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看完一部作品后,能夠給我們不少啟示,在寫觀后感時,需要有自己獨特的視角和思考立場。可是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論語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論語觀后感1
今天,我們學習了《論語十則》,這篇古文十分深奧,讓我剛接觸它的時候,都有點像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而有一句話又證實了論語的重要性:“會半部論語,能夠治天下”。
《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一本書,這本書可謂是集學習、修身、做人于一身,對中國儒家學說有著遠大理想的'一本書!我只接觸了十條,卻明白了許多道理,讓我恍然大悟。其中有幾條,我覺得頗有感觸:“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難道不是教我們怎樣學習嗎?就拿我來說吧,我也有這樣的學習經(jīng)歷。
我數(shù)學成績還不錯,但做題目卻總?cè)菀壮鲥e,為此,我增添了不少煩惱。今天我終于知道了,原來是我課后沒有按時復習,學過的知識沒有鞏固,才造成了錯誤。
溫故而知新的意思是按一定的時間來復習學過的知識,會有新的理解和體會。同一篇文章,你學會后再復習一遍,會發(fā)現(xiàn)有和第一次閱讀時迥然不同的感受。而你對課文的意思又有了新的理解,這也是學習的快樂之處。
掌握好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做到課前預習,課時聽課,課后復習,還用愁成績不能提高嗎?
論語觀后感2
《論語》是儒家學派經(jīng)典的代表作,由孔子的弟子們編著,記載了孔子的一言一行。現(xiàn)在回味孔子的人生,我只能感嘆道:“君子!君子!”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是考慮大家而不是在危機關頭只考慮自己的私人恩怨,小人則反。我想,能在危機關頭而臨危不亂,那還確實是君子,是英雄呢!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君子時刻想著眾人的安危,有情義,有良心;小人則只顧事情的利益,卻不去想事情的是非對錯,一味地想得到好處。如今的`社會正是缺少這種大無畏的精神。
可君子還分兩種,一種真君子,一種偽君子,人們贊揚篤實誠信的人,而行動比言論更重要。只學到書本上的知識,而不能與行動符合,讀再多的書也是茫然。真君子是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的。
但真君子要做到何種境界呢?有三條原則: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多次夸師傅孔子為君子,孔子總說不是,自己還差得遠。不過只是謙遜之詞罷了。這孔子倒還是真君子啊!
【論語觀后感】相關文章:
論語觀后感09-24
論語的格言07-26
論語的語錄11-25
論語的作文08-10
論語的名言09-15
讀論語作文10-30
《論語》閱讀分享02-20
(必備)論語的名言11-13
論語學習總結(jié)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