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領悟呢?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一個很好很好的小孩》有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一個很好很好的小孩》有感1
用欣賞的眼光看孩子,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
這本書,讓我看到了王悅薇老師作為教師是如何捕捉孩子童真、發現孩子閃光的一面,也看到了她作為母親,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引領孩子成長的方方面面。王老師用48個小故事,講述了她與學生,與自己的孩子相處的點滴故事,溫暖又感人。這些故事里,聚焦了學習、人際相處、情感啟蒙、原生家庭教育等各種成長的小問題,這些問題看似麻煩,但孩子們的麻煩,都是可愛的小麻煩,孩子們爭吵,但是也會馬上擦干淚水,他們打架,但是不會惡言相向,他們是可愛的。看完不由得感慨,這是一位多么優秀的老師呀,能夠將孩子們許許多多小問題處理的井井有條,并引導孩子們成長,這都是身為人師的智慧。
教育的本質
沒有一種理論可以指導所有的孩子,沒有一本書可以教會我們所有的方法。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心去想。只有這樣,那些別人的故事,別人的話,才能變成我們自己內心的信念,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兒童,理解成長。只有成為更好的自己,才會擁有更好的孩子。因為教育的本質,就是一朵云吹動另一朵云,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
書中說到:“教育界有一句話,叫“蹲下來和孩子說話”。當我們的身體蹲下來的時候,心靈是不是也跟著蹲下來,用平等、尊重、體諒的心態來看待小孩。”作為教師,我們應該蹲下身來,和孩子一起看這個世界。那些在我們大人看來很小很小、微不足道的事,在孩子看來,卻往往很大很大、是很重要的事。只有和他們目光一致,才能真正了解他們,走近他們。很多時候,孩子看世界的角度和喜好的標準,跟大人是完全不同的。身為教師,我們不該把自己的標準強加給孩子,強迫孩子來認同我們。教師多問,多聽,多了解孩子的想法,總歸不會錯。即便孩子說得不對,也不要急于否定,而是要先接納他的情緒,然后再提出自己的想法,跟孩子做有誠意的溝通。
養育的意義
書中還提到了養育的意義,我們是孩子的陪伴者,而不是擁有者。孩子只屬于他們自己,而不屬于我們。我們無法要求一個生命完全服從于另一個生命,一種生活完全操控于另一種生活。養育不求回報,不求服從,只是一路相陪,一路相助。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收獲了他們的信任、依賴和擁抱。生命相互圓滿對方,豐盈自己,這就是養育的意義。兒童是最赤誠、最天真也是最純凈的,這是一種至真的力量,不斷蕩滌著我們的生命。
自己的感悟
我們要努力成為一名善良且用愛心教育關愛孩子的教師,孩子們小小的,卻那么細膩的反映出內心的世界,又大大的',像一面鏡子照出成人的“丑陋”。每一個孩子都是好孩子,他們值得擁有天真爛漫的童年,擁有試錯的機會,請不要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待他們,不要用功利心去對待他們,我相信每個孩子的心都是光明的,每個孩子的靈魂都是自由的,也許,這就是讓孩子變得更好的力量。
我們終將成長為一個大人,在成為大人之前,請先做一個很好很好的小孩,在成為大人之后,請認真和自己的小孩相處,不管是你內心的小孩,還是你養育的小孩,因為,他們都是很好很好的小孩。
讀《一個很好很好的小孩》有感2
新元肇啟,萬象更新,滿室書香喚起了新一年的開始,我翻開了一本新書開啟了一場新的修行。
該書是知名語文老師王悅微老師的新作——《一個很好很好的小孩》。可究竟是什么樣的小孩,在作者眼中才稱得上是“很好很好”的小孩?用一個“很好”來形容還不夠,得用兩個……她遇到的小孩跟我遇到的小孩有什么不同?能消除疑惑的唯有走進書中了。
書中沒有過多華麗的辭藻和大條的道理,反倒都是作者王老師與學生之間質樸的故事和動人的細節,以至于我花了沒多長時間就讀完了。忽而感覺有時候閱讀,品的未必是深刻的哲理,也可以是生活的細節和溫度……讓我感觸最深的是,作為一個教齡十多年的知名語文教師,她的日常也會為教育學生而苦惱,為學生問題而焦慮,為雞毛蒜皮的事而急躁……因此,在接觸王老師每個故事時,我自然而然地對號入座起來了。網絡上都流行說:“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可如此看來,教師的悲歡卻是相通的。
當然,在王老師身上,我學到的遠比我自己琢磨出來的多且有用。
為人師:做彼此的傾聽者,當孩子的知心人
書中有一個章節記錄的是王老師在日常生活中對學生的“心理關懷”。其中一個故事講述的是王老師與學生楊飛豪之間的細節。故事中的“帥哥豪”是一個有個性、敢與老師頂嘴、叛逆的孩子。因為一次考試,作文題目不會寫就空著,從而引起了一場師生之間的“較量”。智慧的王老師并不是選擇責備和懲罰,而是溝通,了解了原因之后,她選擇給學生換個題目的方式,終止了這場“較量”,同時還獲得了孩子的信任。好不容易建立起的良好師生關系,最后“帥哥豪”卻告知王老師自己要轉學。王老師不舍地給孩子贈送了禮物和祝福語,鄭重地和他告別。我想,在王老師眼里,“帥哥豪”不只是一個要轉學的學生,而是一個要遠行的孩子,一個變得越來越好的孩子。教師的悲歡不僅相通,就連經歷也是相通的。說來巧合,我也遇到過這么一個孩子,名字也叫“阿豪”,也很有個性,常跟我頂嘴。也還真巧!同樣也是因為作文題目不會而空著不寫,結果還鬧了一場不愉快的較量。最后也像“帥哥豪”一樣轉學了。唯一不同的,也是我至今都不能釋懷的是,我沒能像王老師一樣,給予“阿豪”適度的“心理關懷”,讓他對我有足夠的.信任。當他作文題目空著時,或者我可以多一份耐心,多一些溝通,能像王老師一樣,試著退一步,或許能看見孩子好的一面。當他要轉學的時候,或者我能夠像王老師一樣,跟“阿豪”傾談,像姐姐一樣,像朋友一樣給即將遠行的孩子祝福和叮囑。我想,這也許是一個小小的遺憾吧!
像這樣需要心理關懷的學生未來一定還會有很多,只愿我們都能夠守護孩子的內心,傾聽彼此,成為孩子值得信任的知心人。
為人師:“斗”不過就加入,“氣”不過就釋懷
在十多年的教學生涯中,王老師是怎么做到智慧地與學生斗智斗勇的?我想這可不是減齡短短幾年可以相提并論的。但是,正如我開始說的,教師的悲歡是相通的。這不,我又可以從王老師身上“偷師”了。每個老師都會遇到那么幾個“難纏”的學生,但是不是每個學生都能見識到“難纏”的老師。為了穩住班上的幾個調皮搗蛋,只愛惡作劇,但不愛學習的孩子,王老師機智地想出了一招“擒賊先擒王”。她能夠放下老師的架子,先與幾個“調皮鬼”當中的“頭兒”以哥們兒的方式相處,通過一番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溝通,讓他成功地和自己站在同一陣線聯盟,再發揮自己“領頭羊”的作用,一步一步讓其他“調皮鬼”回到也不好輕舉妄動,最后乖乖聽話。我不禁為王老師的教育機智拍手叫絕!甚至不自覺地在腦海中把自己和班上的幾個“調皮鬼”之間的周旋過程事先預演一番。
與學生之間的相處,的確更多的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倘若我們事事都是跟一個孩子過不去,也不知是折騰自己,還是苦了孩子……倘若能夠適當放下老師的鎧甲,加入學生的隊伍,有這些適當放下“恩怨”,一切問題也會迎刃而解。
為人師:無法取悅所有人,只做更好的自己
老師非圣人,無法讓所有人頂禮膜拜。既然無法取悅所有人,那我們只管做更好的自己。原來,如此優秀的王老師,也會遭到學生在背后指指點點和說三道四。但大氣的王老師并沒有責備和生氣,反倒是理解。當學生告訴她,有人在背后說她壞話時,王老師卻表示:“作為一個老師,我希望得到大家的認可,也受得起大家的議論。我不怕你們在背后說我壞話。如果有一天,我真的聽到有人在背后說我壞話,那我也不會對這位同學生氣,也不會記他的仇。我只會對自己說:‘要做更好的自己,改正自己不對的地方,讓學生們都來喜歡你。’”這大概就是我缺乏的教育的底氣吧!的確,我們無法取悅身邊所有人,唯有努力做自己,做更好的自己才能得到更多人的喜歡,與學生相處也如此。這樣讓我堅定了要做更好的自己的決心。
教育是一門藝術,也是漫長的修行,需要我們在實踐中發揮自己的教育機智,化解難題,解開心結,讓自己身上的光照亮每個孩子心中的黯淡,發現孩子身上的美好。
教育家夸美紐斯說:“老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其實,我們本來就是一道光,因為照進了孩子的心中,這光才有了意義。誠如作者所言:“我相信,每個孩子的心都是光明的,每個孩子的靈魂都是自由的,也許,這就是讓孩子變得更好的力量。”愿我們每位教師都能當一道光,不在乎明暗,能照進孩子心中,便是暖……
讀《一個很好很好的小孩》有感3
看了簡介,頗有一些興趣,想要看看小孩的世界是怎樣的。
初讀到跳跳的時候,心都被融化了,怎么有這么人小鬼大的小孩,給人胖乎乎、圓滾滾的感覺,真是可愛至極。怎么這么會觀察、這么會說,我想她一定是有一個寬松的環境表達自己,有一個可以信賴之人傾訴衷腸。
再讀,感覺在這位老師身邊的小孩真幸福。因為她懂得看見每一個小孩的內心世界,然后給予正確的心靈指導。無論這群小孩能否懂得,首先先把自己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說給他們聽。這位老師的觀念又是那么的經過深思熟慮,那么的周到全面,既為他們解答了疑惑又為他們指引了人生的方向。這位老師似乎能很好的`觀察每一位小孩,了解他們內心的傷疤,發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有這樣的老師,是人生中的幸事。
再回頭看書名,體會到一點深意:每一個小孩都是很好很好的小孩,需要人們去發現、去傾聽、去理解,然后結合他們的具體情況去指引,去解惑,他們都能走在屬于自己的道路上面,發出自己的光亮來。這位老師真是有魔力,又那么讓人感覺親近。她在面對小孩子的教育上面,三觀非常的正向,指引每一位她遇到的小孩,給他們幼小的心靈、剛剛起步的人生一點教導,這樣的老師真的很好,讀著都讓人羨慕。終于明白良師這個詞語的真切含義,我在書里見到了。
一個不斷保持更新的人,才能不斷地保持輸入。我想老師和學生之間是相互成就。學生們遇到的問題,老師愿意睜開眼睛去發現,愿意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幫助他們,愿意去思考學生們遇到的這些問題,因此,他們之間的故事才這么美妙和動人。
讀《一個很好很好的小孩》有感4
看完柳清清的故事,我想有時候孩子只是需要一點關注,或許就能更用心和更努力的去做好一件事。她需要的其實不多,只是一點關注和關心。那個給予她這樣需求的人,成就了她的'光彩、耀眼和自信。
每次讀到“我們大人”這一句時,我都在想這位老師曾經也是一位小孩。這種時光的變化之間,老師從小孩變成了大人,這種時空的變幻真神奇,也讓人恍惚呀。正因為老師也是從小孩子階段過來的,可能更能細致入微的體察不同學生的故事。
這本書沒有完全完美化,它不是只有一種結局。它也讓我們看見了每一個小孩自己的路,我們可以加以引導,但不是完全只是按照師長、父母的意志在運行。或許,教育最大的成功,是讓自己看清自己的路,選擇自己想要成為的人。我們不一定都需要成績優異、出類拔萃,我們也可以是我們自己。珍惜自己,才能最終成長為真實的自己。
【讀《一個很好很好的小孩》有感】相關文章:
很好的說說10-22
天氣很好的句子03-10
心情很好的句子06-12
關于很好的句子05-08
心情很好的說說11-16
很好聽的說說01-18
天氣很好的說說04-16
很好的句子520句09-22
考試很好的鼓勵句子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