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答案:華佗
麻沸散是華佗創制的用于外科手術的麻醉藥。華佗所創麻沸散的處方之后失傳。傳說是由曼陀羅花(也叫鬧羊花、萬桃花、醉心花、狗核桃)1斤、生草烏、香白芷、當歸、川芎各4錢,天南星1錢,共6味藥組成;另一說由羊躑躅3錢、茉莉花根1錢、當歸1兩、菖蒲3分組成。據后人考證,這些都不是華佗的原始處方。
華佗是我國東漢時期的名醫,他最早發明了麻醉藥,當時的藥名叫麻沸散。
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國你爭我奪,戰爭連續不斷,經常打仗;再加天災人禍,軍隊和老百姓受傷得病的很多。這一帶當時屬譙郡(今亳縣),歸曹操管轄,打仗多在長江兩岸,那里是后方,因而傷病員大都運到那里。華佗是有名的外科醫生,當然都要請他去治療。
華佗是惜貧憐苦、有求必應的人,不管是兵是民,只要找到他,他都給醫治。經他治好的病傷員,有鋸腿的,有截手的,有剖腹的,有縫補的,啥樣的傷病都有。可是,那時沒有麻醉藥,每當進行剖腹、截肢等大的手術時,病傷員忍受不了手術的痛苦,有的暈厥了,有的痙攣了,呼爹喊娘的慘狀真使人目不忍睹啊!
華佗看了也很心疼,咋辦呢?為了治他們的病,為了救他們的命,僅有咬著牙、含著淚為他們精心治療。傷病員看到華佗那種不怕臟、不怕累,認真為人治病的精神,無不感動地流下淚來。
華佗為了減輕傷病員的痛苦,想了許多辦法,做了不少試驗,總是收不到預期的效果,一次一次地失敗了。但華佗并不灰心,在治療中繼續摸索和試驗,他定要悟出個減輕病者痛苦的辦法來。
有一次,華佗為一個患爛腸的病人剖腹開刀,由于病情嚴重,腸道壞死太多,前后忙了幾個時辰,才把手術做好,病人得救了。手術做好后,華倫卻累得筋疲力盡。為了解除疲勞,他便叫老婆打了一斤酒,炒了兩個菜,自斟自飲地喝了起來。誰知,華倫因勞累過度又加上空腹多飲了幾杯,一下子喝了個大醉,弄得人事不知。他老婆可嚇壞了!她明白華佗是個謹慎的人,從來沒有喝醉過,今日為什么突然喝醉了呢?莫非他是得了什么急癥?!她當時很害怕,就用扎銀針的辦法進行搶救。人中穴、百會穴、足三里都扎了,可是華佗仍沒有什么反應,好像失去了知覺似的。他老婆看了更是著急,隨手摸摸脈搏,按按心窩,跳動的還都正常,這才放了心,明白他是真的喝醉了。
過了兩個時辰,華佗醒了過來。他老婆就把剛才他醉后給他扎針的經過講了一遍,華佗聽了甚為驚奇!為什么給我扎針我不明白呢?難道說,喝醉酒能使人麻醉失去知覺嗎?
第二天,華佗就對他老婆說:“今日我再喝醉酒試驗一下,你再給我扎針,看看我有沒有感覺?”試驗結果,開始扎針時還是沒知覺,之后肌肉打哆嗦,最終才明白有點痛了。就這樣,又反復地試驗多次,得出結論,酒也有麻醉人的作用。華佗之后給人動手術時,就叫病人先喝些酒來減輕痛苦。可是由于手術時間長,刀口大,流血多,光用酒來麻醉還是不能解決問題。
有一次,華佗到鄉下行醫,碰到一個奇怪的病癥:病者牙關緊閉,瞪著眼,口吐白沫,睡在地上不動彈。華佗上前看看神態,按按脈搏,摸摸額頭體溫,一切正常;又問問病者過去有過什么疾病?病者家里的人說:“他身體十分健壯,什么疾病都沒有,就是今日他誤吃了幾朵臭麻子花(又名洋金花),才得了這種病癥的。”
華佗從病者家人的介紹中,得到了一些線索,他說道:“快找些臭麻子花拿來我看!”
病者的家人就連忙把一棵連花帶果的臭麻子花送到華佗面前,華佗接過臭麻子花聞了聞,看了看,又摘朵花放在嘴里嘗了嘗,頓時覺得頭暈目眩,滿嘴發麻:“啊,好大的毒性呀!”
華佗摸清了病人得病的原因,就對癥下藥,用清涼解毒的辦法把病者救了過來。華佗臨走時什么也沒要,就要了一捆連花帶果的臭麻子花。
華佗把臭麻子花背到家,高興地對老婆子說:“這回我找到能麻醉人的藥物了。”
他老婆一看說:“嘿,我還以為你得了什么寶貝呢,原先是臭麻子花!有什么稀罕,這東西我娘家莊前屋后到處都是。”
華佗說:“那好呀,你趕快到你娘家去,盡快地再多收一些臭麻子花來,讓我配制麻醉藥。”
他老婆聽了把嘴一撇說:“你今個試驗,明個配制,也不知你哪一天能把麻醉藥配制好!”
華佗聽了笑笑說:“‘世上無難事,就怕有心人。’只要我不死,就必須要把麻醉藥配制出來。”
從那天起,華佗開始對臭麻子花進行試驗,他先嘗葉,后嘗花,然后再把果根嚼。試驗結果,臭麻子果的效力最好。華倫又到處走訪了好多醫生,收集了一些有麻醉性的藥物,經過多次不一樣配方泡制,最終把麻醉藥試制成功了!最終他又把麻醉藥和熱酒配制,麻醉效果更好。所以,華佗就給它起個名字——麻沸散。
華佗制成麻沸散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各地,“有了麻沸散,治病如神仙”,這話可一點也不假。華佗自從制成麻沸散以后,不論是開刀,還是剖腹,他先讓病人喝麻沸散,失去知覺后,再開刀動手術,這樣病人就減少了痛苦。手術動好后,在刀口上敷些金瘡膏,病人的傷口就愈合得快多了。真是妙手回春呀!直到此刻,這一帶的人們都很懷念華佗,都說他是神醫。只可惜,華佗沒有把他的麻沸散配方流傳下來。
據日本外科學家華岡青州的考證,麻沸散的組成是曼陀羅花一升,生草烏、全當歸、香白芷、川芎各四錢,炒南星一錢。
華佗被后世尊之為“外科鼻祖”。他不但精通方藥,并且在針術和灸法上的造詣也十分令人欽佩。華佗到處走訪了許多醫生,收集了一些有麻醉作用的藥物,經過多次不一樣配方的炮制,最終把麻醉藥試制成功,他又把麻醉藥和熱酒配制,使患者服下、失去知覺,再剖開腹腔、割除潰瘍,洗滌腐穢,用桑皮線縫合,涂上神膏,四五日除痛,一月間康復。所以,華佗給它起了個名字——麻沸。
歐美全身麻醉外科手術的記錄始于十八世紀初,比華佗晚一千六百余年。《世界藥學史》指出阿拉伯人使用麻藥可能是由中國傳去,因為“中國名醫華佗最精此術”。
華佗在當時已能做腫瘤摘除和胃腸縫合一類的外科手術。他的外科手術,得到歷代的推崇。明代陳嘉謨的《本草蒙筌》引用《歷代名醫圖贊》中的一詩作了概括:“魏有華佗,設立瘡科,剔骨療疾,神效良多”。可見,后世尊華佗為“外科鼻祖”是名副其實的。
【麻沸散是誰發明的】相關文章:
文字是誰發明的04-03
指南針是誰發明的04-04
地震儀是誰發明的04-04
賣麻團的老人作文05-16
麻池古城導游詞12-12
發明的作文04-04
關于發明的作文11-29
未來發明作文02-20
未來的發明作文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