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讀后感>讀《烏塔》有感
讀《烏塔》有感
更新時間:2022-07-29 18:27:13
  • 相關推薦
讀《烏塔》有感【精】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烏塔》有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烏塔》有感1

  前些天,我們學了一篇課文—-《烏塔》,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課文講了一位14歲的外國小女孩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的事。我非常羨慕烏塔,可同時又很慚愧。

  我把課文仔細地讀了一遍,還不停地把中國孩子和外國孩子進行比較,我們中國孩子有這種能力嗎?沒有!為什么我們不能獨立去旅游呢?為什么我們不能自己掙錢呢?為什么我們沒這種勇氣呢?

  在家里,在外面,中國孩子總有一位“仆人”伺候著,那就是父母!每當我們要做家務時,“仆人”伸出一雙粗糙的手,說我們太小了,長大再干;每當我們過馬路時,他們又伸出一雙大手,拉著我們過;甚至每當上下學時,他們還伸出一雙手,接過書包,自己背回家……不知不覺,我們就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和“小公主”了。遇到挫折時,他們還是伸出雙手擋住“人生之路”,使我們變得像溫室中的鮮花,不能見狂風大雨。

  教育家陶行知說過一句話:“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是好漢。”我要向烏塔學會獨立,我們不要做溫室里的花,我們要像展翅高飛的雄鷹飛向藍天!

  中國的父母,請松開手,讓孩子去拼搏吧!

讀《烏塔》有感2

  獨自一人游歐洲,在許多人眼里簡直是天方夜譚,可當我讀了《烏塔》這篇文章后,德國女孩烏塔用自立堅強的故事證明,只要努力的做事,不要依賴別人,游歐洲其實不難。

  烏塔是一個來自德國的14歲女孩,家人從小鼓勵她自己想辦法。烏塔為了游歐洲,用了三年的時間賺錢和計劃,每到一處就先查當地警察局的號碼和給家人報平安,走遍了許多國家,她的自立與中國的孩子截然不同。

  中國孩子被大人圍得團團轉,烏塔卻在自己的世界中生活;中國孩子連去公園都大人陪伴著擔心摔跤;烏塔卻獨自一人游歐洲也不覺得害怕;中國孩子每天奔波于各種培訓班,烏塔卻利用這些時間來周密計劃旅行;中國孩子雖然學習成績和別人沒有差距,但是自理能力卻十分咯弱,烏塔小小年紀卻時時顯示出自立的表現:自己收拾衣服,自己上下學,自己穿梭于……烏塔的事例在許多中國人家長看來,一向被視為“不可超越的圍墻”,認為這種要求未免太高了,把自己的孩子定格在那“圍墻”里,于是因為看不見外面的`美景,人們便普遍認為院內的景色是最好的,也不想著爬上,翻過墻,去到未知的地方闖蕩。我理解為,不經過千錘百煉,怎能看見任何人都看不見的仙境;不走過長滿荊棘的小道,怎能親眼見識到百花爭奇斗艷的景色;不走過毒蛇遍布的草叢與沼澤地,怎能發現天堂天使飛翔的祥和?

  學習別人的長處是件好事,可不能染上做事一味聽取,依賴的習慣,要有自我獨立性,會思考,自強自立,這樣長大后才能自己的作為!

讀《烏塔》有感3

  讀完《烏塔》這篇課文,我感到非常慶幸,因為我的父母的教育方式跟烏塔的父母差不多。雖然我沒有一個人去游歐洲,也沒有掙過差旅費,但是我的父母跟烏塔的父母一樣,培養我自立、自強。

  記得三周歲半在南京爬山,父母還在后面氣喘吁吁、慢悠悠地爬山時,我已經一口氣爬上了海拔約500米的紫金山。五周歲時,父母還在山腳下時,我一個人爬山了萬壽山的的巖石。小時候學走路跌倒了父母從來不扶,都是我自己爬起來。所有的壓歲錢都是我自己保管的,但是我從來不亂花。假期我很少看電視、玩電腦,經常在家做科學實驗,為了滿足我對科學實驗的好奇心,媽媽買了實驗器材讓我實驗。假期也很少上補習班,而是游覽了大半個中國。爸爸媽媽常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只有親身體驗才是的。”

  每當我想要一個東西時,爸爸媽媽總會跟我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你要靠勞動獲得。”于是我就按照媽媽的要求做她給我的任務:按時做家務、自己洗碗、自己洗衣服。一直到我養成習慣。

  父母認為除了學習,還有一些跟學習一樣重要的事,那就是為人處世樂觀的'心態、堅強的性格,另外遇到問題能獨立思考解決,才能在社會中生存。

  我非常慶幸,我的父母的教育觀念跟烏塔的父母是一樣的。

讀《烏塔》有感4

  讀了《烏塔》這篇課文,我發現烏塔的獨立生活能力很強,自立意識很強。

  而14歲的`我們,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在家里,我們都是小皇帝,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懂杜家人們的關心,不讓自己一個人去外面,而烏塔和我們一樣,都是14,卻自己一人游歷歐洲,他恨我們完全比一樣。

  我要向烏塔學習。

讀《烏塔》有感5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名叫《烏塔》,講的是14歲的德國小姑娘烏塔獨自一人游歷歐洲的故事,讀完后,我感慨頗多。

  烏塔利用了三年時間準備游歷歐洲,旅費都是自己辛辛苦苦掙的,她在家中就設計好旅行路線,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號碼,再給家人打個電話,寄張明信片。烏塔設計的.是多么細致,她是多么勇敢啊!我們中國家長別說讓孩子游歷歐洲,恐怕讓孩子獨自一人在小區里玩,都提心吊膽。

  讓我感觸最深的是烏塔的精神狀態:作者在睡眼朦朧時,烏塔已經準備出發,作者晚上疲憊地回到旅館時,烏塔卻愜意地吃著糖,看著書。我逐字逐句,細細體會,我感受到烏塔的獨立生活能力很強,應該是平時的積累。我們中國孩子都是家里的寶貝,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是捧著怕碎了,含著怕化了,照顧的無微不至,當成了小皇帝、小公主。

  烏塔之所以能獨自一人游歷歐洲,是因為她有很強的獨立能力和時間觀念。而我,每天早上媽媽喊著叫著,我還舒舒服服地賴上幾分鐘,才伸個懶腰,睡眼朦朧的起了床,比起烏塔,我真是對自己太寬容了。我的獨立生活能力更比不上烏塔,家務活我一樣也沒干過,我也從沒自己疊過被子,洗過自己的衣服,更別說為家人做一頓飯了。和烏塔比起來,我真是自慚形愧!

  我要向烏塔學習。學習她時間觀念強;學習她獨立生活的能力;學習她關于安全問題安排的有條不紊;更學習她有自己的主張和見解!

讀《烏塔》有感6

  今天,我們學習了《烏塔》一課,這篇短文主要講述了一個14歲的德國小姑娘烏塔,利用假期的時間獨自一人在歐洲旅游,而且旅游所需要的錢都是在周末做力所能及的事自己掙來的。讀完后,我感動萬分,一個幾乎同齡的孩子,竟比我強這么多。

  當我讀到“烏塔為這次歐洲旅行一共用了三年的時間精心準備”時,我驚呆了,沒想到烏塔做事這么有恒心、有毅力。這讓我想到了自己, 有一次,我看見臺上跳拉丁舞的姐姐們跳得很好看,就讓爸爸給我報了名。可是,看著容易學起來很難,我便想放棄,可是老師和父母一再勸告我;“做什么事都不能半途而廢,應該有恒心、有毅力。”終于功夫不付有心人,今年暑假在鄭州舉行的比賽中,我獲得了一等獎。

  當我讀到“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里陪小孩玩”時,我感受到了烏塔自力更生的'精神。想想自己以前每花一分錢,都是問爸爸媽媽要,一點也不感覺臉紅。可是學了這篇課文,我今后打算自己掙錢,除了生活費問爸爸媽

  媽要之外,其余的都要在放學的時候,看到易拉罐就撿起來,把家里的廢紙、廢品和易拉罐都收集起來,利用星期天的時間,把廢品賣給收廢品的叔叔。

  我從“她還是堅持:“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是不完美??”看出烏塔是多么的注重實踐,可我呢?整天在家里看書,看了一本又一本的,仿佛我的世界里只有看書,雖然看了這么多的書,可到頭來卻沒能用學習來的東西去生活中好好實踐一番,都快變成書呆子了。

  學習了這一課,我們不應該做“溫室里花朵”,我們應該出去闖一闖。這就應了一句諺語-----花盆里長不出蒼松,鳥籠里飛不出雄鷹。

讀《烏塔》有感7

  讀了《烏塔》一課,我認識了一個十四歲的小女孩烏塔,她只有十四歲竟然獨自游歷了整個歐洲,就像一只自由飛翔的小鳥雄鷹。

  我們跟烏塔相比,就像是花壇里的蒼松,鳥籠里的雄鷹。在家里,我們是爸媽的小帝帝,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

  我的家庭生活除了學習還是學習。有一次,星期六我寫完作業,看了一會課外書,閑著沒事干,就到廚房幫媽媽干家務活,閃開,閃開,別在這搗亂,你的任務只有學習,要不學習閃一邊玩去,家務活輪不著你插手。我無奈的走開了。

  課文中還提到烏塔的'旅費全部都是自己課余時間打工掙得,沒有拿家一分錢。可我們呢,每次向爸爸媽媽要上零花錢一天之內全花光了,而且也不買有用的,也沒攢錢,所以我們應該向烏塔學習。

  烏塔是多么堅強啊!她這種勇敢、堅強的行為讓我佩服極了!爸媽啊,請你們放開你們那溫暖的雙臂,讓我們也像烏塔那樣在藍天中自由的飛翔吧!在此,我呼吁:希望中國的教育方式來一次大改革,學習西方國家的教育模式,培養出更多棟梁之才!

讀《烏塔》有感8

  烏塔,一個多有趣的名字啊!《烏塔》這篇課文,我一讀題目,我就覺得新鮮。“烏塔”是不是一座黑的塔?是不是停著許多烏鴉的塔呢?各種奇思妙想涌入腦中,一讀課文,我才恍然大悟,烏塔原來是一個小女孩的名字,這個小女孩擁有孝順、膽大、細心、獨立等等多種的偉大品質。烏塔,一個年僅十四歲的小姑娘,一個人獨自在歐洲各國旅游,她有主見,大膽細心,會待人接物,還懂得自我保護,她就是一個德國小姑娘一一烏塔,這是我們第二十七課的課文,它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勇敢的德國小姑娘在暑假獨自游歷歐洲的經過。

  讀完后,我不禁陷入了沉思,烏塔只有十四歲,父母就放手讓他獨自游歐洲,這不僅是因為烏塔有這良好的自理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更重要的是國外與國內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教育觀念:外國家長給予孩子的是信任、失懷、鼓勵,因為他們相信孩子,但不過分寵愛孩子,所以孩子們更不會辜負他們。有時,孩子遇到了困難,父母不會伸手幫他們一下,為的就是鍛煉他們獨立自主的能力,讓他們懂得依靠自己,相信自己。而中國的家長給予孩子的,是過多的疼愛,甚至溺愛,把孩子呵護得像小皇帝似的,使孩子們像溫室里的花朵,其結果是讓孩子時時事事都依賴父母。父母們整天把孩子埋葬在書山題海之中,一心希望他們學業有成。孩子們只是認識到了書本那小小的天空,如果不讓他們出去闖闖,是無法認識到大千世界的奮妙的,無法領悟人生的真正含義。父母不可能教孩子一生一世,如果某一天父母不在的話,那他們該怎樣養活自己呢?有些大學生上大學時,生活竟不能自理,還需要父母跟去照顧飲食起居。那么生活培養這種無法自理、自主、自強的大學生有什么用呢?

  《烏塔》這篇文章,給我留下的是深刻的感觸,還有莫名的驚恐。也許大家一看這個課題,都會以為文章在寫一座著名的塔,恭喜你們,答題答錯了。其實文章在寫一個14歲的名叫烏塔的德國小女孩獨自一人游歷歐洲,課文表達了烏塔那自強、自立的品質。她關心別人,她有經濟頭腦;她做事仔細每到一個地方,她總會打個電話問候一下父母,家里人需要的.東西,是用自己辛辛苦苦掙來錢買的;為了這一次漫長的旅程,她從頭計劃,計劃起來就是三年。

  當我讀到“愛孩子,為什么不能讓他獨自出遠門”這句意味深長的話時,我感觸很深,烏塔立志遠大,她在表示:我已經長大了。她是代表著全世界的兒童,勇敢的發表自己的意見啊!她胸懷大志,獨自一人出門,這是一件驚天動地的事,就是有力的證明。對于沒出過遠門的孩子來說,也是一件不敢想的事。但是,這位14歲的小女孩,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才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不但這樣,這對一個孩子來說,前景一定有好處。機智勇敢的鳥塔。我相信,她一定能成為世界人民學習的形象大使,也能成為一位經驗豐富的冒險家,將為探索大自然的秘密探索做出貢獻。

  想想自己,和她相比之下,我不禁覺得自慚形穢。在這個年齡,我們沒有這種勇氣與膽識。當我一個人獨處時,我感到很孤獨,很無助、茫然無措,像個流浪兒似的,孤立無援。因為這種莫名的恐懼,使我們把自己悶在家里,雖然有圖書、電視,但是并不能滿足我們的愿望。“使之鎖內金籠聽,不及人間自在啼。”是呀,我們的家就像個大鳥籠。而我們是籠中之鳥,沒有自由,不能感受生活,也不能去體會人生的哲理。未來是我們的,父母們,請放開對我們的束縛,讓我們經受風雨的磨練,在這大千世界中開辟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吧!

讀《烏塔》有感9

  學了《烏塔》這篇課文后,我的心無法平靜。

  烏塔的旅游不花爸爸媽媽的一分錢,自己卻用三年的時間去賺錢,再去旅游。如果換做是我們中國人,肯定讓爸爸媽媽花錢帶我們去旅游。就這樣,我們中國人就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

  我們中國的'父母只會把我們捧在手里,并不像外國人的父母,只要孩子的翅膀硬了一點,就適當地放開雙手,不管他們,讓他們自己去干自己的事情。而我們中國的孩子只能死死地讀書,經不起風吹雨打,只能讓父母幫他們干。為什么我們會養成這種習慣呢?那是父母擔心,我們要是想去有點遠的地方,父母的回答只有一萬個不同意。

  假如我們是一只小狗,那父母就是主人,他們只會死死地牽住我們,不讓我們受傷。如果換做外國人是小狗,小狗肯定會把繩子給咬斷獨自生活。

  假如我們是一只風箏,放飛者就是我們的父母,父母們只會讓風箏順著風向——他們的要求行駛,換做是外國人,他們一定會掙脫線條,像兇猛的雄鷹翱翔在浩瀚的藍天之中。

  中國的父母親們,如果你們愛我們,那就放開你們的雙手,讓我們大膽地生活下去吧!

讀《烏塔》有感10

  課文《烏塔》介紹了作者在羅馬遇到的一位大膽姑娘——烏塔。14歲的她獨自掙旅費,獨自做計劃,獨自游歐洲。

  14歲的小女孩獨自游歐洲?要不是課文所見,我還真當是一個笑話!要知道在中國大城市,爸爸媽媽絕不會,讓寶貝離開自己的視線一步。哪怕是獨自下樓買包糖,父母也要千叮嚀萬囑咐。

  我每次騎車去小區二期玩,老媽總要打上好幾個電話。哎!我每次摔倒,絕大部分都是打電話造成的。以前我下樓買糖,老媽居然在我身上捆了個對講機,好隨時聯系。

  其實,中國的父母大可不必這樣。過度溺愛,只能導致孩子的生活、生存能力大幅下降,最終被嚴酷的社會無情地淘汰出局。最近,在微信QQ里炒得沸沸揚揚的兒童安全事故中,提到了: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過度溺愛自己的孩子呢?他們從來沒有摸爬滾打,防范意識逐漸消失,造成了一連串悲劇的'發生。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與人,還是講道理,一直上談兵,有何差異?說實在的,真不如讓他自己試試,才能意識到暗藏的危險。

  是時候放手了,各位爸爸媽媽們,是虎鯊,就要搏擊濤濤大浪!是雄鷹,就要翱翔在白云之上!松開手,讓孩子成為那條虎鯊,成為那只雄鷹!

讀《烏塔》有感11

  今天,我學了一篇課文---《烏塔》,令我受益匪淺。

  這篇課文主要寫的是一位14歲的德國小女孩烏塔,趁暑假期間獨自一個人游歷歐洲的故事。表現了這個小少年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她對生活的熱愛,給了我很大的啟迪,深有感觸,一個14歲小女孩,竟能獨自一人游歐洲,這讓我很吃驚。

  烏塔的自立意識,讓我很敬佩。其實,我也有過一次這樣的經歷: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星期六,媽媽把我送到廣場上,對我說:“兒子,你先去書店里看書,我帶奶奶去看病,過一會兒來這里接你。”說完,就帶著奶奶走向醫院。我大步流星地向書店沖去,心里想:“馬上就能看到喜歡的書了!”可到了書店,原本歡呼雀躍的我一下子變成了泄氣的皮球。書店門還沒開,只見一旁的牌子上寫著,九點開門,我看了看手表,才八點多一點呢!要不去醫院找媽媽?還是回家?可我又沒帶鑰匙,怎么辦呢?我左右為難。這時,我想起了媽媽的囑咐“待會兒我來這接你”不能去別的.地方,那就在廣場里玩玩吧!我走著走著,發現廣場里正在播放電影,我就坐著看起了電影,看得都忘了時間,突然我一看手表,九點時間早到了,趕緊回到書店,看起了書。過一會兒,媽媽回來了,我把事情的來龍去脈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她,媽媽聽了,說:“兒子,你長大了,會自己處理事情了。”

  讀了《烏塔》這篇課文,難道我們不會學習烏塔的這種自主,獨立的優點嗎?相比起烏塔,我還差遠了,我們要向烏塔學習!

讀《烏塔》有感12

  每當我想起《烏塔》這一課,就會情不自禁地想到那年僅14歲的烏塔,想到那七大洲之一的歐洲,想到那游歷歐洲一半的旅費。想到這里,我的崇拜感就油然而升。

  烏塔的一句話讓我更加的崇拜她,她說:“愛孩子,為什么就不能讓他們單獨出門?”每當我想起這句話,我的腦海里就會冒出許多想法。我覺得我們雖然現在不能像烏塔那樣游歷歐洲,但我們卻能先從小事鍛煉自己,不過分依賴別人,久而久之,我們就會養成獨立自主的習慣。但現在我們一般都是獨生子女,家長都把我們當寶貝,真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因為家長有這種思想,所以,別說去歐洲,只要逛逛街,他們就會千叮鈴,萬囑咐。因此,我們更應該學會獨立生活。

  烏塔做的另一件事也讓我很佩服她,那就是她游歷歐洲一半的`旅費都是她自己掙的。我原來想:烏塔是因為有事情做才能掙到錢,而我們是沒有事情做,如果有事情做,我們也能掙到錢。但媽媽聽了我的想法后,很不同意我的看法。她反駁說:“如果你想要做事情的話,會有很多事情做,那我們社區就有一塊黑板報,你來辦,我給你50元。”我不好意思的說:“我的黑板字寫的不好,畫畫也畫的不好,辦不了。”媽媽又說:“那是不是找不到事情做啊!”我厚著臉皮說:“可是烏塔只是分發廣告單和陪兒童玩,也沒有辦黑板報呀!分發廣告單和陪兒童玩根本沒有辦黑板報難!”但媽媽堅持說:“那以后別的單位發廣告單,我也叫你去發吧,到時候你可別耍賴喲!"“行,我一定不耍賴!”我堅定地說。

  啊!烏塔,我現在才明白你做的事情是那么的偉大!我佩服你!

讀《烏塔》有感13

  讀了《烏塔》這篇課文,感觸很大。一個德國小姑娘竟然獨自一個人游歐洲,而且費用也不伸手向爸媽要,而是靠自己努力賺的。這讓我羞愧萬分!烏塔只比我大5歲啊!只比我大5歲,卻獨自游歐洲,而我,別說什么游歐洲了,就因為聽了鬼故事連獨睡都有點小緊張。

  自打我出生以來,就是家里的“小公主”,被家里人視為掌上明珠,一直都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就是出去串串門,都會聽到爺爺、奶奶或爸爸、媽媽“去哪兒啊?”“又出去?”的叮嚀,我通常顧不上這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跑開了。

  讀完這篇課文后,我很想像烏塔那樣,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不過,一定要做好周全的'準備,提前設計好旅行路線和日程。

  花朵如果想變得嬌嫩艷麗,就必須經受風吹雨打;蒼鷹如果想飛向湛藍的天空,就必須離開依靠的樹枝;小草如果想鉆出大地,就必須懂得堅強。正如我們一樣,不經歷風雨如何見彩虹?從現在起,讓我們向烏塔學習,變得獨立吧!

讀《烏塔》有感14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篇課文《烏塔》,學習后令我感慨不已,想了很多很多。

  課文主要講了一個十四歲的德國小女孩兒烏塔獨自游歷歐洲的故事。烏塔自己留意旅游信息,自己查閱資料,自己出門旅行,自己準備行走路線。每到一地方,她都要給家里寄張明信片或打一個電話,每到一地,還先查一下警察局的電話。她的這種做法,深深吸引了我。通過學習了這篇課文,我聯想到了自己。在中國的濮陽,作為四年級小學生的我,現在每一個周末去行政南小區學習二胡,去垂柳街學習書法,都需要爸爸去接送。二百米的距離,爸爸媽媽都擔心我出現意外,不放心我獨自一個人出去,這樣的家庭,讓我怎么樣能夠獨立呢?

  親愛的爸爸媽媽,從幼兒園到小學,你們都不舍得對我放手,我明白,這就是你們對我的愛。你們的愛十分的濃烈,深深的,濃濃的,讓我十分感動。以前,我一直都不太理解,為什么這樣的生活,我還依然過得很累,很不快樂。你們明明是為我好,為我著想,為我辛苦的努力。但是,我只是真實感覺到,我每天努力的學習,做作業,練習二胡,練習書法,打乒乓球,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一點也不快樂。

  今天,我了解到了烏塔的生活,我突然間明白了,我不快樂的原因。我明白了,我現在的生活,不是我心里最想要的生活。你們說我叛逆,說我不知道感恩,說我不知足。但是,你們考慮過我的感受嗎?我被你們逼著練習書法,練習二胡,效果好嗎?但是,為什么我的乒乓球打得好呢?因為我特別特別喜歡乒乓球。所以,我自己去練習,主動的去練習。甚至,在晚上睡覺的`時候,我做夢夢到的都是在練習乒乓球。我想說,因為愛好,我才喜歡,我才執著,我才能夠從乒乓球臺前感受到快樂。

  我知道,爸爸媽媽是對我好的,是愛我的。你們對我的愛不一定是溺愛,但是你們同樣也是把我捧在手心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現在,我還是想對你們說,學習了《烏塔》一文,認識了德國的烏塔,我明白了,這樣的日子真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讀《烏塔》有感15

  這篇文章寫的是一個14歲的德國小姑娘,在父母的支持下獨自一人游歐洲的事。

  當我讀到“她一見我,立即坐起來打招呼……她很自然地問答道。”使我感到她很可愛,善于交朋友,很熱情,給人一種親切的感覺。而中國小孩恰恰相反,不要說見到陌生人,就是見到自己的親朋好友也要父母提醒才不好意思地打招呼,讓人覺得中國小孩很不禮貌。我還感受到烏塔的獨立性很強,居然敢獨自一人游歐洲,并把這看成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讀到這里使我想起一件事,記得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天,當我獨自一人下太白巖時,爸爸總是不放心,在小路旁看了又看,并且讓哥哥在山下接我。哎,不就是下個太白巖嘛!爸爸就那么放心不下,假如我也去游歷歐洲,那爸爸媽媽不知有多擔心。然而外國的父母總是把鍛煉兒女的獨立性放在第一位,給他們學習獨立生活的'機會,真令人羨慕。

  我還從“她在家里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個周末去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陪小孩玩”讀出了烏塔很細心,也很了不起。說她細心,是因為烏塔在家里設計好了旅行路線,看了許多關于這些國家的書籍,每個細節都想得很周到。說她了不起,是因為她自已掙錢游歐洲,想想看游歷歐洲需要那么多錢,她卻要自己辛辛苦苦地掙,真是個了不起的小女孩兒!

  讀完《烏塔》這篇文章后,使我十分羨慕烏塔,羨慕她獨自一人游歐洲多自在呀!而我——中國小孩就連獨自一人游重慶、北京都沒有想過,更別說歐洲了,就是想過父母也只會說讓你掃興的兩個字,那就是“不行。”我多么希望中國的家長也能像外國家長一樣鍛煉我們的獨立性。文會刪除所有投稿!

【讀《烏塔》有感】相關文章:

讀烏塔有感11-24

讀《烏塔》有感12-12

讀烏塔有感12-09

讀《烏塔》有感12-19

讀《烏塔》有感--愛06-09

讀《烏塔》有感【薦】08-08

讀《烏塔》有感【熱】08-08

【薦】讀《烏塔》有感08-08

讀《烏塔》有感【推薦】08-08

【熱門】讀《烏塔》有感08-08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区不卡顿区在线观看 | 午夜福利小视频免费国产 | 中文乱码在线精品日本 | 在线观看AV中文字幕不卡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播放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