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有利于我們不斷提升自己。那么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說普通話寫規范字的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說普通話寫規范字的心得體會 篇1
語言是人類社會交際的工具,我國是一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的人口大國,由于歷史原因,人們在交際和交流中頗受方言隔閡和民族語言限制,嚴重影響了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設。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治、經濟、文化迅速發展,我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對外交流日益頻繁,漢語已經成為聯合國法定的六種通用語言之一。使用和推廣統一規范的語言文字已是時代提出的必然要求。我們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難道不更應該學好、說好自己的語言嗎?普通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的漢民族的標準語。學習普通話,必須要求達到語音、詞匯和語法三方面的規范。我校是一所中等職業,辦學與時俱進,把握時代脈搏、適應時代需求,所以也開設了普通話教學課程。作為一名普通話老師,在這幾年的教學實踐中,我覺得普通話教學的確屬于那種看似容易實質難的一門學科,有些人會認為普通話教學就這樣讀讀說說就可以了。但我認為如果真能講出一口純正流利的普通話絕非容易之事,但也別認為這太難根本辦不到,所以我想和大家談談普通話學習方面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理論為先掌握基本要領
普通話的學習應把理論放在首位,用理論來指導實踐,而不能盲目地、單純地讓學生跟著老師讀。因為如果這樣,學生根本不得其法,不知要領,就是一臺“復讀機”,也許此時他會讀了,但彼時他又忘了。所以要認真學好聲、韻、調的分類和發音方法,掌握常見的音變現象及規律,例如用圖解、示范、聽錄音等方法教學生正確發音,直至能發標準音為止。比如,我們重慶方言里沒有翹舌音,而普通話里有很多,要改變平常的發音習慣,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多數學生發不準,這是一個教學重點,也是難點。要發準zh、 ch、 sh、 r,我就讓學生看發音部位示意圖,找準舌尖所處的位置——硬腭的前部,叫他們先把舌尖放上去,然后再發音;又如發后鼻韻母ing,有學生不是發不到位,就是發過了,發成了i+eng,這就需要反復講解和示范,讓學生明白其發音要領:舌尖接觸下齒背發i然后軟腭下降,打開鼻腔通道,同時舌根與軟腭閉合,使氣流從鼻腔透出,口形沒有明顯變化,動程不能太長,并且反復對比,多感受,克服語音缺陷。如此掌握了發音方法,學起來就容易多了。
二、著力訓練突出重點。
在熟練掌握聲、韻、調的正確發音后,學生的學習不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了。此時就讓學生做大量的讀、說練習,把理論知識融入技能訓練之中,達到理論與訓練相結合,把理論“化繁為簡”,鍛煉說普通話的感覺。
在訓練中,我們要把握重、難點,突出訓練。就我個人的教學體會而言,我們的學生在學習普通話的過程中,包括零聲母在內的二十二個聲母、三十九個韻母,大多數都較容易掌握,聲母中的平翹舌音(特別是翹舌音)和鼻音邊音(特別是鼻音),韻母中的前后鼻韻母(特別是后鼻韻母)發音不準,個別學生的調值不準,部分兒化詞發不準,這些是他們學習的重點、難點,要花大力氣著重訓練。在訓練中,我一再給他們強調訓練要高標準,嚴要求,力求做到字字聲、韻、調標準規范,正確把握吐字歸音的要領。在這個環節上,一定要注意教學形式,
往往全班整體齊讀時,聽起來還可以,但抽查單個學生個別朗讀,經常就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所以通過一對一的聽讀練習,及時糾正學生的發音錯誤或缺陷,顯得尤為重要。
同時,挖掘資源,充分利用電視、廣播、電影、戲劇、曲藝以及與北方人接觸的機會,學習普通話,模仿他們正確的發音,培養普通話的語感;走在街上,長長短短的廣告詞、大大小小的招牌,都是我們練習普通話的資源,讓我們的生活中處處是普通話練習之處,時時是普通話練習之時。
三、尋找方法加強記憶。
要說好普通話,掌握了正確的發音還遠遠不夠,我們心里要有一本小字典,時常知道什么字發什么音,話一出口,標準的發音就條件反射地跟著出來了。這就需要記憶,特別是記上面講到過的重點音的字詞。有些記憶也是有方法可尋的。要記普通話里哪些字的聲母是zh、ch、sh,哪些字的聲母是z、c、s,有兩種方法幫助記憶。
方法一:記少不記多。由于普通話里z、c、s聲母的音節比zh、ch、sh聲母的音節少,著重記住聲母是z、c、s的字,剩下的便是zh、ch、sh聲母的字。
za:扎、匝、咂、雜、咱、咋
zai:災、栽、載、宰、再、在
zen:怎、譖
sen:森
seng:僧
以上列出的例子都是平舌音的字,大家記住這些漢字,剩下的再有這種聲韻組合的漢字即為翹舌音的字。
方法二:把偏旁代表字編成歌謠,詞句以利記憶
姊隨嫂,做操早,
曾撕筍,才擦灶,
催鎖倉,速采桑,
蠶絲足,村村足。
賊作祟,鉆自私,
罪湊足,總送死。
曹叟搓草索,孫子坐在左,
此次最粗糙,匆匆總搓錯。
藏僧宿草寺,歲歲自灑掃,
擇粟做素餐,松側栽棕棗。
在記n、l聲母的字時,主要記n聲母的.字,因為發這個聲母的字少得多,可以記這樣的順口溜:
1、女弄泥濘男捏鳥,你娘怒惱攆你鬧。
2、農奴怒難耐,哪能拿牛奶。
3、南寧年年暖,泥淖匿嫩鲇,
拈鯢膩粘糯,餒牛難攆碾。
要記前鼻音n和后鼻音ng的字時,還可以從下面兩種方法,來記住普通話哪一些字屬于n韻母,哪些字屬于ng韻母。
方法一:利用形聲字偏旁類推
如:真——鎮縝嗔慎
分——份汾粉吩芬紛
曾——增憎贈繒僧
正——怔征癥整政懲
方法二:利用聲韻配合規律幫助記憶
1、普通話里聲母d,t,n,l一般不與韻母en相拼,除扽(den)嫩(nen)外。
2、普通話里聲母g,與en的組合的字也只有極少數如:根(gen)跟(gen)一般與后鼻韻母eng組合。
3、普通話里聲母z,c,s一般不和en相拼,除了這幾個字怎(zen)岑(cen)森(sen)其于的大多數歸入eng韻母。
4、普通話里聲母d,t不與in韻母相拼只與ing韻母相拼。
記得在一次先進工作者表彰會上,一個學生拿著獻詞來問我“耕”是前鼻韻還是后鼻韻,我說“井”是前鼻韻還是后鼻韻呢?這個學生恍然大悟:“哦,我知道了。”這個學生是我們旅游專業的,畢業后考入了重慶電視臺作節目主持人。可見,我們的漢字是很豐富的,找準方法記憶是很有必要的。
四、掌握說話技巧規范自己的語言
是不是掌握了正確的發音,就能講好普通話了呢?這里還要涉及講普通話的技巧的運用以及語言的規范。我們通過趙忠祥、倪萍、李湘、何炅等名主持所主持的節目,感受到不同語言風格的魅力。因此,我們所講的普通話,一方面受現代漢語書面語不斷規范的影響,另一方面又具有漢語口語的特征,這既是工共交際的需求,又能增強其表達效果的修養。在講普通話時,不僅需要普通話語音發音純正,發音語流間的正確把握和普通話語句的正確對應,還需具備一定的現代漢語語法、修辭及公共交際方面的理論修養和實踐鍛練才能逐步正確、自然、流暢、生動的使用普通進行交際。因此,在實際使用中還應當注意這樣幾個方面的正確把握:
1、把握目的。是指說話的主要內容及其主要目的,即相當于我們寫文章時所說的主題。說話要有目的性、針對性,說出的內容應當圍繞一定的主題,緊扣表達的中心進行。如果說普通時東拉西扯、漫無邊際、語無重心,即使發音準、用詞準、沒語病,也會使人聽得不知所云,甚至產生厭煩心理。
2、把握語境。也就是說在言語交際中人們之間總是以一種“角色關系”來協調,在未進入交際之前,人們往往有多種角色身份的潛在可能,只有進入具體的交際領域,才使其社會角色具體化。由于特定的時間、地點、場合、話題等限制作用,一個人可以一會是家人,一會是觀眾,一會是領導,一會是顧客等等。因此,我們說普通話時一定要根據角色、場合,遣詞造句得體,層次安排合理,繁簡祥略得當,能符合不同場合交際的要求,符合說話人與聽話人相互關系和要求,完成言語交際任務。
3、把握口語語體。講普通話的口語化,是與書面語相比較而言的。口語在語音方面顯得更加自然隨和,輕聲、兒化出現更加頻繁,語調變化更加豐富;在詞匯方面習慣于用一些雙音節或多音節詞語,形象化詞語較多,語氣詞出現頻率高;在語法方面,句子比較短小、簡略,可以重復、強調。
4、語流自然、流暢。普通話由一個一個語音片段構成表情達意的話語,從意義上看也構成一條語流。語流要象江河滾滾,奔騰向前,不能磕磕碰碰,而應當是自然圓潤、流利暢通。說普通話時,詞與詞搭配上、語意上都要構建合理,銜接緊湊。將詞與詞、句與句按一定的序列進行排列,句子之間疏密有致,前后有序,中心句與支撐句的位置及語意地位在說話中能明確的顯現出來。在語流中句子中的語音應有起伏變化,句子的語詞也應當有主次輕重。如果說出的話平平板板缺乏生氣,表達的效果一定平平。因此,我們說普通話時要注意語流中起伏變化,該低要低,該高要高,宜快時要快,宜慢是要慢。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5、規范自己的語言。在普通話學習當中,還需要注意在書面語言的學習中規范自己的言語,還要閱讀學習大量的書籍和報章雜志,尤其是典范的文章要反復閱讀,朗讀體會其用詞、用語的特點,逐步形成正確規范的普通話語感,克服方言詞匯、方言語調。試想,如果一個人盡管普通話的發音很準確,但是如果用語粗俗,甚至是錯詞類病句,這樣講出來的普通話還會給人美感嗎?因此我們必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語言涵養性。
要練好普通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你從上面介紹的幾個方面去學習,不怕吃苦,反復練習,持之以恒,一定會學好普通話,并能講出一口純正、流利的普通話。
說普通話寫規范字的心得體會 篇2
普通話是我國的通用語言,是我們所有炎黃子孫賴以交流、溝通思想感情的工具。它是以北京語言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現代白話文為語法規范的一種語言。一口字正腔圓的標準的.普通話能給人一種美感,給人一種無窮的享受。
學好普通話,說難不難,說不難還真有點兒難呢!記得在小學一年級時,天天讀a、o、e,想不到這對我們后來學好普通話竟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呀。可以想象,拼音不過關,想讀好說好普通話是何其之難,簡直就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學好普通話極為重要,不然的話,就不能把你正確的意思通過語言表達出來,有這么一個故事,叫鄉村面館。說的是在一個偏僻的農村,一個游人路過,因為肚子很餓了就走進一家面館,說“有什么好吃的,快燒一點,我吃了要趕路。”可這家小面館由于有特殊原因今天不營業,所以回答說:“咪——”意思是“沒有”而這個游客聽成了是面,他想“面也行”,就點點頭坐在那兒等了。過了好一會兒,不見有動靜,就火了,說:“面條,快,怕我不付錢嗎?”店里人說“洞國咪——”意思為“和你講,沒有”,一個說:“冬瓜面也可以,為什么不給我去燒?!”一個說:“咪就咪,吵啊咪——”意思是:沒有就是沒有,爭吵也沒有。一個說:“還有炒面,為什么不早說?”。說這樣,本來是一個很簡單的意思,現在是越扯越遠了。
要學好普通話,我覺得有這么幾條要領:第一,學好拼音字母,掌握發音部位,對于局部個別的方音要反復練習直至完全到位為止。第二,多讀些拼音報上的文章等,鍛煉說普通話的感覺,或者看到一個字后,就是暗暗地朗誦其標準音,并注意與方言音的對應關系,爭取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第三,不懂就查。字典是我們很好的老師,若有不懂,定要虛心請教,直至完全正確為止。尤其要注意一些字的多音與多義等。第四,純屬我個人的經驗,也是最傻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讀辭典,翻開現代漢語辭典,一字一字、一詞一詞、一句一句、一頁一頁地朗讀,極為有效。從這里,我受益不淺。第五,堅持用普通話進行日常會話。有人說:語言取決于環境。在一個大家都說普通話的環境中,耳濡目染,近朱必赤。即使你方音濃重,逐漸逐漸你也會受感染的。只要我們大家一起努力,同心攜手,就一定能把普通話說好,使她真正成為我國各族人民交流的普通語言、通用語言。
說普通話寫規范字的心得體會 篇3
普通話是教師的職業語言,為了大力提高全園教職工的普通話水平。 本學期,我校再次掀起了學習普通話的熱潮,辦公室里隨處都能聽到老師練習的聲音,到處都可見老師們拿書津津有味看的情景。我在練習過程中發覺,除了苦練,還有一些做法值得借鑒。
一、教師之間互相練說
在同一辦公室,一位老師讀,其余老師邊聽邊指出存在的錯誤。這樣,讓讀和聽的人都能加深印象,很快地記牢該讀音,如“撓,饒,擾”這三個字音,"逐"的`發音,我始終弄不清楚,有一次我在辦公室練讀的時候讀錯,一個同事用我的錯誤讀音和我開了個玩笑,在說說笑笑的過程中,我對這些個字讀音的記憶就刻骨銘心了。
二、師生互動。
即老師在督促學生說普通話的同時,幼兒也督促老師,為教師糾錯。這樣做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以前,我班的學生在朗讀時不大注意平、翹舌音的區分,從我認識到師生互動這一舉措之后,我發現學生在朗讀時特別注意把音讀準。一次,我在講故事時,故意把"知道"的"知"讀成了平舌音,一個學生立即站起來說:"老師,你把‘知’讀錯了。"我當時表揚了這位學生,并感謝他敢于為老師指出錯誤。就這樣,所有的學生更認真的聽故事了,也更認真的去尋找錯誤了。
說普通話寫規范字的心得體會 篇4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多語言的國家,56個民族共80多種語言,就是在漢語內部也有十分嚴重的方言分歧,不同語言和方言之間彼此不能交流,影響信息溝通和交際效能。因此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消除語言隔閡和交流障礙,有利于不同民族和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有利于提高交際效能和工作效率,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促進民族團結、推動 社會進步。而且為了使普通話在全國普及,自一九九八年起,每年九月的第三周在全國開展“推廣普通話宣傳周”的活動。所以,我們要學好普通話,講好普通話,為了促進普通話的盡快推廣,出自己的一份力。為此,我們在班級里組織了一系列的活動:
一、利用推普時機,進行大力宣傳
在班級中張貼 “國家推廣普通話,推行規范字”,“愛國旗,唱國歌,說普通話”,“普通話是校園語言”,“普及普通話,從孩子抓起”,“說好普通話,方便你我他”等宣傳標語,創造了普及普通話的語言環境,進一步提高了同學們的語言規范意識和“推普”參與意識,形成了在公共交際場合說普通話的良好風氣。
二、走進課堂,經行經典詩文誦讀
為了使普通話我們班級扎根,避免“活動來推普熱,活動過推普落”的現象發生,每周一、三早操后我們都組織學生用普通話誦讀《弟子規》、《三字經》和課文中的經典古詩文,老師用普通話領讀。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宣傳活動
(1)組織主題為“推廣普通話”的活動,向全體同學發出活動倡議,提高對普通話的認識,自覺在班級、校園使用普通話交流,推廣普通話的使用,增強對祖國語言的熱愛。
(2)組織“普通話——美麗的語言”主題班隊活動。通過組織同學共同學習積極宣傳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以及相應的普通話基礎知識,展開演講討論、誦讀中華經典詩文等活動,讓學生對推普周有更深入的了解,明白活動意義,提高規范語言和文字的應用能力。
(3)設計一份推普宣傳畫;通過活動展示推普教育的成果,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規范普通話的水平,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4)給父母做一次宣傳;積極動員家長與學校共同配合,參與到推普周活動中,擴大活動的影響面和參與面。
(5)舉行了推普古詩文誦讀競賽活動。將中華民族傳統教育與推普周活動結合起來,營造活動良好氛圍。
(6)辦好一期推普小報。組織學生辦好推普周活動小報,將自己對推普周活動的認識、感受和收獲用圖文的形式記載下來,參加學校優秀推普小報選評活動。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由教師帶動學生,由師生帶動學校,由學校帶動社會,將普通話的推廣工作編織成一條不斷傳遞和拓展的紅絲帶,可以推斷,這將是普通話推廣的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
說普通話寫規范字的心得體會 篇5
普通話是我國的通用語言,是我們日常交流溝通的工具,它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型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的現代漢民族共同語。不會普通話,我們將寸步難行,學好普通話很重要,一口字正腔圓的標準普通話能給人一種美感,給人一種無窮的享受。規范漢字是指經過整理簡化并由國家以字表形式正式公布的正體字、簡化字和未經整理簡化的傳承字。在規范漢字中,簡化字只占少數,未經整理簡化或不需要的占多數。其中,機關公務用字及公共場所的標牌、宣傳標語等用字都屬于國家推行規范漢字的重點。因此,聯系實際工作,說好普通話和寫好規范字就顯得格外重要。
普通話,之所以這么稱它,因為它是大眾語言,它能使說各種方言的人融洽地交流,避免產生誤會,如果人與人的交流出現隔膜,后果不堪設想。說普通話,要求我們分清平翹,字正腔圓,抑揚頓挫,擲地有聲。要學好普通話,第一,要學好拼音字母,掌握發音部位;第二,要多讀些拼音報上的文章等,鍛煉說普通話的感覺;第三,要勤查字典。字典是我們很好的老師,若有不懂,要虛心請教,直至完全正確為止。尤其要注意一些字的多音與多義等;第四,就是讀辭典,翻開現代漢語辭典,一字、一詞、一句、一頁地朗讀,極為有效。第五,要堅持用普通話進行日常會話。在一個大家都說普通話的環境中,耳濡目染,近朱必赤。即使方音濃重,你也會逐漸受感染的。
說起學習普通話的體會來,我真是深有感觸,慨嘆不已。由于自己小時侯在接受的時候,由于地處鄉村,啟蒙老師發音不準,使我從小沒有養成說普通話的習慣。而且在上初中的時候老師學校里的老師大多都是上了年紀的,講普通話還沒我們的標準,上課的時候還經常鬧出笑話,有些知識用普通話表達不清楚的都是用廣東話來表達的,日常生活交流都是用家鄉話的,對于普通話就顯得很生疏了。上高中的時候接觸外省的同學就比較多了,平時和外省的同學交流時,同學都聽不清楚我講什么,那時我就意識到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是多么的重要。可是由于我們生活的習慣和學習的氛圍都是用廣東話交流的,而且課程也是比較緊張,都是極少用普通話的,所以一直想要鍛煉普通話的心愿就沒有完成。直到我高中畢業,考上大學離開家鄉來到我們的學校,我們的生活環境也發生了變化,而且我們學校有很多外省的'學生,同學之間基本都是用普通話交流的,而我只能用不太流暢的普通話和他們交流,有時還發音不準弄出一大堆笑話,因此,我決心學會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直到大三我們學院開設了普通話學習的課程,經過老師循循教導,我們的普通話有了較明顯的進步,基本能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老師也是時刻提醒我們在普通話測試是應該注意些什么,其實平時說話和測試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在我們日常的交流中,說話的語速較快,很多音節一帶而過。但是在普通話測試中則不能這樣,發音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過程。
通過這次課程的學習,我意識到學好普通話要注重多方面的學習。首先要多聽多說,常與人交流,不懂就問,善于發現自己的錯誤,并及時改正;第二就是要多查字典,常閱讀有關普通話發音知識的書籍,在不斷聽讀寫看、分析比較的基礎上學習。通過學習它種方言和外語進行比較學習,也是一種良好的途徑;第三就是善于借助媒體軟件來學習,如看電視、上網、聽收音等等。第四普通話學習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不可中斷。如若“二天打魚,三天曬網”是很難學好的。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虛心求學,不斷上進。只有熱愛生活,取人之長,補已之短,才能學好。總之,“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說普通話寫規范字的心得體會 篇6
普通話是一門重要的交流方式,在中國各地由各地的語言特色,地方口音也千差萬別,講好普通話說好普通話,才會在和別人交流中沒有語言障礙,才會更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表達自己的意思。要學好普通話,我覺得有這么幾條要領:第一,就是學好講拼音字母,掌握發音部位,對于局部個別的方音要反復練習直至完全到位為止。第二,多讀些拼音報上的.文章等,鍛煉說普通話的感覺,或者看到一個字后,就是暗暗的朗誦其標準音,并注意與方言音的對應關系,爭取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第三,不懂就查。字典是我們很好的老師,若有不懂,要虛心請教,直至完全正確為止。尤其要注意一些字的多音與多義等。第四,讀辭典,翻開現代漢語辭典,一字一字、一詞一詞、一句一句、一頁一頁地朗讀,極為有效。在上大學后,我經常練習普通話,和同學老師交流幾乎全是普通話,我還經常聽廣播,看新聞,這里全是標準的普通話。我是北方人,濃重的地方口音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不在乎這些,我堅信只要自己多加練習,好好的認認真真的讀好每一個字詞,說好每一個字詞,就可以克服。在大學里我們還開設了普通話課程,老師叫我們如何發音,教我們如何以正確的口型、正確的音調來發音。我們經常分組練習,來互相糾正自己的發音錯誤。我還經常和老師交流。讓老師指出我的發音錯誤,然后我在課下經常反復的練習。我還經常到圖書館看相關的普通話書籍,看拼音等等來發現自己的錯誤,每當自己讀錯一個字詞時候我總會記錄在自己的小本子上,然后用休息時間來看幾遍鞏固一下,當下一次遇到的時候就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另外,堅持用普通話進行日常會話。有人說:語言取決于環境。在一個大家都說普通話的環境中,耳濡目染,近朱必赤。即使你方音濃重,逐漸逐漸你也會受到感染。總之,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把普通話說好。
通過普通話的學習,使我受益匪淺。上課用普通話,課下與學生交流也盡量用普通話,自己感覺我的普通話水平在不斷提高。我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只要努力就會有驚喜在等著你。
說普通話寫規范字的心得體會 篇7
普通話是現代漢民族共同語,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語言。大力推行積極普及普通話并逐步提高全民說普通話的水平,是國家推廣普通話的工作方針。推廣普及普通話不僅因為普通話具有任何方言無法比擬的實用價值,且因為普通話還具有任何方言都無法比擬的文化價值和審美價值。因此推廣普通話意義重大。
我校按上級指示和布署實施,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努力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在9月8日-9月14日是第26屆全國普通話宣傳周。為做好今年的`推普周,我們成立了領導小組,校長任組長,副校長任副組長,小梅、小模、小歡、小群、小瓊等全體老師為成員。一直以來,我們要求每個教師上課必須使用普通話,有來賓必須用普通話交流,學生進校門后必須在校內使用普通話。結合我校實際,開展活動。
一、加強宣傳,明確意義
我校召開教干會,布署和做好宣傳,利用學校廣播、國旗下的講話和班會課,大力宣傳推廣普通話的重要意義。以“普通話是我們的校園語言”為主題,讓師生充分認識到普通話是我們的國語,通過宣傳畫等方式激發了師生講普通話的熱情。
二、領導帶頭,力促“推普”
我校領導非常重視推普工作,校長帶頭在開會時使用普通話,在交流中用普通話表達。召開各種會議時也使用普通話,教師辦公室也已形成推普點,由于領導以身作則,極大地促進了我校推普工作的不斷深入,推普工作初見成效。
三、營造環境,渲染氣氛
在這次推普期間,我們在校園內書寫“愛國歌、唱國歌、說普通話”的橫標,結合實際在每個年級、每個班的宣傳欄上出一期以推廣普通話為主題的板報,使每個學生知道“推普”的目的、意義。校園內我們在顯目地方設置提示牌:
①請講普通話,請用文明語;
②學好普通話,方便你我他;
③推廣普通話,你講我講大家講。通過營造環境,使師生時時處處不忘學普通話,講普通話。
四、落實措施,成績突出
學校除了按上級指示做好規定工作外,結合學校實際,落實推普措施。我們學校還以多種形式開展內容廣泛的專題活動。通過專題活動,既提高了學生的普通話水平,又培養了學生的表演能力、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教師方面,我們要求教師在雙周故事交流中開展普通話演講會。既提高了老師的普通話水平,又增強了學校的凝聚力,推動了學校各項工作的進一步發展。
今后,我們將認真總結經驗,把推廣普通話活動做得更深入,爭取取得更大的成績。
說普通話寫規范字的心得體會 篇8
記得我剛來xx的時候,講普通話很不準,咬字發音都會引來舍友們的笑聲。因為在小學、初中時沒有接受過正規的拼音學習。而且在小學的時候那些老師自己本身講的普通話就不準。更何況教我們了。一直到中學基本上都用方言和同學交流。所以剛來瓊臺時講普通話一點也不習慣。覺得有點別扭,特別是一些送氣、不送氣的聲母,平舌和卷舌分不清楚,經常弄混,有時會把本來不送氣的讀成了送氣的,平舌的讀成了卷舌的。
初中時看到語文老師能不查字典就可以寫出一些字的拼音,真的好羨慕啊,因為那時候我根本不懂拼音。
一年級時學校開設了語言基礎課,但是上課的過程中并不是那么認真聽,混水摸魚。所以那一年我補考了語基,我記得補考時有一道題是用拼音寫作文的,但對我來說還算是高難度的,我在試卷上寫過這樣一句話就是再也不補考語基了,那是我五年來唯一一次補考。
后來在xx和同學接觸的過程中慢慢糾正了一點點,有一年暑假我在家無聊時便拿起那本普通話書,看到書本上的介紹,才知道什么是聲母、韻母。開始了解一些聲母的真正發音,我把我經常讀錯的,弄混的'聲母寫了下來,在讀書進就會提醒自己注意,以便糾正過來。慢慢開始喜歡上了普通話,以前每天早上都有早讀,我每天早讀時就會拿出普通話那本書來讀,時間久后就變成了一種習慣。我發不準的音基本上都糾正了過來。自從參加了普通話培訓之后,知道了自己讀書過程中的一些小毛病。見識到了老師流利、標準的普通話,更加更加了學習普通話的信心。
普通話考過后,我還是不會放棄對普通話的學習,會繼續練習,我覺得我的普通話還有待提高,因為學海無涯,學習是沒有盡頭的,最后我想說一句話:會說一口流利、標準的普通話可以改變你的人生。
說普通話寫規范字的心得體會 篇9
普通話它擁有著五千年的歷史,無論在哪里,都要講普通話。中國地域廣闊,各地有各地的方言,可是和外地都要講普通話,普通話就是語言上的通行證。
作為一個小學生,說好普通話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職責。在學校有來自各個方言區的教師,他們都需要用普通話來和我們交談,讓我們進入學校,一律講普通話,為同學間、教師間的順暢交流建設橋梁。并在必要的場合自覺使用普通話,自覺推廣普通話,做推廣普通話峰帶頭人,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讓我校成為一所一級達標的學校,需要我們有良好的素質,創造良好的形象。說普通話是我校發展的需要,讓我們為推動學校的發展助上一臂之力,讓我們的學校因我們說好普通話而更加的精彩。
從此刻起讓我們提高對普通話的認識,做一個普通話的傳遞者。普通話對于我們十分重要,它是我們追求夢想的階梯,它是我們熱愛祖國的證明。所以我們必須人人參與,從小抓起,從我做起,使國家通用講普通話,讓普通話的推廣為我國的`騰飛增添絢麗的色彩,為新時代、新經濟的發展鑄造新的輝煌。我為說普通話感到驕傲和自豪,我也更加熱愛我的祖國。讓我們創造更加完美的氛圍。小手拉大手,共說普通話。
說普通話寫規范字的心得體會 篇10
說好普通話是每個中國人應有的職責,不會說普通話的人很可能會被社會遺棄,甚至難以生存。所以普通話就是我們語言的通行證,我們必須練就好普通話。普通話是現代漢民族的共同語,是現代漢語的標準語,是現代漢民族各方言區之間進行交流的工具,也是我國各民族之間進行交流的工具,也是我們國家的通用語言。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全國56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和方言。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沒有一個統一的語言,大家都講自己的地方話,誰也聽不懂誰的話,那么就無法進行溝通和交流;對外交往也是一樣,如果你只講自己的民族方言,不但外國人聽不懂,就是翻譯人員,也無法進行翻譯。僅有推廣普通話,才能消除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語言障礙,促進各地區和民族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僅有推廣普通話,我們才能更好的和外國人交往,不但能和外國人做生意,還能學到國外的許多先進技術。僅有這樣,才能更好的發展我們的國家,使我們的人民都能早日過上幸福美滿的小康生活。
21世紀是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每一天都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我們的學習和生活離不開普通話,所以,我們必須人人參與,從小抓起,從我做起,使用國家通用的普通話,讓普通話的推廣為我校的騰飛增添絢麗的色彩,為新時代、新經濟的發展鑄造新的輝煌吧!
說普通話寫規范字的心得體會 篇11
在我還沒上初中之前,在自己家鄉讀書,跟同學交流一直是用方言,我總以為普通話是很容易講的,也一直以為自己的普通話講得不錯。可是到了初中學校之后,同學都是來自各地的人,方言已經不能交流了,這是我才發現講普通話并不如想象中的容易。上了普通話訓練課之后,聽到老師們標準的口音,我才知道錯了,我們以前說的普通話太蹩腳了。
我知道,講好普通話對每個人來說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從初一開始就有意識的練習普通話。不過要練好真的不容易,特別是對我們南方人來說。但我相信,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只要我堅持,肯花功夫,就一定可以講好。
為了練好普通話,我為自己制定了一個計劃。除了上訓練課以外,每天早上七點鐘我就在校園的草地上練習發音,從最簡單的發音練起,遇到不懂的或者不確定的就向老師或者同學請教。幸好我的鄉音不是特別濃,糾正的時候就不會太難。但是,有時候為了發準一個音真的很費勁。不斷的練習,經常練到嘴巴疼,舌頭發硬,甚至抽筋。
上教師口語課的時候,老師教過我們口腔操,于是我幾乎每天都堅持練。后來習慣了,發音咬字真的準確了很多。練完發音,接著讀單字、詞語還有短文。在普通話測試中,最重要最難得是說話部分。我們的普通話書提供了三十個題目給我們,為了在測試中不至于沒話講或者講走音,我要求自己把每個話題都寫一下。
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有了一點進步,但是一個假期下來就又打回原形了。為什么呢?因為我在學校的時候都是用普通話跟同學、老師們交流的,但一放假不可能再講普通話了,在家鄉肯定是講家鄉話了,所以假期結束的時候我又得重新適應普通話的環境了。就這樣通過反反復復的學習、強化,和不斷的努力后,我的普通話水平終于有了提高。
說普通話寫規范字的心得體會 篇12
推廣普通話是全民族的大事,經國務院第134次總理辦公會議批準,自1998年起,每年9月份的第三周為“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2000年10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通過,進一步確定了普通話的法律地位和使用范圍。由于歷史地理的諸方面因素,不同地域形成了不同的語言文化特色,而中國語音文字協會對普通話的定義和命名,使得不同地域的人們有了統一的通用語言,有了共同的語言交流工具——普通話。
作為21世紀的教育工作者,普通話的使用和推廣,是各類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廣大師生能夠運用流利的普通話進行溝通交流,這是我們成功走向社會生活走進經濟文化舞臺的.必備因素。在我園的各班家園聯系欄、走廊上,都貼有 “說普通話,講文明語,寫規范字”、“說好普通話,朋友遍天下”、“說好普通話,方便你我他” 等標語。深厚的推普宣傳氛圍,促進了教師、家長講普通話、寫規范字的意識,使全園師生、家長認識到推廣普通話工作的重要性。
20xx年9月下旬,我園還開展了“我是中國娃,愛說普通話”的表演活動。在活動中,幼兒們依次登臺,個個表情自然,活潑可愛,用流暢標準的普通話通過朗誦兒歌、唱歌、講故事、講笑話的形式進行了表演,展示出幼兒扎實的普通話基本功和和諧向上的精神風貌。20xx年10月我園參與了市級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校評估,并得到了上級領導的肯定。而作為幼兒園老師的我們,不但堅持講好普通話,還要講得標準、流利。并督促、糾正幼兒講好普通話,要起到模范帶頭作用。由于語言受環境、年齡、習慣的影響極大,越晚學習普通話越難。所以從小學習普通話,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尤為重要。通過我們在園里推廣普通話,不管是在活動、游戲、生活能堅持不懈地講好普通話。同事之間也能用普通話來對話交流。有些不怎么會講的還會向其他老師學習。
還記得我剛帶小班時,有些剛從鄉下來到縣城上幼兒園,滿口全是方言的幼兒,不怎么會聽和講普通話,我沒有為此而不講普通話,反而是為了讓他們學會聽普通話、講普通話而多講。幼兒講的普通話不標準,往往帶有鄉音,我常常給予指導和糾正,并鼓勵孩子堅持多講普通話,在聽懂普通話后,孩子們慢慢學會用普通話來交流,講得也比較流利、準確。在生活中,我也用普通話與個別幼兒交流或者督促幼兒與幼兒之間的自由也用普通話交談。在教學過程中,幼兒不斷學習和積累生字、詞語,我也不斷引導幼兒用所學過的詞語講一句完整的話,這樣,對幼兒以后的語言表達能力有所幫助。《綱要》中明確指出:“提供普通話的語言環境,幫助幼兒熟悉、聽懂并學說普通話,少數民族地區還就幫助幼兒學習本民族語言。”在我們老師的引導下,幼兒都能用普通話來交流,取得了很好的進步。而在與家長溝通時即使他們是用方言跟我們老師交談,我們也堅持用普通話回答他們。天天如此,他們也會用不是很標準的普通話來與我們交談。
普通話是人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如果你到別的地方去,說的都是方言,別人聽不懂,有時還會鬧出笑話的,這樣不能有利于與別人的交流,與別人的溝通。當今社會,許多的外國人都在進修我們的漢語言,學習我們的普通話,我們也有很多漢語言教師在外執教,這也說明我們中國文化的影響甚遠,吸引了很多的外國人士。在全國第十四屆推廣普通話宣傳周到來之際,讓我們說好普通話。因為普通話,是我們華夏民族的語言交際工具,是我們自己溝通和溝通世界的橋梁。讓我們中國悠久絢爛的古文化和日新月異的發展態勢展于世界舞臺。
說普通話寫規范字的心得體會 篇13
在我還沒上大學之前,總以為普通話是很容易講的,也一向以為自己的普通話講得不錯。可是來了我們學校之后,才發現講普通話并不如想象中的容易。一向以來,都聽說,我們廣東人講普通話是最難聽的,可我一向都不這么認為,我覺得普通話不都是這樣的口音嗎可是上了普通話訓練課之后,聽到教師們標準的口音,我才明白錯了,我們以前說的普通話太蹩腳了。
我明白,講好普通話對一個師范生來說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從大一開始就有意識的練習普通話。可是要練好真的不容易,特別是對我們廣東人來說。但我相信,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只要我堅持,肯花功夫,就必須能夠講好。
為了練好普通話,我為自己制定了一個計劃。除了上訓練課以外,每一天早上七點鐘我就在學校的草地上練習發音,從最簡單的發音練起,遇到不懂的或者不確定的就向教師或者同學請教。幸好我的鄉音不是特別濃,糾正的時候就不會太難。可是,有時候為了發準一個音真的很費勁。不斷的練習,經常練到嘴巴疼,舌頭發硬,甚至抽筋。
上教師口語課的時候,教師教過我們口腔操,于是我幾乎每一天都堅持練。之后習慣了,發音咬字真的準確了很多。練完發音,之后讀單字、詞語還有短文。在普通話測試中,最重要最難得是說話部分。我們的普通話書供給了三十個題目給我們,為了在測試中不至于沒話講或者講走音,我要求自己把每個話題都寫一下。可是由于時間安排的不好,這三十個話題我在一個月之前才開始寫提綱。原本我以為這么短的文章應當很快就能夠寫完的,誰明白,我幾乎掙扎了一個月才把它們弄完。弄得我筋疲力盡啊。
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有了一點提高,可是一個假期下來就又打回原形了。為什么呢因為我在學校的時候都是用普通話跟同學、教師們交流的,但一放假不可能再講普通話了,在家鄉肯定是講家鄉話了,所以假期結束的時候我又得重新適應普通話的環境了。就這樣經過反反復復的學習、強化,和不斷的努力后,我的普通話水平最終有了提高。
【說普通話寫規范字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說普通話寫規范字08-07
說普通話寫規范字演講09-16
說普通話,寫規范字作文06-13
說普通話寫規范字作文07-04
說普通話寫規范字實用08-23
說普通話寫規范字標語11-14
說普通話寫規范字標語經典01-11
說普通話寫規范字主題班會05-22
[優秀]說普通話,寫規范字作文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