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社火作文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社火作文 篇1
每年農歷正月十五,中國近16億人民將要歡慶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元宵節必不可少的就是社火。這一項目集經濟,文化,娛樂,藝術等為一體。
社火游行的隊伍在馬路上,所以我們這些觀眾們只能在路邊欣賞。路邊上的人們滿面歡笑,有的小朋友個子太低,看不到他們就使勁的點腳尖,有的小朋友還被爸爸抱起來看。呈現出一幅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
11點鐘聲敲響,社火游行開始了,各色各樣的花車,向東開去,花車上的模型,裝飾足以體現出靈寶這個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的繁榮景象。此時似老非老的小老人腰鼓隊,鑼鼓隊合成的天籟之音。鼓聲響徹云霄。之后各個醫院,單位,村莊,學校依次出來表演,令我為之心動的“火車站幼兒園”。他們的花車上點綴不少的小碎花和葉子,更加可愛的是花車里站著兩排的小朋友他們身穿12生肖的動物服,個個虎頭虎腦,古靈精怪口中還不停的向路邊的觀眾問好:“大家節日快樂,拜拜。”還有澗口村的那些孩子們站在一些模型上:有嫦娥奔月,三軍儀仗隊,豬八戒背媳婦,飛機,張連賣布,老子騎牛,舉重運動員……其中最為生動得就是“舉重運動員”,看起來像是一個十一歲的小孩子穿著市一中的'校服滿臉微笑因為他有可能是一名世界運動員。社火還在繼續進行,可惜的是天氣太冷了而且還下著大雨,我只能戀戀不舍的離開了,真希望下午不要下雨。
晚上果然如我所愿沒有下雨,放煙花活動照常進行。我們一家人早早的吹完晚飯,就趕快來到放煙花的現場,等到晚上8:00鐘聲敲響路燈全部熄滅,一束火將架子點著,出現:住靈寶市人民元宵節快樂。接著幾個高高的禮花打到了空中然后變成了幾個小燈籠。小朋友們迫不及待的想要去撿。然后一朵大大的傳統禮花向空中打去:“叭叭叭叭叭叭”接著又來了幾個連環套在一起,周圍的幾個小朋友都給嚇哭了,煙花的顏色又黃變紅又變綠最后似流星雨散落人間,我立刻許下愿望,雖然這流星雨只是禮花下來有的余光,但是我希望我的夢想能夠成真。后來一束火樹銀花靜靜的供我們欣賞可是他那優美的“舞姿”實在令人心動不已。然后,一只只小毛毛蟲又想趕緊飛上天空,彰顯它的美姿。
在火光的輝映下,小孩子水中的燈籠成為大家眾目睽睽的矚目對象,一時間呈現一派歡樂祥和的世界。
社火作文 篇2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每逢新春佳節,青海老家的人們都會表演社火祈福迎新。
咚咚鏘……咚咚鏘……聽,清脆的鑼鼓聲由遠至近,一支身穿火紅綢衣,手拿艷麗折扇的秧歌隊,載歌載舞地向我們走來。緊隨其后的是6條裝飾得五彩斑斕的旱船,船身伴著鼓點左右擺動,上下起伏。忽聽得一陣嗩吶聲,樂隊隨及變了調子——舞獅便開始了。眾人眼花繚亂之際,只見四頭雄獅在兩名持劍少年的引領下忽而騰空跳躍,忽而翻滾倒立,把個獸中之王表演得活靈活現,引來觀眾陣陣驚呼與喝彩。
之后,《西游記》《楊家將》《水滸》《白蛇傳》等古典名著中的重要人物,踩著2米多高的高蹺,在“老牛角”和“王媽”的'帶領下一個個粉墨登場。他們時而翩翩起舞,時而縱情歌唱,瀟灑飄逸,美輪美奐。社火表演的高潮隨即到來。豬巴戒本為丑角,但站在高蹺上的他卻另有一番風采,本就矮胖的身軀在高蹺的襯托下顯得更為短小,竟帶了幾分可愛之氣;姜子牙則身披法袍,身后絲帶翻飛,那灑脫的白須更讓他帶上了幾分神秘色彩;穆桂英也不甘落后,身披金甲,手持長槍,英姿颯爽,正可謂“誰說女子不如男”;關羽面如重棗,青衣青甲,一幅傲視群雄、嚴肅冷峻的表情,倍顯英武豪邁之氣……觀眾仿佛置身于仙境,笑啊叫啊拍手啊,目不轉睛地盯著場內的各個角色。
社火的精彩表演,除了“大腕”的努力,也離不開“傻公子”“啞巴”等丑角的辛勤工作。"胖婆娘"在其中最引人矚目,東扭西扭,腰前臀后各綁一塊枕頭,顯得又丑又笨。她總是冷不丁地拿出大鋼針,去刺那些擠來擠去不守規矩的觀眾,嚇得大家拼命后退,歡聲笑語也落了一地。
直至黃昏,表演終于結束,人群也才慢慢散去。
“社”,為土地之神;“火”,為傳說中的火神。家鄉人民對古老土地和火的崇拜,產生了社火表演的風俗,每每讓我如癡如醉。家鄉的社火啊,你不僅承載著故鄉親人對國泰民安的祈愿,也承載著我們這些游子濃濃的鄉情!
社火作文 篇3
鬧社火,是過年時候最歡樂的活動。十五那天,社火鬧翻了天。我吃完早飯,就跑出去看社火。我一早來到街上,看見那里已是人山人海,每個人臉上都掛上了幸福的笑容。突然,遠處響起了鼓樂聲,那是社火隊過來了。
走在最前面是彩旗隊,鮮艷的彩旗映入人們的眼簾。跟在彩旗隊后面的是社火“身子”,一位“縣太爺”走在前面,兩個“衙役”分別舉著“肅靜”、“回避”的牌子護衛著“縣太爺”,他們趾高飛揚地走著,一副得意洋洋的'樣子。“縣太爺”的后面緊跟著兩個大獅子,獅子舞著、扭著,神氣極了。我想靠近仔細看看,但“膏藥匠”護著場子,不讓靠近,這使我非常失望。
秧歌隊和腰鼓隊出場了,鑼鼓震天,歌聲飛揚,邁著整齊的步代伐,喊著響亮的口號,扭著熱情的秧歌,大街小巷成了歡樂的海洋......聲聲歡呼,陣陣喝彩,久久回蕩在古浪上空.社火隊已經走遠了,但我還是久久不愿離開......
社火作文 篇4
盼望已久的社火表演終于來到了。今天是正月十五,我們興高采烈地去廣場看社火。
到了廣場,遠遠就看見一隊社火,我們走過去。前面有兩個人手舉一條橫幅,上面寫著"寺灘鄉永川村社火隊。。接著就是21名學生手舉紅、藍、黃顏色的旗幟,氣昂昂地跟著,有兩條大龍緊隨其后。人們蜂擁而上搶著鉆龍,奶奶抱著弟弟,嬸嬸拉著我一起鉆龍,我問嬸嬸。鉆龍是什么意思呢。嬸嬸笑盈盈地說。鉆龍和鉆獅子都是一個意思,表示在新的一年里能祛病消災、平平安安。。再往后看,有兩頭小獅子,領頭的舞獅者不斷將獅子舉起,搖晃著鈴鐺示意人們鉆獅子。
"嘭,嘭,嘭,嘭······鏘,鏘······。的聲音響徹了整個廣場,緊隨其后的社火表演開始了,我們趕緊找了個顯眼的地方坐了下來,觀看主席臺上的社火表演。首先上場的穿著黃白衣服的人敲起了太平鼓,旁邊穿紅色衣服的人敲起了銅鑼,鼓音威震四方,而銅鑼的聲音清脆響亮,兩音合一,形成了美妙的交響曲,預祝來年我們國家太平。人們在一旁饒有興致地看著,鼓演在一聲響亮的聲音和人們的叫好聲中結束了。
接著一群身穿藏服的姑娘們跳起了優美的`舞蹈,最后一個姑娘手捧著白色的哈達用藏語說了聲。新春愉快!。舞蹈就在一聲祝福聲中結束了。最精彩的要數耍獅子表演了。一個人拿著球在前面跑,后面跟著獅子,那個拿繡球的人耍起了獅子。過5分鐘后,節目表演完了,人群開始散去,我們戀戀不舍的回了家。
知道睡覺,我還想著社火那精彩的表演。
社火作文 篇5
歲末年初,冬日麗陽灑播北方大地,殘雪下濕潤的土地里正噴勃新春的生機。轉眼間,春節過去,元宵節到來了。
“咚咚咚”有節奏的鑼鼓聲由遠及近,我們農村耍社火開始了。“噼噼啪啪”喜慶的鞭炮聲引來了男女老少的圍觀。環顧四周,人群里三層外三層,好熱鬧的節日啊!我們北方人舞獅,踩高蹺,吃湯圓……南方人舞龍,賽龍船……我們這兒山多水少,河道淺,無法在江河賽龍舟,便制造旱船以效仿。素有“獸王”之稱的獅子被看作吉祥的象征,若獅子進家門,便會驅邪保平安。
你看,人們搬來了長板凳,一溜兒擺成三排,這便是讓獅子耍“水擺浪”。在震耳的鑼鼓聲中,手持彩球,身穿紅褲,頭和腰系著紅帶的領獅人出場了,兩只全身棕黃色的.大獅子緊跟著領獅人蹦蹦跳跳的在人群中打開了空場地,領獅人手舞彩球,忽左忽右,圍著一溜板凳由東北西南四個方向一路舞去,兩只獅子緊跟著彩球,移步亦趨,或撲或跳,凡彩球所到之處,獅子必到。眼見領獅人被獅子追的前無去路,卻見他立即下蹲,從獅子中間的縫隙里鉆了過去,繞著一溜板凳連翻幾個跟頭,還穩穩當當地站著,并手舞彩球,指揮獅子跳過來。只見威猛的雄獅跳著撲到板凳前,低下頭聞了一遍,卻又退了回去。如此這般幾次,急得另一只獅子在一邊亂轉。觀眾也以為獅子不敢過,可誰知,雄獅猛地撲到板凳前,一跳而起,連躍幾次,順利地跳過去了。高興地獅子一跳幾尺高,頭亂搖,小尾巴直擺。另一只獅子也高興地前來擦癢……
舞獅剛結束,就有一群穿得花花綠綠的人擁著一個童子,童子手拿扇子,面帶微笑,在空中翩翩起舞,聽爸爸說這叫“童子拜年”。緊跟在后面的是比常人高出許多的財神和觀音,我仔細一看,他們都踩著高蹺呢!
最后出場的是旱船,船上坐著一個年輕的女子,旁邊還有一個扇扇子的公子。船夫一邊搖船,一邊隨著板胡二胡的伴奏唱著自編的小曲。我仔細一聽,卻是“大雪無情人有情,正月十五鬧花燈。政府幫助渡雪災,人民安樂享太平……”
這不由使我想起春節前,連續二十多天的暴雪冰凍,交通中斷,歸客滯留。用電中斷,一片黑暗……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總理來到災區人們中間。那神情,那語氣,讓在場的和在電視機前的人們禁不住潸然淚下……
災難過去了。我望著這鬧社火的歡樂人群,正在歡快地跳著,舞著,唱著。瞧,他們那股高興勁,不正在用自己特有的鄉俗文化敘說著我們安定、祥和的生活么?
社火作文 篇6
提起過年玩社火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可以說正月社火是中國老百姓的狂歡節。每逢過年社火算是最后的饕餮盛宴。大江南北長城內外,走芯子、踩高蹺、劃旱船、趕毛驢、鬧秧歌、舞獅子各地盡顯看家本領。玩過破五玩十五,玩過十五玩龍抬頭,視乎過年就是為了鬧社火,相鄰村子不鬧出個輸贏來決不收兵。
可是仔細琢磨社火二字,一是社一是火。社古時是指掌管土地的神,后來就演變為相鄰的村子為祭神而組成的民間組織。這火又是什么呢!南方北方所有的社火形式雖然復雜多樣,仔細觀察沒有一種社火表演是與火有關的,那么社火中的火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筆者考察了關中民俗,原來上古時候人們每逢過年都要祭祀土神,過年的內容比較豐富,社火可以說是春節最后一個壓臺節目,而且是需要幾個村子配合才能玩的'大型節目。這個節目到底何時開始上演,要根據當地收成、年景、民心而定。有的村子收成好想玩,有的村子收成差不想玩,玩不玩社火各村之間形成了一種挑戰應戰的民風民俗,就是燒社火。
所謂燒社火就是想主動玩社火的村子,傍晚派一幫年輕人背上一大捆柴火悄悄來到鄰村人口集中地地方去挑戰對方,趁人不備把柴火點燃后,敲著鑼喊著自己村名子說燒火了,意思讓對方知道是誰在挑戰,跑回村子等待被燒村子的反應。有人放火這肯定會引起被燒火村子三老四少的注意,被燒的村子就開始緊急忙活商量應對辦法。如果連燒三晚無反應,說明人家不想玩。有時候燒三晚兩晚對方才應戰,如果對方早有準備,就會把自家門前的火撲滅連夜晚背柴負薪反燒放火的村子以示應戰。放火的村子就把反燒火的人抓住,雙方開始商量社火表演的具體事宜。可見古時候表演社火都是以燒火開始的,人們在白天看到的都是祭祀的節目,并沒有看到火。
有意思的是社火開始在對抗中產生,對抗就一直持續到結束,甚至有的村子之間對抗持續幾十年幾百年。雙方表演事宜一旦敲定,就進入保密階段,只有少數人知道準備表演什么內容。而且都派出自己的探子打聽對方秘密,從道具、臉譜、服裝都在猜測對方表演的內容,從而把握自己節目要壓到對方。如果輸在對方的手里,這就惹下大禍了,鑼鼓懸天人馬瘋狂企圖戰勝對方,再不贏就打道回府明日再戰。關中農村有時候社火戰斗持續二十幾天,分不出輸贏。元宵節前開始二月二龍抬頭還結束不了。進入農忙后只得暫告一段,勉強結束明年再戰,很多村子之間人老幾輩都因社火而不和諧。
社火作文 篇7
社,就是土地神。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叫社日,一般定在立春之后第五個戊日為春社。在社日舉行的祭祀土地神的聚會叫“社會”。在“社會”上表演的秧歌、雜耍等娛樂活動就籠統地叫做“社火”。現在的社火,也不祭祀土地神了,也不再按什么社日了,各村商定在春節期間哪一天方便,就在哪一天舉行。正月,正好是農閑季節,所以,農民為了慶祝豐收,祈禱來年風調雨順,還是年年舉行“社火”,扭秧歌,跑旱船,唱大戲。紅紅火火,烘托出一番國泰民安的升平氣象。人們自發的“扭”起來,“跳”起來,“跑”起來,“唱”起來,希望我們的.國家興盛起來。這就是社火的禮儀內涵。王駕枟社日枠詩云:“鵝湖山下稻粱肥,豚柵雞棲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锝醉人歸。”
社火作文 篇8
過年對我來說最開心的就是放炮和看社火,盼望已久的社火表演終于來到了,這天是正月十五,我們興高采烈地去廣場看社火。
到了廣場就見遠處來了一對社火,,我們走過去見前面倆人手舉一條橫幅,上面寫著《寺灘鄉永川村社火隊》,接著就是寺灘一中的21名學生手舉紅、藍、黃顏色的旗幟氣勢昂昂地跟著。有兩條大龍緊隨其后,人們轟擁而上搶著鉆龍,奶奶抱著弟弟,嬸嬸拉著我一起鉆龍,我問嬸嬸“鉆龍是什么意思呢”?嬸嬸笑盈盈地說:“鉆龍和鉆獅子都是一個意思,表示在新的一年里能祛病消災、平平安安,一帆風順,安康的意思。”再往后看,有兩頭小獅子,領頭不斷將獅頭舉起,搖晃著鈴鐺示意人們鉆獅子。我們繼續往里走,廣場里人山人海,車水馬龍,奶奶差點就跟丟了。
“嘭,嘭,嘭,嘭。蹌,蹌。”的聲音響徹了整個廣場,緊隨其后的社火開始表演了,我們趕緊搶了個最顯眼的的地方坐了下來觀看主席臺上的社火表演。
首先上場的是穿著黃白衣服的人敲起了太平鼓,旁邊身穿紅色的`人敲起了銅鑼,鼓的聲音威震四方,而銅鑼的聲音清脆響亮,兩音合一,形成了美妙的交響曲,預祝來年我們國家天下太平。人們在一旁饒有興致的看著,鼓演在一聲響亮的聲音和人們叫好的聲音下結束了。
接著一群身穿藏服的姑娘們上了臺跳起了優美的舞蹈,最后一個姑娘捧著白色的哈達用藏語說了聲:“新春愉快。”舞蹈就在一聲祝福下結束了。
下一個上臺的是一個群雙手拿著扇子的人,和一群腰間綁著綠綢帶的老年人。拿著扇子的老年人扭起了秧歌,腰間幫著綠綢帶的老年人,倆手抓著綠綢帶的兩邊也扭起了秧歌,一會臺上只留下了2個拿扇子的和4個綁綠綢帶的老年人,一個老爺爺上來和那些老年人唱起了小調。
壓軸戲:耍獅子,一個人拿著繡球在前面跑,后面跟著獅子,那個那繡球的人耍起了獅子。過了五分鐘后,節目演完了,人群開始散去,我們戀戀不舍的回了家。
直到睡覺,我還想著早上的社火,想著那精彩的表演……
社火作文 篇9
小時候,鄉下沒有電視,連收音機都是稀罕之物。為此,在一年之中最令小孩兒快樂的時間便是有社火的時候。
過了大年初六,人們年拜的差不多了,孩子們的炮差不多放完了,大人們操辦的社火也就出來了。這時,孩子們在棍子上纏上廢紙,或者在樹枝纏上紙,或者脫下罩衣,或舞龍或扭燈籠或舞獅子,從早到晚全程樂著。盡管大人們擔心安全,吆三喝五制止著,但只能松和一會兒,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于是大人們也只好搖頭作罷。
社火開演的'時候,當臘花的小孩是最得意的。穿著花花綠綠的衣服,盡管衣服長得被大人們扁了幾扁入在褲腰中,然而在幾百人的圍觀中,撒歡兒扭起腰肢來,踏上矯捷的十字步,把扇子搧的花俏繚眼,人群中叫喊“你看誰家的孩子扭得多好呀”時,那心里比吃冰糖還要甜,于是越加賣力氣扭了起來。誰家的孩子要是再能穿上小旦或小生的服裝,清清亮亮地唱上那么一兩段,讓喝彩聲一陣一陣淹沒弦班子的配樂,不但這孩子越唱越起勁,就連當爹當媽的都要踮起腳尖往里擠著欣賞自家孩子的本領。
也有一群孩子既不執事,又不看社火,他們的樂趣全在于追逐打鬧或搞惡作劇。多數情況下是稍大的追小的,當被追的人感到力不從心時,便將一雙小手一合,頭夾在兩膊中間,腰一貓,便很快擠進人群中去了。幾個調皮鬼一看到這情形只好轉到草垛后商量新的玩法,剛轉到草垛后,又撞見青年男女手拉手親熱,于是舌頭一吐,旋風般跑了過來,笑得堆在一起喘不過起來。等笑著緩過神來的時候,覺得肚子有些餓了,于是幾個直奔社火后臺,不管頭人(本年負責組織社火的人)敬奉沒敬奉神,一哄而上便把盤子吃個精光,壓后臺的老人便搖搖頭顯得無奈極了。等社火演完了,帶著一身的灰土回到家,讓家長臭罵一頓,就乖乖的上炕睡覺。到了第二天晚上,把家長的罵忘得一干二凈,故劇又重新演。
幾十年過去了,如今鄉下城里一樣,家家戶戶有電視,耍社火還不及城里,已大不如前了,相當一部分村社已經拉倒,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也消失在電視機前,那天真的童年永遠塵封在記憶之中。
【社火作文】相關文章:
社火表演作文01-27
社火作文600字08-17
實用的社火作文300字四篇02-09
社火作文600字合集六篇06-21
中考作文作文08-16
奇妙的作文作文01-22
作文之我見作文02-28
(經典)笑作文作文03-05
六一作文作文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