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一些耳熟能詳的古詩吧,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那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綜合性學習:古詩苑漫步》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綜合性學習:古詩苑漫步》教案1
古詩苑漫步”綜合實踐
指導方案
南川三中初二年級堯彬
課題背景:
1、學習了一些古詩詞,有一定的基礎;
2、我國有豐富的古詩詞,值得讓學生收集、整理,更是一次美的洗禮。
活動目的:
1、了解古詩詞,增強愛國主義,激發學習興趣;
2、分門別類編輯古詩詞,增強學生綜合審美、動手等能力;
3、寫詩評或體會,培養學生的評價能力;
4、古詩詞朗誦比賽,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
5、詩詞歌唱比賽,培養學生跨學科能力。
活動過程指導:
1、指導制訂方案
第一步,拋出活動目標;
第二步,學生討論如何達到目標;
第三步,出示教師設計的方案;
第四步,結合學生的討論制訂出最后方案。
2、指導活動實施
(1)了解詩詞常識,收集并編輯古詩詞,寫詩評體會
①分組定任務
一班分為八個小組,分別收集:
a、詩詞常識
b、含(寫)四季的詩詞
c、含(寫)風、雨、雪的詩詞d、含(寫)花、月的詩詞
e、離別情愁、相思苦的詩詞
f、抒發抱負的詩詞
g、寫名勝古跡的詩詞
h、寫山水風光景色的詩詞
②明確收集要求
a、基礎要求:全詩或詞,作者
b、中層要求:有點評(自己的或摘錄的皆可)
c、高層要求:詩詞的出處
③完成時間
課堂,一課時
課余,三周,第二周催促一次。
(2)古詩朗誦比賽
每組先派男女生各一名,各自朗誦一首詩,再全組合誦一首詩。
每組派一人作評委給自己組外的每一組評分。綜合評出最佳小組。
完成時間:課堂,一課時
(3)歌唱古詩詞
①收集譜曲的古詩詞(要求有簡譜)
②自己給古詩詞譜曲(提示:可串譜,可找音樂教師幫助)
③古詩詞演唱賽
每組全組合唱一首詩。
每組派一人作評委給自己組外的每一組評分。
綜合評出最佳小組。
④完成時間
課堂,一課時。
活動成果編輯:
將學生收集的(1)的部分的內容和(3)①②部分的內容編輯成冊,以32開版式打印并根據學生自愿要求再油印。
選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語文教材第四冊,第五單元的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古詩苑漫步。第五單元所選的古詩文,題材多樣,內容豐富。或寫景,或狀物,或表現親朋情誼,無不浸透著作者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深刻感悟和深入思考,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生活和理想人格的追求。
這節綜合性學習,是對課內詩歌學習的一個延伸,進一步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燦爛的古典文化,現在提倡國學,古典詩詞是國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語文老師有一個責任就是傳承好古典文化,培養學生對中華詩詞的興趣與愛好,提高對民族文化的熱愛之情;培養學生古詩詞的閱讀理解與鑒賞能力,提高審美情趣與文化品味,這是我們的責任。古典詩詞,詞語凝練,意境深邃,韻律優美,我們的母語教學,不能忘了中國博大精深的詩歌文化。
這樣的綜合性學習應突出學生的自主性,重視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意識。
我認為安排這節綜合性學習課,是很有必要的。它體現了時代的需要,體現了新課改的需要。
二:說方法:通過多種手段如多媒體,學生繪畫,音樂等課程資源,為學生創設優美的教學情境,教法:體驗法,鼓勵法,情境式,自主合作式。
學法:誦讀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提前讓學生準備背下來,小學課本中所有的古詩詞,和初一初二所有學過的古詩。當然可以有課外。
三:說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通過這次活動,讓學生漫步古詩苑,感受中華詩詞源遠流長的歷史風貌。
(2)了解古詩詞有關知識,(3)積累古詩詞,學生爭取多背一些古典詩詞;
(4)學會誦讀古詩詞。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這次活動,培養學生對中華詩
詞的興趣與愛好,提高對民族文化的熱愛之情;培養學生古詩詞的閱讀理解與鑒賞能力,陶冶情操,提高審美情趣與文化品味。
3.自主合作探究: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讓學生們積極的主動參與,培養自主合作的精神,感受精神勞動的艱辛與創造成果的喜悅。
重點、難點:學生要多積累一些古詩詞,對古詩的感悟理解。
三:學情分析
我們學生對古典詩詞積累的不太多,好多學生不喜歡古詩詞,有稍微喜歡的,考完以后大多忘記了,對詩歌的學習處于一個被動的狀態;好多同學能背下古詩詞,但從古詩詞中汲取的知識情感卻少,不會鑒賞的多。總體來看,學生對古詩的學習,不是很愛。
四:教學理念
1.新課程標準中要求:背誦優秀詩文80篇。
2.古代詩詞和淺易文言文,重點在于考察學生記誦積累。
所以重點設為讀,背,大量積累。
3.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
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
4.能利用圖書館、網絡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資料
5.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中的要求:能自主組織文學活動,在辦刊、演出、討論等活動過程中,體驗合作與成功的喜悅
五:設計意圖:中國是詩的國度,中華詩詞是民族文化的瑰寶。了解中華詩詞,就可以了解民族的文化歷史;欣賞中華詩詞,就可以感受民族文化的燦爛。
1.通過這次活動,讓學生漫步古詩苑,感受中華詩詞源遠流長的歷史風貌,領略多姿多彩的創造風格,了解明星璀璨的大家名人,瀏覽醒世鑒人的名篇佳句,體會博大精深的思想內容,感知美妙絕倫的藝術特色。
2.通過這次活動,培養學生對中華詩詞的興趣與愛好,提高對民族文化的熱愛之情;培養學生古詩詞的閱讀理解與鑒賞能力,提高審美情趣與文化品味。
3.通過這次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親眼看一看,用心想一想,聯手做一做,提高獨立思考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識,感受精神勞動的艱辛與創造成果的喜悅
六:說教學資源:
1.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
學習資源,例如:教科書、教學掛圖、工具書、其他圖書、報刊,電影、電視、廣播、網絡,報告會、演講會、辯論會、研討會、戲劇表演,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展覽館,布告欄、報廊、各種標牌廣告)
2.學生,老師是資源。
七:說教學過程:
(一):導語:(音樂:云水禪心)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中華詩詞是民族文化的寶典,是一朵瑰麗的文學奇葩。今天,讓我們就漫步在這個色彩繽紛的世界,在鳥語花香中,品味古人的閑情逸致,在詩情畫意中,學習他們的曠達胸襟。(二分鐘)(目的把學生帶入一個詩情畫意的情境中)
(二):深情并茂誦古詩:“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古詩對仗工整,平仄有律,具有獨特的音韻美和節奏美,讀起來瑯瑯上口。和著古典樂曲,有感情地誦讀可以更進一步地領會詩的意境,詩的感情,感受語言的音韻美和節奏美。每組選兩名同學到臺前誦讀(配樂加入:高山流水)(四分鐘)(目的讓學生通過誦讀,提高對古詩詞的喜愛,陶冶情操,提高審美情趣)
(三):音畫詩意繪古詩:(共十八分鐘)優秀古典詩歌其獨特的魅力在于“言有盡而意無窮”。一首意境深遠的古詩,往往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有的詩意廣闊寥遠,清新幽雅,意境深遠;有的詩鳥語花香,色彩明麗,生機盎然,竟境渾厚。現在我們就走進一個音畫世界,欣賞古詩中的優美秀麗風光。(配上云水禪心)(在具體可感的畫面中,讓學生體驗古典詩詞美的意境美的意韻。)
1.老師先出示動畫詩,四幅(江雪,讓學生猜(五分鐘)
(先從簡單的猜詩,引起興趣)
2.出示圖片,猜古詩句子,根據畫面中的意象說古詩。
(從生活中截取畫面,配上古詩,難度稍微加大,檢查學生積累古詩情況)
(1)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凈慈
寺送林子方》。
(2)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朱熹《觀書有感》)
(3)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4)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5)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十分鐘)
3.再讓學生出示自畫,并說明此詩句是什么?再簡略說一下
自己的感悟。(音樂:云水禪心(三分鐘)(讓學生展示個性,到講臺前出示為自己喜歡的詩句配上的畫面,提高學生,讓學生在畫中體會古典詩詞優美意境)
(四):詩詞接龍用古詩:(十分鐘)(音樂:矣乃)(此環節,可以把全課達到高潮,讓學生盡情的展示自己積累的古詩詞,看學生的反映能力。為了避免生疑,可以隨便讓在聽課的一個老師,出一個詩句,同學們開始接)
1.名句接龍:同學們在下面寫上這些詩句,再作答。
(五分鐘)
2.學生接古詩:隨便一人出一句,大家一起接。(五分鐘)
(五):醉月聽花唱古詩:(十分鐘)(音樂配曲唱,詩曲藝術相結合。培養學生對中華詩詞的興趣與愛好,提高對民族文化的熱愛之情;培養學生古詩詞的閱讀理解與鑒賞能力,提高審美情趣與文化品味)
讓同學自由的唱,用現在的歌曲,給古詩配曲來看。(如月滿西樓,虞美人,別亦難)明月幾時有)
2.同學自編曲唱(劉秀輝二分鐘)老師也可以唱。
3.集體唱《明月幾時有》
(六):(生齊讀)結束語我們愛古詩詞的狂放、豪邁、大氣,我們愛古詩詞的婉麗、柔美、含蓄。我們愛古詩詞的瀟灑超逸、清麗嫵媚。在古詩詞的王國中,我們情愿長醉不愿醒。(音樂云水禪心)
《綜合性學習:古詩苑漫步》教案2
1、漫步古詩苑,感受中華詩詞的韻律美和意境。
2、積累、品味、吟唱和運用古詩詞,進一步體會中華詩詞文化的燦爛輝煌。
3、積極主動參與搜集資料,合作探究詩與畫的結合。
4、激勵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創新精神,并能圍繞一個主題查找有關資料。激發學生用多種藝術形式解讀古詩詞的熱情,培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5、通過活動,培養學生對中華詩詞的興趣與愛好,提高對民族文化的熱愛之情。培養學生對古詩詞的閱讀理解與鑒賞能力,陶冶情操,提高審美情趣與文化品味。
一、導入新課
播放背景音樂:古箏樂曲《一剪梅》。
師:我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春天我們會吟誦:春眠不覺曉。
生:處處聞啼鳥。
師:夏天我們會吟誦:接天蓮葉無窮碧。
生:映日荷花別樣紅。
師:秋天我們會吟誦:晴空一鶴排云上。
生:便引詩情到碧霄。
師:冬天我們會吟誦: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生: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在這個環節上,讓學生熱熱身,其實也是對古詩的又一次鞏固與積累。)
師:這一首首古詩就如同這一曲美妙動聽的古箏樂曲,讓人沉醉流連,讓人樂而忘返。今天就讓我們伴隨著這美妙的樂曲一起到古詩苑中漫步吧。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分門別類輯古詩。
1、色彩。自然界的顏色多種多樣,赤橙黃綠青藍紫,這個世界因為有了色彩,才更加美麗。現在我們就來填一填古詩詞中的顏色名稱。
明確:①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②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③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④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2、植物。下面詩句中含有植物的`名稱,我們來填一填古詩中的植物名。
明確:①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②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③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④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3、動物。很多同學家里一定養過小動物吧,小動物多么可愛,在古人的詩句中那些動物更是活靈活現。我們來看一看這些詩句中寫的是哪些動物?
明確:①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②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③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④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4、地名。南京、開封、洛陽都是大家熟悉的地名,古詩詞中也會出現地名。我們來看一看下面一些含有地名的詩詞。
明確:①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②(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③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④(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目標導學二:詩情畫意品古詩。
為詩配畫
1、詩:(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畫:(宋)馬遠《梅石溪鳧圖》
解說詞:生于懸崖的梅樹倒懸而下,梅花怒放,溪水碧波中,群鴨嬉戲,處處都洋溢著春日活躍的生機。
2、詞:毛澤東《卜算子詠梅》。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畫:(現代)王成喜《鐵骨生春》。
解說詞:“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畫家以鐵干、春蕾隱喻性地歌頌了紅梅傲雪迎春的高尚品格。
3、詩:(清)鄭板橋《題竹圖》。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畫:(清)鄭板橋《竹圖》。
解說詞:畫幅上的竹子,從石縫中挺然而立,堅韌不拔,遇風不倒,鄭板橋借竹抒發了自己灑脫、豁達的胸襟,表達了勇敢面對現實,絕不屈服于挫折的人品,竹子被人格化了,此時,“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
目標導學三:聲情并茂誦古詩。
師:詩詞最突出的特點除了追求意境的圖畫美之外,還特別注重節奏和韻律,具有音樂的美感。《禮記樂記》:“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樂器從之。”可以看出在早期,詩、歌與樂、舞其實是合為一體的。
欣賞歌曲《月滿西樓》。
欣賞歌曲《思君》片段。
跟唱古詩《但愿人長久》。
目標導學四:滿腹詩書用古詩。
師:前面我們提到,在早期,詩、歌與樂、舞本是合為一體的。而詩即歌詞,在實際表演中總是配合音樂、舞蹈而歌唱,到后來詩、歌、樂、舞各自發展,才獨立成體。下面我們欣賞一首現代流行歌曲,請談談你由這首歌的歌詞想到了什么。
欣賞歌曲《煙花三月》:
煙花三月
牽住你的手,相別在黃鶴樓。
波濤萬里長江水送你下揚州。
真情伴你走,春色為你留。
二十四橋明月夜,牽掛在揚州。
揚州城有沒有我這樣的好朋友?
揚州城有沒有人為你分擔憂和愁?
揚州城有沒有我這樣的知心人?
揚州城有沒有人和你風雨同舟?
煙花三月是折不斷的柳。
夢里江南是喝不完的酒。
等到那孤帆遠影碧空盡。
才知道思念總比那西湖瘦。
該歌詞化用的古詩詞句:
(1)《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2)《寄揚州韓綽判官》。
唐杜牧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3)楊柳:《折楊柳》曲。古詩文中常以楊柳喻送別情事。《詩經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北朝樂府《鼓角橫吹曲》有《折楊柳枝》,歌詞曰:“上馬不捉鞭,反折楊柳枝。蹀座吹橫笛,愁殺行客兒。”
小結:流行歌曲歌詞化用古詩詞,使歌曲更有意境,增添了濃厚的情韻。
教學反思
可取之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同學們通過信息的搜集和處理、作品的欣賞和詩歌詠唱,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特別是動手能力,還增強了合作探究意識。這次活動課按照新課標的教學理念設計,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這樣的課堂,既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也充分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不足之處 本節活動課學生參與度很高,我在課堂紀律方面沒有維持好,這個需要注意,既要活躍課堂氣氛,也要有秩序地進行教學。
【《綜合性學習:古詩苑漫步》教案】相關文章:
《綜合性學習:古詩苑漫步》教案09-02
古詩苑漫步作文01-25
《古詩苑漫步》教學設計08-15
八年級下綜合性學習《古詩苑漫步》教學反思02-11
綜合性學習活動總結03-26
小學綜合性學習活動計劃01-11
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反思07-01
關于學習的古詩11-03
綜合性學習走進信息世界教學反思08-18
綜合性學習“輕叩詩歌的大門”教學設計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