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琵琶行詩詞賞析1
1、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鑒賞】
經過一再的呼喚與催促之后,她才慢慢地走了出來,并且還羞怯地抱著琵琶遮住了半邊臉龐。 原詩是描寫歌女的含羞帶怯。“千呼萬喚始出來”,現常用來形容等待良久,遲遲才見她的真面目。 也用來比喻一件眾人所關心的事,許久才得以實現。“猶抱琵琶半遮面”除用來形容女子嬌羞的神態外,也用來比喻公開不久的事物,尚未被大眾所接受。
2、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鑒賞】
等閑:隨隨便便,不以為意。這兩句大意是:年輕時一年年歡笑接著歡笑,隨隨便便地把良辰美景度過。這兩句是年已老大的琵琶女自述身世的話,可用來描寫只知玩樂而虛度時光的行為。
3、似訴平生不得志
【鑒賞】
好像是在訴說她一生遭遇艱難、郁郁不得志的憂傷情懷。“似訴平生不得志”,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借各種方式,如文字、言行或音樂,來抒發自己內心的痛苦與失意。
4、此時無聲勝有聲
【鑒賞】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表面是形容琵琶彈奏達到了非常高深意境。而實際上結合全文來看,形容的是一種幽怨和深深思念的感情達到沸點時,沒有任何語言或音樂可以形象的描述出來,唯有留下一段空白讓人細細品味。如同柳永的“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以及蘇軾的“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等名句,都是“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形象注解。縱有萬語千言,不若相對無言。
不過現在多用于形容心有靈犀,無須用語言來表達。
也比喻在談話過程中突然的安靜比嘈雜的會場給人的感受更深,其意義也不言而喻。
5、“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鑒賞】
彼此都是困苦失意、流落異鄉的人,今日相逢,一見如故,又何必曾經相識呢!后多用來形容朋友初次見面時的喜悅心情。
“同是天涯淪落人”常用來表示彼此的遭遇相同,也都同樣對現實感到失望;“相逢何必曾相識”多用來表示:萍水相逢也是緣分,何妨拋開拘束,做一對惺惺相惜的朋友呢?這一句詩若是獨立來看,就是另一種熱情灑脫的意境了。
6、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鑒賞】
只撥彈了兩三下,還沒有成為一首完整的曲子,但是已經把演奏者所有表達的感情表現了出來。這兩句詩常用來夸演奏者技藝水平高,只不過隨意撥弄三兩下,就可明顯的看出他那高超的造詣。
“未成曲調先有情”常用來比喻隨意的彈奏琴弦,以表達自己內心或喜或憂的'情意。
7、低眉信手緒緒談,說盡心中無限事
【鑒賞】
低著頭隨手連續地彈個不停;用琴聲把心中無限的往事說盡。現常用來指把內心深處無盡的心事完全訴說出來。
8、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鑒賞】
嘈嘈:形容聲音粗重舒長。切切:形容聲音輕幽急促。這句話的意思是:粗重舒長的聲音和輕幽急促的聲音交錯彈出,好像大小不同的珍珠灑進白玉盤中,甚是好聽。
“大珠小珠落玉盤”本意是指大小雨點落在荷葉上的聲音,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形象化地描述為琵琶彈奏出的動人琴聲。這句詩后來演變成一個成語“珠走玉盤”,用來形容各種美妙音樂、歌聲或其它雜聲。
9、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鑒賞】
間關:鳥鳴聲。滑:形容樂聲宛轉流暢。冰下難:以泉水在冰下流動受阻形容樂聲艱澀低沉、嗚咽斷續。這句的意思就是,琵琶聲一會兒像花底下宛轉流暢的鳥鳴聲,一會兒又像水在冰下流動受阻艱澀低沉、嗚咽斷續的聲音。
黃鶯,未見其形,只聞其華麗婉轉的間間關關之聲于花間;泉流,未睹其跡,卻聽得哀怨凄涼的幽咽之聲透過寒氣徹骨的冰層發出艱澀沉悶的低吼。此處形象兩兩交錯迭出,樂音則在意象的交錯與滑移中奏出細膩而豐富的變化,傳達出心靈深處的欲望與呼告。
10、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鑒賞】
曲罷,下面的聽眾全部被琵琶女的身世及表演所打動,因感動而流淚,尤其是作者通過聽琵琶女的彈唱,聯想到詩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擊,社會的動蕩,世態的炎涼,對不幸者命運的同情,對自身失意的感慨,這些本來積蓄在心中的沉痛感受,使得詩人也流下眼淚,”下面坐著的聽眾都感動的流淚了,其中誰的淚水更多,誰最動情呢?是詩人自己,衣服都被眼淚浸濕了”江州司馬就是詩人自己。
現在通常形容在某種情況下,自己或某人最受感動的時候,就可以用“江州司馬青衫濕”。
這句詩現在演變成一個成語“司馬青衫”,形容十分悲傷;也用來形容一個人同情另一個人的處境而不禁想到自己的處境,便落下眼淚。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1、商人重利輕別離
【鑒賞】
“商人重利輕別離”是描寫商人重利而不顧夫妻間的感情;也是表示商人婦時常會嘗到與丈夫分離的痛苦與寂寞。
12、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鑒賞】
門前一片凄涼蕭條的景象,來往的車馬越來越稀少了。年紀大了,美色也衰褪了,只好嫁給商人,做個商人婦了。
“門前冷落車馬稀”常用來形容豪門顯貴衰微以后的凄涼景象。失意困頓的人,也常用此句詩來諷刺現實社會的冷漠勢利,形容家境由盛轉衰或政治上失勢后很少有人再與之來往的情形。
“老大嫁作商人婦”是描寫女人芳華消逝的悲哀。古時女子嫁作商人婦是表示已經無路可走,才不得已出此下策。不過,現在是工商社會,商人錢多,貪慕富貴的女人,自然會喜歡嫁作“商人婦”了。現常用來描寫女子年長色衰,勉強委身于人的無可奈何的境遇。
琵琶行詩詞賞析2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于江湖間。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憂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裂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衫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叫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
去來江口首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
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期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
今夜聞君琵琶聲,如聽仙樂耳暫明。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注釋】:
〔1〕左遷:貶官,降職。
〔2〕明年:第二年。
(3)錚錚:形容金屬、玉器等相擊聲。
〔4〕京都聲:指唐代京城流行的樂曲。
〔5〕倡女:歌女。倡,古時歌舞藝人。
〔6〕善才:當時對琵琶師或曲師的通稱。是“能手”的意思。
〔7〕委身:托身,這里指嫁的意思。
〔8〕為:做。
〔9〕賈(gǔ)人:商人。
〔10〕命酒:叫(手下人)擺酒。
〔11〕快:暢快。
〔12〕憫然:憂郁的樣子。
〔13〕漂淪:漂泊淪落。
〔14〕出官:(京官)外調。
〔15〕恬然:淡泊寧靜的樣子。
(16)遷謫:貶官降職或流放。
〔17〕為:創作。
〔18〕長句:指七言詩。
〔19〕歌:作歌。
〔20〕凡:總共。
〔21〕言:字。
〔22〕命:命名,題名。
〔23〕潯陽江:據考究,為流經潯陽城中的湓水,即今九江市中的龍開河(97年被人工填埋),經湓浦口注入長江。瑟瑟:形容楓樹、 蘆荻被秋風吹動的聲音。
〔24〕瑟瑟:形容楓樹、蘆荻被秋風吹動的聲音。
(25)主人:詩人自指。
〔26〕回燈:重新撥亮燈光。回:再。
〔27〕轉軸拔弦:將琵琶上纏繞絲弦的軸,以調音定調。
〔28〕掩抑:掩蔽,遏抑。
〔29〕思:悲,傷。
(30〕信手:隨手。
〔31〕續續彈:連續彈奏。
〔32〕攏:左手手指按弦向里(琵琶的中部)推。
〔33〕捻:揉弦的動作。
〔34〕抹:向左拔弦,也稱為“彈”。
〔35〕挑:反手回撥的動作。
〔36〕《霓裳》:即《霓裳羽衣曲》,本為西域樂舞,唐開元年間西涼節度使楊敬述依曲創聲后流入中原。
〔37〕《六幺》:大曲名,又叫《樂世》《綠腰》《錄要》,為歌舞曲。
〔38〕大弦:指最粗的弦。
〔39〕嘈嘈:聲音沉重抑揚。
〔40〕小弦:指最細的弦。
〔41〕切切:細促輕幽,急切細碎。
〔42〕間關:鶯語流滑叫“間關”。鳥鳴聲。
〔43〕幽咽:遏塞不暢狀。
〔44〕冰下難:泉流冰下阻塞難通,形容樂聲由流暢變為冷澀。
〔45〕凝絕:凝滯。
〔46〕迸:濺射。
〔47〕曲終:樂曲結束。
〔48〕拔:彈奏弦樂時所用的拔工具。
〔49〕當心畫:用拔子在琵琶的中部劃過四弦,是一曲結束時經常用到的右手手法。
〔50〕舫:船。
〔51〕斂容:收斂(深思時悲憤深怨的)面部表情。
〔52〕蝦(há)蟆陵:在長安城東南,曲江附近,是當時有名的游樂地區。
〔53〕教坊:唐代官辦管領音樂雜技、教練歌舞的機關。
〔54〕秋娘:唐時歌舞妓常用的名字。
〔56〕五陵:在長安城外,漢代五個皇帝的陵墓。
〔57〕纏頭:用錦帛之類的財物送給歌舞妓女。
〔58〕綃:精細輕美的絲織品。
〔59〕鈿(diàn)頭銀篦(bì):此指鑲嵌著花鈿的篦形發飾。
〔60〕擊節:打拍子。
〔61〕顏色故:容貌衰老。
〔62〕浮梁:古縣名,唐屬饒州。在今江西省景德鎮市,盛產茶葉。
〔63〕去來:走了以后。
〔64〕夢啼妝淚:夢中啼哭,勻過脂粉的臉上帶著淚痕。
〔65〕闌干:縱橫散亂的樣子。
〔66〕重:重新,重又之意。
〔67〕唧唧:嘆聲。
〔68〕嘔啞嘲哳:形容聲音噪雜。
〔69〕琵琶語:琵琶聲,琵琶所彈奏的樂曲。
〔70〕暫:突然。
〔71〕卻坐:退回到原處。
〔72〕促弦:把弦擰得更緊。
〔73〕向前聲:剛才奏過的單調。
〔74〕掩泣:掩面哭泣。
〔75〕青衫:唐朝八品、九品文官的服色。白居易當時的官階是將侍郎,從九品,所以服青衫。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陜西、出生于河南鄭州新鄭,葬于洛陽。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于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朗讀節奏劃分】: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于江湖間。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憂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裂/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衫/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叫/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
去來/江口/首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
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期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
今夜/聞君/琵琶聲,如聽/仙樂/耳暫明。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寫作背景】:
《琵琶行》創作于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為七言古詩。白居易任諫官時,直言敢諫,同情民間疾苦,寫了大量的諷諭詩,觸怒了唐憲宗,得罪了權貴。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藩鎮李師道派人刺殺。白居易情急之中上書請捕刺客,觸犯了權貴的利益,被指責越職奏事,貶為江州刺史;又進而誣陷他作《賞花》《新井》詩“甚傷名教”,再貶江州司馬。江州當時被看成是“蠻瘴之地”,江州司馬雖然名義上是刺史的佐史,實際上是一種閑散職務,這對白居易來說是一種莫大的嘲弄。他的被貶其實是一樁冤案,他連遭打擊,心境凄涼,滿懷郁憤。次年(既元和十一年)送客湓浦(pén pǔ)口,遇到琵琶女,創作出這首傳世名篇。
《琵琶行》作于唐憲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天,時白居易四十五歲,任江州司馬。白居易在元和十年之前先是任左拾遺,后又任左贊善大夫。元和十年六月,唐朝藩鎮勢力派刺客在長安街頭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傷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嘩。藩鎮勢力在朝中的代言人又進一步提出要求罷免裴度,以安藩鎮的“反側”之心。這時白居易挺身而出,堅決主張討賊,認為否則國將不國。白居易這種主張本來是對的,但因為他平素寫諷喻詩得罪了許多朝廷的權貴,于是有人就說他官小位卑,擅越職分。再加上有人給他羅織罪名,于是貶之為江州司馬。江州的州治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馬是刺史的助手,聽起來也像是不錯,但實際上在中唐時期這個職位是專門安置“犯罪”官員的,是變相發配到某地去接受監督看管的。這件事對白居易影響很大,是他思想變化的轉折點,從此他早期的'斗爭銳氣逐漸銷磨,消極情緒日漸增多。
《琵琶行》作于他貶官到江州的第二年,作品借著敘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凄涼身世,抒發了作者個人政治上受打擊、遭貶斥的抑郁悲凄之情。在這里,詩人把一個琵琶女視為自己的風塵知己,與她同病相憐,寫人寫己,哭己哭人,宦海的浮沉、生命的悲哀,全部融合為一體,因而使作品具有不同尋常的感染力。
詩前的小序介紹了長詩所述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琵琶女其人,和作者寫作此詩的緣起,實際上它已經簡單地概括了后面長詩的基本內容。左遷:指降職、貶官。湓浦口:湓水與長江的匯口,在今九江市西。京都聲:首都長安的韻味,一方面指曲調的地域特征,一方面也是指演技高超,非一般地方所有。善才:唐代用以稱琵琶演奏家。命酒:派人整備酒宴。憫然,傷心的樣子。恬然:安樂的樣子。遷謫意:指被降職、被流放的悲哀。作者說他被貶到九江來,每天都很快樂,只有今天聽了琵琶女的演奏,才勾起了他被流放的悲哀。這種說法是寫文章的需要,讀者當然不會相信他。
【翻譯】:
唐憲宗元和十年,我被貶為九江郡司馬。第二年秋季的一天,送客到湓浦口,夜里聽到船上有人彈琵琶。聽那聲音,錚錚鏗鏗有京都流行的聲韻。探問這個人,原來是長安的歌女,曾經向穆、曹兩位琵琶大師學藝。后來年紀大了,紅顏退盡,嫁給商人為妻。于是命人擺酒叫她暢快地彈幾曲。她彈完后,有些悶悶不樂的子,自己說起了少年時歡樂之事,而今漂泊沉淪,形容憔悴,在江湖之間輾轉流浪。我離京調外任職兩年來,隨遇而安,自得其樂,而今被這個人的話所感觸,這夜里才有被降職的感覺。于是撰寫一首長詩贈送給她,共六百一十六字,題為《琵琶行》。
秋夜我到潯陽江頭送一位歸客,冷風吹著楓葉和蘆花秋聲瑟瑟。
我下馬和客人在船上餞別設宴,舉起酒杯要飲卻無助興的管弦。
酒喝得不痛快更傷心將要分別,臨別時夜茫茫江水倒映著明月。
忽聽得江面上傳來琵琶清脆聲;我忘卻了回歸客人也不想動身。
循身輕輕探問彈琵琶的是何人?琵琶停了許久卻遲遲沒有動靜。
我們移船靠近邀請她出來相見;叫下人添酒回燈重新擺起酒宴。
千呼萬喚她才羞答答地走出來,還懷抱琵琶半遮著羞澀的臉面。
轉緊琴軸撥動琴弦試彈了幾聲;尚未成曲調那形態就非常有情。
弦弦凄楚悲切聲音隱含著沉思;似乎在訴說著她平生的不得志;
她低著頭隨手連續地彈個不停;用琴聲把心中無限的往事說盡。
輕輕撫攏慢慢捻滑抹了又加挑;初彈霓裳羽衣曲接著再彈六幺。
大弦渾宏悠長嘈嘈如暴風驟雨;小弦和緩幽細切切如有人私語。
嘈嘈聲切切聲互為交錯地彈奏;就象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盤。
清脆如黃鶯在花叢下婉轉鳴唱;幽咽就象清泉在沙灘底下流淌。
好象水泉冷澀琵琶聲開始凝結,凝結而不通暢聲音漸漸地中斷。
象另有一種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時悶悶無聲卻比有聲更動人。
突然間好象銀瓶撞破水漿四濺;又好象鐵甲騎兵撕殺刀槍齊鳴。
一曲終了她對準琴弦中心劃撥;四弦一聲轟鳴好象撕裂了布帛。
東船西舫人們都靜悄悄地聆聽;只見江心之中映著白白秋月影。
她沉吟著收起撥片插在琴弦中;整頓衣裳依然顯出莊重的顏容。
她說我原是京城歌女負有盛名;老家住在長安城東南的蝦蟆陵。
彈奏琵琶技藝十三歲就已學成;教坊樂團第一隊中列有我姓名。
每曲彈罷都令藝術大師們嘆服;每次妝成都被同行歌妓們嫉妒。
京都豪富子弟爭先恐后來獻彩;彈完一曲收來的紅綃不知其數。
鈿頭銀篦打節拍常常斷裂粉碎;紅色羅裙被酒漬染污也不后悔。
年復一年都在歡笑打鬧中渡過;秋去春來美好的時光白白消磨。
兄弟從軍姊妹死家道已經破敗;暮去朝來我也漸漸地年老色衰。
門前車馬減少光顧者落落稀稀;青春已逝我只得嫁給商人為妻。
商人重利不重情常常輕易別離;上個月他去浮梁做茶葉的生意。
他去了留下我在江口孤守空船;秋月與我作伴繞艙的秋水凄寒。
更深夜闌常夢少年時作樂狂歡;夢中哭醒啼淚縱橫污損了粉顏。
我聽琵琶的悲泣早已搖頭嘆息;又聽到她這番訴說更叫我悲凄。
我們倆同是天涯淪落的可悲人;今日相逢何必問是否曾經相識。
自從去年我離開繁華長安京城;被貶居住在潯陽江畔常常臥病。
潯陽這地方荒涼偏僻沒有音樂;一年到頭聽不到管弦的樂器聲。
住在湓江這個低洼潮濕的地方;第宅周圍黃蘆和苦竹繚繞叢生。
在這里早晚能聽到的是什么呢?盡是杜鵑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鳴。
春江花朝秋江月夜那樣好光景;也無可奈何常常取酒獨酌獨飲。
難道這里就沒有山歌和村笛嗎?只是那音調嘶啞粗澀實在難聽。
今晚我聽你彈奏琵琶訴說衷情,就象聽到仙樂眼也亮來耳也明。
請你不要推辭坐下來再彈一曲;我要為你創作一首新詩琵琶行。
被我的話所感動她站立了好久;回身坐下再轉緊琴弦撥出急聲。
凄凄切切不再象剛才那種聲音;在座的人重聽都掩面哭泣不停。
要問在座之中誰流的眼淚最多?我江州司馬淚水濕透青衫衣襟!
【翻譯二】:
元和十年,我被貶到九江當司馬。第二年秋季的一個夜晚,到湓浦口送一個朋友,聽見船中有人彈琵琶,那聲音,錚錚縱縱,很有京城里的韻味。問那個人,才知道她原來是長安歌伎,曾經跟曹、穆兩位名師學彈琵琶,年紀漸大,姿色衰退,只好給一個商人當老婆。我便吩咐擺酒,讓她暢快地彈幾只曲子。她彈奏完畢,十分憂傷。敘述了年輕時侯的歡樂情景;可是如今呢,飄零憔悴,在江湖中間輾轉流離!我從京城里貶出來,已有兩年,心情平靜,安于現狀。聽了她的話,這天晚上,才感覺到被貶謫的味道,因而作了這首長詩送給她,共計六百一十二字(實際上全詩是六百一十六字),叫做《琵琶行》。
晚間在潯陽江邊送別友人,楓葉荻花,在秋風里沙沙抖動。主人下了馬,走進友人的船中,拿起酒想喝,卻沒有音樂助興。悶悶地喝醉了,凄凄慘慘地將要分別,將分別的時候,茫茫的江水里沉浸著明月。忽然聽見水面上飄來琵琶的聲音。主人忘記了回去,客人也不肯起身。
跟著聲音悄悄地詢問是什么人在彈琵琶,琵琶聲停止了,想說話卻遲遲地沒有說話。移近船只,請那個人相見。添酒、挑燈,又擺上酒宴。再三呼喚,她才肯走出船艙,還抱著琵琶,遮住半邊臉龐。擰轉軸子,撥動了兩三下絲弦,還沒有彈成曲調,已經充滿了情感。每一弦都在嘆息,每一聲都在沉思,好象在訴說不得意的身世,低著眉隨著手繼續地彈啊,彈,說盡那無限傷心的事件。輕輕地攏,慢慢地捻、又抹又挑,開頭彈的是《霓裳》,后來彈的是《六么》,粗弦嘈嘈,好象是急風驟雨,細弦切切,好象是兒女私語。嘈嘈切切,錯雜成一片,大珠小珠,落滿了玉盤.花底的黃鶯間間關關──叫得多么流利,冰下的泉水幽幽咽咽──流得多么艱難!流水凍結了,也凍結了琵琶的弦于,弦子凍結了,聲音也暫時停止。另外流露出一種潛藏在內心深處的愁恨,這時候沒有聲音,卻比有聲音的更激動人心。突然爆破一只銀瓶,水漿奔進,驟然殺出一隊鐵騎,刀槍轟鳴。曲子彈完了,收回撥子從弦索中間劃過,四根弦發出同一個聲音,好象撕裂綢帛。東邊西邊的船舫里都靜悄悄沒人說話,只看見一輪秋月在江心里閃耀銀波。
疑疑吞吞地放下撥子又插到弦中,整理好衣裳,站起來顯得十分肅敬。她訴說:“本來是京城里的姑娘,家住在蝦蟆陵附近。十三歲就學會了彈琵琶的技藝,名字登記在教坊的第一部里。彈罷曲于,曾贏得曲師的贊揚,妝梳起來,常引起秋娘的妒嫉。五陵少年,爭先恐后地贈送禮品,一只曲子,換來無數匹吳綾蜀錦。打拍子敲碎了鈿頭云篦,吃美酒潑臟了血色羅裙。今年歡笑啊,明年歡笑,輕輕地度過了多少個秋夜春天;兄弟從了軍,阿姨辭別了人世,無情的時光,奪去了美艷的紅顏。門前的車馬,越來越稀,嫁了個商人,跟他到這里。商人只看重利,哪在乎別離,上個月又到浮梁,去買茶做生意。留下我在江口,獨守這空蕩蕩的船倉,繞船的月光白得象霜,江水也那么寒涼。深夜里忽然夢見少年時代的往事,滿臉淚水,哭醒來更加悲傷。……”
我聽了琵琶聲已經嘆息,又聽了這番話更加[欷。同樣是失意人流落在遠方,碰在一起啊,從前不認識那又何妨!我自從去年辭別了京城,貶官在潯陽,一直臥病。潯陽這地方荒涼偏僻,哪有音樂,一年到頭,也聽不見管弦奏鳴。居住在湓江附近,低洼潮濕,院子周圍,盡長些黃蘆苦竹。早上晚間,在這兒聽見的都是什么?除了杜鵑的哀鳴,就只有猿猴的悲哭。春江花晨和秋季的月夜,拿出酒來,卻往往自酌自飲。難道說沒有山歌?也沒有村笛?嘔啞嘲哳,那聲音也實在難聽!今晚上聽了你用琵琶彈奏的樂曲,象聽了天上的仙樂,耳朵也頓時清明。不要告辭,請坐下再彈一只曲子,我替你譜寫歌詞,題目就叫作《琵琶行》。
聽了我的話長久地站立,又坐下撥弦索,撥得更急。凄凄切切,不象剛才的聲音,滿座的聽眾,都忍不住哭泣。這當中哪一個哭得最悲酸?江州司馬的眼淚啊,濕透了青衫!
【簡析】:
《琵琶行》作于白居易貶官到江州的第二年,作品借著敘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凄涼身世,抒發了作者個人政治上受打擊、遭貶斥的抑郁悲凄之情。在這里,詩人把一個倡女視為自己的風塵知己,與她同病相憐,寫人寫己,哭己哭人,宦海的浮沉、生命的悲哀,全部融和為一體,因而使作品具有不同尋常的感染力。
【琵琶行詩詞賞析】相關文章:
琵琶行古詩詞鑒賞06-20
《相思》詩詞賞析01-09
《月夜》詩詞賞析01-20
李清照的詩詞賞析01-22
相思詩詞賞析03-08
《柳》詩詞賞析06-28
詩詞賞析《浣溪沙》12-05
野望詩詞賞析12-30
月夜詩詞賞析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