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古詩吧,漢魏以后的古詩一般以五七言為基調,押韻、轉韻有一定法式。其實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古詩獨坐敬亭山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古詩獨坐敬亭山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感悟詩歌的意境,熟讀成誦。
2、認識13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學會兩種筆畫,掌握“坐”的字理演變過程,掌握“鳥”的筆順。
3、通過進一步學習字理識字、韻語識字、借助拼音識字等方法,培養想象力、觀察力和表達能力。
4、初步了解漢字的演變過程,激發對漢字的熱愛。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字理演變圖。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5分)
同學們,在我國的唐朝有位稱為詩仙的偉大詩人,他的名字叫李白。有一年秋天,大詩人李白游安徽省的敬亭山,看到敬亭山的景色非常美麗。成群的鳥兒在天上展翅高飛,天邊的云朵悠閑的飄著。他覺得看也看不夠,于是就寫下了一首詩。詩的叫《獨坐敬亭山》
同學們想不想知道這首詩是怎樣描寫敬亭山的.?請你閉上眼睛,聽老師讀古詩,一邊聽,一邊想,你從這首詩中想到了什么樣的畫面?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力圖體現想象能力的培養,同時培養學生一邊聽,一邊想的良好習慣。
二、熟讀古詩,認讀生字(34分)
1、指導朗讀。
(1)教師領讀。我們嘗試讀這一首詩吧。
(2)學生借助拼音讀古詩。
2、學習生字
(1)學習要求認識的字。
拼讀7個要求認識的字,其中“坐”是平舌音,“只”是翹舌音,是整體認讀音節。
了解生字在本課中的意思。
(2)學習既要認識又要會寫的字。
學習這幾個字要強調“蟲”是翹舌音,“魚”是整體認讀音節。這幾個字書上提供了字理演變圖。
回文學“鳥”字
請同學們在這首詩里找到天空飛翔的小鳥的詩句,讀一讀。
“鳥‘字是象形字,甲骨文象一只鳥形,頭向左而立,還有嘴和一雙爪子,現在這個字已經簡化,要注意他的筆順。
在學習“牛、羊”兩字時,可以用謎語引入。
三、作業。(1分)
1、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2、收集關于“馬、牛、羊、鳥、蟲、魚”的成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7分)
1、背誦《獨坐敬亭山》。
2、交流收集到的成語。
3、復習生字。
二、指導書寫(13分)
馬:注意第二筆的寫法,注意新筆畫橫折折勾的寫法。
鳥:注意字的結構,上窄下寬,注意小鳥“眼睛”的“點”。
蟲:第五筆是提,不要寫成橫。
三、完成書后活動與練習題“連一連,涂一涂”。(19分)
1、先觀察,看看每個圖形上的字都讀做什么。
2、用筆連一連,把連成的詞語讀給大家聽,發現其中的規律。(同樣的圖形正好組成一組詞語。)
【設計意圖】:通過此題的練習,達到積累詞語的目的。
3。用彩色筆涂一涂。
四、作業(1分)
書寫本課生字,背誦古詩。
板書設計:
馬牛羊鳥魚蟲
古詩獨坐敬亭山教學設計2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你喜歡哪首古詩?誰來背給大家聽?今天,我們再學三首,這三首詩想像奇特,你們一定會喜歡。
板書課題:古詩三首
這節課,我們先學第一首《獨坐敬亭山》,(板書詩題目)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寫的。
2、解題:
敬亭山:安徽省宣州市郊外的一座大山。
獨坐:單獨地坐。連起來題目意思是什么?
二、自學古詩
1、出示自學提示,布置自學:
⑴讀詩、找出不理解的詞語。
⑵結合詩句,利用字典理解詞意及詩句的意思。
⑶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別人交流。
2、檢查自學:
⑴指讀全詩。(正音)
⑵流自己對詞和句的理解:
(師生評議)
盡:沒有了。
孤云:孤單的云,也就是只有那一片云。
閑:休閑,休息。
厭:滿足。
詩句意思:后兩句意思怎樣說才通順?
(“只有敬亭山”放前面說語意才順。這是理解古詩詩句意思的一種方法)
(句意:一群群鳥全飛光了,天上的那片云獨自飄來飄去,也找地方休息去了。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著,誰也不厭煩誰)
3、這首詩描寫了怎樣的`景象?表達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全詩描繪了孤山凄涼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孤獨寂寞的思想感情)
三、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全詩
1、體會作者感情,自己練讀這首詩。
2、指讀全詩,教師范讀指導,學生練讀。
3、背誦全詩。
四、擴展
1、你還喜歡我們以前沒學過的李白的哪首詩?說說為什么喜歡它?
2、交流。
(學生說)
3、把喜歡的李白的詩抄在摘抄本上。
五、布置作業
熟背《獨坐敬亭山》。
【古詩獨坐敬亭山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古詩《獨坐敬亭山》賞析01-28
獨坐敬亭山作文03-12
獨坐敬亭山說課稿01-17
敬亭山作文07-09
《山行》古詩教學設計01-17
古詩《望天門山》教學設計12-06
古詩教學設計06-06
古詩教學設計04-03
[精選]古詩教學設計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