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經典的古詩吧,古詩準確地來說應該叫格律詩,包括律詩和絕句。還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詩?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古詩二首》語文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1.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在《語文課程標準》中段關于閱讀能力方面指出:“能夠在誦讀優秀詩文的過程中,體驗情感,展開想象,領悟詩文大意。”本課教學中力圖引導學生誦讀經典,激發學生熱愛祖國詩文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借助工具書明詩意,聯系背景悟詩境,發揮想象品詩情。在積累語言的同時,發展語言。促進思維能力的提升。
2.教學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古詩二首》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教材第八冊第三單元的第一篇主體課文。教材結合單元主題“花”選編了兩首描寫春花的古詩。《江畔獨步尋花》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的組詩《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里的第六首,記錄了詩人在四川成都錦江邊獨自散步尋花的所見。詩中抒發了作者愉快高興的思想感情。古詩用直描手法,形象生動地描繪出了一幅萬紫千紅、鶯歌燕舞的春天美景。運用動靜結合、有聲有色、意境優美,表達了詩人對和平寧靜生活的熱愛,以及久經離亂后得以安居時的喜悅心情!队螆@不值》作者是宋朝詩人葉紹翁。寫他在春天興沖沖地去游園,但是園主人不在家,本是敗興之事,但是由于春花之故,使他的詩充滿喜悅的情緒和明媚的色彩。此詩用含蓄手法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在一首小詩中經歷了感情由掃興到欣慰的變化。
對比著看這兩首古詩,會發現它們相同的地方是都描寫出了春天的美麗,都展現出了春天旺盛的生命力。而它們也存在不同的地方:第一個花滿蹊的滿是作者親眼見到的景象,是通過千朵萬朵壓枝低寫出來的;第二個春色滿園的滿是作者想象到的景象,是通過一枝紅杏想象出來的。
學情分析:
學生在學習本課之前,已經學習了六首古詩:二下《早發白帝城》、三上《元日》、三下《絕句》《村居》、四上《鳥鳴澗》《暮江吟》。有了初步的學習經驗。因此本課意在引導學生運用借助工具書、學習資料、想象等方法,理解古詩意思的同時,創設情境,引領學生走進詩文意境,品味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PPT、資料
3.教學目標(含重、難點)
教學目標:
1.借助工具書、運用想象、學習資料等方法,了解詩歌的意思,培養學生學習古詩的能力。
2.入情入境地朗讀古詩,體會詩中描繪的春意盎然的美景,感受詩歌的意境,激發學生對春天的熱愛之情。
3.背誦兩首古詩,滲透“動靜結合”的寫法。在對比中,感受兩首詩的異同。
教學重點:進入詩歌所描繪的春天生機盎然的意境,體會詩歌中蘊涵的情感。
教學難點:進入詩歌所描繪的春天生機盎然的意境,體會詩歌中蘊涵的情感。
4.教學過程與教學資源設計(可附教學流程圖)
教學過程:
一、賽前熱身:完成看拼音寫詞語
大屏幕訂正。
二、游戲一---掃雷
1.指名讀讀學習內容和評價規則。
2.小組合作學習。
3.匯報。
三、游戲二---團隊PK
1.出示學習內容
2.交流匯報:理解詩句意思
(1)黃四娘家花滿蹊:
黃四娘家周圍的小路旁開滿了鮮花
引導:你感受到了什么?
。2)千朵萬朵壓枝低:
許多花把花枝都壓彎了
引導:感受這樣夸張的寫法
拓展:《望廬山瀑布》
引導:你的眼前盛開了哪些鮮花?
引導:(ppt圖配樂)自己練讀,指名讀。
引導:想象是我們學習古詩的重要方法。
(3)留連戲蝶時時舞:
蝴蝶在花叢中戀戀不舍地盤旋飛舞
引導:抓“留連”體會
。4)自在嬌鶯恰恰啼:
自由自在的小黃鶯在花間不斷地歡唱。
師總結:朗讀詩句,想象畫面。
師生接讀,體會古詩的魅力。
3.結合背景資料感受詩人心情
4.拓展古詩:《春望》
5.背景資料有利于加深對古詩的理解。
三、魅力舞臺
1.讓我們開始第二首詩的學習,南宋詩人葉紹翁在游園賞花的過程中又有怎樣的一番遭遇呢,繼續學習《游園不值》。
2.出示學習內容
3.準備、表演。
采訪:詩人只看到這一支出墻的紅杏,心情怎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
4.想象園子里的景象,用成語或詩句說說。
。▍R報)引導學生用剛學過的古詩描繪,把兩首詩進行初步整合。
5.巧設情境,學會運用古詩。
四、比較異同,小結課文
1.比較不同。
2.師總結:
五、作業
必做:背誦、默寫古詩。
選做:
1.課外收集關于“春天”的詩文。
2.如果讓你寫春天,你打算寫什么?怎樣寫?把你想好的寫下來(文體不限)。
六、板書
5.學習效果評價設計
1.學習過程中評價:(檢測教學目標2)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2)背誦古詩。
2.你能說一說《江畔獨步尋花》、《游園不值》這兩首古詩的詩意嗎?(檢測教學目標1)
3.簡要說一說這兩首古詩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檢測教學目標3)
4.說說你在這節課上的收獲。(可以從學法、讀法、寫法等方面來說)(檢測教學目標123)
6.教學設計特色說明與教學反思
一、啟發思維,重學法。
本課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借助工具書明詩意,聯系背景悟詩境,發揮想象品詩情。通過兩首詩的對比學習,體會古詩的相同和不同。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
二、讀中理解,巧質疑。
在前測中,我發現學生在初讀課文后,問題集中在“作者只看見了一枝紅杏,卻寫出了滿園春色”這個問題上,我在繼第一首詩學會想象的方法之后,繼續想象園中的春色并用成語古詩來形容,并且安排了采訪環節,啟發學生共同探討,解決疑問。這種設計,體現出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使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老師只是一個參與者、合作者。此外,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不難發現,《游園不值》這首詩大多數學生已經會背,但理解重點字義還有一些不準確,所以在我的課堂教學中,兩首古詩沒有平均地使用力量。而是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運用查工具書、想象等方法弄懂詩意,并且通過畫思維導圖和表演的方式,把自己理解的表達出來。在過程中感受詩詞本身的想象力,領悟到祖國語言文字的凝煉。
三、情景交融,悟詩境。
想象意境,體會感情是古詩學習的難點。因此,在教學中,我借助圖畫、音樂來創設和渲染情境,把學生帶入詩的情境中去,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來體會。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適當借助背景資料和拓展課外古詩《春望》來對比著感受詩人當時的心情,以求真正領略古詩的魅力以及詩詞的語言美、意境美。
【四年級下冊《古詩》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五年級語文下冊古詩06-22
(精選)五年級語文下冊古詩07-20
五年級下冊語文《古詩詞三首》教案01-13
【熱門】五年級語文下冊古詩07-20
五年級語文下冊古詩(精)07-20
五年級語文下冊古詩14篇(薦)07-20
五年級語文下冊古詩精品(14篇)07-20
語文古詩閱讀及答案11-07
語文古詩教學反思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