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教學資源>說課稿>美術說課稿
美術說課稿
更新時間:2025-06-14 10:01:19
  • 相關推薦
美術說課稿范文匯編5篇

  作為一名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美術說課稿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美術說課稿 篇1

  我說課的內容是六年制小學第九冊第20課《吹塑紙版畫》(上海版)。我準備從教材分析、教法應用、學法指導和教學程序四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教材分析

  1、 地位、作用、內容

  吹塑紙版畫已成為兒童美術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它是繪畫與手工相融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由于它具有較強的表現力,能創作出較好的畫面效果,能讓學生充分感受和體驗創作的樂趣,因此對于提高兒童動手動腦以及創新和實踐能力起著重要的作用。本課以吹塑紙版畫的制作為主線,輔以欣賞和詳細的講解,使學生從吹塑紙版畫審美與創作中,感受到吹塑紙版畫藝術的美,從而進一步提高進行審美創造的愿望。

  2、 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和教材要求,本著使學生提高對美的感受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確定本節的教學目標為:

  知識目標:掌握吹塑紙版畫的制版和印制方法。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想象、動手、創造思維能力。

  3、 教學重點和難點

  由于吹塑紙版畫是手工和繪畫的綜合體,確定本課的重點是吹塑紙版畫的制版和印制方法;因吹塑紙質地比較軟,用圓珠筆用力在吹塑紙上劃過,其表面即可留下大小寬窄不同的點、線、面,可制作出豐富的`版畫效果,而學生繪畫水平和用力均勻程度不同,所以把教學難點定為版畫創作中點、線、面的安排。通過以上教材分析,為使全體學生達到教學目標,我準備用下列教學方法。

  二、教學方法

  依據本課的性質及學生特點,我主要采取“演示法——講述法——練習法”,以各種精美的版畫范畫為線索,充分動用教具,采用欣賞、演示、講述、練習、歸納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在教師現場演示吹塑紙版畫制作的引導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自覺性,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使每個學生都能參加到動手動腦的積極思維中,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從而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并讓學生互相評述、交流,互找優缺點,這樣多法并用,既培養了學生分析作品的能力,又啟發了他們的思維。

  三、學法指導

  吹塑紙版畫是一種表現力力較強的藝術形式,需要較好的繪畫技能、動手能力和創造思維,要想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制作出吹塑紙版畫是一件不易的事,因此,本課利用大量版畫范畫的欣賞,在課堂中創設情境,利用教師在現場制作過程的演示,激發學生興趣,利用講述法、練習法,使學生自畫、自刻、自印,完成吹塑紙版畫制作,啟發了學生發展創造思維。

  無論是教法,還是學法,都全方位地滲透到教學程序中去。

  四、教學程序

  本節課教學由導入、新授、巡回指導、小結四個環節組成。

  1、 導入

  上課以后,我先引導學生用鉛筆在白紙上拓印出硬幣的圖案,再結合這一日常生活中簡單的示例講述版畫的基本原理、種類,并用多媒體演示多幅版畫范畫,使學生從中感受到版畫藝術的美,引情激趣。從而導出新課《吹塑紙版畫》。

  2、 講授新課

  ⑴ 為了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上好課,我取一張已刻制好的吹塑紙版,直接涂墨拓印,整個過程當場演示給學生看。當作品完成后,學生頓時興趣大增,創作的欲望油然而生。

  ⑵ 我抓住這個關鍵時刻,立即講述吹塑紙版畫印制方法的分類(包括用水粉顏料印制和用油墨印制),吹塑指版畫刻版的方法(如單版單線陰刻和單版雙線陽刻等)等等,本節課我教授的是單版單線陰刻法。

  ① 畫稿:用泡沫水彩筆直接畫在吹塑紙上,我結合印制出的范畫,講解構成畫面線條的疏密關系:畫面中,哪些地方線條最密集,哪些地方線條最稀,哪些地方不稀不密,即構成畫面的黑白灰關系。

  ② 刻版:用圓珠筆用力刻畫,用美工刀切挖。

  ③ 印制:將膠磙表面均勻受墨,滾在刻好的板子上,使吹塑紙版畫上均勻受墨,然后用宣紙覆蓋在吹塑紙上,稍用力壓印,未壓刻部分呈現墨色,刻凹下去的點和線不著墨,成為白色的點和線,產生陰刻的畫面效果,完成作業。

  3、 教師巡回指導

  學生分組制作版畫,畫稿由學生自主選擇、創作,如風景、建筑、動物等,這種形式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教師巡回指導,幫助學生解決操作中存在的具體問題。

  4、 課堂小結

  ⑴ 擇優展示優秀作品,學生互相評述、交流,互找優缺點。

  ⑵ 我對學生的作品進行簡單評述,總結本課所學內容,激勵學生運用學到的吹塑紙版畫知識和技法,在實際生活中去創造美。

  本課的時間安排:

  導入3分鐘,講授15分鐘,學生創作18分鐘,小結4分鐘。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

美術說課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1、分析教材

  《小小手》是湖南美術出版社小學美術實驗教材第二冊第四課,屬于 “造型表現”領域中的學習內容。旨在通過多種方式的手形表演與聯想,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游戲式的活動中體會簡單的、變化的手形帶給我們的豐富聯想與無窮樂趣,并鼓勵學生通過平面繪畫和立體彩繪的方式,嘗試將自己借助手形聯想到的形象表達出來。整個教學過程要求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相互啟發,探索手形的裝飾與組合美,創造性地表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及合作能力。

  2、本課課時安排:1課時

  3、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引導學生感知手形的變化與組合,進而結合身邊熟悉的事物展開聯想,探究裝飾與組合的美感。

  情感目標:引導學生感受手形畫的魅力,激發對造型表現、欣賞活動的興趣。培養觀察生活,表現生活,裝飾美化生活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及合作學習的樂趣。

  能力目標: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手形的變化并進行聯想,培養學生感知、觀察、思考、探索能力及合作學習的能力。

  4、教材重難點

  本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觀察感知不同姿態角度的手形,展開聯想;本課的難點是:啟發學生尋找到手形與實際形態之間的聯系,探究手形的表現與組合方法。

  二、本課的教法

  我根據教學目標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新課標提出的“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關注學生的合作參與意識”的要求以“快樂求知”為目標,打破原有的單純的講畫教學模式,力求營造一個“自主、平等、合作、競爭”的課堂教學氣氛,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獲取知識,真正體驗到求知的快樂,進一步激發他們強烈的創造欲望。

  在教學中我將采取以下幾種方法:

  1、游戲激趣法:采用游戲的形式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熱情;

  2、啟發談話法:運用談話法能抓住關鍵,培養學生分析事物,解決問題的能力;

  3、創設情境法:用魔術的形式及課件的展示把學生帶到特定的情境中,使其產生一定的體驗,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三、本課的學法

  在教學活動中,我把教學活動的重心,從“教”移到“學”,變“全盤授與”為“啟發引導”,導之以學,導之以思,導之以畫,導之以創作。在學的過程中,以學為主,以導為輔,幫助學生學會觀察自主學習,拉近師生距離,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引導學生采用學習方法進行學習,主要有:

  (1)觀察體驗法: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引發豐富的聯想,通過自身嘗試體驗,思維更加活躍,學習興趣更加高漲。

  (2)合作學習法:在學習活動中,讓學生通過討論交流,拓寬學生思路,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聽取不同的看法意見,交流彼此的經驗。

  (3)練習法: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將所學的知識運用于實際,以鞏固知識,形成技能技巧,在本課繪畫練習中,讓學生觀察課件中的范畫及學生作品,以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四、本課的教學思路:

  (1)課堂教學以活動方式為主,通過玩一玩、說一說、看一看、演一演、試一試、畫一畫、評一評等教學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對手形產生豐富的聯想,體驗生活創造美和合作學習的快樂。整個活動以學生為主體,在民主、平等、和諧的氛圍中進行,注重情感體驗和動腦動手。

  (2)在指導學生對手形的聯想過程中,重視學生個性與創造性思維的培養,積極鼓勵學生在研究中結合自己的生活去發現美、表現美、創造美。

  (3)允許學生對社會生活的多樣性理解,采取以鼓勵為主的多維性和多級性評價方式,讓學生成功展示自我,愉快表演,提高表現力、自信心和評價能力。

  五、本課的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激發興趣

  1、玩一玩

  運用玩“石頭、剪刀、布”的游戲引入課題,讓學生對自己的手產生興趣。

  2、說一說

  教師通過啟發式的談話,引導學生對“石頭、剪刀、布”這些簡單的形體進行聯想,為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做好準備;這樣,學生的好奇心就會被激發出來,教師抓住時機更深入地引導“我們的手還可以做出很多很多不同的造型,讓我們產生豐富的聯想,這會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進而導出課題《小小手》,比一比誰的想象力更豐富。

  (二)欣賞感受,拓展思維

  1、 看一看

  教師用魔術的方法擺各種手形讓大家猜,學生的情緒被調動起來后再讓他們在小組內做“你變我猜”的游戲,學生便會迫不及待地在小組內用單手、雙手做各種手形互相交流。

  2、演一演

  教師及時鼓勵學生“老師剛才發現許多小朋友的手都很靈巧,哪位小朋友愿意展示一下自己會變的小手”學生個個躍躍欲試,各種變化多端,形象可愛的手形在他們靈活的手上展現,他們玩得高興,學得開心。這樣就會形成一個輕松快樂、自由熱鬧、親切和諧的氛圍。

  3、試一試

  教師演示繪畫步驟,先在實物投影上做手勢,然后把手按在紙上畫出手形。引導學生試著將聯想到的事物添畫出來以后再給它涂上顏色。通過欣賞各種形象的手形畫,讓學生知道手除了可以擺手形還可以想象添畫,也能用顏料直接涂在手上的方法畫手形畫,針對學生的好奇心理鼓勵他們嘗試多種畫法,拓寬思維。

  (三)合作練畫,愉快展評

  1、畫一畫

  讓學生討論準備用什么方法來表現小小手,怎樣分工,然后小組合作作畫。通過合作學習能開啟學生的新思路,帶給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時也增強了他們的合作意識,在合作學習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擔任協助、引導的角色。學生積極地討論、交流、創作,起到了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作用,從而畫出奇趣橫生的手形畫。

  2、評一評

  教師采用師評與生評相結合、自評與互評相結合、個人評與小組評相結合的多元評價模式,對學生的點滴進步及閃光點進行評價,時時處處予以鼓勵。從而讓學生能夠以高漲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最后投票選出“最佳創意獎”,將學習熱潮推向高峰。

  (四)歸納總結,鞏固延伸

  師生共同總結本課所學的內容及學到的本領,通過課件展示圖片,延伸主題,運用課程整合的理念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啟發學生用自己的雙手創造美。

美術說課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

  《十二生肖》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五年級下冊教材的內容,這是一節工藝制作課,是一節集欣賞性、合作性、互動性等特點于一體的美術課。教材的要求是:用彩泥制作十二生肖。也可以用剪紙或用拼貼的方法表現十二生肖。我根據教材要求分兩課時教學。第一課時:用彩泥制作十二生肖。第二課時用剪紙或用拼貼的方法表現十二生肖。這里,我將第二課時內容作為我的說課內容。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學習剪紙或拼貼制作,不僅是讓學生們接觸傳統剪紙方法,更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夸張想象能力、創造性思維等能力,在學習中體會手能創造美的樂趣,用剪紙或用拼貼的方法表現十二生肖,將童稚娛樂活動融于美術學習活動中,做到在玩中學,在玩中創造,寓教于樂。

  二、教學目標

  這一冊是新課標實驗教材,根據新課標對小學美術教學提出的“既重知識與技能,又重過程與方法,更重情感態度價值觀”;“既強調發展學生的個性,又主張合作與探究”等方面的要求,我為本節課的教學制定了以下目標:

  認知領域:

  1、通過本節課學習,讓學生了解十二生肖的有關知識,在制作拼貼十二生肖的過程中,學習變形、夸張的藝術表現手法。

  2、學習紙條造型的方法,通過教學,把握用紙條造型的方法,能生動地拼貼生肖圖。

  情感和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耐心細致、持之以恒的學習態度以及熱愛傳統文化的情感,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創造美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

  用紙條拼貼的造型方法,制作出自己喜愛或自己的生肖造型。

  四、教學難點。

  把握紙條造型的技巧,拼貼平整、牢固,圖形不會發生變形扭曲。

  教具預備:彩色水筆、硬紙板、鉛筆、紙、刀片、直尺。

  五、教法、學法

  葉圣陶先生說過:“學習貴在愛好,愛好出勤奮,勤奮出天才。”沒有愛好的教學只會把課堂引入呆板、沉悶的死胡同,只有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才能讓學生愉快而又輕松地學到知識。那么,怎樣抓住學生的愛好設計出一堂生動活潑的`美術課呢?為了真正讓美術課活起來,結合五年級學生的認知及思維特點,在教學方法的設計上,我預備采用“直觀教學法”、“情境教學法”、“啟發式教學”以及“示范教學法”。在學生的學法指導上我采用“觀察法、討論法,操作法,欣賞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眼、手、腦”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同時,我還用生動有趣的畫面吸引學生,通過這些教法、學法,指導學生用紙條拼貼的造型方法,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愛好,也培養了學生的能力,更增強美術課的綜合性和個性化特點。學生們通過學習,制作出自己喜愛或自己的生肖造型,充分享受到成功的樂趣。

  六、教學流程

  (一)、謎語先導,目標定向

  俗話說“情感產生愛好”。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首先我在教學用謎語導入“一人有一個,你有我有大家有,全班有幾個?正確一計算,只有十二個。”同學們你們猜一下,這是什么?(這樣做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集中學生的留意力,使學生對這節課布滿好奇心。)

  在學生回答“是十二生肖后”,我告訴學生:

  “這是生肖,我們每個人都有的生肖,像老師我就是屬——虎,而小朋友們是屬什么呢?(由此引出板書——十二生肖)

  接著,讓學生交流十二生肖的 排列順序:現在有誰能告訴老師十二生肖的是怎么樣的?(這里可以給學生適當的提示:比如像老鼠排第一,牛反而排在后面……)

  再出示十二生肖的彩泥制作作品,讓學生辨認十二生肖。

  最后師生合作,動手排列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的排列順序:1、鼠 2、牛 3、虎 4、兔 5、龍 6、蛇 7、馬 8、羊 9、猴 10、雞 11、狗 12、豬

  (二)、聽講故事,竟猜生肖

  我通過講一個貪財的知縣老爺在自己夫人生日和自己生日時,要手下送禮的故事,讓學生猜猜知縣老爺的生肖和他夫人的生肖。(在此插入故事,來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新知識,并會牢記本堂新課內容。)

  (三)、演示創作,明確方法

  1、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自己最喜歡的生肖。在動手做之前,請學生看一幅畫。(在黑板上出示十二生肖的制作范畫,這樣能讓學生更直接地知道自己本堂課要做什么,并且能引起他們制作十二生肖的欲望。)思考回答,有誰能知道老師這幅畫是怎樣做成?

  2、在學生明白是用紙貼上去的后,讓學生明白制作步驟:先做什么,然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在此根據學生的回答作適當的糾正并進行總結板書。)

  (板書:步驟:一、選畫;二、在硬紙板上畫稿;三、截取紙條; 四、粘貼 )

  3、在黑板上演示制作過程,并具體說明每一個步驟。指出特殊該留意的地方:如1、剪紙條時必須用直尺畫了以后再剪,每條的粗細應基本相同,不能相差太遠。2、拼貼時紙條要豎立著,不能歪斜,拼貼的制作要害,必須要細心。(這種現場演示的做法,能讓學生更直接地接受所學內容,更輕易把握制作技法,并讓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接受把握制作技法)。

  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我還充分考慮到學生參與的“面”與“度”,通過讓學生自己回憶、感受,再小組討論的方式,讓每個人都能夠動手、動腦、動口,相信學生的主體作用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個性能得到張揚,能力也能得到極大提高。

  ( 四)、指導制作 培養能力 。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讓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有效發揮的課堂教學才是成功的教學,我將學生分成四組,進行拼貼比賽,拼貼自己最喜歡的十二生肖,看哪一組做得又快又好。通過比賽,使整堂課的教學形散神聚,學生的情感也在教師一步一步引導中、學習活動一步一步拓展中得到升華。

  ( 五)、品評欣賞 培養情趣。

  每組派代表,上臺介紹自己組的最佳設計作品,教師做小結性講評。為了能讓美術課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我除了精心設計導入和各種教學活動外,在評價過程中我首先讓設計者介紹自己的設計意圖、制作經驗,發表自己對作品的看法,讓每個學生都成為主動參與者,這樣既使美術教學與生活融合,也能讓學生對這堂美術課留下深刻印象,喜歡美術課。

  (六)、總結:

  1、總結學習情況。

  2、布置課外作業。

  利用課外時間,拼貼全家人的生肖圖有順序

美術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本課是“造型、表現”領域的一個內容,也是本套教材中線條系列的一部分,是一節充滿奇思妙想的學習活動,有利于學生進一步學習線描造型方法,培養他們的觀察習慣,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線條造型能力、畫面的組織能力以及創新意識。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是成長和成材的基石。本課扣住小學五年級這個年齡階段的少年兒童比較喜愛的題材和富于幻想的特征,進行繪畫創作、造型表現方面的訓練,借以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表現能力,激

  發他們對科學、技術和美好未來的追求與探索。

  二、說學情:

  本節課面對的是五年級學生,五年級學生有一定的美術素養,喜歡上美術課,對一些簡單的創意和手工制作方法都有所掌握。分析能力,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達到較為成熟的層次。喜歡自由組合進行合作學習,喜歡在探究中獲取知識和經驗。對于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以及動手制作是切實可行的。

  三、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基于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拓展學生思維,通過教師創造性地處理教材,課堂上的啟發引導,激發學生的創意。尋找構成奇思妙想的方法,創造性完成奇思妙想的畫面。結合MS-EEPO有效教育理念,我初步設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大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了解世界多元文化,感受奇思妙想的非凡創意,學習大師的創新品格。

  小目標(知識能力與方法):創設欣賞情境和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欣賞藝術家的作品,學習圖像組合的新方法。發散學生思維,開拓思路,鼓勵學生富有新意的完成奇思妙想的藝術作品。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探究繪畫中奇思妙想的表現方法。

  教學難點:發散學生思維,運用多種元素構成有新意的畫面。

  四、說教學過程

  美術教育力求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加強學習活動的綜合性與探索性,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象力與創造力,提高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秉著這樣的指導思想,我把整個教學流程設計了三個大的環節:1、學習了解奇思妙想的理念2、掌握奇思妙想的方法3、繪制奇思妙想的畫面。

  1、學習了解奇思妙想的理念:

  在這一環節中,運用了圖形組合游戲導入新課,通過學習大師的作品,來了解奇思妙想的理念;運用簡單圖形的小練筆嘗試探索構成奇思妙想的方法,以活潑多樣的課程內容呈現形式和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下一環節掌握奇思妙想的方法做好鋪墊。

  2、 掌握奇思妙想的方法:

  在這一環節中,我先搭建標準型平臺,出示平臺的多項度,讓學生來掌握奇思妙想的方法,其次,通過學生組成六人單元組討論構成奇思妙想的方法,進行二次交互,達到再次強化的目的。這一環節的設計不但是為了學生能想象出更多的構成奇思妙想的方法,開拓思維,同時也是為了是為最后環節的合作探究做鋪墊。不僅僅學習知識,更是培養能力。最后在通過學生欣賞日本設計大師福田繁雄的設計作品再次加深理解學生們所找出的構成奇思妙想的方法,做到了多次強化的目的'。以達到對教學重點的再次突破。

  3、繪制奇思妙想的畫面

  前兩個環節下來,學生已經了解了奇思妙想的理念和方法,早就迫不及待的想動手來創作了,這時我采用了6人單元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來完成本組學生對奇思妙想畫面的構思。要求學生想法奇特,方法多樣,盡可能快的完成好富有創意的奇思妙想的畫面。

  五:說教學評價

  為了讓孩子們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在教學評價時我努力改變傳統的評價方式,作品評價靈活有效,實行孩子自評、互評,體現主體地位。對于優秀的單元組作業我會在課后給孩子以小葵花進行獎勵。作為教師,我們要相信孩子的內在潛能,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評價的導向、激勵、反饋、調節作用。最后再欣賞一些有創意的作業,對自己的作品進行完善。這一環節的設計是希望每個同學都可以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能夠將自己的感受與全班進行交流,從而鍛煉了同學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本節課在突出美術學科特征的同時,采用了MS-EEPO有效教學的理念,是希望能改變以往課堂上學生被動學習的方式,激發并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這節課呈現的是一節造型表現課程,可能有些教學環節以及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使用的、思考的不夠準確,還望各評委提出寶貴意見。

美術說課稿 篇5

  一、學生經驗

  學生在前一節課已經對冬天有了較深的了解,有些學生還畫過溜冰的人,所以在情感上有一定的經驗。對于人物動態的表現也有一定的基礎。因此本課對于學生來講主要是溜冰動作特點的理解與表現,特別是用修正帶的表現形式不熟悉。每個學生的生活經驗不同,應允許學生表現的內容在符合命題的前提下有自己的特色。

  二、 相關知識背景

  三、教材分析

  依據教材要求,可以選用繪畫、修正帶制作、寫生溜冰鞋與用各種材料表現“溜冰”等幾種不同的表現方法。為此,教師應該對幾種表現效果進行分析,并與學生一起探究、指導其表現方法,同時將這幾種視覺效果下的作品供學生欣賞。這幾種方法中,以修正帶制作為重點,是需要重點講解的。這里主要是人物的動態的把握。本課的繪畫與上節課的繪畫要求差別不大。各種材料的制作,其實還是要抓住人物動態,與前面的要求相通,只是制作方法有些差異。

  四、教學目標分析

  學生在前一節課已經對冬天有了較深的了解,有些學生還畫過溜冰的人,所以在情感上有一定的經驗。對于人物動態的表現也有一定的基礎。本課對于學生來講主要是溜冰動作特點的理解與表現,特別是用修正帶的表現形式不熟悉。因此以啟發想象思維,激發創作熱情,表現不同的人物造型為重點,以構圖的完整性與作業的個性特色為難點。特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情感與態度:感受和大伙一起在下雪天進行溜冰的樂趣,熱愛體育運動的感情。

  知識與技能:了解溜冰時的動作,用修正帶繪出人物不同形態,能對命題進行創作。

  過程與方法:通過欣賞理解溜冰的動作特點,學會用修正帶表現;通過對命題的理解,發揮想象,進行個性創作。

  五、教法探析

  本課的教學設計應尊重學生自身的感受和體驗,所以在課的開頭讓學生交流自己溜冰的形態與感受,讓學生表演溜冰引出課題。在用修正帶畫溜冰人的環節,教師可以安排學生上臺做模特,教師演示的方法,結合交流、討論,練習等,讓學生通過活動,在交流、觀察中掌握繪畫方法,并養成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

  在命題表現的環節,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去尋找解決的方式、表現的方法,在自由組合中完成命題。真正放手讓學生在探究的氛圍中解決問題,在自由組合中培養他們的交際能力和合作意識。

  六、學法指導

  引入部分讓學生欣賞一段溜冰的表演錄象,讓學生在美的享受中進入本課的情景中。學生通過回憶自己溜冰的情景,把注意力集中到到“溜冰”上,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請學生現場表演,課堂氣氛馬上會非常活躍,既調動他們的情緒,又能讓學生通過觀察了解溜冰動作、人物姿態特征。為下面的教學作了一個很好的鋪墊。

  在新授環節,首先要解決人物動作表現的問題。剛才的的溜冰表演和錄象已經起了很好的視覺直觀形象的作用。學生講起溜冰時人的動作就有東西講了,他們會把剛才觀察到的用語言描述出來。教師可以通過鼓勵學生邊講邊用肢體表現,為下面的畫畫作鋪墊。在學生的'表演中讓學生潛移默化地理解人物動作與肢體變化的關系。教師要選出幾個有代表性的動作(夸張)請他們上臺表演,學生會有一種自豪感,更加積極地參與。教師現場示范用點線畫出學生的動作,下面的學生既了解了畫法,又能與具體的人作比較,體會到點線畫法與人物寫生的區別。學生兩人一組,一個做動作,一個運用“點線畫法”畫出動作。這是對新學知識的練習鞏固。同時,這種形式學生全部動起來,形式新穎,學生有興趣了,學起來會比較主動。通過練習,學生基本掌握了方法,再引出修正帶的表現方式,學生在表現出對新鮮事物好奇的同時,運作又較容易,不會因為操作的困難而失去長時間的注意力,能在輕松的氣氛中完成作業,感受到快樂的情緒。整塊活動讓學生表演溜冰、模仿溜冰中觀察人在溜冰時的動作變化。“點線畫法”一方面為學生用修正帶畫畫提供了幫助,另一方面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動作。

  在學習用各種方法表現“溜冰”主題的環節中,學生通過討論教師給出的問題,經歷了思考、回憶、創作等過程,體驗了解決問題的過程,感受到解決問題后的樂趣。在自由組合的過程中感受到尋找伙伴的和合作的重要以及交際能力的鍛煉。這塊活動主要是在學生了解溜冰的基礎上,自由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自由選擇,從興趣出發,培養命題創作的能力。

  在展示評價環節,學生上臺展示自己的作品,是培養學生自信,敢于表現自我創設一個舞臺。讓學生發揮主動與主體,進行自我評價,選出各類不同的獎項,提高學生的興趣。

  七、教學活動實施脈胳

  觀察、表演→了解技法→表現應用→命題創作→展示評價→拓展

【美術說課稿】相關文章:

美術說課稿11-15

美術說課稿02-18

中班美術說課稿11-07

小學美術說課稿09-18

關于美術的說課稿07-31

關于美術說課稿07-05

(優秀)美術說課稿07-25

美術說課稿范文06-29

中職美術說課稿11-25

美術說課稿優秀10-21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视频 | 亚洲中日韩一区 | 最新国产成年人小视频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久一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 | 午夜网站在线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