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書筆記了。你想知道讀書筆記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育的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分享。
教育的讀書筆記1
《每個孩子都能成功》這是一本西方教育名著,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著名的學習問題專家托馬斯·阿姆斯特朗先生,他進行了15年深入的調查研究寫成的經典教育專著,他的研究成果表明,實際上根本沒有天生的所謂學習上不行的孩子。 絕大部分也是世人帶著有色眼鏡看待的結果。
本書中談到一個叫比利的孩子,總是喜歡發明令人匪夷所思的玩意兒,例如讓水沿著水槽流下,帶著乒乓球滾入洞槽,輪番撞擊數只鈴鐺鳴叫,使一頭玩具小豬旋轉起來,最后進入玩具鱷魚嘴里。這樣,一個鱷魚似的小切削器便被啟動了,你可以在里面削鉛筆。他發明的一些其他機械,也是既富創造性又有實用性。然而,比利還是被勒令退學了,他似乎不會按學校的規定的方式辦事,他甚至不會計算房間的面積 。
還有一個活潑好學的六歲小姑娘,當她第一天入校時是何等地激動。她已習慣于把時間花在小池邊與朋友們畫畫、戲水、堆磚和唱歌,在入校第一天這么一個有紀念意義的日子里,她充滿了期待,她期待能在四周走動走動,她期待能了解一些事物,她期待學校能隨處歌唱、玩耍,她還期待著能與其他伙伴在一起自由自在地交流。然而,實際情況并非如此。她發現自己生活在一個不得不長時間坐在座位上的世界里,在那兒,她必須去解析老師復雜的說辭,眼睛必須一眨不眨地盯著味道怪異的書本上那些細小而又彎彎曲曲的數字與字母。當她在老師面前表露出自己的失望與迷惑時,老師就建議她去專家那兒做個檢查。于是,她就接受了挑、串、刺等一系列深入檢查后,又被人認為是徹頭徹尾的“癡呆生”。
實際上像《每個孩子都能成功》一書中的描述的這些外國孩子,在我們中國的現實生活中又何嘗少呢?在報告文學《每個父母都能成功----李圣珍老師的教育勝經》一書中介紹的北京的一位叫李圣珍的老師,好幾年來,她已經將來自全國的50多個家長和老師認為在學業上無可救藥的差生轉變成了人見人愛的好孩子,來李老師家之前,有的孩子在學校考試幾乎門門都不及格,有的孩子上到小學四年級,數數還超不過20,有的孩子一見到書本就想撕??在李老師的教育下,這些孩子在學業上全部脫胎換骨,全都有了長足的進步,有的一躍成為班上的前五名,有的當上了三好學生,還有的已經考上國內重點大學,有的還赴世界一流大學留學深造。 同托馬斯先生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李圣珍,這位被中國教育界譽為“拯救差生的圣手”的本
土教育家,在談到她的教育經驗時,她語出驚人:世界上不愿意學習好的孩子根本不存在,學業差只是教育不當的結果。
“學業殘疾”這一概念應該換成“學習差異”,成千上萬的被認為有“學業殘疾”的小孩,并不是真正的殘疾,而是他們有自己獨特的學習方式,而老師和家長并沒有認識清楚。而且,數以百萬計的孩子,之所以在校學習未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患有學?謶职Y或厭倦教室,是因為沒有誰認識以及開發他們應該在學校表現出來的東西,也就是說他們特有的天賦與才華被教師和家長的傲慢與偏見徹底泯滅和忽視了。 李圣珍常說:教育是一門神秘科學,需要耐心地探求和細心地分析!睹總孩子都能成功》一書正是認真探析了學習這一重要的`教育現象,它揭示了許多十分有學習天賦的孩子卻被送進學業殘疾班的令人震撼的悲劇根源,尤其是介紹了家長如何去發現你的孩子個性化的學習方式以及介紹了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成績的七種不同的方法。 這樣的匠心獨到的指導,無論是對孩子正在接受厭學煎熬的孩子的家長,還是差生的父母,或者是學習成績優秀的小孩的家長,都有開闊思路、糾正偏差的效果。 這本書值得一看。
教育的讀書筆記2
一個人要是有了一顆無私的愛心,就會是一個擁有一切高尚品質的人!稅鄣慕逃吩谶@本感人的書中,處處都是這種擁有高尚品質的人。
小主人公安利柯是一個小學四年級的學生,生活相對富裕,家庭環境輕松、快樂、和諧。父親是位工程師,父母都是樂善好施的人,常常不但教導安利柯要幫助窮人和有困難的人,也常常以身作則。安利柯有一本與父母共享的日記,里面記載了安利柯平時的所作所為、所感所想、父母所寫的勸誡啟發信、老師在課堂上所宣讀的每月故事。它告訴我們的`小讀者:一個人從小不僅要學好各種文化知識,還要學習比這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對祖國、對家鄉、對人民、對父母、對師長、對同學、對周圍所有人的愛與尊重。
我讀了這本書之后在我印象中最深刻的一篇日記是《我們的老師》。這篇日記里寫了老師很親切,很溫柔,不管學生做錯了什么事都會原諒他,就像對待自己兒女一樣,總是不舍得批評他們。作者把老師和學生寫的非常親切、感人,把他們之間發生的事情寫的很具體,其中有一句我覺得很好,就是這句:老師親了他的額頭說:“快回去吧,孩子!睆闹形抑懒死蠋煂W生的愛,就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了我們的生命。
讀了《愛的教育》就是在愛的海洋里暢游,讓我們把《愛的教育》中的愛演繹到我們的生活中吧!
《愛的教育》讀書筆記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個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笔前,愛在我們之間無所不在,父母對你們的愛,親朋好友對你的關懷……讓我們在愛中幸福成長?僧斘易x了《愛的教育》之后對它又有新的感觸。
在《愛的教育》里一篇篇動人的故事開始了。在《愛的教育》中,卡洛斐和他的同學出來,在馬路上打起了雪仗,忽然不遠處傳來一聲慘叫,只見一位老人雙手捂著眼睛慢慢倒下了。“有人受傷了,快救人哪!”他旁邊的一個男孩叫著,四面八方的人涌過來,見到這種情景,玩雪球的孩子嚇得立刻四散奔逃。這時老人已經圍了許多人。警察也來了。人們紛紛問:“是誰傷了他?”此時,卡洛斐正站在卡隆旁邊,只見他臉色蒼白,渾身發抖。這時,卡隆過來了,小聲地推卡洛斐說:“快去承認吧,不要做一個膽怯的懦夫!”“我并不是故意的,可是你還是承擔責任的,是你打傷了他!笨≌f。
“我……我不敢去!薄安灰ε,來我們一起去!笨∫贿呎f,一邊拽卡洛斐,走到老人面前,“我不是故意的請原諒。”卡洛斐用低得幾乎聽到的聲音說道。
這時一雙大手從后面抱住了卡洛斐,原來是校長,他說:“諸位,這個孩子已經承認了錯誤了,不應該再這樣了”,然后,他轉過身對卡洛斐說:“趕快道歉!”
看了這篇故事,我的心靈被震撼了,校長對卡洛斐是一種師生之愛;同學卡隆讓卡洛斐主動認錯,這是一種同學之愛;而老人原諒了卡洛斐,這是一種社會之愛。歸根結底,不就是“愛”嗎?愛是上蒼賜于人間最珍貴的禮物,愛無處不在。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教育的讀書筆記3
在教育實踐的過程中,我們逐漸意識到所進行的教育探索,有不少地方是和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相吻合的。從本學期開始,我們明確提出要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踐行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理念”。要踐行這一教育理念,首先要對這一理念有正確地認識,不能“掛羊頭賣狗肉”,這就要求我認真研讀有關陶行知的教育理論!短招兄逃處熥x本》就是我選擇研讀的第一本書。 這本書重點闡釋了陶行知先生對與生活教育的三大原理,有著很重要的影響。
原理之一:“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須的教育”,“生活教育是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過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逼渲饕裼校旱谝唬顩Q定教育,教育是滿足人生需要,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服務的。第二,實際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只有通過生活才能產生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第三,教育的意義是生活的變化,因而生活教育的內容是伴隨人類生活的變化而發展的。第四,生活教育是一種終身的與人生相始終的教育。
原理之二:“社會即學校”
陶行知認為,“不運用社會的力量,便是無能教育;不了解社會的需要,便是盲目的教育!彼赋,傳統教育在“學校與社會中間造了一道高墻”,學校好比是一個“大鳥籠”。提倡“社會即學!保褪且鸪龑W校與社會之間的“高墻”,沖破鳥籠式的學校束縛,把籠中的`小鳥放到天空中任其自由翱翔,把學校中的一切伸張到大自然中去。
原理之三:“教學做合一”
按照陶行知的解釋,教學做合一是生活現象之說明,即教育現象之說明!霸谏罾,對事說是做,對己之長進說是學,對人之影響說是教,教學做又是一種生活之三個方面,不是三個各不相謀的過
程。”“教的方法要根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根據做的方法,事怎么做就怎么學,怎么學就怎么教!碧招兄獙虒W做合一的效用作了歸納闡釋:要想營利人類全體的經驗必須教學做合一方為最有效力;生活教育就是教學做合一;教學做合一不但不忽視精神上的自動,而且因為有了在勞力上勞心,腳踏實地的“做”為它的中心,精神便隨“做”而愈加奮發。
除此之外,陶先生在《傳統教育與生活教育有什么區別》一文中,非常精辟地對傳統教育和生活教育進行了比較。
傳統教育以文化為中心,偏重傳授文化知識,死讀書、讀死書、讀書死;而生活教育重在運用、發明、創造,提倡活讀書、讀活書、讀書
活;傳統教育使學校與社會脫節,生活教育則要求把整個的社會當作學校;傳統教育只講“天理”與“禮教”不講“人欲”和“自由”,而生活教育卻追求“天理”與“人欲”“打成一片”;傳統教育是以教師為中心,以書本為中心,而生活教育卻主張以兒童為中心,以兒童的生活為中心;傳統教育堅持的維持性教育,而生活教育提倡的卻是開放、發展、創造的教育??
讀這本書,反思今天的教育,不難發現,盡管陶行知先生所倡導的生活教育理念已經有70多年的歷史,盡管我們的教育改革已經推進了那么多年,但我們真實的課堂教學還是那樣像陶先生所描述的“傳統教育”,離他倡導的“生活教育”還差的很遠!
教育的讀書筆記4
“學習策略”是指為了有效地學習語言和使用語言而采取的各種行動和步驟,其中包括有意識的學習方法。學習方法的好壞因人而異,因年齡、性格、認知方式等因素而異。形成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培養熱愛英語的興趣,具備學習的內驅動力
我覺得首先要自我培養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興趣的唯一辦法就是使英語學習的過程變得令人愉快,使我們從中得到無窮的樂趣,使我們覺得英語學習不是一種負擔。初中階段的學生可以利用課堂或課余時間互相用英語提問,做記生詞的游戲,也可以把學過的知識編成小對話,如看病、問路、買東西、借東西等,一有時間就可以操練。還可以用英語介紹班級、家庭、學校、同學、朋友等。高中階段,同學們可以互贈英語格言,講英語故事,積極參加英語課外活動小組,學唱英語歌曲,排練英語短劇,舉行英語晚會,參加英語朗誦、講演、歌詠比賽等。同學們還可以多看一些英語課外閱讀材料,喜歡體育的同學可以選看體育比賽的材料,喜歡歷史的同學可以多看英、美的人物傳記、歷史事件材料,喜歡文藝的同學還可以多看介紹外國電影、歌星、電影明星的`材料,這樣我們就能從閱讀活動中找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只要堅持不懈地培養學習英語的興趣,你在英語學習方面就一定會取得長足的進步。
2.了解外國文化習俗,利于學好該國語言
掌握語法知識有助于把握語句結構的正確性,而熟悉有關文化知識則有助于理解和表情達意。一個民族的語言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該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風俗等社會因素的影響。實踐證明,無論學習哪種外國語,語言學習者都必須對語言對象國的政治、經濟、文化、風土人情、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情況有比較深入的了解,也就是說外語學習者在初學階段就必須了解和掌握與語言有關的各種背景知識。中學生在學習英語時當然要對主要對象國的情況有所了解,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逐步了解更多的背景知識。學生了解了英語國家的文化和社會風俗習慣,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學好英語,擴大視野,還有助于我們理解本民族的文化,理解東、西方文化的差異。
3.課堂聽課、預習、復習,三者關系互動處理
課堂教學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聽、說、讀、寫的基本訓練,獲得英語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交際能力的主要途徑。45分鐘的課堂時間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投入”,要做好“投入”,以下兩點至關重要。首先要全神貫注,這不僅是對教師講課而言,對同學發言也是如此。別的同學發言正是你練習聽力的好機會。其次應該做到多想、多說、多練!岸嘞搿笔侵咐蠋熤v課時,你的思維要跟著老師的思路走,同時還要多動腦筋!岸嗾f、多練”就是要積極大膽發言,積極參與到老師指令的對話、小品、復述等活動中去,在實踐中培養自己的語言交際能力。
預習時,同學可以先讀記生詞,再聽對話或課文,并做相應的閱讀理解,根據材料回答問題或進行缺詞填空等,以檢驗預習效果,在此過程中同學可以把在預習中碰到的有疑惑的地方做上記號,以便第二天聽課時解決。
復習是完成學習任務、提高學習質量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
課后復習時,同學應把當天教過的課文過一遍,記住重點、難點及詞匯的用法,朗讀并背誦關鍵句型,一般可背誦每單元后面的課文解釋,一般來講,課文解釋是本單元課文中的重點、難點,是本單元的知識精華。對于課堂上沒有聽懂的地方,下課時應及時弄清楚,向老師和同學請教都可以,切不可一知半解,敷衍了事。 轉貼于
4.掌握重點難點知識,反復確認不厭其煩
反復確認既是對所學知識的一種“查漏”活動,也是重要的知識鞏固過程。反復確認的關鍵是“確認什么”以及“用什么方法來加以確認”。需要確認的內容首先是明確哪些是自己不懂、不會和記不住的地方;其次是確認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識的重點、難點;最后還需確認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學習時隨時把不懂、不清楚或記不住的地方以及把知識的要點和重要的內容用筆記下來。同時,記下來的內容一定要進行確認和進一步學習。臨考前,還應把這些內容作為復習的重點。
對學習內容如何判斷懂還是不懂,是部分掌握還是全部掌握,可用做練習題的方法來確認。如果全部正確,即可確認基本掌握,否則就需要再次復習。
相互提問、討論,相互編題考查對方,也是確認的好方法。有時,給其他同學講解或做示范解答也能檢驗自己是否真正掌握。
5.關注改良閱讀方法,切實提高閱讀能力
閱讀能力對學習成績有直接影響。閱讀能力差的學生,閱讀速度一般較慢,而且思維遲純,理解力弱;相反,閱讀能力較強的學生,閱讀速度較快,理解也迅速準確,所以他們的學習成績比前者好。如何提高閱讀能力,更好地理解掌握書中的內容呢?目前有一種很流行、效果較好的閱讀方法叫SQ3R學習方法,是代表瀏覽(Survey)、提問(Question)、朗讀(Read)、背誦(Recite)和復習(Review)。
瀏覽——首先要盡量弄清所讀材料的目的、大概內容、適應對象?梢宰屑氶喿x作者的序言和后記,查看目錄和索引,閱讀各章提要和小結,迅速游覽全文,了解全文的梗概和主要精神,把最重要的東西學到手。
提問——瀏覽準備細讀的章節,反復琢磨其中的某些觀點,并同自己已掌握的有關知識相聯系、相比較,同時記下主要問題和所思考的問題,通過問答檢查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程度。
朗讀——在基本理解文章內容后聽錄音,然后學生進行模仿性朗讀,用以訓練朗讀能力,增強語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記憶。
背誦——不是逐字逐句的背誦,而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復述各章節的中心思想,對極其重要的內容則要背誦。
教育的讀書筆記5
進竇老師的《玫瑰與教育》,我感受到的不僅僅是她對教育事業的摯愛,對教育理想的追求。我最喜歡其中的《心中盛滿陽光》,文中她提到了“境由心生”。她說:“如果你把所處的環境看成是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獄;如果你把周圍的人群看成是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如果你把所處的環境變化魔鬼,你就在制造地獄;如果你把周圍地人群變成天使,你就在營造天堂。”好花要有好心情賞,有好的心情才能欣賞到好的風光。你的內心如果是一團火,你就能釋放出光和熱。由此啟迪我們教師面對教育上一些讓人不滿的現象,面對自己的專業成長過程中的困惑與壓力,我們要從中尋找陽光、快樂的地方,緊貼地面行走,激情向上生長。退去浮華留下平實,踏實前進。
其次,這本書中讓我感受提及最多的詞語就是“讀書”二字!白x書-思考-實踐”是這個時代的老師應當靜下心來要做的一件事,這也是要成為一個有專業尊重的教師的必由之路。作為學生要讀書,作為教師更要讀書,我理解學生讀書貴在培養興趣,所以只要是健康的積極向上的即可。教師多讀專業書籍固然是應當的,但更應當多讀一些名著、專著等,“修身養性、凈化心靈”談不上,但多多少少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培養我們的愛好。從竇老師的這本書中我理解,教師應當是要培養讀書的習慣的。勤奮地閱讀成就了竇老師的美麗和深刻。請看她是怎樣看待閱讀的:
“讀書,使精神高貴而豐富,亦使生命深刻而闊遠;讀書,讓我在有限的從教時間內,實現自身的無限!
“讀書,是我心靈的振翅;讀書,是我精神的呼吸。”
“讀書雖不能改變人生的物象,但可以改變人生的氣象!
“外在的形貌基于遺傳,是難于改變的,但人的精神卻可因讀書而蓬勃蔥蘢、氣象萬千。”
“讀書是最高檔的營養品、最名牌的抗衰老劑??一個人,只有在讀書中才能體驗生命的滋味。在讀書中身體自然得到運動,大腦自然得到運轉,心靈自然被酬勞。”
反觀我們自己的教學,很多時候在課堂我們反而失去了自己。作為語文老師,我們常常為自己語文課堂缺乏生動、靈性、激情、思想等等,而苦惱、煩憂、慚愧、自責。我想,“唯有讀書”才能讓自己長“高”。人,讀書與不讀書肯定是不同的,身為教師,讀書與不讀書,就更不一樣了,這可以在我們的學生那里、我們的課堂教學上得到驗證。
“開卷有益”,教師的一生或許就是一個不斷翻閱書籍,行走于學生中間以及文字之間的生命過程吧!就讓我們開始自己的閱讀吧,相信在閱讀中,我們也一定會變得如一朵玫瑰一般美麗、優雅。
教育的讀書筆記6
《愛的教育》是一部令全世界億萬讀者感動的偉大作品,讀完后給我的第一個感觸,那就是“愛”。
要知道世界上有多種愛,因親情而有的愛、因友情而有的愛、因愛情而有的愛等等。而看完這本書后他讓我懂得了人間真愛。那樣的真愛印證著人與人之間的真實情感,那樣的真實情感讓我感動不已。其實,在生活中,我們常會忽略自己身邊的愛,如兒子給爸爸捶背、老師對學生的關懷,同學與同學之間的互相幫助等等。這些好像都被我們看做理所當然,所以才不去認真品味、仔細體會、用心思考。如果你加以品味,我相信你會覺得得到愛是多么的美好;如果你仔細體會,我相信你會覺得奉獻愛是多么的美好;如果你用心思考,我相信你會覺得活著是多么的美好。有的時候,我們會遇上失敗和挫折,就經常怨天尤人,覺得世界上自己最孤獨,沒有人愛、沒有人關心。其實,只要我們靜一靜、想一想,就會覺得身邊有很多人是非常關心和支持自己,你頓時會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教育之所以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讓我們一起劃著“愛”的小船,去探索愛的人生吧!
《愛的'教育》讀書筆記 篇半個月前,爸爸給我買了一本書——《愛的教育》這本書非常有趣,令我愛不釋手,而令我最難忘的是弗羅倫薩的小抄寫員。
這名弗洛倫薩的小抄寫員,他們家人口較多,又非常的貧窮,沒有錢花,他的爸爸是一名鐵路工人,不僅要完成自己現在的工作,還要干些謄(teng)寫的額外工作,他見爸爸的視力嚴重下降,精力又有些不足了,他想要給爸爸抄寫訂單,但是爸爸拒絕了,他爸爸覺得學業更重要,他爸爸每晚十二點睡覺,這天晚上,他點起油燈,照著爸爸的筆記幫爸爸抄寫,他覺得寫夠了就上床睡覺了。
第二天他見爸爸的心情非常好,就每天晚上幫爸爸抄寫,漸漸的他的睡眠不足,學習成績開始下滑,他的爸爸因此對他大喊大叫。有一次他爸爸發現他學習不好的原因是幫自己抄寫的時候感到很內疚。
讀完這篇文章,我覺得小抄寫員很可憐,悄悄的幫爸爸抄寫訂單,影響了自己的學習,卻遭到了爸爸的誤會和不理解,我和他相比多么的幸福,吃得好、穿得好、學習環境好,家長百般的關愛,老師精心的培育,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學習呢?
教育的讀書筆記7
“五一”假期,我讀了一本好書《生命的留言》,作者是身患癌癥晚期的陸幼青。 作者,他是一個非常堅強、幽默、樂觀而又很有勇氣的人。
讀著此書,感覺給自己增添了很好的一筆精神財富,受益匪淺。啟示一:雖然疾病的疼痛讓陸幼青難于言說,他仍然希望他的家人的`生活不要有一絲陰影;他還呼吁:快樂起來吧,朋友們,不要為年齡、健康、容貌、金錢、職務、公平之類的事情而不快樂。
啟示二:當誘惑來自內心,千萬小心。人生的功課實際就是一門,就是對各種誘惑的取舍啊!所謂成功者,是指他們拒絕了很多真的誘惑;所謂失敗者,只緣他們相信了很多假的誘惑。
啟示三:春天是年年會來,可賞春人的心境能歲歲依舊嗎?想來答案是簡單的,全在于你如何評價自己的和家人的價值了,在于你看重的是自己的感受還是別人的印象了。 啟示四:他說,應該提倡博傻主義,因為傻不是笨,更不是蠢,也不是低能。
教育的讀書筆記8
美術活動又開始了,我幫助孩子們準備好一切開始畫畫了,過了一會兒,我在巡視指導中看見俞成軒正在聚精會神的畫雨傘,雨傘畫的很漂亮,五顏六色,可是再過了一會我去看時發現雨傘上面涂滿了黑乎乎的顏色,使整個畫面看上去很糊,我剛想去批評他,但我看見他一雙天真的大眼睛正看著我。
于是,我耐下心來,輕輕地問他:“軒軒,你剛才畫的那么好看的雨傘怎么不見了?
他笑著說:“哈哈哈,老師,你不知道了吧!因為剛才打雷刮風了,下起了大雨,把小花傘都吹的東到西歪了,小花傘在雨中了。”
聽了他的話,我恍然大悟。瞧!孩子是多么的天真無邪呀!孩子會把畫面想象成這樣,也是有他的道理的。在成人眼里孩子的.畫面要干凈,顏色豐富才會覺得畫面好,對于黑乎乎的畫面總覺得孩子的繪畫水平差,我真慶幸自己當時能多了一份耐心,是小心去尋問孩子,而不是沖動的去責備他。同是,我也慶幸孩子沒有死板的去模仿老師的作品,而是在生活中仔細的觀察,大膽的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想法,而感到由衷的高興!
作為幼兒園里的老師,每天都有孩子們圍繞在身邊,孩子的天真無邪、孩子的童言童語、孩子的奇思妙想,每天都伴隨著我們,通過這件事件的發生,讓我懂得身為孩子的啟蒙老師,要學會與孩子溝通,開發孩子的潛力,讓孩子有機會表達出來,將天分發揮到極致!
教育的讀書筆記9
不知不覺工作已將近十年,經歷了數不經的考試,每次考試之后,好的成績給我帶來很大的成就感,不自覺的就認為教師的工作就是讓學生取得優異的成績。今天讀了《教育學》,內心竟有深深的不安,多年來在我心中樹立的工作目標竟轟然倒下。原來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教出好的成績,更是教育好每一個學生,成績只是學生的一部分,而大多數教師卻一葉障目,按照學生的成績帶上了有色眼鏡。
一、端正態度
如何擺脫這種態度,那就需要教師對學生有真摯的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不能按照學生的成績來劃分愛的界限,要一視同仁,教師對學生的愛要成為一種義務。師愛是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的精神雨露,是教師工作的重要的能源和靈魂。這種愛不能是表面的應付工作,它是發自內心的喜愛, 教師如果沒有愛就不能教育學生。這種愛是無私的、高尚的,對學生的`愛是教師高尚職業道德的自我體現。
熱愛學生,喜歡學生,以溫存慈詳的態度、和藹的語言對待他們,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思想,分享他們的快樂,分擔他們的痛苦,排解他們的憂愁,從而在感情上拉近師生的距離,使他們與自己越來越貼近,學生愿意把教師當作益友,從內心深處把教師當做自己排憂解難的朋友。教師以身作則,對學生或示范,或幫助,或促進,使每一堂課浸透著期望和成功的喜悅。沒有對學生愛,即使教學也沒有激情。沒有課堂上師生間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產生教學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學生的技巧,方法。教師關心學生,把愛分配給每一個學生和學生生活的每一個方面,不能只愛一部分學生,而對另一部分學生冷漠,那是偏愛,偏愛是一種不公平的情感。教師有“不偏愛學生的義務”由此我想到,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一種理智的誠實的公正的長遠的師愛。師愛是包含教育目的愛,而且通過愛以達到教育效果。教師愛學生,就有教育,學生愛教師,于是教育產生效果。
二、如果教學生
作為教師,對學生的愛首先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師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師不能憑個人喜好而偏待學生,絕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把“差生”視為“朽木”。有的教師口無遮掩,或進行體罰,更是對學生的侮辱。任何一種體罰都是使學生肉體痛苦,它不僅于事無補,反而使學生精神倍受刺激,造成學生破罐子破摔的心里。教育學家陶行知最最反對體罰,他準確地說明了體罰的危害:“體罰是權威制度的殘余,在時代的意義上說它已成為死去的東西,它非但不足以使兒童改善行為,相反地,它是將兒童擠下黑暗的深淵。”。作為現代的教師,我們要明白我們奮斗的工具是愛力不是武力。動武,意味著教師自身的失職。 其次,對學生的愛還應表現在對學生學習、思想、生活上全面關心愛護。即父母想到的,教師想到了,父母未想到了,教師也想到了。由此我想我們現代教師做學生“親人、朋友和導師”三個角色,這是當前教育思想的體現,也是教師這個職業的最根本的道德。
當然,愛不是肆意放縱,愛里有嚴,愛里有教育,當學生犯了錯誤,或者學生與學生之間出現爭執時,教師要以審慎的態度對待學生的自尊心,教師的批評可以嚴厲,但絕不能諷刺、挖苦!昂掼F不成鋼”的思想感情而一時不理智地做出有傷學生人格的事,是否想到這學生也許是一塊特殊的鋼坯,需要更多的愛去熔煉鍛造呢?當我們看到學生出現了不良生活和思想傾向時,就及時送上關懷與指導,這樣學生在承受師愛的過程中找到前進的路。
總之,作為一名教師在平日的工作中只有對學生充滿愛心,才能贏得學生的尊重、信任和親近,才能奠定良好的感情基礎,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鞍涯愕纳旁趯W生的生命里”,樂其所樂,憂其所憂,用師愛引導他們走向光明、走向未來。
教育的讀書筆記10
在讀《家庭教育》這本書之前,我一直覺得好的孩子總是好的,不好的孩子總是不好的,至于為什么好為什么不好一直沒有深究,覺得或許這就是父母的命。但事實上這并不是命,而是和教育分不開的。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典范,父母永遠是孩子最重要的教師。父母的潛移默化才是對孩子最大,這也就是為人父母最大的壓力,所以要培養教育好孩子,就先得從自身做起。
現代的許多年輕父母十分自私,打著給孩子創造富裕生活條件的幌子,擺著疲于奔命的姿態,好似是為了孩子愿意付出一切,但其實卻很少舍得多為孩子花一點心思。孩子是人不是動物,動物尚且需要關愛更何況是孩子。既然把他帶到這個世界就有責任關心他保護他。現在的孩子有相當一局部不在父母身邊長大,而是由老人們代為看管,很多父母只是定時去看望一下而已。其實孩子小的時候是特別需要父母的關愛,倒不是說長輩們不關愛他們,但是此愛非彼愛。慚愧地說,在讀這本書之前,我有時也抱怨也覺得很累,看著別人在瀟灑的享受生活,我過著圍著家庭轉的日子,而且還總是有個小尾巴跟在身邊。現在想來,幸好由于種種原因,我不得不自己帶孩子,如假設我也把孩子放在父母身邊放手不管,將來我一定會懊悔的。以前孩子都因為讓老人帶慣的不聽話,脾氣太犟了,還好現在孩子還小,改正還不晚。
千萬別小看孩子,別以為他小小的.,貌似什么都不懂,其實他心里都明白,只是說不出來而已。
這本書的很多觀點我是非常認同的,也非常羨慕作者能培養出這么優秀的孩子。書中談到的很多教育孩子的方法我也有想過,但是沒有那么透徹。讀完這本書可以說給我上了非常有意義的一課,也是對我這個不太稱職的媽媽啟蒙教育了一翻。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擁有自己的先天情感的特色,從個體教育而言,沒有標準的教育方式,只有是否能適宜自己孩子特質的教育方式。其實每個孩子都是天才,每個父母都是藝術家。相信我們做父母的只要選對了正確的方式方法,用心的去關心教育孩子,那么每個家庭的孩子都會是最出色的。
教育的讀書筆記11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人必讀的小說之一,是意大利每個家庭的必備藏書,是被全世界各國公認的最富有愛心和教育性的讀物。正式出版后一百多年來一直暢銷不衰!稅鄣慕逃芬呀洷环g成數十種文字,而且多次被改編成電影、動畫片、連環畫,對全世界青少年成長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初期,我國著名的文學家夏沔尊先生第一次讀《愛的教育》的外文版時,被書中的故事感動的熱淚盈眶。隨后夏沔尊先生參照日文和英文兩種版本,第一次把《愛的教育》翻譯介紹到中國來!稅鄣慕逃繁恢旃鉂摗⒇S子愷、陳望道、黎錦熙、茅盾、夏衍等知名學者作為學生們的重點讀物,幾乎人手一冊。不少學校教師也把這本書定為中小學生的課外必讀書籍。
《愛的教育》是用日記的.形式寫成的小說,反映了社會各階層的人以及他們之間的關系、他們的生活狀態以及他們對各種事物不同的態度,不同的情感,與不同的做事處置方式。抒發了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真摯的愛。小說的主人公是一個剛上小學四年級的意大利男孩子——恩里科,他出生在一個衣食無憂的知識分子家庭。在父親的悉心教育和影響下,他在學習上勤奮努力,在生活中誠摯友善,是一個優秀的少年在小說中,作者以一個四年級孩子的視覺角度,用日記的形式記錄了在整整一個學年中所發生的點點滴滴。全文有一百篇文章,每一篇文章都把“愛”的主題表現得淋漓盡致,大至國家、社會、民族的大我之“家”,小至父母、師長、朋友間的小我之“家”,處處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文章有三個部分穿插而成的:第一部分是小主人公的生活紀實,記述了從開學第一天到學期末整整一個學年中的學習和生活;第二部分是老師講的每月故事一共有九則,每一則都是富有教育意義的;第三部分是恩里科的媽媽、爸爸、姐姐寫給恩里科的書信。三大部分構成了一個小學生所能接觸到的學校、社會和家庭各個方面。通過一件件平凡的、細微的事,展示了人性的善良與純潔,洋溢著博大的人道精神和溫馨的人性之美,凝聚了一種純美的情感!白屓藗円蛭业拇嬖诙袆有腋!边@句話就是《愛的教育》全書的精髓,完美地詮釋了每一篇小故事深刻的內涵。作者用愛塑造人,因為我們這個世界缺少不了愛,愛引導著我們永遠保持一顆勇敢進取而善良真誠的心,在營造一種良好的環境——充滿愛的世界。
《愛的教育》中最令人感動的是一個掃煙囪的孩子把自己的勞動所得的三十個銅子丟了,在校外的街道上傷心的哭泣,同時,一群三年級的女孩子走過來,她們紛紛拿出了自己口袋中所有的錢幣,三十個銅子已經湊齊了,可錢還是源源不斷地送到他的手中。
愛,就如同塵埃一般時時刻刻漂浮在空中,每天都圍繞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蹤而常常會被我們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里不能缺少它,它的意義已經融入了我們的生命之中。我們應該愛護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老師、父母、同學、鄰居……包括所有那些素不相識卻渴望溫暖的不幸者!皭鄣慕逃辈皇且环N空洞的說教,而是平凡生活中真真切切地感受。
《愛的教育》雖然寫的是有關意大利孩子的故事,但我們仍可以學到很多有關愛的故事,體驗愛的偉大,讓我們的心靈更加純潔。善良與愛是心靈上的鮮花,愿這鮮花的種子播撒在每一個人的精神原野上!
教育的讀書筆記12
《愛的教育》這本書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作品,當我第一次觸摸它時,我便被這書名深深的吸引。愛,好比一個又一個的環,把一顆顆心聯系在了一起。生活中、學習中時時處處都充滿著“愛”,但往往我們很少有機會去合理表達自己的愛或者是理解別人對自己的愛,從而忽略了“愛”真正的存在方式。這本書便是通過一個個短小精悍、平凡又真實的小故事表現了父母情、師生情、友誼情……帶著對“愛”的探索,我深深的融入了愛的世界中,久久無法自拔……
這本書中讓我記憶最深刻的是一個名叫《犧牲》的故事,而故事中我最受感動的人物便是雪爾維姐姐,她的懂事、體貼、寬宏、善良的品質正是值得我們任何人學習的。我摘選了雪爾維姐姐的一些語言描寫來表現。
這本書中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跡,沒有華麗的'語言,也沒有乏味的說教,故事平凡,人物善良,愛的教育是一種真誠的教育,它是一種偉大的力量。這本書對我的啟發很大,我覺得愛有很多種,愛生活、愛學習、愛祖國、愛同學老師、愛父母、愛每一個需要被關愛的人……只有先學會去愛別人才能夠感受到無盡的被關愛,愛是博大、無窮、善良的,愛是互相的,它時時刻刻圍繞在我們身邊,等待我們自己去發現。作為一個小學生,以后我更會努力學習來回報父母跟老師,做一個學習好、聽話懂事的好孩子。
教育的讀書筆記13
閱讀了《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書,聽名字就讓人感覺到了暢快,教育確實需要點“自由”了。 細細地品讀了李希貴老師《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書,就被它深深的吸引了。參加工作時光不算長,經常會思考一些關于教育的問題,韓愈說的“傳道、授業、解惑也”,常常在耳旁響起,可時代的發展到今日,教師不能只是“教書匠”,更應是心靈的“引路人”,“授人以魚,更應授人以漁”,諸如此類至理名言,更是隨處可見,但是,此刻的學生到底要的是怎樣的教育呢?我也一向在思索著。 李希貴老師的《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書,用十分平實的語言向我們講述了一個一個他以前實踐過、經歷過的小故事。每一個故事都能讀出他對教育的獨特感悟和思考。
書中,李希貴老師一再強調,“教育其實很簡單:一腔真愛,一份寬容,如此而已!薄敖逃緛硗唵危皇俏覀內藶榈匕阉銖碗s了。把孩子們當作活生生的人來看待,讓校園里充滿民主、平等,讓老師、學生在校園里自由呼吸”,從而“到達心靈之花自由開放的生命田園”!氨頁P學生要鋪張,批評學生要吝嗇!倍嗝礃銓嵉恼Z言,將教育這個讓人覺得漫無邊際的概念,用寥寥數言解釋的淋漓盡致,我不由的為李老師的觀點鼓掌。是啊,教育確實很簡單,一腔真愛,一份寬容。
反思幾年來的教育歷程,重新審視教育,我感覺教育就應像農民種莊稼一樣,春天播下一粒種子,缺少水份為它澆水,長滿雜草為它除草,遭遇病蟲害為它灑藥,缺少營養為它施肥,讓它能在一個健康的環境下一天一天長大,直到秋天收獲果實,這期間我們不能拔苗助長。
而我們在實施教育的時候,總是期望學生按照自我期望的方向生長,更期望他們在最短的時光內成熟,不斷地把自我的養分無私地輸送給他們,期望他們全部吸收并強壯起來。但是肥胖并不等于強壯,孩子們不必須會你給什么就吸收什么,他們總是挑自我喜愛的.零食去吃,他們才不管有沒有營養,營養均衡,協調搭配的問題,只要口感好就行。
書中提出,教育的本質是解放人——包括人的智力和心靈、思維和情感,而不是束縛人,壓抑人,限制人。
我們沒有挖掘學生的潛力,反而盡力把他們塑造成另一個我們。我們要所有的孩子都朝著同一個目標發展,把本來一個個鮮活的個體雕刻成千人一面的喪失個性的木偶,把本來豐富多彩的世界變成一個個塑像。書中說教育無痕,有效的教育是把教育目的隱藏起來的教育,是不動聲色的教育。完美人性的塑造,并不需要什么高超的教育手法,融洽的氛圍,和諧的人際關系,成年人的善良、民主、寬容、仁愛,這一切,就是完美人性生長的最適宜的土壤,失去了它們,任何教育都將是徒勞的。
當一個孩子感受到來自成人世界充分尊重的時候,也就是他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開始的時候,也就是一個人的心智自覺開啟的時候。一個孩子對一門課程的喜愛,有時并不是基于課程本身的什么價值,而很可能是些常常被我們忽略的十分微小的細節,當孩子從細微之處感受到了老師真誠的愛,當孩子同樣愛上了自我的老師,也就是孩子熱愛這門學科,熱愛學習的開始。
放開孩子的手腳吧,讓他們自我走路,也許他們能夠更快地奔跑起來!讓我們走出為了教育而教育的誤區。其實教育很簡單,一腔真愛,一份寬容。把簡單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簡單。
教育的讀書筆記14
《愛的教育》這本書是一部流傳世界各地的著作,它以一個小孩的日記方式來敘述。雖然每篇篇幅不長,但每個故事都令人感動。"愛",這個詞是如此亮眼,讓人們追求和渴望擁有它,因為愛能讓人與人之間變得更美好。我們想要完全擁有愛,就必須去充實它,讓我們攜手共同創造出世間最美好的愛。這本書正是想要傳達這個觀點。在我看來,其中我最喜歡的兩節是《賣炭者與紳士》和《義快的行為》。
第一段:在第一節中,描述了一個父親對兒子諾琵斯的深厚愛意。諾琵斯惡言辱罵了培諦的父親,將他稱為"叫花子"。當諾琵斯的父親得知此事后,堅持要求諾琵斯向培諦和他的父親道歉。盡管培諦的父親一再拒絕,諾琵斯的父親仍然堅持讓他向對方道歉。從這件事情中可以看出,諾琵斯的父親是一個極其正直的人,他通過愛來教育他的兒子,使他成為一個關心他人、不嘲笑他人的人。第二段:第二節中,發生了一個墨盒砸到老師的事件。起因是克洛西遭到侮辱,最后忍無可忍,拿起墨盒朝那些人扔去,卻沒想到剛好扔到了剛走進門的老師身上。最后,卡隆主動站出來承擔責任,但老師明白不是他的.錯,讓肇事者站起來,并沒有對他做出處罰。聽完卡隆的陳述后,老師將那些侮辱克洛西的人抓了起來,但卡隆與老師交流后,老師決定不對他們進行處罰。這個故事展現了卡隆對他人關懷的高尚品質,并且寬容待人,這種為人處事的態度是非常可貴的。
讀到這里,我想在這個以經濟利益為主的社會上,使同學之間自私自利,以我為主,嫉妒打擊,怕得罪人,惡意競爭等不良作風日益生成,那種關愛他人的精神已經漸漸淡漠,在社會加強精神建設的同時,我們也應該在學校家庭上學習這關愛他人,讓自己以身作則,用自己的愛心來熏陶別人,讓愛在人們心中永駐。
教育的讀書筆記15
愛是一顆五彩糖,吃了暖人心;愛是一盞燈,讓我們走向道路;愛使人間充滿溫暖;愛是無私的,愛使我們得到呵護。
我在網上讀到一本名叫《愛的教育》的書。這本書沒有任何豪情壯語,卻使人感受到一個最根本的東西,那就是偉大的愛。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爭吵》。資料是這樣的:有一次克萊諦用胳膊肘碰了我一下,我們沒有理對方,之后我們又和好如初了,回到了家,我給爸爸講了這件事情,爸爸教育了我,使我終生受益。
讀到了那里,我低下了頭,十分慚愧。事情是這樣的:那天中午,宋教師布置好做什么作業,走開后以后一會兒,王夢陽的`胳膊肘碰到了我,墨水滴到了作業上,字也寫歪了,我對他小聲說:“你碰到我了,細心一點兒!边^了沒幾分鐘,王夢陽又用胳膊肘碰了我一下,我火冒三丈地對他說:“你超線了。”他說:“我又不是故意的,干嘛那么兇,“母老虎”!蔽覛鈽O了,整個午時都不理他,他也不理我。放學時,我回憶起以前歡樂的事情,鼓起勇氣,跟他到了歉,我們又好了。讀了《愛的教育》后,我明白人要有一顆寬容別人的心,才會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我愛這本《愛的教育》的書!
【教育的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教育讀書筆記01-09
教育的讀書筆記05-22
《愛的教育》讀書筆記06-19
教育名著讀書筆記07-28
關于教育的讀書筆記07-31
愛的教育讀書筆記11-30
《愛心與教育》讀書筆記08-23
愛心與教育讀書筆記02-11
《愛的教育》的讀書筆記02-14
教育專著讀書筆記01-17