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教學資源>說課稿>初中地理說課稿
初中地理說課稿
更新時間:2024-04-18 17:07:42
  • 相關推薦
初中地理說課稿模板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我們該怎么去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中地理說課稿模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初中地理說課稿模板1

  ●說教材

  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人是一切社會的主體,人的生存離不開自然環境,關于世界的人口在迅速增長的這個結論,學生已了解,但是如何準確、科學的表述從歷史發展的過程中,人口的增長速度的變化及其帶來的影響?人口分布的不平衡,分析為什么存在這么大的差異?學生對這些問題的認識和理解,還遠遠不夠,本章從人地關系的角度,闡述了有關人口地理方面最基本的一些知識,為今后學生參加生產實踐和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人口的增長、分布及人口問題是人口地理中最基本的知識,也是學習本章各部分知識的基礎。

  教學目的

  知識與技能:理解人口增長、分布的特點、世界人口問題及其對社會、環境和經濟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學生學會運用地圖、資料,說出世界人口增長和分布狀況。通過地圖,能分析影響各地區人口密度的自然原因。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了解世界人口問題,讓學生初步形成正確的人口觀,意識到“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的緊迫性,并從中學會用辯證的眼光去分析問題, 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1.世界人口增長和分布的特點。

  2.人口增長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與環境、資源相協調。

  教學難點:1.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密度的概念。

  2.人口增長的地區差異。

  3.人口問題及對策。

  ●說教法

  以“讀圖+練習”的教學方式為主,充分利用課本所提供的練習和資料,創設情境、啟發,體現地理課堂的特色,另外本節內容主要運用FLASH課件來講述,集錄像、圖表于一身,變抽象為形象,讓學生更易于接受。

  ●說學法

  讀圖分析、推理、比較、討論、辯論,從量到質地認識和理解世界人口狀況。

  ●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我設計六個環節,分別是:問題--設疑、討論--辨析、歸納--總結、演繹--鞏固、遷移--深化、升華--結束。

  第一環節:我用(視頻)《復活節島》的故事引入,從感觀上吸引學生,激發探求新知識的好奇心理。

  第二環節:從認讀數字6500000000入手,通過以下活動了解世界人口。

  一、資料分析。

  培養學生運用文字材料,分析問題、總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計算討論。

  變抽象為形象,讓學生從感觀上感受到人口的增加,并培養他們分析、總結的能力。

  三、情景表演。

  使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人口的增長給人類帶來的種種問題。

  四、換位思考。

  讓學生換位成國家人口政策的宣傳員,設計宣傳語和宣傳畫。這樣培養了他們創造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繪畫能力。

  五、讀圖分析。

  培養學生利用地圖綜合地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

  第三環節:我讓學生用簡練的語言談談本節課的收獲和感想。

  第四環節:為了激發學生的答題興趣我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用競賽的方式進行練習,并對答對的同學進行獎勵。

  第五環節:我安排了兩項作業

  一、我家的人口

  二、家鄉的人口分布情況調查

  以達到理論聯系實際的目的。

  最后我用激情和語言結束全課,使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并播放動畫《夢》,呼吁希望這個可怕的夢不會成為現實!

初中地理說課稿模板2

尊敬的各位評委:您們好!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八)年級第 章第 節: 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地球和地圖、區域地理或氣溫和降水)的相關知識,這為學習本節內容起到了鋪墊作用。本節的知識與我們日常生活都有著密切的聯系,有利于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有促于學生初步形成全球意識(可持續發展觀念)的形成。為學好(區域地理)高中地理知識,培養具有地理素養的公民打下良好的基礎。

  根據以上教材分析和課程標準,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知識:掌握地球與地圖的知識,能初步說明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了解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等重大問題的相關知識。初步認識環境與人類活動的相互關系。

  技能:掌握閱讀和使用地球儀和地圖的基本技能;掌握利用文字、圖像獲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掌握地理觀測、實驗、調查的技能。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感知地理事物,積累地理表象;初步學會發現地理問題、分析問題、歸納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能力,形成自己的見解或成果,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運用適當的方式方法,交流表達學習的體會、想法和成果。

 。2)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好奇心,提高興趣和審美情趣;培養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培養全球意識,樹立環保和可持續發展觀念

  本課的重點: 。

  本課的.難點: 較抽象,學生難以理解和掌握。 (注意活動)

  為了突破重難點,達到本節內容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二、說教法

  我們知道地理是一門培養人的創新意識和生存能力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學生“知其然”,還要讓學生“知其所以然”,我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真正參與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得到認知和體驗,提高學以致用的能力。從而充分發揮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動機,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教學方法:

 。1)激勵競爭教學法(2)問題探究法(3)合作討論法(4)趣味教學法

  三、說學法

  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生學法的引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到“會學”轉變,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這節課我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讀圖分析法 自主探究法 合作展示法 歸納總結法

  四、下面我重點說的是教學過程

  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內容安排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1.激情導入2.講授新課3.課堂小結4.板書設計5.布置作業

  各位評委,本節課,我根據初中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規律,采用了直觀教學和活動探究的教學方法。本節課我做到了教師有意沉下去,學生激情浮上來,張揚了學生的個性特長,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輕松的課堂氛圍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水平,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初中地理說課稿模板3

  一、說教材。

 。ㄒ唬┙滩牡牡匚慌c作用。

  《世界的人口》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上冊第四章第一節的內容。人是社會的主體,人的生存離不開自然環境,關于世界的人口在迅速增長這個結論,學生已經了解,但是如何準確、科學的表述從歷史發展的過程中,人口的增長速度的變化及其帶來的影響?人口分布的不平衡,分析為什么存在這么大的差異?學生對這些問題的認識和理解,還遠遠不夠。

  本章從人地關系的角度,闡述了有關人口地理方面最基本的一些知識,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陸地和海洋》以及《天氣和氣候》兩章的內容,這為過渡到本節課的學習起到了鋪墊作用。本節內容是后面章節《世界的語言和宗教》以及《人類的居住地》學習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為今后學生參加生產實踐和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因此,本節內容在整個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ǘ┙虒W目標。

  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指導下,結合對教材的分析,我制定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理解人口增長、分布的特點、世界人口問題及其對社會、環境和經濟的影響。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學會運用地圖、資料,說出世界人口增長和分布狀況。通過地圖,能分析影響各地區人口密度的自然原因。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了解世界人口問題,讓學生初步形成正確的人口觀,意識到"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的緊迫性,并從中學會用辯證的眼光去分析問題,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世界人口增長和分布的特點;人口增長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與環境、資源相協調。

  2、教學難點: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密度的概念;人口增長的地區差異;人口問題及對策。

  二、說學情。

  對于七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對基本地理知識已有了一定積累,但是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人文方面的知識,有可能激發學習興趣,也有可能根本不入門。人口問題是現在社會上出現頻率較高的話題,各國、社會各界對人口問題的關注有助于學生的理解,但學生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有待提高。這一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欲強,有強烈的好奇心,處于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因此教學過程中盡量多采用直觀方法。

  三、說教法。

  1、讀圖分析法:

  教學中采取讀圖分析的方法,幫助學生回憶、總結、提高。對于地理原理和教學重難點,運用多媒體及圖表輔助,分析講解,予以突破。

  2、分組討論法:

  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讀書讀圖,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促使學生積極思考,變學會為會學;

  以“讀圖+練習”的教學方式為主,充分利用課本所提供的練習和資料,創設情境、啟發,體現地理課堂的特色,另外本節內容主要運用FLASH課件來講述,集錄像、圖表于一身。

  四、說學法。

  在新課標理念的指導下,結合本節課內容,我確定本節課的學法如下:

  1、圖導圖練法。

  引導學生識圖、析圖、說圖、填圖,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及時鞏固地理知識,指導學生運用地圖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讀圖能力和地理空間概念。

  2、收集資料法。

  指導學生通過各種途徑,如:報刊雜志、因特網等搜集與學習內容相關的材料。

  3、自主合作學習。

  通過引導學生讀、思、議,以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讀:培養學生閱讀地圖的習慣和能力;思:通過教師提問啟發,學生積極思考達到學習的要求;議:學生圍繞教師的質疑,展開討論,進一步理解知識。

  通過以上方法的運用,使學生能夠從量到質地認識和理解世界人口狀況。

  五、說教學程序。

 。ㄒ唬⿲氩糠。

  用(視頻)《復活節島》的故事引入,故事大致內容為:戰爭使人們忘記了自己的文明,忘記了自己的傳統,在征服與被征服、吃人與被吃的不斷循環中,這些創造過輝煌文明的島人完全退化,終于又自食惡果地退回到極度原始的狀態中。通過視頻導入的方式從感觀上吸引學生,激發探求新知識的好奇心理。

  看完視頻后,啟發學生思考。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本節課的內容,問題如下:這只是世界的一個角落的故事,那么,整個世界的人口狀況如何呢?

  (二)新授。

  1、世界人口增長特點及人口自然增長率的概念。

 。1)播放嬰兒的啼哭聲,引導學生說一說這聲音意味著什么?通過直觀展示聲音的方式,讓學生直接感知人口的增長

 。2)請兩名同學以播音員的語氣播報以下兩則新聞。

  資料一1987年7月13日《人民日報》記載:本報薩格勒布7月11日電7月11日上午8時35分,從南斯拉夫薩格勒布彼特洛瓦醫院的產房里傳出了今天第一聲嬰兒啼哭的聲音,南斯拉夫一個新的公民,世界上第五十億個人誕生在地球上。

  資料二1999年10月13日《人民日報》記載:據新華社薩格勒布10月12日電波黑時間12日凌晨零時02分,一名3.6千克重的男嬰在波黑首都薩拉熱窩的一家醫院誕生,成為地球上的第六十億位居民。

  引導學生思考:世界人口從50億增加到60億用了多少年?同時以動畫形式呈現世界人口增長曲線,變抽象為形象,讓學生從感觀上感受到人口的增加,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和分析、總結能力。

  通過讀圖,引導學生得出世界人口增長特點是先慢后快。引導學生思考人口增長速度的快慢應如何表示?從而引出人口自然增長率的概念,并得出人口自然增長率的計算公式: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的出生率—人口的死亡率。

 。3)指導學生完成課本p65練習題,使學生認識到不同地區的人口增長速度是不一樣的,從而加深學生對人口增長的了解,在完成習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分析、總結問題的能力。

【初中地理說課稿】相關文章:

初中地理說課稿02-21

初中地理說課稿范文01-01

初中地理《地球的自轉》說課稿12-10

初中地理《氣溫的變化》說課稿03-19

初中地理《河流湖泊眾多》說課稿02-20

地理說課稿01-09

初中地理《地勢起伏大,長河眾多》說課稿02-20

《現代化的畜牧業》初中地理說課稿03-19

高中地理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說課稿01-16

初中說課稿01-07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婷婷开心深爱五月天播播 | 亚洲欧美综合另类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图片区 | 亚洲日本精品国产一区vr | 亚洲免费无l码中文在线 | 尤物国产在线精品三区蜜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