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名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那么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海洋――21世紀的希望》說課稿全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各位領導、老師們:
你們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13課《海洋-21世紀的希望》這一課。下面我就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模式、教學設計、板書設計、課堂評價、資源開發七個部分進行說課。
一、我對教材的分析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選文應體現時代特點和現代意識,關注人類,關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樣文化,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單元的主題是“探索與發現”,旨在讓學生關注海洋,關注自然,從而關注我們人類自己的生存空間,《海洋——21世紀的希望》正符合這一特點。
這是一篇有關海洋的說明文。課文告訴我們,海洋與人類有著密切的關系,21世紀人類已迎來開發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時代,海洋成了人類在新世紀的希望。行文簡潔流暢,綱舉目張,條理清楚。
二、學情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一些學習方法,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如自主預習、邊讀邊畫邊批注懂得搜集信息;但對生活關注不夠,對海洋了解不多,作為我們北方學生,對海洋了解少之又少,因此注重師生間的交流,引導學生關注生活,利用生活資源學習,就顯得尤為重要。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應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結合教材特點及六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制訂了以下兩個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海洋與人類社會的密切關系,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情愫。
本篇課文題為《海洋-21世紀的希望》告訴我們海洋與人類有密切的關系21世紀人類已迎來開發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時代,海洋成了人類在新世紀里的希望,所以,我把為什么說海洋是人類21世紀的希望作為本課的教學重點。把通過搜集課外資料進一步體會海洋與人類之間的密切關系確定為本課的教學難點。
三、教學模式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是學生、教師、文本、編者之間對話的過程,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感受。”教學中,我結合本課特點,準備采取以讀代講的形式,通過朗讀、默讀、瀏覽、速讀等多種形式,再加上想象、課件、圖片的展示等手段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引導他們關注生活,利用生活資源領悟課文,加深理解和體驗,認識到保護環境重要性,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情愫。新課程標準指出: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結合我校“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學中,我重點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預習階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主動探究的習慣;在小組交流中引導學生學會合作與探究,培養勇于創新的精神;在展示環節以朗讀為主線貫穿讀、說、析、品、評,不知不覺讓學生受到熏陶,完成教學。
四、教學設計
根據以上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模式,本課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
(一)設置懸念,揭題激趣(5分鐘)
“良好的開頭,等于成功的一半。”所以精彩的導課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上課伊始,我先板書課題“海洋”,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然后問學生:“讀完這個課題之后,你有什么感想?”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的思維,對提出的感想讓學生互相交流,便于深入理解感悟。隨即播放播放錄像,觀看美麗的海洋為人類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同時也帶來了諸多災難,加深海洋與人類關系密切的體會。讓學生身臨其境,引發他們的興趣。主要通過創設情境,從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閱讀課文的欲望。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時間大約安排在15分鐘左右)本環節我準備分三步走:
第一步,自由朗讀課文,提出自學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借助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不懂得詞語。
第二步,出示投影,檢查自學效果。
第三步,分段指名朗讀,讀中思考,概括文章大意。如此設計,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學生個個參與,人人奉獻思維成果,理清文章脈絡,更清楚的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獲得初步感悟。
(三)、緊扣內容,解決問題(15分鐘)
一、合作交流,深入了解海洋
1、認識過渡段
過渡: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已進入信息時代的我們,還會像千百年來的人們那樣“望洋興嘆”嗎?出示第4小節。(指名讀)
①讀著這句話你心情怎樣?(引導學生朗讀出激動驕傲自豪的情感。)②今天能開發、利用海洋的原因是(科學技術的發展),表示原因的詞語是(由于),相當于關聯詞中的哪個詞?(因為)。今天我們又學到了一個表示原因的詞語。
③換一個說法,句意不變。(因為——所以——)
④再讀第4小節,聯系上下文想想,它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引導學生領悟這一自然段開啟了下文,是5-8自然段的總領,把前后兩部分內容有機巧妙地結合起來,使文章更通暢,聯系更緊密,起到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的作用,是我們寫作中常用的一個好方法。此時相機給學生滲透這種寫作方法。)
2、引出危機
過渡:人們為什么要開發、利用海洋呢?
出示一段關于地球上人類面臨一些危機的資料,并提問:21世紀的人類遇到哪些危機?
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全班集體交流說說21世紀的人類生活面臨哪些困境,老師相機出示:能源危機、食物匱乏、能量浪費、出現干旱、空間狹小。旨在讓學生感受到人類此時必須找一個解決的辦法來解決這些危機。
3、尋找方法
老師接著問: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和課前的預習,你知道了人類找到的解決辦法是什么?(結合學生的回答相機出示:開發海洋、利用海洋。)
師進一步發問:那么人類將從哪些方面對海洋進行開發、利用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的第5-8節,找出答案。在學生思考后指名回答。這里采用的是自主探討、小組合作交流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試著用簡要的語言加于概括,老師根據學生的發言相機用多媒體出示:開發礦產資源、索取高蛋白食物、利用水能發電、淡化海水緩解水荒、建設海底城市。力爭體現“學生是課堂的主體”“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接著通過“一座座......以潛入深海大顯神威。”“21世紀的人類......高蛋白食品來自海洋”“潮汐......海水溫差發電站”“緩解......水荒”“建設海底城市”等重點語句的品讀,引導學生結合課前收集到的資料說說人類是如何開發利用海洋資源,老師相機出示一些材料進行補充說明,海洋不僅被譽為“藍色寶庫”,還被稱為“未來糧倉”“藍色的煤海”(讓學生感知開發利用海洋的廣闊前景)。最后提問:看著這些驕人的成績,你想說什么?(引發學生對科學開發、利用海洋美好前景的憧憬和自信),并進行小結:這些資料足以表明今天的人們對海洋的開發利用,已大顯神威(隨機板書:今天 大顯神威)(從而讓學生深刻理解:海洋確實是人類21世紀的希望。)
二:圖文結合,暢想海洋未來
1、愛因斯坦說過,想象比知識更為重要。所以我設計這一環節:
引導學生進行配樂有感情的朗讀5—8小節,接著展示圖片,讓學生伴隨著悠揚的旋律結合畫面展開想像的翅膀,自由說一說,畫一畫,寫一寫,暢想人類美好的未來,分享學習的快樂!
2、從同學們美好的暢想中,可以看到人們明天的生活——充滿希望。(板書:明天 充滿希望)
3、小結:此時,我們可以由衷地說:海洋的確是人類(生齊讀,師完成課題板書:——21世紀的希望)
(這一環節有力的激發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盡情遨游,情感得到升華,更愛海洋,更愛生活,突破教學重難點)
三:激情勵志,增強環保意識
1、海洋這位溫情的母親,它以寬廣的胸懷,用生命的乳汁哺育著地球上的兒女,可人們又是如何與它共處的呢?(出示圖片,師相機介紹:赤潮災害、原油泄漏、太平洋垃圾島、日本核的泄漏)大家看一看,內心有什么感受?想對人們說些什么?學生自由說說。(一幕幕觸目驚心的事實向孩子們敲響警鐘,強烈感覺到人類社會正給海洋還帶來難于想象毀滅性的破壞,意識到保護海洋迫在眉睫。)
(2)抓住這個關鍵時刻,請學生為保護海洋書寫倡議書,并滿懷激情宣讀口號。
(3)同學們真是保護海洋的小衛士啊,讓我們高聲向全人類呼吁(生齊讀最后一節,并板書:保護海洋,珍惜海洋)。
四、小結全文,整合提升(3分鐘)
(同學們,海洋存亡,匹夫有責。痛定思痛后只有一句話-------(齊讀:海洋-----21世紀的希望);萬語千言只為大家謹記(齊讀:海洋-----21世紀的希望)海洋,人類生存的第二空間。據科學家統計,目前已開發利用的海洋資源僅占它的10%,還有面廣量大的海洋資源等待著我們去研究開發,讓我們從現在起就奮發努力,將來用你們非凡的智慧去揭開海洋更多的奧秘,讓海洋真正成為人類(齊讀:海洋——21世紀的希望。)
(這一環旨在對學生進行寫作技能訓練,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也讓學生清晰的認識到保護海洋,合理開發利用海洋資源的重要性,同時也意識到,作為一名學生,要從小事做起,努力學習科學知識,積極探索海洋奧妙。由此有機的進行環保思想教育的滲透。)(5)布置作業:
說一說:結合課文內容及你了解到的相關知識,說一說為什么海洋是人類21世紀的希望?(進一步鞏固加深理解課文內容)寫一寫:你心目中未來的海洋是什么樣子的?結合課文內容,搜集相關資料,寫一篇短文。(升華情感,加強寫作技能訓練)
(六)寫字指導,養成習慣(2分鐘)
寫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因此教學工作中我們不容忽視。本節課寫字教學工作重點引導學生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說說“慷”、“蘊”、“錳”、“脅”這4個字的字體結構。
2、重點指導“慷、“蘊”的筆順、筆畫及書寫。
3、指導學生描紅,把這4個字寫緊湊。
通過指導訓練,讓學生觀察字形結構、掌握書寫規律,做到筆筆認真、字字端正、行行整潔,從而有效地提寫字質量高,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五、板書設計
(板書來自于文本的生成,力求知識性、簡潔性,使學生一目了然理解課文主要講述的內容,升華情感)
我的板書設計如下:
昨天 望洋興嘆
海洋——21世紀的希望 今天 大顯神威 明天 充滿希望(保護海洋 珍惜海洋)
六、課堂評價
教學中課堂評價在促進學生發展上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們的評價決定著課堂教學的走向,對教學效果產生直接影響,經過認真思考,我認為在《天游峰的掃路人》這一課中,課堂評價工作要注意以下三點:
1、評價要清楚
在學生感受朗讀完天游峰的高、險之后,不能簡單模糊的評價為一個字“好!”而要具體到好在哪兒?進步在哪兒?那個詞讀得好?對每個學生朗讀的優點和不足,具體點出來,教給學生朗讀的方法和技巧,更好地將文章的用意讀出來,使學生在情感朗讀中得到實實在在的進步。
2、評價要有“度”
新課程注重人文關懷,要求我們用全新的眼光看待學生,鼓勵學生已成為評價的主基調,但過于廉價的評價卻沒有任何價值,同樣說的是學生對課文朗讀,如果只把文章大聲的朗讀出來就匆匆表揚評價,那這樣的表揚就顯得毫無意義,對于高年級學生來說得提高這個“度”,需要在朗讀方法上下功夫。朗讀老人熱情時,只通過洪亮的聲音是不夠的,得抓住重點的詞句,例如:很熱、很香、暖流、很快,將這些詞語有感情的讀出來,效果會大大超過表揚和鼓勵。
3、評價要有耐心
有效的閱讀教學評價要有啟發性,慢慢引導和點撥,在對話交流中使學生對問題理解逐步走向圓滿,當學生遇到不理解的問題時,耐心啟發、誘導讓學生經歷自悟自得的過程。例如:在感受老人自信、豁達、開朗時,學生們并不能通過幾遍朗讀就感受出來,這時應該細下心來,和學生一同去找出相關的話語,一句一句去讀、去體會,相信總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
七、資源開發
為了更好地解決重難點和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首先要組織學生做好課前預習準備工作,內容有:
1、自學生字新詞并能正確、流利地讀寫。
2、搜集資料,了解海洋的相關知識
3、初讀內容,讀通文中的長句,了解課文大意。
課前的預習準備為課上學習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整堂課講授起來會更加順暢,學生有了初步的了解,學習起來也更高效,重點和難點目標只要在輕松點撥引導之下便可完成。
其次,是課上資源的利用,為營造學生學習的環境氛圍選取與課文相關圖片和景物視頻,讓學生能更直觀的感受到海洋的特點,以及與人類的密切關系。在想象過程中時,配以優美的音樂,不僅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而且對學生來講也是一種美的享受和熏陶;
課文中的一些重要語句,利用多媒體凸顯出來,讓學生重點朗讀,反復體會,并配以相關的插圖作為背景,輔助學生加以理解。另外文章的脈絡圖和很多需要學生思考的問題,一一呈現在屏幕上,不僅讓學生一目了然,而且本節課的學習時間也得到了更有效的利用。
第三,立足課內,發展于課外,注重課外資源的利用。課后可組織學生閱讀有關海洋的書籍,搜集人類開發、利用海洋和保護海洋的資料。寫讀書筆記,編制資料卡片,激發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情愫。
課后延伸學習的目的是幫助學生開闊營造語文學習的天空,讓學生感受到生活即語文,引導他們運用課堂上所掌握的知識和能力創造性地解決實際問題,在學中做,在做中學,以獲得更多的知識。
以上就是我對《海洋-21世紀的希望》這篇課文的理解與課堂設計,不到之處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海洋――21世紀的希望》說課稿全文】相關文章:
播種希望的日子說課稿03-24
《海洋是未來的糧倉》說課稿01-17
《家鄉特產知多少》說課稿全文10-06
說課稿之九色鹿范文全文09-25
《古詩》全文05-18
希望的作文05-19
《古詩》全文(推薦)05-18
《古詩》全文[合集]05-18
希望之光作文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