頭銜,只是為了使自己的生活更見豐富,更見充實。

  12、秋天來了,記憶就輕輕提示道,“凄凄切切的秋蟲又要響起來了”。——葉圣陶

  13、習慣就是由于多次重復和長期練習而鞏固下來的并變成需要的行為方式。——葉圣陶

  14、教習某科為教學工作,熏陶善誘為教育工作,凡為教師,固宜教學與教育兼任也。

  15、品德教育重在實做,不在于能說會道。

  16、讀一篇文章,如果不明白它的主旨,而只知道一點零零碎碎的事情,那就等于白讀。

  17、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

  18、各種學科除了各自的目標之外,有個共通的總目標,就是:教育學生,使之成為國家的合格公民。

  19、語文教師要加強進修,邊教邊學,以身作則,自覺覺人。最要緊的是自我能讀能作,不至于讀而不懂,作而不通。——葉圣陶

  20、閱讀是從他人的經驗中取得正確無誤的,于我有用的,借以擴充我的知識,加多我的經驗,增強我的本事。就是讀文藝作品如詩歌小說等,也不是沒事做閑消遣。好的文藝作品中總包含一種人生見解和社會觀察,這對于我的立身處世都有極大的關系。——葉圣陶

  21、養成習慣,換個說法,就是教育。

  22、我很怕看見有些兒童讀物把世間描述得十分簡單,十分太平。這是一種誑騙,其效果只能叫兒童當發覺原來不是這么一回事的時候喊一聲“上當”!——葉圣陶

  23、可否自始即不多講,而以提問與指點代替多講。提問不能答,指點不開竅,然后暢講,印入更深。——葉圣陶

  24、文章必須從真實生活里產生出來。把真實生活里所不曾經驗過的事勉強拉到筆底下來,那是必然失敗的勾當。人固然不必為這些文章而留心自己的.生活,但是做了人就得擔負起人的責任,就的留心自己的生活。有了充實的生活才有好文章。

  25、教師對自己從事的教學工作抱什么態度,對掌握業務專。門知識抱什么態度,這也是師德問題。現在,有的教師對自己所教的那門功課不大懂,今天聽別人講,自己沒有好好領會,明天就去教學生,這樣講課不會給學生太多的益處。教師應該通過自己的講課,在理解知識和掌握學習上給學生實際的益處。

  26、為教縱詳密,亦僅一隅陳,貴能令三反,觸處自引伸。——葉圣陶

  27、記載一件東西,敘述一件事情,發表一種意見,吐露一腔情感,都可以成為文章。把眼睛里看見的光景記下來,當然也成為文章。

  28、我如果當小學教師,決不將投到學校里來的兒童認作討厭的小家伙,惹得人心煩的小魔王;無論聰明的,愚蠢的,干凈的,骯臟的,我都要稱他們為“小朋友”。那不是假意殷勤,僅僅浮在嘴唇邊,抽腔滑調的喊一聲;而是出于忠誠,真心認他們作朋友,真心要他們作朋友的親切表示。小朋友的成長和進步是我的歡快;小朋友的贏弱和拙鈍是我的憂慮。對朋友的忠誠本該如此,不然,我就夠不上作他們的朋友,我只好辭職。

  29、不要使用不足以看出學生精讀效果的考問方法。——葉圣陶

  30、盡量運用語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一種奢侈的要求,實在是現代公民所必須具有的一種生活能力。

  31、抒寫感情的文章大都是記敘文。離開了事物,感情也就無從興起。任何感情,都由個人和環境圍繞的人、物、事的發生交涉而來。因此,除開了記敘,也就很少純粹的抒情文。同樣的記敘文,僅僅以記敘事物為目的,當然是記敘文;如果其中有一股感情灌注著,作者的目的原在抒寫著一段感情,那就是抒情文了。

  32、我無論擔任哪一門功課,都要認清那門功課的目標,如國文科在訓練思想,養成使用語言文字的好習慣,理化科在懂得自然,進而操縱自然之類;同時我不忘記各種功課有個總目標,那就是“教育”——造成健全的公民。——葉圣陶

葉圣陶的名人名言6

  1、老師在鏡頭前是在教學,不是給予,而是誘導。

  2、教師首先要肯負責,然后才能談好指導、師生合作。教師是不負責的,有些是因為對教學沒有興趣,當老師只是臨時的局。只有一個辦法可以除掉這些人。

  3、我不認為好老師教的,不是學生,而是學生學的。

  4、讀書你有新,作文你有新,最重要的是觸發功夫。所謂觸發,就是從一件事感覺到另一件事。

  5、能力的培養一定要不斷做,而且一定要不斷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才會成功。

  6、養成良好的習慣,終身受益;壞習慣是一生的失敗者。

  7、教師應該為學生的一生著想,要想學生將來一輩子怎樣做人,想做一個社會主義的好公民應該具備什么樣的知識品德。

  8、讀和寫,吸收和表達,一個進,一個出,一個出。

  9、教師要使他們的教育活動真正有益于學生和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相互配合,相互配合。

  10、教育千千萬,要教人們求真;學會做一個真正的人。

  11、教育的.最終目標是使學生能夠自學自勵,走出校門,走上工作崗位,能夠自學自勵,成為一生活躍而有前途的人。

  12、或者一項貌似合理的技能,而不是一項技能,實際上是一個人的表現。

  13、學生一定要會讀,一定要會寫,所以專門的漢語課來訓練他們。終極目標,可以讀書,不必等老師來教;既能作文,就不要等老師改。這樣才能適應社會生存和發展的需要。

  14、改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既不增加學生的負擔,也不增加學生的負擔。

  15、教師的主導作用是善于引導和啟發學生,使他們自己努力,自己掌握知識。非教師滔滔不絕,學生靜聽。

  16、一個人的心的工作將發出光和照亮人。

葉圣陶的名人名言7

  1、有許多文章,作者幾乎完全不拿出自己的意思來,或者只拿出一部分來而留著其他的部分。完全不拿出意思來并不是沒有意思,而是把意思隱蔽在文章的背后。那隱藏著的和包含著的意思都有待讀者自己去發現。讀者自己從文章中發現了意思,其明白和感動的程度,比直接從作者那里接受意思更要深切。所以,有了一個意思,要不要老實拿出來,或者只拿出一部分來而留著其他部分,這又是動筆以前應該斟酌的一件事情。

  2、寫什么呢?與其寫一些空泛的議論,不如寫一些親身經歷。所以,議論怎樣推行新生活,怎樣使國家強大起來,不如敘述曾經經歷過的某一樁事情,不如抒寫對于本鄉本鎮的感情。這些還只是限于個人方面。如果能夠推廣開來,把自己所熟悉的社會中某一方面的情形作為寫作材料,那就更有意義了。

  3、像這種并非勉強拉到筆底下來的材料,里頭交織著作者的思想和情緒,寫成文章,自然成為出色的一篇,受讀者的欣賞了。

  4、端正教育思想是改革教育最緊要之點。

  5、各種學科的教學都一樣,無非教師幫著學生學習的一串過程。

  6、教育方面,宜將兒童所固有文藝家的宇宙視善為保留,一方固須使其獲得實際生活所需的知識,一方更須以藝術的陶治培養其直覺、感情和想像。

  7、閱讀教學之目的,我以為首在使學生養成讀書之良好習慣。教師輔導學生認真誦習課本,其意乃在使學生漸進于善讀,最終能不待教師之輔導而自臻于通篇明曉。——葉圣陶

  8、要文章寫得像個樣兒,應當在拿起筆之前多做準備功夫。準備功夫不僅僅僅僅是寫作方面的純技術的準備,急躁是不成的,秘訣是沒有的。實際生活充實了,種種習慣養成了,寫文章就會像活水那樣自然的流淌了。——葉圣陶

  9、所以抒寫感情并不在乎堆砌快樂痛苦之類的字眼;這些字眼竟可以一個也不用,自有別的辦法收到抒寫感情的效果。如果你把引起你感情的原由和經過寫出來,無論外界的事物或內心的變化,都照當時所感受的寫出來,這就抒寫了感情了。別人看了你的文章,雖然不曾接觸過那些事物,發生那樣變化,可使由文章的媒介,卻像接觸過了,發生過了,結果自然來了感動。

  10、要使生活向著求充實的路,有兩個致力的目標,就是訓練思想與培養情感。——葉圣陶

  11、略讀的“略”字,一半系就教師的指導而言:還是要指導,但是只須提綱挈領,不必纖屑不遺,所以叫做“略”。一半系就學生的功夫而言:還是要像精讀那樣仔細咬嚼,但是精讀時候出于努力鉆研,從困勉達到解悟,略讀時候卻已熟能生巧,不需多用心力,自會隨機肆應,所以叫做“略”。

  12、說話要沒有多余的話,作文要沒有多余的'文句。既然讀者自然能領會到,那么明白寫下反而是多余的了。

  13、寫文章不是生活的點綴和裝飾,而就是生活本身。一般人都要識字,都要練習寫作,并不是為了給自己捐上一個讀書人或者文學家的頭銜,只是為了使自己的生活更見豐富,更見充實。

  14、秋天來了,記憶就輕輕提示道,“凄凄切切的秋蟲又要響起來了”。——葉圣陶

  15、凡是帶點兒教育意味的事都一樣:自我做不到的,別教人家做;自我教人家,要想收到效果,就得自我做出榜樣來。——葉圣陶

  16、習慣就是由于多次重復和長期練習而鞏固下來的并變成需要的行為方式。——葉圣陶

  17、教習某科為教學工作,熏陶善誘為教育工作,凡為教師,固宜教學與教育兼任也。

  18、品德教育重在實做,不在于能說會道。

  19、讀一篇文章,如果不明白它的主旨,而只知道一點零零碎碎的事情,那就等于白讀。

  20、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

  21、各種學科除了各自的目標之外,有個共通的總目標,就是:教育學生,使之成為國家的合格公民。

  22、語文教師要加強進修,邊教邊學,以身作則,自覺覺人。最要緊的是自我能讀能作,不至于讀而不懂,作而不通。——葉圣陶

  23、閱讀是從他人的經驗中取得正確無誤的,于我有用的,借以擴充我的知識,加多我的經驗,增強我的本事。就是讀文藝作品如詩歌小說等,也不是沒事做閑消遣。好的文藝作品中總包含一種人生見解和社會觀察,這對于我的立身處世都有極大的關系。——葉圣陶

  24、養成習慣,換個說法,就是教育。

  25、我很怕看見有些兒童讀物把世間描述得十分簡單,十分太平。這是一種誑騙,其效果只能叫兒童當發覺原來不是這么一回事的時候喊一聲“上當”!——葉圣陶

  26、可否自始即不多講,而以提問與指點代替多講。提問不能答,指點不開竅,然后暢講,印入更深。——葉圣陶

  27、文章必須從真實生活里產生出來。把真實生活里所不曾經驗過的事勉強拉到筆底下來,那是必然失敗的勾當。人固然不必為這些文章而留心自己的生活,但是做了人就得擔負起人的責任,就的留心自己的生活。有了充實的生活才有好文章。

  28、教師對自己從事的教學工作抱什么態度,對掌握業務專。門知識抱什么態度,這也是師德問題。現在,有的教師對自己所教的那門功課不大懂,今天聽別人講,自己沒有好好領會,明天就去教學生,這樣講課不會給學生太多的益處。教師應該通過自己的講課,在理解知識和掌握學習上給學生實際的益處。

  29、為教縱詳密,亦僅一隅陳,貴能令三反,觸處自引伸。——葉圣陶

  30、記載一件東西,敘述一件事情,發表一種意見,吐露一腔情感,都可以成為文章。把眼睛里看見的光景記下來,當然也成為文章。

  31、我如果當小學教師,決不將投到學校里來的兒童認作討厭的小家伙,惹得人心煩的小魔王;無論聰明的,愚蠢的,干凈的,骯臟的,我都要稱他們為“小朋友”。那不是假意殷勤,僅僅浮在嘴唇邊,抽腔滑調的喊一聲;而是出于忠誠,真心認他們作朋友,真心要他們作朋友的親切表示。小朋友的成長和進步是我的歡快;小朋友的贏弱和拙鈍是我的憂慮。對朋友的忠誠本該如此,不然,我就夠不上作他們的朋友,我只好辭職。

  32、不要使用不足以看出學生精讀效果的考問方法。——葉圣陶

  33、盡量運用語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一種奢侈的要求,實在是現代公民所必須具有的一種生活能力。

  34、重在培養學生自我改的本事,教師只給些引導和指點,該怎樣改讓學生自我去研究去決定。——葉圣陶

  35、抒寫感情的文章大都是記敘文。離開了事物,感情也就無從興起。任何感情,都由個人和環境圍繞的人、物、事的發生交涉而來。因此,除開了記敘,也就很少純粹的抒情文。同樣的記敘文,僅僅以記敘事物為目的,當然是記敘文;如果其中有一股感情灌注著,作者的目的原在抒寫著一段感情,那就是抒情文了。

  36、我無論擔任哪一門功課,都要認清那門功課的目標,如國文科在訓練思想,養成使用語言文字的好習慣,理化科在懂得自然,進而操縱自然之類;同時我不忘記各種功課有個總目標,那就是“教育”——造成健全的公民。——葉圣陶

  37、唯有老師善讀善寫,乃能導引學生漸進于善讀善寫。

  38、德行須從民主來修養。

  39、兒童時期如不經說話的訓練,真是遺棄了一個最可寶貴的鎖鑰。——葉圣陶

  40、所念在那里,故鄉就在那里。——葉圣陶

葉圣陶的名人名言8

  1、教師要使自己的教育活動真正有益于學生,有益于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師之間就要團結合作,互相配合。——葉圣陶

  2、教師和學生是好朋友,在經歷和專業知識上,彼此之間盡管有濃淡廣狹的區別,在精神上則是親密無間貼心的好朋友。——葉圣陶

  3、心如槁木不如工愁善感,迷蒙的醒不如熱烈的夢,一口苦水勝于一盞白湯,一場痛哭勝于哀樂兩忘。——葉圣陶

  4、兒童時期如不經說話的訓練,真是遺棄了一個最可寶貴的鎖鑰。——葉圣陶

  5、就作用的方面說,進步的教育偏重熏陶。就領受的方面說,進步的教育偏重自得。——葉圣陶的.名言

  6、無論哪一種能力,要達到了習慣成自然的地步,打算我們有了那種能力。——葉圣陶

  7、學校教育應當使受教育者一輩子受用。——葉圣陶

  8、當教師的人,應當講究修養。——葉圣陶

  9、理想是事業之母。——葉圣陶

  10、什么是教育?培養良好的習慣就是教育。——葉圣陶

  11、小學教育的價值,就在于打定小學生一輩子有真實明確的人生觀的根基。——葉圣陶

  12、德行須從民主來修養。——葉圣陶

  13、教師并非教書,而是教育學生。——葉圣陶

  14、閱讀教學之目的,我以為首在使學生養成讀書之良好習慣。教師輔導學生認真誦習課本,其意乃在使學生漸進于善讀,最終能不待教師之輔導而自臻于通篇明曉。——葉圣陶

  15、教師自然須教,而尤宜專注于導。——葉圣陶

  16、凡為教,目的在于達到不需要教。——葉圣陶

  17、教育是什么?往簡單方面說,只須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葉圣陶

  18、每個孩子都有好奇心,好奇心驅使孩子們干這干那,努力在嘗試中發現自己的長處和能力。——葉圣陶

  19、學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學生養成正確的人生觀。——葉圣陶

  20、師范學校教育是推動和創新教育工作的壓根。——葉圣陶

  21、就作用的方面說,進步的教育偏重熏陶。就領受的方面說,進步的教育偏重自得。——葉圣陶

  22、一方固須使其獲得實際生活所需的知識,一方更須以藝術的陶治培養其直覺、感情和想像。——葉圣陶

  23、它用歌聲可憐那些不幸的人,可憐他們的勞力只為一些別人,他們做的事沒有一些意義和趣味。——葉圣陶

  24、心如槁木不如工愁善感,迷蒙的醒不如熱烈的夢,一口苦水勝于一盞白湯,一場痛哭勝于哀樂兩忘。——葉圣陶

  25、各種各樣課程的課堂教學都一樣,無非教師幫著學生學習培訓的一串全過程。——葉圣陶

  26、在語感敏銳的人心里,見了新綠二字,就會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氣概等等說不盡的旨趣。——葉圣陶

  27、教是為了不需要教。就是說咱們當教師的人要引導他們,使他們能夠自己學,自己學一輩子,學到老。——葉圣陶

  28、教師應當為學生的一生考慮,要想一想學生未來如何一輩子為人處事,想一想做一個社會主義社會的好中國公民應當具備怎樣的專業知識品行。——葉圣陶

  29、文自然要作的,可是重要的在意為人處事。——葉圣陶

  30、各種學科除了各自的目標之外,有個共通的總目標,就是:教育學生,使之成為國家的合格公民。——葉圣陶

  31、它用歌聲可憐那些不幸的人,可憐他們的勞力只為一些別人,他們做的事沒有一些意義和趣味。——葉圣陶

  32、教育工作不限于課堂教學,課堂教學課外活動一起抓,才能使學生受到更多的實益,打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基礎。——葉圣陶

  33、學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學生養成正確的人生觀。

  34、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使學生在這方面打定根基,養成習慣,全在國文課的略讀。

  35、品行教育關鍵在于實做,不取決于能言善辯。——葉圣陶

【葉圣陶的名人名言】相關文章:

葉圣陶的名言110句11-29

經典名人名言08-30

謙讓名人名言11-09

勵志名人名言04-02

勤奮的名人名言01-10

名人名言大全經典01-07

父愛的名人名言01-23

自律名人名言03-22

經典勵志名人名言08-06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综合网站久久久 |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有字幕 | 亚洲色偷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免码va在线看免费最新 | 中国aV免费精品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欧美亚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